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評 | 富士GFX100大畫幅數位相機

2021-02-24 影像狗

富士GFX100是很香的!

不但在拍照方面,在視頻方面同樣!

整個去日本的媒體團隊裡(攝影師團隊除外),狗哥對GFX100使用算比較多的(除了大家的正常拍攝,有天晚上我帶出去拍了個通宵,次日又打雞血的拍了大半天)。

狗哥認為,除了很多人關注的1億像素,它更是一臺非常均衡,完成度異常高的產品,會直接衝擊眾多135頂級產品(很多買135頂配的人並不差錢)。未來的改型,甚至會衝擊很多電影級的專業攝影機!

因為確實爽,回來後,就成功安利了一臺給某大佬。

我們先來看一段去日本發布會的花絮視頻:

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以前我們都是稱GFX為富士中畫幅數位相機(影像狗的報導裡也是),但富士官方是稱其為「大畫幅數位相機」。

富士的解釋也很有道理,簡單說首先比135全畫幅更大,叫中畫幅容易引起誤會(新人會以為畫幅比全畫幅小)。其次數碼時代幾乎不可能再做膠片時代的大畫幅了,而GFX的晶片製作指標和難度等,已經是數碼時代的大畫幅了。更具體的解釋,大家可以看我們將發布的富士採訪,裡邊會有專門的介紹。

從我拍攝的GFX100和GFX50R對比圖中可見,GFX100的體積大小和尼康、佳能的頂級機一樣,所以對習慣了這些產品的專業攝影師而言,毫無負擔。

另外,GFX系統的鏡頭大量採用了鎂合金及高分子材料,拿在手裡也很輕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因為狗哥久不使用各家頂級機,所以在使用長久以後(連續拍攝了3個小時),握持的手指還是有些酸。

和GFX50R相比,GFX100的操控更像單反相比,便捷性進一步提升。其左肩的轉盤可以快速切換拍攝模式等,右肩的顯示屏對數據有很好的支持,而開關機鍵也如尼康135單反一般方便。相比之下,GFX50R的操控更像徠卡M系旁軸,逼格滿滿(事實上狗哥在用GFX50R掃街的時候,也有種拿著大徠卡的感覺)。

側面GFX100除了存儲卡倉,還有豎拍的操作按鈕,由於有獨立開關,如果擔心誤觸,平時使用也可以關掉豎拍。

從機背可見,GFX100相機的操作性非常棒,雖然是數碼大畫幅,但是操作起來和135頂級機類似,甚至好過一些廠家的中端135全畫幅相機。對於一些不太了解它的人,肯定會以為和尼康D5等是同一類產品吧。

該機的取景器可以取掉,這時候它就是一塊方磚。

值得注意的是,該機的高性能和普通模式相比,對焦(尤其是連續對焦)性能差異非常明顯。簡直如換了臺機器,所以在電池足夠的情況下,推薦大家使用高性能模式。

方正的外形,使機器放在地面很穩(即使是豎著放也穩),所以沒帶腳架的狗哥經常將它放到地上長時間曝光。

另外由於豎拍手柄的加持,不但擴展了GFX100的電池量,也讓拍攝更為穩定。在豎拍時操控很好。

這裡特別要提的是,在日本採訪時我們國內的媒體特別關注像素提升後,續航能力如何。在實際拍攝中,該機的電量很不錯,一塊電池狗哥連續拍攝了三小時(為了輕便,我只在手柄裡裝了一個電池),這三個小時不斷在圖片和視頻間切換,拍攝數據量約116GB。

機器的屏幕很好,看上去非常棒,尤其是在晚上,雖然燈下慢門時不可避免的看到刷新延遲,但暗光下噪點很少,色彩豔麗,非常討好眼球。

另外,該機很貼心的小屏幕,很好的節約了電量,方便為節省電量而關閉主屏。

如前所說,在圖片模式慢速快門時,暗光下,GFX100的顯示屏會略有延遲,但打到視頻模式後,屏幕不會出現延遲,估計是機器自動設置的關係(也許圖片慢門時,相機LCD在以更高精度掃碼)。

而且該機的接口很豐富,無論是視頻還是影室,都可以方便使用。

這是GFX100的感光晶片和APS-C畫幅的對比。我啥也不說了,簡直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GFX100拍攝的視頻短片。雖然使用時間短,但該機的出片率還是非常高的(不到12小時的總使用時間裡,圖片、延時、視頻、測試都有了及格的素材)。

在該片的拍攝中,最初我們還用一下FLOG,想獲得更大的寬容度。但到了後邊,我們就開始使用它的「影院」模式了,因為這一模式得到的色彩不錯,寬容度也好,夜景中使用能獲得不錯的暗部細節。

再後來,我們乾脆使用「鮮豔」了,富士反轉片的色彩,真是一流,自己後期很難調出來吧,所以,乾脆當作膠片機拍攝吧!

在實際使用中,GFX100真的很合我意,畢竟相比專用攝影機來說,它的體積小巧。而且畫幅優勢明顯,那種大畫幅所獲得的景深感和立體感,是小感光晶片的產品無法比擬的。

由於對焦速度很快,我們在日本的機場集體「打飛機」,幾臺機器每下都給日本人民留下7個億!

本次體驗會很好的是,有機會將富士的三款大畫幅數位相機同時使用,從而有了橫向對比的機會和感受。總的來說,電子產品真的是日新月異,後浪推前浪啊。

作為一位美女攝影師,姑娘已經興奮得忘了自己是來拍照的,拿著GFX100各種無死角的自拍起來。

這是在東京拍攝的感光度測試圖。不好意思,此時已經半夜3點,漆黑的世界對GFX100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由於文件量太大,電腦經常崩潰,所以我們只好單張導入處理,結果軟體對數據的標記,就有橫有豎,大家將就著看吧。

從以上的感光度測試可見。GFX100在ISO 3200前畫面都很乾淨,即使是暗部也沒有出現大量噪點。而畫面的層次也保持得非常好,細節豐富,不會有塗抹感。

在ISO 6400時,畫面出現了明顯噪點,不過細節保持依然不錯。在ISO 1280時,噪點明顯,細節也有所損失。

個人覺得,該機的日常可用感光度為ISO 6400以內,比較高要求的情況下,可將ISO控制在3200內。

另外,圖片的色彩模式我們雖然也有拍攝,但因為視頻模式下各色彩模式同樣有測,所以我們就不放圖片了,大家可以從下邊的測試視頻中去對比。

以下是我們對該機的視頻測試:

不得不說,富士真是做膠片起家,其色彩模式相當棒。如果不是特別要求,完全可以使用預設色彩直接出片。不但簡化了後期,而且這色彩,真是經典的膠片啊!

在視頻ISO方面。該機在FLOG下起跳點為800,最高是ISO 12800。實際上,在ISO 6400時,畫面還是挺乾淨的。

該機由於畫幅的原因,果凍效應比較明顯(這也是大畫幅不可避免的),大家在使用時可以適當注意和規避。

GFX100的自動對焦不錯,在高性能模式下,單次自動對焦非常迅速,連續自動對焦略有延遲(可能是整個系統還沒進行視頻優化),不過也在可用範疇。

首先我們來看張將機器自己放地上拍攝的長時曝光圖片,狗哥採用了「鮮豔」模式,反轉片的豔麗和立體中細節豐富,真是養眼。

再來看下活動現場拍攝的妹子。

放大後這小嘴!這還是因為沒有使用最高畫質的JPEG,等以後狗哥解個RAW出來,那質感和細節.

不過如我們前文所說,該機的文件量太大,光影魔術手自己會閃退,讓我們的後期處理無比困惑,慘啊。

酒店早餐的麵包,雖然沒專門的打光,但這麵包的質感!

在文件量方面,該機的非壓縮RAW為200MB左右。高精度JPEG為50MB左右(想想連拍時對卡的要求和數據的爆炸,爽吧)。配置不高的筆記本電腦肯定會有卡頓,也是受其圖片文件和松下視頻文件的連續打擊(前段S1和S1R西藏外拍),影像狗在618時毅然支出5萬,購入三臺電腦!

只要你有強大的硬體支持(卡和電腦等都到位),每張片子的放大都足可讓你震驚。

由於該機會有大量專業攝影師使用,狗哥專門拍攝的紡織品。

放大後可見,畫面細節和質感相當出色,而且沒有出現摩爾紋,這在商業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

來看看GFX100的景深,沒錯,這是套頭拍攝的。

雖然鏡頭只有F2.8,但畫幅的優勢顯現,其景深只有手指的一線!

我們再來看看該機的暗光表現。畫面的細節豐富,色彩出色,如果要求不高,直接出片完全沒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該機的防抖相當出色,再加上機身相對較重,所以拍攝中的穩定性非常好。在實際的圖片拍攝中,如此高的像素下,狗哥也敢於使用1/15秒來拍攝,而且放大後確實依然銳利清晰。這在以前,別說大畫幅超高像素的機器,就是一些135的高像素產品,也是難以想像的。

前邊說的,由於GFX100機身比較重,所以握持在手裡,拍攝起來非常穩定。加之機器的5軸防抖,在晚上,大家都紛紛使用慢門拍攝。所以在實際使用中,該機反而很少用到特別高的感光度。

雖然是裝逼,但在運行的高速電梯中,狗哥以1/15秒自拍,竟然沒虛,真是防得一手好抖啊!

該機具有多次曝光功能,所以可以直接拍攝一些有趣的多次曝光作品。雖然由於時間緊急,狗哥這張多爆圖片拍得很水,但你們知道它有多好玩了吧!

這樣有趣的機器,有啥辦法讓它更好玩一些呢?

事實上,這次我們帶了唯卓的佳能EF轉富士口的轉接環!

GFX100是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廠家的135鏡頭的。準確的說,只要鏡頭的像場夠大,我們就可以轉接到該機上玩,而且是可以自動對焦的喲(鏡頭不同,對焦性能不同,個人覺得還是關閉掉吧,手搓更安全)。

以下先來張轉接適馬105mm F1.4的。

雖然最大光圈時略有暗角,但這種解析度和虛化效果,真是太棒了。

適馬的14-24mm F2.8在部分焦段,像場也可以覆蓋該機。

在14-20mm時,該鏡頭無法覆蓋GFX100的像場,會有暗角出現。而且可能因為後組鏡片的原因,拍攝的畫質較差。

在20mm左右時,該鏡頭可以覆蓋GFX100,而且可以獲得不錯的畫質。

這是使用富士原廠超廣定焦拍攝的畫面視角。

這張是轉接適馬14-24mm拍攝的,可見視角更廣(色彩等因為時間不同,所以無法做對比,不過大家試用後都認為,富士鏡頭更濃鬱,適馬偏冷且清淡,是佳能風格)。如果你暫時沒有買富士超廣,也可以把手裡的一些135鏡頭轉接後暫用。

下邊我們再來轉接個徠卡看看!

徠卡鏡頭的色彩啊,真是爽啊!即使那輕微的暗角,也給人一種空間感。

據說該機的4K是使用1億像素超採(也有說用的是5000萬超採)。但不管怎麼說,大家就可以想像它的視頻畫質肯定很「紮實」了。

在視頻拍攝時,由於GFX100顯示屏精度非常高(取景器更是),手動對焦很好確認。鏡頭的對焦環使用順暢,對焦時無阻礙。我有時如拍照一樣,直接用取景器觀察,然後手動對焦拍攝。

另外GFX100繼承了富士之前的優良傳統,視頻和攝影的設置可以分開,所以在拍攝中,即使切換了,也不會搞亂拍攝模式。

在上海站的試拍中,TIM帶來了Atomos過來,裝上後可以獲得更好的畫質。看他們在拍攝時高興的,你就能想到畫質有多麼驚喜了(具體的,大家也可以查看「影視颶風」的GFX100測試)。

GFX100是一臺性能均衡,設計出色的數碼大畫幅產品。其除了價格(雖然相對其性能不算貴,窮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確實沒有太多可以吐槽的問題。如果你擁有它,外出時不但再無需攜帶其他數位相機,而且也不用帶攝像機了!

  優點:

      1、設計緊湊,體積只有奧巴或135頂級機大小

      2、解析度奇高,細節超感人

      3、視頻功能不是擺設,是真好用

     4、圖像寬容度高,方便後期

缺點:

      1、總的來說,還是重啊

      2、鏡頭群還需增強

相關閱讀:

談資 | 富士GFX100發布會實錄視頻 & 實拍樣片原素材分享

狗哥熱評 | GFX100 發布!功能解析、詳細參數及視頻樣片素材

資訊 | 富士膠片數位相機推出無反中畫幅專屬GFX FPS關懷服務

談資 | 富士說 「絕對不會做全畫幅」

單評 | 富士中畫幅相機GFX50R 上手視頻簡評

圖片樣片



相關焦點

  • 富士膠片發布 全新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 GFX100S
    富士膠片發布採用GFX系統的第四款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 GFX100S(簡稱GFX100S)。GFX100S以FUJIFILM GFX100的開創性構想為基礎,秉承移動性和便攜性的理念,突破了拍攝傳統中畫幅圖像的各種限制,讓攝影師有機會在以往中畫幅相機從未拍攝過的地方拍攝令人驚嘆的高畫質圖像。富士膠片追求在獲得便攜性的同時兼顧性能,打造出了業界稱讚的緊湊型高性能的中畫幅相機之一。它比迄今為止任何一款GFX系統相機都要緊湊,並將富士膠片非凡的成像技術融入到重量僅為900g 的相機中。
  • 極限拆解 | 富士GFX100拆解
    ,我們8月20號以後稿件有點摸魚,嘿嘿狗哥熱評 | CMG視頻影像大賽,叫我上帝!所帶的主機,就有自己特別心水的富士GFX100。本次他將和同事用GFX100拍攝一部中畫幅高原小短片。就在這關鍵時刻,相機Beta發布了外國友人Lensrentals的富士GFX100拆解,我們大家正好一起來學習下!
  • 富士GFX100 中畫幅相機固件升級,照片進入 4 億解析度時代
    根據富士官方的消息,富士膠片現已推出 FUJIFILM GFX100 固件 Ver.3.00,這款富士旗艦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引入像素位移多重拍攝功能,攝影師能夠通過拍攝加後期的聯動操作,實現 4 億解析度的照片。
  • 顛覆級的中畫幅,GFX100實拍體驗
    彼時還有些數碼中畫幅用戶對富士的產品嗤之以鼻,懷疑其14bit的色深、5140萬像素的最大解析度,都不足以撼動傳統數碼中畫幅相機的地位。但在2016年富士發布之初,就留下了一個巨大的伏筆:我們的鏡頭群都是以1億像素的解析度作為設計標準的,我們就知道富士的野心不止於5000萬像素級別的中畫幅相機。
  • 富士發布全新1億像素GFX100S中畫幅等多款產品
    GFX100S以FUJIFILM GFX100的開創性構想為基礎,秉承移動性和便攜性的理念,突破了拍攝傳統中畫幅圖像的各種限制,讓攝影師有機會在以往中畫幅相機從未拍攝過的地方拍攝令人驚嘆的高畫質圖像。富士膠片追求在獲得便攜性的同時兼顧性能,打造出了業界稱讚的緊湊型高性能的中畫幅相機之一。
  • 富士正式發布GFX 50S中畫幅相機
    富士正式發布GFX50S中畫幅相機,時間與規格同相機入魔之前的預測基本一致。
  • 雨中挑戰外灘夜景 富士GFX100全方位上手體驗
    通過現場商業棚拍實拍講座、GFX專業影棚試拍、富士圖像處理應用程式等,共同感受GFX100的幾大特點:1億200萬超高像素讓照片放大後畫質細節感人,機內五軸防抖提高手持拍攝成功率,色彩過度和還原更加真實,以及人臉和眼部對焦系統相比傳統中畫幅相機有質的飛躍。
  • 膠片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對決 富士ACROS 100II膠捲 和Xpro3相機
    澳大利亞攝影師戴爾·羅傑斯最近做了一個關於膠片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對比測試,以下是他的敘述。
  • 以後大畫幅相機也可以使用富士拍立得了
    ,今年他們宣布將推出一種用於大畫幅的富士寬幅拍立得後背,讓大畫幅相機在使用上變得更加方便,並且增加大畫幅相機的出勤率。雖然擁有這麼好的畫質,富士卻始終把INSTAX定位在日常娛樂,沒有開發過專業水平的相機,特別是寬幅,始終只有一臺普通的機器。因為這種情況,富士相紙改背使用非常常見,只不過過去是在中畫幅相機上,這次則是來了一臺大畫幅。
  • 39800元 | 富士正式發布GFX100S、X-E4、三支鏡頭
    富士膠片發布全新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GFX100S富士膠片發布採用GFX系統的第四款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FUJIFILMGFX100S(簡稱GFX100S)。GFX100S以FUJIFILMGFX100的開創性構想為基礎,秉承移動性和便攜性的理念,突破了拍攝傳統中畫幅圖像的各種限制,讓攝影師有機會在以往中畫幅相機從未拍攝過的地方拍攝令人驚嘆的高畫質圖像。富士膠片追求在獲得便攜性的同時兼顧性能,打造出了業界稱讚的緊湊型高性能的中畫幅相機之一。
  • 這可能是你的第一臺中畫幅數位相機,富士GFX50R
    [PConline 導購]說起中畫幅相機,可能以前大家想首先到的都是如哈蘇、飛思等。直到2017年日本知名影像企業富士發布了旗下的第一款中畫幅相機GFX50S才打破了中畫幅如死水一般的市場,讓其重新煥發了新生。
  • GFX100來了,1億像素中畫幅
    富士這款中畫幅高像素數位相機終於來了,可以說這款相機真心牛機。。。。。先不考慮功能參數,就直接帶來以下兩個結果。
  • 【富士】NEVER STOP丨70年創無止境 富士中畫幅前世今生
    進入新的十年後,相機數碼化的速率驟然加快,GF670也在時代浪潮影響下停產,但憑藉其拔群的產品力,至今價格一路攀升。在充分保障高性能與光學素質的前提下,儘量做到更便攜、更友好易用,這是富士相機一貫追求的目標。富士膠片除了研發生產感光材料之外,也一直在製造各種類型的相機及配套鏡頭。
  • 極致細節,顛覆傳統:富士 GFX,更懂你
    高質量的畫面清晰度及色彩表現,一直以來是眾多攝影師所追求的,但想要達到這樣的畫面效果,專業的相機必不可少。大畫幅相機能夠滿足畫質需求,但其有著體積龐大、操作不便、膠片價格昂貴與衝洗不便等缺點。相比之下,數碼時代的產物——無反中畫幅數位相機,就顯得稍勝一籌。
  • 認識數位相機的全畫幅與半畫幅
    APS膠捲 (即在前面所講135膠片上面的升級改進)共有高清、經典、全景三種,見下:1996年由富士膠片、柯達、佳能、美能達和尼康五大公司聯合開發的APS(Advance Photo System)膠片系統問世。APS開發商在原135規格的基礎上進行了徹底改進,包括相機、感光材料、衝
  • 中畫幅旗艦 富士GFX100真機上手試玩
    可拆卸式取景器粗粗從外觀來看,增加了一體式手柄的GFX100酷似尼康和佳能的旗艦單反機型。體積和重量上其實也非常接近,當然一個中幅一個是全畫幅。,似乎有些過於簡潔了,作為一臺專業相機顯然不會只有這些設計,是的,考慮商業攝影師的拍攝需求,富士GFX100將周身的是19個按鍵都設定為了自定義按鍵。
  • 2020P&I|1億像素中畫幅GFX100領銜,富士旗艦新品齊亮相
    第22屆上海國際攝影器材和數碼影像展覽會(P&I SHANGHAI )如約而至,此次盛會雲集了攝影攝像領域眾多一線廠商,而富士自然也沒有缺席。在此次展會上,富士展示了1億像素的中畫幅GFX100,帶來了最新發布的GF30mmF3.5 R WR廣角定焦鏡頭,此外X-T4、X100 V等今年剛發布的新機也都一一亮相。作為目前最便宜的一億像素中畫幅相機,富士GFX100自然在展臺也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 中畫幅相機入門(進化版)
    我們現代玩數碼,基本都是135級別的,其實屬於小相機(雖然有一些也挺大的),我們其實沒有玩過更大的相機,也沒有體會過相場更大鏡頭的魅力,120的體驗是數碼不能替代的,數碼雖然也有120,但是不過是120裡最小的畫幅,120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廣闊。120雖然是膠捲時代的產物,雖然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膠捲,但是你沒玩過,它就是新鮮事物。
  • 富士數位相機怎麼樣有哪些型號,哪個型號好
    想要拍攝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離不開高性能的相機,琳琅滿目的相機市場,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相機是一個大問題,下面給大家介紹這款富士數位相機,來看看都有哪些型號吧。富士數位相機熱銷型號有:1.富士X100V2.富士X100F3.富士XF104.富士X-T2005.富士X-T301.富士
  • 【富士】富士中畫幅無反 GFX50R 冬季人像體驗
    其實富士中畫幅 GFX50R 的推出,很重要的一點在於逐漸改變中畫幅的形態,改變中畫幅相機給攝影師的固有印象:極高畫質,但笨重、昂貴、且並不易用。當然無反相機整體的對焦速度和機身的CMOS、ISP也有不小的關係,總體來說和之前的數碼後背式中畫幅相機相比,速度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