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自述

2021-01-14 動力視覺

點擊上面藍字   輕輕鬆鬆關注

視覺,只為映現心靈!

UCCA館長田霏宇


10年798,4年UCCA


2011年12月,我正式出任UCCA館長,這是我知道北京798藝術區的十年後。2002年,我剛從清華大學漢語培訓班畢業,第一次來到798。當時的798還很原始,讓人想起70年代的紐約SOHO。藝術家們會很自然、有機地聚在一起討論藝術,自發地做一些小展覽。 


之後兩年我在哈佛讀書,畢業後也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北京。那幾年,我做了很多事情,開自己的編輯出版公司,做《藝術界》主編。這和我後來去UCCA多少也有一些聯繫。


我覺得,專業媒體和藝術機構在工作模式上很相似,做一個博物館的展覽安排和編一期雜誌其實沒有太大區別。我會希望在不同題目下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讀者或觀眾看起來覺得有意思。此外,在媒體工作久了也會覺得,除了圈內人士,如果能和藝術家一起呈現展覽,去打動一些興趣還處於初級階段的觀眾,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美術館涉及的管理工作更多,需要去平衡的關係也更多。2011年底,我正式加入UCCA,那時是UCCA四周年,我們的未來還不是很明確。所以我到的第一年,一方面是自己適應工作;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突破對美術館工作的理解局限。


我們組建了新團隊,包括薛梅、尤洋,我們幾個都在各自尋找自己的角色,一起思考這個機構的未來和發展。現在回頭看,我會覺得我們一年比一年成熟。


館長田霏宇在UCCA2012年「書中自有黃金屋-《帕科特》與當代藝術家們」展覽現場(左:UCCA館長田霏宇;右:藝術家烏爾斯·費舍爾作品《唉,唉,夏洛克! 》)

一個真正的國際化機構


我們一直想要把UCCA做成一個國際化的藝術機構。在我看來,國際化不一定意味著邀請國際大牌藝術家做展覽,而是當你在為最年輕的中國藝術家做規模最小的展覽時,也在使用一種國際化視野。


我們希望這些展覽不僅影響中國觀眾,還可以加強中國藝術家的國際話語權。其實,一個展覽的意義,遠遠大於吸引人們來到這個實體空間,它的傳播還會帶來更大更深的影響。


決定要做哪些藝術家的展覽,可以說是我工作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基於學術和實際等多方面考慮的,我希望這些選擇可以呈現一種對全球當代藝術的判斷。


今年肯特裡奇的展覽就是一個絕佳範例,無論是他的藝術形式,還是他所思考的宏觀問題,在某種情況下都會和這裡產生共鳴。


2015 UCCA「威廉·肯特裡奇:樣板札記」展覽開幕新聞發布會現場(左:UCCA館長田霏宇;右:藝術家威廉·肯特裡奇) 


2015 UCCA「威廉·肯特裡奇:樣板札記」展覽現場


明年勞申伯格的展覽更是如此。勞申伯格曾在1985年來到中國辦展,那次展覽為很多中國藝術家打開了通往新藝術的大門。但此後,他的作品並沒有在中國得到很完整的展示,這樣已經過去了30年。


現在,國際上在重新探討勞申伯格在藝術史上的位置,很大程度和他當時所做的國際項目有關。所以我們選擇這樣一個時間段做這樣一個展覽,將會讓關於這個藝術家的討論變得更豐富,國際上的討論中會突然多出一條是和中國有關的,這將非常有趣,比把一個大師的作品拿到中國來曬一曬更有意義。


在2016年,人們在UCCA也會繼續看到和流行文化、時裝相關的展覽。今年,這類展覽受到了很多參觀者的歡迎。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我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為UCCA培養一些新觀眾。當人們來到這裡,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們或許就會從熱衷流行文化慢慢轉向關注當代藝術。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向媒體發布UCCA 2016年度展覽計劃


非盈利機構的苦與樂


作為一個非盈利藝術機構,UCCA的每個人都很努力。有時候也會覺得痛苦,每年內容上的野心在變大,最固定的收入(如創始人的撥款)卻在變小,當項目遇到問題時,我們必須努力想出解決方案。非常非常辛苦,所有人都很拼。


我們一直在嘗試新的方式,2015年11月22日舉辦的慈善晚宴後也會發布新的贊助計劃。現在,UCCA每年依靠創始人捐贈的比率在大幅下降,這是通過所有人的努力,包括商店、商務場地出租和特別項目、贊助理事會、企業贊助等各團隊來一起實現的。



2014年度尤倫斯慶典晚宴UCCA館長田霏宇先生致辭


從2012年開始,UCCA每年都會舉辦年度慶典晚宴,規模也一年比一年大。我們舉辦晚宴的一個目的就是為UCCA籌款,這對我們能夠實施自己的文化理念至關重要。但同時,我們也想藉此機會感謝所有對這個機構做出過貢獻的人,正如今年我們的主題「貢獻與未來」所呈現的那樣。


年度晚宴的意義還在於:它是我們一年當中唯一需要全館努力才能完成的項目。做展覽,可能是展覽部在主要負責,公關部在協助;做創意探索地帶,是一個固定的團隊在運作。我們工作的劃分很細,所以團隊和團隊之間,並不一定有很日常化的協作和交流。但準備晚宴是要所有部門都來參與的,所以它其實對全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也有很積極的影響。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我在UCCA工作的時光已將近4年。在UCCA八周年之際,我希望UCCA可以越來越好,我們也會繼續努力,把UCCA做成一個讓北京驕傲的地方。


UCCA館長田霏宇


【重大福利之三】打開《動力視覺》微信公眾號,回復「人體」兩個字,即可免費領取《大師人體攝影教程》《人體敏感部位攝影技巧》。包括:紐約攝影學院教材》《湯加麗人體大全高清電子畫冊》等三十多本電子書,非常有價值哦~


【重大福利之一】打開《動力視覺》微信公眾號,回復」視頻「兩個字,即可通過百度雲盤免費領取一套近5個G的高清攝影后期視頻教程,現新加風光人文後期視頻和素材。非常有價值哦~


歡迎投稿

1、必須原創,文責自負;

2、只要你好,我就採用;

3、詩歌散文,攝影作品;

4、全部打賞,都歸作者;

5、投稿郵箱:975712346@qq.com

6、商業合作,可以私聊。

推薦閱讀

攝影最重要的手法就是——對比

逆光人像,拍出漂亮金邊——6個訣竅

拍攝下雨天——六大秘籍

留白——是攝影的重要手段

杜尚提醒我們: 藝術不是什麼..

攝影師輕煙作品賞析之三:遇見身邊的你我他

作家葉子系列作品之五:二月二

與什麼樣的人一起旅行,最爽?

攝影金獎:等你來拿!

回顧經典之一:認識著名風光大師安塞爾.亞當斯

攝影經典之三:認識世界級大師紀實攝影之父布列松

攝影經典之十五:動感時尚大師馬丁.芒卡西

經典攝影之十七:鬼才攝影師理察·阿威頓

經典攝影之二十二: 巴西國寶級攝影師:薩爾加多

與畢卡索比肩的頂尖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經典攝影之三十七:攝影大師的元祖——安德列·柯特茲

相關焦點

  • GMIC X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一場科技與藝術的交融!
    GMIC作為全球科技風向標將與國內領先的當代藝術機構——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手藝術家、策展人,在GMIC 在線 2020主舞臺,向線上觀眾傳遞藝術訊息,縱覽科技與藝術彼此間的密切關係與深入影響,
  • 獨家|對話UCCA館長田霏宇,暢談藝術留學新潮流
    2020年,新冠肺炎的陰雲籠罩全球,世界局勢亦幾經風雲變幻,藝術的世界仍靜靜敞開懷抱,歡迎每一位探索者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田霏宇 Philip Tinari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在政治經濟波折跌宕與洪流湧動之時,藝術往往能成為風暴中的靜止點,為人提供心靈的棲息場所。
  • 獨家 | 對話UCCA館長田霏宇,暢談藝術留學新潮流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作為當代藝術領域資深研究者,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給人以溫文爾雅、隨和親切的印象。田霏宇說,「中國同事勤勉的工作精神也很打動我。只要大家覺得一件事是有意義的,就不會畏難,不會說這件事幹不了。」 //  UCCA集團CEO及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宣布上海UCCA Edge。工作之餘,田霏宇也在追求更深層次的學術進修,他申請到了哈佛大學的碩士,回到美國深造兩年,進行東亞研究,畢業論文主題就是「中國當代藝術」。
  • 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首次亮相 GMIC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
    2020 年 4 月 26 日,UCCA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首次亮相全球科技風向標——GMIC 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在大會兩天三晚的活動期間,共有四千餘萬觀眾在線參與,超過 200 多場圍繞科技、商業、全球化等話題的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在這裡上演。
  • 在UCCA做了6年館長,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 | 專訪UCCA館長田霏宇
    2011年起,他開始擔任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6年裡策劃了超過60場展覽以及多場公共活動及發展性項目,並在2016年被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選為「公共知識分子項目」中的一員。在北京798藝術區核心地帶,坐落著一座工業包浩斯風格的「老廠房」——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在這兒,你會經常看到那些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們扎堆兒辦展。
  •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推出伊莉莎白·佩頓個展 用藝術推動...
    8月14日,以「伊莉莎白·佩頓:練習」為名的展覽於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幕。展覽將從8月15日持續到11月29日,這是藝術家伊莉莎白·佩頓在中國的首次個展。
  • 藝術家伊莉莎白·佩頓中國首展亮相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8月15日,藝術家伊莉莎白·佩頓在中國的首次個展——「伊莉莎白·佩頓:練習」亮相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佩頓過去三十年創作的一系列素描、繪畫和版畫作品在此悉數展出。展覽呈現佩頓的40幅作品,通過佩頓創作的歷史人物肖像,以及她對愛德華·伯恩-瓊斯和居斯塔夫·庫爾貝等藝術家作品的臨摹,同樣展現了藝術家在悠久藝術傳統語境之下對肖像創作的當代實踐。正如佩頓在本次展覽的圖錄中所說,此次展覽並非一個全面的回顧展,而是藝術家對作品的一次審視。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啟「藝術與運動」 的對話
    當高雅抽象的藝術與富有張力的運動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基於對運動科技與藝術美學的探索,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旗下UCCA LAB日前與阿迪達斯策劃了一場融合運動與藝術的「羽絨不服 探秘冬境 」阿迪達斯2020冬季系列新品跨界線上發布會。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聯合快手推出線上音樂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 胡曉鈺)2月24日消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於2月29日晚邀請包括坂本龍一在內的身在全球各地的9位音樂家,通過快手平臺呈現一場名為「良樂」的跨時空接力音樂會。據了解,這場音樂會基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於近期呈現、受疫情影響而暫停的展覽和表演藝術項目——「園音」。該項目由摩登天空BADHEAD廠牌主理人張曉舟與UCCA副館長尤洋共同策劃,該項目邀請了39位音樂家,先後在北京合藝術中心及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呈現。
  • UCCA館長田霏宇:最好的計劃都被打破後,我們怎麼辦?
    本期我們邀請到的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兼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就疫情期間美術館運營這一話題分享了他的思考。 田霏宇(Philip Tinari)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
  • 館長對話|UCCA館長:如何在上海的辦公樓裡「造」美術館
    2020-11-19 08:32:01 來源: 澎湃新聞 舉報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 挪中藝術館長對談:疫情後的美術館數位化,你必須行動更快
    挪威蒙克博物館館長斯坦·歐拉夫·亨裡克(Stein Olav Henriksen)近日在一場挪威與中國藝術館長的在線上平臺對談會上直言。澎湃新聞獲悉,參加這一在線上平臺對談的還包括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特別助理張德群、策展人施翰濤,均各自分享了他們在數位化領域的實踐心得。
  •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延長閉館日期,春季展覽推遲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2月6日,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發布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通知》中稱,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UCCA沙丘美術館決定延長原定閉館日期,推遲春季展覽的開幕,並暫停近期所有的公共項目活動。
  • 【TANC 新聞】艾未未撤出尤倫斯「戴漢志」新展,引發各方爭議
    艾未未在Instagram上分享的3件撤展作品的照片5月23日,藝術家艾未未在其Twitter的個人主頁上先後以中英文發表聲明,宣布將其參展作品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戴漢志:5000個名字」中撤出——「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回顧紀念我的友人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重開,年度大展回應當下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 實習生 曹煜鑫 )在經歷了漫長的閉館之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5月20日宣布,場館將於5月21日重新開放,並向公眾呈現首個群展「緊急中的沉思」。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特別提示來參觀的觀眾,入場前需進行體溫檢測,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症狀的觀眾謝絕入場,觀眾參觀時需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同時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而根據現場狀況採取限流措施,瞬時人流不超過500人。據悉,此次展覽將通過26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對當前社會現實的構建,及當下對未來的影響進行審視和思考。
  •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於4月23日開啟「無展覽」參觀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4月21日消息,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於4月23日至5月9日期間舉辦「emptyUCCA」活動,開啟「空館」遊覽模式。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專門策劃的特別活動,讓大家體驗尋常見不到的美術館。一方面,觀眾可以看到沒有展品的展廳是什麼樣子,欣賞美術館空間的包浩斯建築風格;另一方面,主要是想藉由這次的活動讓大家了解到美術館內部的一些信息,或者說是UCCA的一些背後的故事解讀,貫穿很多趣味性互動。」
  •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清華展出 再現當代藝術三十年
    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致辭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
  • 洛杉磯藝術周末!
    >放映 30元(成人)/20元(2014會員)/0元(2013會員)活動介紹UCCA秋季展覽「洛杉磯計劃」推出七位來自洛杉磯的傑出當代藝術家,是洛杉磯當代藝術在中國的首次綜合性展示,全面審視這座西方當代藝術重鎮的創作之聲,將話語指向一個作為藝術和文化中心的城市。
  • 一周藝術人物|沙特、伊斯坦堡雙年展分別公布策展人
    近日,兩項展會公布了策展人,前者由出生於德國的策展人烏特·梅塔·鮑爾領銜團隊策劃,後者由北京UCCA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擔綱策展人。在舊金山,中國藝術家鄭重賓受邀為亞洲藝術博物館創作公共空間裝置作品《我尋找天空》;在寧波美術館,「樂山樂水 」個人展是籍貫浙江鎮海的畫家樂震文的一次「回鄉記」;在北京,鄭源摘取第八屆華宇青年獎大獎,從航空史出發探索地緣政治和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