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隨著《冷血狂宴》原名爵跡2的上映,郭敬明導演別出心裁,選擇放棄傳統的影院,採取付費式網絡播放。同時郭敬明導演表示,如果有觀眾想繼續看下去,願意陪著劇情,人物走下去,他也會想方設法地繼續拍攝《爵跡3》。
然而就目前形勢來看,《冷血狂宴》的上映結果並不樂觀,《冷血狂宴》在豆瓣的評分僅有3.9分,而貓眼專業版的貓眼熱度與前幾天一同上映的網絡電影,來看兩者結果相差不大。就目前的形式和評分結果來看,如果郭敬明導演想繼續延續爵跡這些作品,並且想要持續維持之前作品的評價和高度,就目前的市場運營和大眾期盼程度來看,很難對接下來的作品抱有任何的期望。
實際上這一部作品早在前幾年就已經完成拍攝,但是也算幾經坎坷,終於在今年有機會以網絡播放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實際上這樣一部積壓許久的作品,只能代表早些年郭敬明導演在國內市場的人脈及導演能力。
就目前該作品有沒有延伸的可能性而言,除了《冷血狂宴》有一部分的影響以外,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即將上映的《情雅集》將會獲得怎樣的市場反饋,這直接決定了接下來重新回到電影市場的郭敬明導演該如何提升並改變自己?
就郭敬明導演的自身風格來看,從小時代到爵跡再到最近,改為線上放映的冷血狂宴郭敬明導演本身的電影從不缺乏流量主演,不少帶有鮮明的流量青春元素的導演可以吸引大批年輕觀眾。
目前來看冷血狂宴與爵跡一的拍攝周期屬於同一檔期,而這部影片至今才剛剛上影,演員的陣容也較為華麗,不乏陳學冬,吳亦凡,陳偉霆,TFBOYS等熱度演員,由於這部影片拍攝時間較早,演員在後期的流量上也出現偏頗,但就目前市場來看仍較為巨大的粉絲群體。
除了兩個小時多的網播時間,讓觀眾很難將這部電影完整的看完,影片本身的內容並不吸引觀眾。
不同於第一部講述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影片展示,接下來這部影片隨劇情展開,但是伴隨著原來的敘述節奏來看,這不顯得不夠銜接,邏輯不夠清晰。用故事本身需要一定的關有門檻,影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交錯銜接的故事情節,導致很多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很難理解到影片所要展示的內容。
值得肯定的是,從《爵跡一》到《冷血狂宴》,從《晴雅集》到《瀧夜曲》,郭敬明導演在拍攝這樣的大製作電影時,走的是套拍道路,同時也開啟了不一樣的影片創作模式,這對於國產重工業大片來說可以說是新的發展和必要道路,同時也整體提升了電影的拍攝水平,在電影製作上郭敬明導演可以說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作出了一些新的嘗試。
問題在於目前的市場並不需要這種單一外殼,靠大IP完成票房的時代更需要精準劃分,市場需要更優質的資源去彌補觀眾的觀影空缺。總體來講,當下的市場需要更多更優質的影片出現,至此,在工業化發展的來臨階段需要更多的調試,也需要真正的思考,郭敬明導演接下來是否可以滿足大眾需求創造《爵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