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號稱「黑星」的54式手槍,威力巨大,卻為何慘遭淘汰?
54式手槍,我國1954年定型的第一代手槍,服役於我軍、人民公安,大型企事業單位、金融……等保衛部門40多年時間,是1990年代之前我國最家喻戶曉的武器裝備之一,也是火紅年代保衛人民政權的象徵!任何敵對勢力、邪惡勢力只要看見他的身影就會聞風喪膽!
在香港警匪片裡,總是有關於54手槍的畫面。在黑幫黑話中被稱為「大黑星」的54手槍威力巨大,曾經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中大量使用。
中國54式手槍是中國通過仿造蘇制TT1930/1933式手槍而研製成的,它擁有的很多優點,比如體積下、重量輕、結構簡單而又結實,能夠在各種各樣惡劣的環境下使用,不易被碰壞。
除此之外,54式手槍的作戰性能也非常優秀,射程遠、威力大、穿透性強,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手槍,可以滿足50米內的自衛需要。由於性能可靠,54式手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產量最高的手槍,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國民手槍,雖然54式手槍簡單耐用,不過目前54手槍基本已經被部隊給淘汰了,只在一部分警察中服役,為什麼威力巨大的54式手槍為什麼會被淘汰?
總體來說54式手槍(TT33)這種經歷過多次大型戰爭洗禮的手槍,在整體性能上還是適應戰爭要求和戰術需要的,並且生產序號到300萬這個數字,說明它至少生產了300萬支。如果性能很差早就淘汰了,而說它性能差的主要依據是:
首先沒有手動保險,安全性能堪憂,人機功效也不好,握把上大下小持握並不是十分方便,其尺寸重量也不能做到輕鬆攜帶。而其過大的威力和穿透力以及較低的停止作用,讓其作為警用槍械多少有些尷尬。
而停用54式手槍次要原因是彈匣容量不足:作為二戰時期的產物,54式手槍的原型tt33採用的是單排單進彈匣,只有8發容量。92式手槍採用雙排雙進設計,彈容量達到15發。現代戰爭中手槍主要作自衛武器使用,開火的距離往往發生在15米以內,而停止能力、彈匣容量至關重要,這些都是54式手槍和配用彈種的缺點。
至於軍隊的淘汰原因,首先它太老舊,無法做出任何的改進或者現代化處理,另外新一代QSZ系列手槍已經具備了大量裝備部隊的條件,也就沒有必要再留著這種落伍的裝備了。如果保留甚至會給彈藥後勤帶來比較大的麻煩——QSZ系列用的彈藥和五四式的完全不同,不具有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