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劉捍華)老劉是縣公路分局的退休職工,平日閒不住,走訪尋親、捐資助人、發展山莊,忙得不亦樂乎。
兒媳婦汪玉霞從縣羊毛衫廠下崗,老劉勸她:「不要急,只要勤奮,哪裡都會有一碗飯吃。」汪玉霞開了一個手機店,後來又在石關鄉石關村八裡組創辦了瓦窯崗山莊。忙不過來,老劉自告奮勇,「我去當莊主。」這一當,就是七八年。
幾年間,瓦窯崗山莊的客房從14間增加到26間,帶動周邊20多名老百姓就業,同時,長期聘用5名貧困戶婦女到山莊工作。劉小英是八裡組的貧困戶,她在瓦窯崗山莊工作了五年,「山莊在夏天特別繁忙,我們在這裡燒飯、服務,一年收入大概有三四萬元。」
老劉閒不住,總是四處去遊說,勸周邊的農戶發展農副產品。「石關這個地方好,海拔高、空氣好,夏天喝熱稀飯不淌汗,適合避暑度假。僅僅避暑還不行,還要發展產業,要讓遊客吃得好、喝得好、玩得好。」老劉說。目前,在老劉的帶動下,周邊農戶已發展高山茭白50畝,高山茶園100畝,創辦茶葉加工廠一個。
瓦窯崗山莊在網紅路邊,上百棵金錢松點綴105國道八裡段,春夏鬱鬱蔥蔥,秋天松針金黃,近年來吸引了眾多遊客去打卡。原來,網紅路邊只有瓦窯崗山莊一家農家樂,現在已經有五六家了,這都得益於老劉的鼓勵。「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都能富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富裕。」老劉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
山莊名氣越來越響,吸引了北京、上海、武漢、南京、合肥等地的大批遊客,在石關國家體訓中心訓練的隊員偶爾都會來到山莊,吃高山蔬菜,享受山水樂。說起老劉,遊客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服務好、熱情、周到、閒不住……在老劉的帶領下,遊客們都把石關鄉的七裡衝、八裡澗跑了個遍。「風景好,不光涼爽,還很美,垂釣、爬山、戲水,很舒服,這是大城市體會不到的一種快樂。」遊客們紛紛稱讚。
閒不住的老劉是個熱心腸,對捐資助人的事很熱心,近年來捐資上萬元,幫助別人解決了很多難題。同時,對於尋根問祖的事情他也很熱心,他充分發揮家族「活化石」的作用,驅車上萬公裡到陝西安康、六安霍山、潛山官莊等地走訪尋親,讓散落各地的家人找到了心靈上的歸宿。
閒不住、熱心腸、活化石,這就是老劉,瓦窯崗山莊莊主劉多雲。
嶽西網凡註明"來源嶽西網"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資料的版權,均屬嶽西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