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由安迪·瑟金斯自導自演的冒險大片《森林之子毛克利》日前正在美國影院和Netflix線上熱映,該片改編自Rudyard Kipling的暢銷兒童文學小說《叢林之書》的其中一個故事:《毛克利——叢林傳說》,融合了《叢林之書》和《叢林之書二》兩本小說中的諸多元素。而真人動作捕捉技術則成為了影片重要的組成部分。
克裡斯蒂安·貝爾和凱特·布蘭切特分別在片中飾演黑豹巴希拉和巨蟒卡奧,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娜奧米·哈裡斯在劇中飾演老虎謝利·可汗和母狼妮莎。整部影片配樂不多,充滿灰暗色彩和血腥場面,這與迪士尼翻拍的動畫版和真人版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但總體來說,跟之前幾部把這本暢銷作品搬上銀幕的電影相比,這部影片在情感上還是更為動人的。
影片講述了小男孩毛克利(羅翰·昌德飾)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被一隻孟加拉虎謝利·可汗(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飾)吃掉了,在被狼群救出後,狼群和母狼妮莎將毛克利當成自己的孩子撫養。在黑豹巴希拉(克裡斯蒂安·貝爾 飾)和喜瑪拉雅棕熊巴魯(安迪·瑟金斯 飾)的訓練下,毛克利很快掌握了在叢林中生活的技能。
巨蟒卡奧(凱特·布蘭切特 飾)是一條印度巖蟒,她堅信毛克利擁有改變叢林的力量,於是她讓毛克利與老虎謝利·可汗展開對抗。在鬥爭中,毛克利拿起了人類的武器,用火來保護自己去對付謝利·可汗,這讓毛克利與叢林中的生命顯得格格不入,狼群對此也很羞愧,他們不得不把毛克利送走。
離開叢林的毛克利來到了一個人類生活的小村莊。在這裡,一個名叫Messua(芙蕾達·平託 飾)的善良婦人收養了毛克利。在和獵人John Lockwood(馬修·瑞斯飾演)學習打獵的過程中,他發現Lockwood在獵殺叢林中的動物取樂,感覺到背叛的毛克利決定回到叢林中,他不但要打敗兇狠的老虎謝利·可汗,同時還要聯合狼群部落,一起從人類手中拯救整個叢林。
雖然《森林之子毛克利》是安迪·瑟金斯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但從技術上來說這並不是他的銀幕處女作。通過出演《指環王》和《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和近期《猩球崛起》系列電影,安迪·瑟金斯獲得了好萊塢動作捕捉技術第一人的稱號,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下力氣執導這樣一部有大量動作捕捉技術的大片。
電影一開始就有著大規模的視覺特效展現,會讓人有一點凌亂的混搭感和不適應。不過隨著劇情發展,這些特效逐漸有序融合,加之故事情節的引人入勝,以及強大的演員陣容,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不成問題了。
影片帶有強烈的黑暗色彩,血腥暴力,這不禁讓人懷疑它是否適合孩子們觀看。如果你想給孩子看的話,建議最好還是先看一下輕鬆搞笑版的《叢林之書》動畫片,然後等孩子到了十幾歲,再讓他們看電影版的《毛克利》。作為Kipling暢銷小說的眾多改編電影,《森林之子毛克利》更適合成年人觀看。
除了三位真人演員之外,芙蕾達·平託和馬修·瑞斯也都是實力派演員,但在劇中似乎沒什麼用武之處,尤其是芙蕾達·平託。馬修·瑞斯扮演的Lockwood代表了來自人類的威脅,他把這個角色演得不錯,但如果能再深入挖掘一下人物內心就更好了。
給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演員羅翰·昌德的出色表現,在塑造人物情感方面,他給電影吃了顆定心丸。無論是扮演受驚嚇的孩子,還是與野生動物決鬥,他那種對情感的拿捏和發揮總能讓人滿意。從技術層面上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羅翰·昌德對動作捕捉技術的處理也相當不錯。作為一名觀眾,你會真心希望而且非常篤定的認為,那些大牌一線明星只扮演叢林猛獸就好了,因為小演員羅翰·昌德對自己的表現是如此自信而堅定。
不過看到影片最後你會發現,這些一線大牌影星也不是擺設,他們專業而精彩的演技讓電影變得更有看頭。娜奧米·哈裡斯將母狼妮莎演的栩栩如生,她本人帶有磁性的嗓音既舒緩又能安撫人心,正好符合養育毛克利的母狼形象。而安迪·瑟金斯在劇中的表現再一次證明了他能演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儘管他扮演的大熊巴魯外表看起來兇狠嚇人,但在銀幕上卻展示出了善良的內心,即便沒有背景配樂也一樣,通過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就充分展示出了大熊的和藹可親。
凱特·布蘭切特對飾演巨蟒卡奧一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觀眾來說看她的表演也同樣是件有意思的事,尤其是聽她在銀幕上發出蟒蛇嘶嘶叫聲的時候。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巴西拉是訓練毛克利的老師,他把這隻黑豹演的很強悍,但與此同時他也對毛克利做出了一些令人心碎的事情。真正驚嚇到觀眾的應該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他扮演的老虎謝利·可汗無比兇殘,一直是毛克利的致命對手。他的表演讓人既害怕又振奮,完美塑造了銀幕上的惡棍形象。
綜上所述,《森林之子毛克利》應該算是Rudyard Kipling眾多經典改編作品中的一部成人級別的暴力電影。實事求是的講,這部電影的煽情效果和娛樂性也不一般。執導這樣一部氣勢磅礴的視覺大片,安迪·瑟金斯能夠做到不費吹灰之力,同時還能讓劇情吸引人,不忘初心的塑造細膩感人的情感。
小演員羅翰·昌德的精彩表演為電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又有一線大牌影星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克裡斯蒂安·貝爾和凱特·布蘭切特等人的助力,《森林之子毛克利》可以算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動作冒險大片,喜愛《叢林之書》,年齡大一些的粉絲們一定不會對電影失望的。
《森林之子毛克利》其他媒體影評摘錄:
《綜藝》:
影片走的暗黑風,傳統意義上人們肯定覺得應該是由迪士尼來打造Rudyard Kipling的叢林作品,而現在這部電影的風格與之相差甚遠......事實上迪士尼當年推出的《森林王子》曾轟動一時,有了這樣一部大受歡迎的作品,隨之而來再翻拍一部續集肯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安迪·瑟金斯的《森林之子毛克利》所能做的,也就是期盼大家會把導演弄混,以為是喬恩·費儒推出的後續跟進作品。(喬恩·費儒是《奇幻森林》的導演,他正在籌備拍攝新的《獅子王》)。
作為一部成本頗高的好萊塢大片,如今通過流媒體在家都能收看了。《森林之子毛克利》自詡是《叢林之書》的鼻祖,因此在Netflix訂閱用戶中,應該還能具有一定的號召力。但對於這種高成本製作的大片來說,比如即將放映的《指環王》三部曲,在Netflix上播放等於就是進了墳墓。不過至少那些喜歡看《神探狗笨吉》的觀眾們應該也會喜歡《森林之子毛克利》。
《帝國》:
迪士尼推出《叢林之書》相關的翻拍電影還不到三年,安迪·瑟金斯的《森林之子毛克利》就面世了。雖然是低調出場,這部改編自Rudyard Kipling系列暢銷小說的電影也免不了被拿來與其他作品比較。接拍這部電影是個勇敢的嘗試,整部影片陰森森的,導演用尖牙利齒和血淋淋的場面描述了小男孩毛克利是如何艱難生存下來的。但電影所做的全部努力和嘗試跟迪士尼出品的其他幾部作品相比,在各方面都遜色得多。
這部電影是益美智(電影特效公司)和安迪·瑟金斯數字特效工作室聯合製作出品,但成功之處非常有限。在觀看時離遠了看,電影中人物的動作行動都非常連貫自如,角色設計也很漂亮,特別是影片中出現的一隻遠古大象,這頭大象一定是生活在距今很久很久以前了,所以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塊長滿苔蘚的大石頭。但如果你要是離近了看,角色的臉看上去就有些奇怪了,有些動物的形象是按照人類的比例設計的,感覺眼睛的位置都放錯了,看著就讓人不舒服。
除此之外,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團隊似乎把配音做的有點過火了。凱特·布蘭切特飾演巨蟒卡奧,她模仿蟒蛇發出的嘶嘶嘶和喘息聲聽著就好像肺氣腫病人快奄奄一息了似的。劇中塑造的毛克利是個小英雄,他所要做的跟電影中其他角色不同,他必須努力學會在險惡的叢林中與危險的野生動物一起生存,這讓觀眾感覺叢林深處中的生活既興奮又極具危險。這部電影確實有些大膽有趣的新鮮嘗試,不過是屬於那種讓你看一眼就覺得沒太大意思的影片。
《好萊塢報導》:
在導演喬恩·費儒推出《奇幻森林》兩年半之後,安迪·瑟金斯的新作《森林之子毛克利》就與大家見面了。這部電影同樣改編自《叢林之書》,但明顯屬於非迪士尼風格的影片,對比Kipling暢銷小說的原版風格,這部電影營造了一種黑暗的氛圍,塑造了各種形象逼真的角色,但觀看後效果不太好,猶如深陷泥潭和亂石崗。
電影最初是由華納兄弟發行,後來片方在七月份把全球發行權賣給了Netflix。影片畫面的視覺效果時而靚麗奪目,時而渾渾噩噩,技術層面上來說,畫面製作的水準也不能說特別高。電影啟用了大批一線主流明星(比如克裡斯蒂安·貝爾、凱特·布蘭切特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但感覺他們都沒有真正融入角色。
鑑於電影充斥著諸多暴力血腥的鏡頭,肯定會把小孩子們嚇得屁滾尿流,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片方最終還是放棄了原本計劃好的大型市場營銷方案。至於Netflix是否能力挽狂瀾,仍有待觀察。
《The Wrap》
在安迪·瑟金斯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致力於扮演非真人版和各種想像出來的角色。他在《指環王》中扮演的Gollum和《猩球崛起》中的人猿凱撒確實發揮了他的技術專長。在這部安迪·瑟金斯自拍自導自演的《森林之子毛克利》中,他對 Rudyard Kipling暢銷小說《叢林之書》的改編增加了太多全新元素,這樣一來就顯得與原著的故事情節有些脫軌,書中眾人皆知的經典橋段和原著的魅力就大打折扣。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