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達證券 作者:左前明
核心觀點:當前各界對「十四五」電力行業發展爭議很大,尤其伴隨碳排放目標更新,規劃更加重視新能源發展,如何協調經濟性、安全性、可消納與碳排放等因素顯得尤為重要。總體研判,「十四五」新能源將加速發展,但相對火電仍處增量替代階段,當前資本市場或存在對新能源裝機及電量預期過高的風險,此外水電、核電將穩健增長,電化學儲能曙光初現,而煤電或因預期過於悲觀從而「危中存機」。看好新能源長期發展,但中短期存在不及預期風險:2030年前碳達峰政策目標大體對應2025年非化石能源佔比提前達到20%(原方向為2030年達到該比例)。我們測算,在20%非化石能源佔比條件下,「十四五」新能源裝機將達到8.5-10.5億千瓦,即新增3.7-5.7億千瓦;進一步考慮電力系統整體運行,則新能源裝機超過10億千瓦的難度較大。目前權益市場存在對風電、光伏「十四五」規劃裝機預期過熱的現象,普遍預期新能源新增裝機高於6億千瓦,或較未來公布的實際規劃有較大預期差,在此提示不達預期的風險。煤電在成本高企、電價下降、電量不足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困境重重、舉步維艱,建議關注容量補償機制和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進展:加速新能源發展壓制煤電利用小時數的增長,但大概率「十四五」期間煤電從裝機到電量仍將總體保持增長。相比利用小時,短期更應關注動力煤價格走勢。當前動力煤價格已走出谷底逐步上行,預計明年上半年煤電企業業績下行概率較大。然而煤電、新能源博弈加劇,倒逼容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加快建立。建議重點關注煤電在悲觀預期下超預期可能性,以及容量補償機制和輔助服務市場定價機制建立後,為煤電企業帶來的額外收益下的機會。水電平穩發展,建議關注大型水電站投產帶來的業績增長機會: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國投產常規水電4000-5000萬千瓦,建議關注烏東德、白鶴灘、兩河口、楊房溝等大型水電站投產帶來的業績增長機會。看好電化學儲能發展,「十四五」有望開啟儲能在電力系統大規模應用時代:當前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規模較小,「十四五」期間,隨著「提升新能源裝機+嚴控煤電裝機」政策組合的實施,電化學儲能將在電力系統中加快應用,裝機規模預計將達到千萬千瓦級。預計「十四五」特高壓投資走低,疊加電網剝離裝備製造業務,或將出現量價齊跌:預計「十四五」特高壓投資明顯低於「十三五」,加之國家電網剝離裝備製造業務,特高壓產業鏈或將迎來量價齊跌。 風險因素:1、經濟減速,用電量增速大幅下滑,2、碳減排目標調整,3、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導致電網無法安全穩定運行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