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衝破職場的天花板?

2020-12-22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舍予兄(sheyu2046),作者舍予兄,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在職場,男女擁有對等的發展機會嗎?

同樣的問題分別問男性和女性,答案截然不同。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一個女性要想在職場取得和自己的男同事一樣的成績,那她就一定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

01.

女性需要面對的 「 隱形天花板 」

有一種看不見卻又約定俗成的力量始終壓抑著女性向上的天性。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你一定遭遇過這些:

1.家庭勞動和養育責任始終被認為是女性的天職。在今天普遍996的職場環境下,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這道關於犧牲的選擇題,似乎永遠是給職業女性準備的。

2.女性在職場經常處於被低估的位置。當一個女性進入職場,從面試開始,用人單位往往對女性婚育問題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工作能力的關注,即使在500強名企中,大部分女性依然在職場中扮演著助手而非領導者的角色。

3.社會並不鼓勵一名女性真正「做自己」。循規蹈矩的女人很少創造歷史(Well-behaved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這句明顯帶有偏見的名言卻在無意中揭示了一個貫穿女性一生的議題:在隱形的天花板之下,大部分女性始終在「做自己」和「社會規訓」間不斷壓抑自我。在她的生命中,總會有人不斷告訴她,因為你是一個女孩,所以你必須要這樣!

02.

視劇中的 「 職場女神 」在現實中存在嗎?

今天的情況好轉了嗎?

30+獨立女性的影視作品是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類型。我們驚嘆於 安迪、顧佳、蘇明玉這些 「全能女神」 在熒幕上的表現。但在現實中,你卻沒有見過有《歡樂頌》安迪這樣的職場女性存在。

但很遺憾,在職場「乘風破浪」的獨立女性,只存在於影視作品的人設中。

真正的 優秀職場女性 是什麼樣?

一直以來,我一直想寫一群人,寫我所認識的真實的職業女性。她們不是熒幕上的「全能女神」,而是身邊活生生的真實人物。

她們在國內最好的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但作為普通女生,她們同樣需要不斷面對「隱形的天花板」,在事業和家庭的挑戰中,她們也會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她們也和所有人一樣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帶來的焦慮和挑戰

身為女性,她們是如何找到女性自己的職場優勢的?

她們怎麼看待對女性「事業與家庭的平衡」的要求?

職場35歲的大關,她們需要面臨哪些挑戰?

是時候從真實的人物身上尋找力量了!在下面的採訪中,幾位來自網際網路大廠的姑娘們,會和我們聊了聊這些所有人都關心的話題。

03.

你為什麼要在內心認為,

女生在職場表現出企圖心是壞事情呢?」

@李瀟

34歲,天貓運營專家,關注個護與公益相關話題

Q: 能否向讀者分享一條對你幫助最大的職場經驗?

我希望更多女性可以在職場坦然表達出「我很重要「。

很多女生在職場都會犯一種的錯誤,就是認為「低調是美德」 她容易把自己做成了一個幹了很多活,卻沒有人知道的職場小透明。

工作到現在12年,我就有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同一個工作,如果分別給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去做,即使他們完成的成果都是一樣的,但男生在匯報時,普遍會表現出更自信的態度,並且會四處promotion(推廣)自己的成果。大家都來看看,這是我做的!你知道嗎?這個項目是我做的!

但是換成女性,即使工作完成得不錯,她們也不會好意思去說,但是內心呢,又會期待別人能注意到自己在職場的貢獻,別人如果忽略了她們會難過,很糾結吧。

桑德伯格有一本很棒的書!叫《向前一步》你看過嗎?她就特別說到了這種現象:就是很多女性會天然在內心覺得,在職場積極地「表現自我」是一個壞事情。

那本書裡她舉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就是那一年桑德伯格被福布斯評為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第四名,排在了米歇爾歐巴馬的前面。然後在一場發布會上,所有人向她祝賀,真了不起,讓人佩服!比米歇爾還棒!

之後桑德伯格就很不適應了,說Forget it,就別信那個,那都是媒體吹捧的,她就覺得別人的讚美讓她特別不好意思。

結果她回到辦公室以後,她有一個特別好的助理,她的助理就跟她講說,你今天的表現很糟糕,一點都不像一個成功的CEO。她說,怎麼了?她說難道謙虛不對嗎?結果她的助理就鄭重告訴她一段話,這段話我覺得可以給每一個職場女性:

這些都是你應得的,當別人說你做得很棒的時候,你不用覺得那不是自己,你只需要點頭說謝謝就可以了。

Q: 你認為 女性在職場 要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在我眼中,女性的職場地位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逐漸提升的。

珍妮紡織機的發明讓女性從家庭走入了工廠,作為工廠的後來者,女性要在這種傳統的職場生存下來,她就不得不去扮演一個更加男性化的角色。

所以上個世紀的工廠車間裡,女性身上是沒有明顯的性別特質的。比如這張海報中的姑娘,像男性一樣,強硬,威嚴,目標明確。這個形象你今天依然可以在一些工業企業中看到,比如一些主打「女強人」人設的CEO。

但近幾年,開始有一種聲音強調,讓女性在職場表現出自己的本來面貌。

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有一件事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

去年深圳衛視直播的跨年演講,引用了一句 得到CEO脫不花女士 的話,我看到很多網際網路行業的人在朋友圈分享了那句截圖:「 不要辜負這個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當時我朋友圈很多人因為喜歡這句話去轉發了這張圖,看到那句話的時候我就在想:到底什麼是時代給女性的機會?

我理解的是,現代組織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女性更擅長柔性溝通,協調資源,整合關係的這些特質會逐步開始受到重視。在需要這些特質的職場環境下,女性可以做的更好!

Q: 阿里的女性管理者比例很高,你認為這是組織高效的原因之一嗎?

我說的只是我的個人感覺。

在去阿里之前,我在外企工作,它們也是傳統企業。大多數傳統企業都是金字塔形的上下結構,而阿里的職場環境呢,其實更接近像一張「扁平的網」。

在阿里你是大網上的一個「節點」,如果你希望在這樣的職場環境裡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就需要和更多的人和資源產生連接,這就是在阿里做一個「節點」和傳統企業的「螺絲釘」不同的地方。

螺絲釘自上而下接受指令,而節點自己尋找連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更強調的是主動驅動自己去做事

今年2月的疫情期間,我們做過一個馳援武漢的自發牽頭的活動。

最早是武漢的一線的一些女醫生,在網上零星說到有生理期和如廁難的問題,因為她們需要一直穿著防護服!

如果恰恰是在生理期,那種悶熱,難受;你能想像那種痛苦嗎?我記得很多醫務人員在鏡頭前談到這個的時候都哭了,那時候她們只好整整14個小時,儘量不喝水去工作。

大家都說你們很了不起,是前線抗疫的英雄,但人們沒想過英雄也是人,連她們也自己在微博和抖音上求助的時候,她們也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微博上有一個姑娘發現了武漢的求助的,我身邊也有同事開始想籌集物資。但我們不知道怎麼能聯繫到武漢的醫院,而且那時候武漢已經封城了,除了口罩和防護服其他物資一時走不了專線。

那時候我們都很著急。

冷靜下來每個人都開始想辦法,我身邊所有的人都開始行動起來了,有商家聯繫我們,說要援助物資,還有菜鳥那邊的同事,說可以幫助聯繫到物流,從商家倉庫走菜鳥的物流,再想辦法運到武漢的醫院。

我記得接到過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說著說著就哭了,她就說我也是女人,感謝你們做的,我有一批衛生巾和紙尿褲想捐給武漢,能不能加入你們?

一瞬間,好像所有的光都朝一個方向匯集了,每個人都說要加入進來,我們一開始擔心的物資捐助,物流配送,都不斷有人加入進來,說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些困難。

最後我們聯合浙江省湖畔魔豆基金會匯集了很多天貓上的愛心商家連夜行動,一夜之間我們集齊了30萬褲型衛生巾,還有大量的成人紙尿褲,風風火火地發往武漢的醫院。加入紙尿褲是因為不光女性醫生護士可以用,男性也可以。

到今天我都很自豪參與過這件事,因為這樣一個需求,最早是從微博上被女生發現,然後所有人就迅速組織起來,最後到募集物資,發到醫生護士手上,你知道用了多久嗎?

只用了不到2天的時間!

後來我在新聞報導裡看到一句話:當我們的社會遭遇危機的時候,女性的力量就出現了。

04.

35歲不是職場的障礙,

35歲特有的怠惰和傲慢才是。

@霏凝

36歲,阿里閒魚市場專家,亞文化愛好者,曾北漂十年,在多個城市置業

Q: 能否向讀者分享一條對你影響最大的人生經驗?

我覺得一個人應該意識到,自己始終對人生有選擇的權利。就是越早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想明白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越好。

這麼說雖然有點普通,但是大多數人做不到,所以會一直痛苦。

很多人想的都是:我30多了,所以我沒有太多選擇了,我的生活就這樣了;你就發現那些感覺自己不幸福的女性她們的生活狀態都是一樣的,很多人會一邊在抱怨自己身邊的環境,比如家庭,親密關係,不喜歡的職業,養育責任;一邊抱怨自己的不如意,一邊無法改變,然後繼續蹉跎自己的生命。

後來我發現這種生活別無選擇的想法是從童年開始的。

一個女孩子從小就會經歷這種綁架式的期待,比如從小就被家庭社會教育:要安靜,不要太鬧騰,將來希望你選擇一份安穩的工作,留在家鄉,早早結婚,當一個好媽媽什麼的,後來長大之後,再要想擺脫這種綁架並不容易了,因為這時候她們已經活成了別人期待中的樣子。

很多女孩子的人生都是被這些期待「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沒有太多人問過她們: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不要輕易放棄,你仍然對人生有選擇的權利

Q: 你怎麼看待職場的35歲現象?這個年紀會覺得焦慮嗎?

有時候一個人的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人,認清這一點很重要。

比如太多觀點覺得一個35歲的成年人必須要怎樣怎樣了。但是真的35歲的時候,沒有升到管理層,如果你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你也不會爆炸對吧?

有時候,不是家裡人要在電話裡給你施加壓力,而是她們只會和你聊這些來表達關心了,這麼想是不是會好很多?

職場上的35歲現象,我一直覺得是個偽命題:因為很少有人認清:到底是什麼原因淘汰了一個35歲的中年職場人?

我感覺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個人在職場被淘汰的原因。淘汰一個人的不是年齡,是他脫離了自己應該關注的用戶群體;比如用戶的文化興趣,他們的生活方式了你慢慢不了解了。

比如突然一個事情在全網年輕人中火了,你最後一個才知道。然後你除了感慨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了,什麼改變也沒去做,是這種職業能力上的逐漸遲鈍淘汰了一個人,不是35歲的年齡。

像我們現在的工作,動不動就要求「出圈」,什麼是「圈」?「圈」就是我們朋友圈之外的世界,當你認為你微信的朋友圈就是外面的世界的時候,你就已經被困在裡面了。你知道中國有幾千萬年輕人跳入「三坑」嗎,現在最火的球鞋是哪款?已經不是AJ了;潮玩和molly你玩嗎?泡泡瑪特靠這個上市了。

這些我必須知道,因為我目前的工作業務線需要關注年輕人的文化興趣和交流方式,所以我很關注朋友圈以外的世界。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的好處之一,是有時候你會忘記你自己的年齡。

35歲不是職場的障礙,35歲特有的怠惰和傲慢才是。

Q: 如何看待現在越來越多的女孩子自己買房這種現象?

我的回答永遠就一個:買它!因為我一直覺得買房不是一個性別話題,而是一個無關男女在外的發展常識。

趕在杭州房價飆升之前把房買了,可以說是我最不後悔的一件事!

我在北京租過十年的房,今天蛋殼公寓裡的年輕人遇到的破事我都經歷過,像中介跑路,奇葩鄰居,沒有暖氣和空調,我當年一個不落你信嗎?你知道遇到房東違約,半夜下班發現自己家具全被扔到外面是什麼滋味嗎?

所以房子這東西有多重要,我有非常深的體會,後來從北京到杭州,社保滿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子買了。

現在看,這就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很多朋友來我家玩都會說羨慕我的房子很大,因為當時買的比較早啊。現在這個屋子裡有花園、禪房,有自己侍弄的植物,自己的寵物,這些都是我自己一件件挑選的,它是一個我工作環境之外的精神家園,而且,完完全全只屬於我自己。

所以對女孩來說,房子能買就買吧,不用非要等著男人來買的。

05.

「承認自己不是超人很重要,還有

一定要尋找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

@鍾沁

35歲,阿里健康運營專家,孩子1歲後重返職場,自嘲自己最大的超能力是時間管理

Q :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如何看待所謂的「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又是這個問題啊。話說你不是第一個問我這個問題的朋友了,包括一些想要孩子但不敢去生的女性好友也關心這個問題,但答案就是沒法平衡。

當你去談平衡的時候,其實心裡就已經把這兩件事放在了對立的兩邊了,而且為什麼總是女性被問到這個問題呢?

我們之前聊到《三十而已》生了孩子後退出了職場的是顧佳,即使顧佳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全能媽媽」了,她也做不到平衡。在這件事情上,有兩件事很重要。

1.學會給自己「鬆綁」,就是如果傾盡全力了,就不要太愧疚在家庭和孩子方面投入不夠,有時候要承認自己不是超人。

2.女性要想發展自己的事業,一定要尋找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

我可能比較幸運吧,我公公婆婆都是教師,對我們在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強度還是有很好的理解和支持的,也為我們分擔了許多。所以我沒有經歷太多外面說的「單親式育兒」這種情況。

我和我老公站在自己小家庭的角度是「戰友」關係,就像踩單車一樣,一方最近壓力很大,另一方就多分擔一些,但即使這樣,也會有矛盾的時候。

沒有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撐,就沒有女性的事業,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Q: 有了孩子之後,嘗試回到職場會遇到哪些困難?

寶寶一歲多的時候,我就決定回去上班,我們兩個人都是異地成家,房貸車貸奶粉錢讓老公一個人壓力太大了,而且我對自己也是有事業要求的,在家呆上幾年,我怕把自己呆傻了。

家人的思想工作倒算是比較容易做,但真正的困難是從面試開始的。因為在面試官眼中,我們這樣的「工斷女」在風險鄙視鏈的最底層。

很多面試官會對你是一個1歲孩子的媽媽這個身份在職場的投入有非常非常深的疑慮,不管你怎麼說明你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都沒有用。因為在職場有一種很多人心照不宣的偏見:就是如果你表現出關注自己的家庭,即使這是很正當的一件事,別人也會默認認為你在職場一定會投入有限。

我遇到過很多公司都是這樣。一開始還會據理力爭,到後來慢慢你就麻木了,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大概面了十幾家吧,一路被拒絕過來的。

你做了好多準備,但連表達完的機會都沒有,那時候只能勸自己:如果這次不行,就找下一個好了,就趕緊下一個好了。

我記得最後拒絕我的那個公司,面試我的HR是一個小姑娘,我做了很多準備但對方沒有興趣聽下去,離開的時候我告訴她:也許有一天,你也會成為一名母親的。

我老公建議我去試試大廠,因為他開玩笑說我被小公司拒絕和被大公司拒絕的概率是一樣的。

後來我發現他說得對,大公司在這塊確實是要寬容一些。萬幸,我之前的職業履歷還挺好的,雖然懷孕生產這件事算是斷檔了,但我還是有去大廠面試的資格。

最終我還是順利回到了職場。那天我回去第一件事是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我遇到了一個跳出了身份標籤的面試官,對方願意和我聊工作能力。這可能和不同企業文化的包容程度有關,因為阿里的女員工很多,相對來說會友好一些,比如在園區有比較多給懷孕員工的服務設施和福利,但總得說來目前這種氛圍在大部分企業依然是少數。

每一個女性都可能成為媽媽,我希望有一天外界能更坦然地接受職場媽媽這個群體。

Q: 以一個職場媽媽的身份回到工作崗位是什麼感覺?

需要非常非常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你想像一下,你自己過去工作最累的那個階段是什麼感覺,再把這種感覺乘以3倍,大概就是當一個職場媽媽的感覺。

比如剛回到職場的時候,每天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重新適應,那時候孩子可能沒見過我晚上的我,因為下班回到家孩子都已經睡了。

晚上是見不到了,所以我給自己下了一個固定要求,每天早上必須陪孩子一小時,不管多忙,所以那段時間我每天需要醒的特別早,經常被同事說眼睛為什麼總是紅紅的。

我一天兩杯咖啡的習慣就是那段時間養成的之前我不碰含咖啡因飲料。

Q: 你有什麼重要的經驗分享給讀到這篇文章的女孩嗎?

下面這句話一定要記住啊姐妹們,

找個人生戰友!

06.

寫在最後的話

原來我打算採訪4位在職場取得一定成績的女士,但在咖啡館見最後一位的時候,採訪的過程因為對方有事中斷了,她給我看了一名職場女性 「普通的一天」 :

不要低估任何一個職場女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身邊某個女同事的幹練,到底是用多少努力換來的。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我們和3位阿里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衝破職場的天花板?(6000字...
    一個女性要想在職場取得和自己的男同事一樣的成績,那她就一定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01.女性需要面對的 「 隱形天花板 」有一種看不見卻又約定俗成的力量始終壓抑著女性向上的天性。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你一定遭遇過這些:1.家庭勞動和養育責任始終被認為是女性的天職。
  • 今年28Talk 001:跟4位女朋友聊了聊,收穫了2021年的4個關鍵詞
    關鍵詞二:和時間做朋友第二位女朋友是我在阿里的同事。就像我之前在出版圈混跡一樣,她之前是某知名電影公眾號的影評人。犀利,毒舌,但同樣熱情。在我約她來參加周末的生日聚餐而剛好行程撞期後,在園區的弄堂裡約了一個午餐。我們聊了聊關於新年的規劃。她問我:「你覺得馬上要28歲了,是什麼感覺?」
  • 我和愛看小黃片的姑娘聊了聊
    大家都知道,m戰神是個不看黃片的人,我的口號是:生活都在演,何必要看片。
  • 杭州姑娘求助:一個自稱阿里總監級別的離異男,喜歡跟我聊…
    中年大叔的體貼在他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早上喊你起床、中午問你是否吃中飯、晚上問你有沒有安全到家,會跟你講當初如何帶著病重的妻子到處尋醫看著妻子撒手而去聽得我都落淚,會跟你講如何遇見那個領他進阿里改變他命運的師傅,每周都會去師傅家吃飯。微信聊了幾天後,他說加企業微信聊比較方便,微信有時同事會用。我好奇一問:微信不是很私人的東西嗎?
  • 家務勞動何以成為女性天職?我們和女性主義學者聊了聊
    男性的缺席讓更多現代女性背負公私領域的雙重勞動負擔,同時,男性只需要偶爾踏足家庭事務,便能營造出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家庭勞動職責的假象。近期,《看不見的女人:家庭事務社會學》中文版在國內首次出版。我們通過郵件採訪了作者本人,與她聊了聊女性的家務勞動以及更廣泛的女性議題。
  • 什麼才是職場中年人,真正的天花板?
    今天這篇文章,正巧說的是職場中年人的天花板,希望我的讀者們無論現在是否遇到職場危機,都可以思考一下,如何突破職場上的一些瓶頸,向前再邁一步。職場中年人這個話題,都已經聊爛了。翻翻網上文章,什麼「我們不招35歲以上的中年人」,什麼「要罵就罵中年人,他們不敢跳槽的」等等,寫得都很對,事實也是如此。
  • 今天,我們聊一聊奇葩的鄙視鏈
    看了電視劇,才知道陶喆歌裡的小鎮姑娘只是一個美麗傳說。鬼知道收到上榜通知單後,到了大城市,成了大經理的小鎮姑娘都經歷了什麼。對,今天我們就來喝一杯毒雞湯,聊一聊奇葩的鄙視鏈。以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如有得罪,還望海涵。
  • 和領導單獨坐車聊什麼話題好?記住「三聊三不聊」,得領導重用
    記住「三聊三不聊」,得領導重用我們在職場中工作後,有時會遇到要陪領導出去辦公的情況,有的是因為要和領導出差,去別的市區或者省份談合作方案,有的是因為領導之間要交際,領導帶著自己去參加酒局,想要磨練自己的能力。
  • 生活和夢想有多重?我們和兩位女性殘疾人運動員聊了聊
    說熟悉,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涉及家庭人口近3億,他們的身影其實並不鮮見。說陌生,殘疾人似乎和大眾日常生活總隔著些距離,有意無意間,「你們不一樣」的印象也在流露。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我們和殘疾人舉重冠軍譚玉嬌、郭玲玲聊了聊,聽她們講講自己的故事。有些看似平常的事,於她們來說十分艱難;有些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卻也在她們的故事裡一再出現。
  • 和領導聊天時,記住這「三聊,三不聊」,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
    和領導聊天時,記住這「三聊,三不聊」,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因為工作我們可能經常出差,偶爾和領導單獨處在同一空間。這時不說話怪尷尬的。在公開場合,領導往往是嚴肅的,說話也是公事公辦很嚴謹。但領導也是人啊,私底下和員工呆在一起,也會聊聊天,拉近一下領導和員工距離,也讓員工放鬆放鬆。哪怕是領導主動找你聊天,也千萬別什麼話都說,要時刻緊記他是領導,而你只是員工。你若真的把他和你自己的距離清除,隨便聊,佷容易引起領導的反感。聰明人時刻都記住這「三聊三不聊」。
  • 我們和梅耶·馬斯克、楊瀾、鄧亞萍聊了聊
    三位都是非常成功的母親代表,其中,梅耶·馬斯克之子埃隆·馬斯克有著「矽谷鋼鐵俠」之稱,在中國和美國都是創新、創業的代表,那麼,三位的教育理念是怎樣的?我自己的父母從沒說過,你做這個了嗎?你還好嗎?要我帶你去那兒嗎?他們讓我們完全獨立,我們也必須自己完成家庭作業,他們從不檢查我們的功課。
  • 保姆工資高於白領,職場媽媽要辭職回家了? | 睡前聊一會兒
    於是,越來越多農村女性以保姆這一職業身份被納入到現代化的進程之中。 而如果我們將目光切換到城市,就會發現,保姆身上其實也投射著當下城市的發展與焦慮。如今,中國女性的就業率高達73%,這就意味著,大多數城市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很多女性在生育完孩子之後要迅速返回職場。「二胎時代」的到來讓這一問題更加凸顯。
  • 工農8號現狀如何?我們和這三位主理人聊了聊
    我們帶著疑問,和3位新認識的主理人聊了聊。像深圳這樣快節奏的一線移民城市,也許並非中古店經營的絕佳土壤。 「Fine home復古倉」主理人老趙,20年前在親戚家的陶瓷廠打暑假工,目睹一堆泥土演變成陶瓷彩釉。
  • 聊一聊,短期工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在職業規劃的問題上,不僅僅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更多的職場人士也開始了對自身職業生涯的理性規劃和設計。當下不少人會選擇去做短期工,當然我們身為短期工也是要有自己的一個整體規劃,下面小編就和各位聊一聊短期工如何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這一問題。
  • 我和6位職業紅娘聊了聊,知道了我在婚戀市場上值多少錢
    然而當我和他們聊完,心裡卻很複雜。慶幸自己還算年輕,又夾雜著每一天都在變老的焦慮。一次次戳中我的是女性在相親市場上的價碼。尤其是在女多過男的北上廣深杭,女生更加被動,而時間是最大的敵人。「我有錢,但千萬不能讓她們知道」秋姐從事紅娘職業五年了。
  • 36氪特別策劃|我們和50位男投資人聊了聊,誰是他們心中的投資女神?
    而在投資圈,女性投資人想要被看見,比在杜比劇院要難得多。風投行業剛出現時,矽谷投資人身上有4個明顯的標籤:男人,白人,西方人,中年人。直到今天,美國頂級風投公司中,女性投資合伙人佔的比率也不到10%。一位在中國一級市場打拼了10餘年的投資人告訴36氪:2008年,要數出中國的女性投資人,只需要一隻手。但2018年,看看投資論壇、機構年會,有超過1/3是女性。而其中大部分,都還相當年輕。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女性正在進入這個高強度、刺激乃至搏殺激烈的行業。但要想做出卓越的成績,她們往往需要比男性付出的更多。
  • 我們找來3位站姐聊了聊
    沒想到,就在去醬我還在為能說出「不要物化女性,不要用身體定義一個人」的人竟然被粉絲蓋章「雙面人」而感到疑惑之時...那麼其他站姐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呢?對此,去醬找到三位站姐,跟她們詳細聊了聊這件事。小B和小C則相信姚弛站姐的控訴是真實的,因為站姐本身就比單純的屏幕粉近距離接觸愛豆的機會要多一些。尤其小C還透露,姚弛的這位站姐確實親身經歷了一些不能詳細透露的事情。
  • 和陌生人聊什麼?3個錦囊,改變你不會聊天的現狀
    第一次和陌生人講話怎麼講?講什麼?是很多職場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性格內向的人覺得與人相遇真的無話可聊。但性格外向的就好多了,即便自己不認識的人,也會很容易打開話匣子。在很多人看來並不是自己不知道怎麼講,而是沒有找到雙方的共同話題。要找到雙方共同的話題,並不是每個職場人都可以做到。
  • 我們和一位全職裸聊女郎聊了幾句
    大部分做這行的姑娘都會極力隱藏真實身份(甚至連正臉都不給)。然而22歲的Ashe Maree卻毫不吝嗇地在網上公開自己的生活、身份和男友!,我們和她聊了幾句。A= Ashe MareeQ: 一般的果聊女郎都不願意公布身份,你咋想的?A: 我想讓人們看到這行的真實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一個有血有肉,真實可見的人,簡單說就是拉近和觀眾的距離。
  • 這個群聊太刺激了!
    在『迪士尼在逃公主』群裡,匯集著來自各地在情感方面有困惑的姑娘;同時,還有一群對於戀愛這件小事,非常極其相當有見地的小姐姐。大家每天在群裡就幹一件事:成為彼此的閨蜜!『迪士尼在逃公主』裡,我們還有一位曾在臺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留學歸來的國家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坐鎮!這位從事心理諮詢行業長達7年,個案諮詢時間超過1500小時的阿格爾導師,完全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幫群裡的集美們梳理各種情感、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