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都
河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論述精神,把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做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倡樹「五比五不比」工作導向,馳而不息推進作風轉變,持之以恆為基層減負增能。今年以來總結「基層減負年」工作成效以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經驗做法,創新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全省基層減負工作進行監測評估,在完善減負機制、增進工作效率和持續改進增能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一、發揮智庫作用,讓減負更科學
河南省廣泛收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中的各方面反映情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監測評估,具體工作委託河南省教育人才學會實施。省委辦公廳加強工作指導,成立由高校教授、研究機構專家、基層工作代表、專職工作人員參加的工作專班。圍繞基層減負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堵點問題開展研究,著力推出區域特色明顯、價值含量高、指導性操作性強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積極發揮理論研究和決策諮詢作用,為河南基層減負工作提供了更科學、更公正、更有效的決策依據。
二、實時監測評估,讓減負更精準
減負監測評估是全面識別基層負擔來源、動態獲取負擔數據和有效評價減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實施科學的減負方案和落實為基層減負政策的前提和基礎,必須合理選擇監測對象、科學制定評價指標。結合河南為基層減負工作的實際情況,第三方機構將直接監測對象選定為正態分布的一定數量樣本點,按類別劃分為行政類、教育類、醫院類、企業類和科研類,通過樣本點監測全省範圍內基層減負效果,評估對象限定為省、市兩級層面。
第三方機構主要對選定的樣本點按照文件、會議、督查檢查考核進行月份監測和分析,按類別監測評估、分層次剖析問題、依對象制定對策,定期向決策部門提交月份、季度、半年、年終評估報告,有效發揮監測評估的效率機制。尤其是在監測要素設置上增加文件、會議、督查檢查考核之外的「其他」類,客觀反映困擾基層的行政問責不力、工作人員被借調、數據採集不規範、薪酬激勵不配套等負擔問題,堅持減輕有形負擔與化解無形壓力相統一,實現全方位監測、深層次、高質量評估,為決策提供有價值依據。
三、多維數據分析,讓減負更增能
將嚴的主基調貫穿基層減負工作全過程,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將2019年作為基準年構建指數體系,採用基準年的月均數據進行差異性分析、指數分析,在基本特徵和層級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異常預警,及時發現並反饋具體單位存在的具體問題,便於決策部門宏觀調控與重點治理,同時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探究監測評估不同階段減負情況內在變化規律,揭示基層減負增能過程總變動中各影響要素的作用機理、運行行為和發展態勢。
為了實現減負的同時增能的目標,第三方機構採用了多元化的評估方法,使得評估結果能夠更好地反饋利用。具體來說,一是相對負擔評估,以同類型評估對象為基本單位進行多維度基層負擔測度,劃分基層負擔類型,動態識別相對負擔過重基層,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策略;二是減負增能綜合性評估,圍繞「減負」和「增能」兩個維度展開,既瞄準基層負擔過重的核心要素,又抓住基層增能的關鍵要點。基層需要減少的負擔主要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基層幹部的束縛,所導致的基層幹部幹事實效性下降和基層治理效率損失,從而為基層帶來的額外過重負擔。基層增能的主要表現是基層滿意度提升、基層幹部擔當作為和幹事效率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
四、開發信息系統,讓減負更輕鬆
第三方機構致力於運用信息化技術創新監測評估手段,確保在做好「為基層減負」這項工作過程中不為基層增加新的負擔,並且能夠助力提升基層現代化治理能力。針對基層反映突出的「系統報表繁」、「多頭重複報」、「數據共享難」等問題,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設計開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監測評估信息管理系統,打造為基層減負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將監測評估填報數據精簡為一張監測電子報表,系統逐步實現與各縱向業務口的公文交換系統、會議登記管理系統、電子檔案系統安全脫敏對接,實現數據互通、資源共享,從幹部加班整材料填報錶轉變為內容自動生成、系統自動收集、數據自動分析、異常實時預警,用信息化手段確保減負工作抓在經常、融入日常,既提高了效率,減少了工作量,又確保安全不洩密,切實防止和避免重複督查、交叉監測、多層填報、多頭評估。
基層減負,減的是形式主義,增的是工作實效。第三方機構具有身份獨立性和價值中立性的特點,在基層減負工作中引入第三方監測評估,可以有效彌補地方和部門自評自測的不足,提高日常監測的時效性、精確性和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公信力,促進基層減負工作的常態化推進、高質量實施和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