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這首歌上難聽熱搜,我是十分意外的
摸著良心說,我聽過的藝興的歌裡面,《湘江水》是我get不到的,可能因為方言的關係,聽著不太習慣。
不過,後來吳謹言唱了一次《湘江水》,就坦言說過歌詞難唱,效果上,感覺也不如原唱好聽。有這樣的對比,我又聽了《湘江水》,感覺還不錯的,裡面的笛子,還有張藝興特有的嗓音,唱這首歌會很清脆。
再後來,我看過《開門大吉裡》有人唱過《夢不落雨林》,《夢不落雨林》我也喜歡聽,但是這個翻唱實在一言難盡,這還是央視的實力歌手。不過,B站彈幕裡還是有很多粉絲在鼓勵,感謝歌手的演繹,對藝興作品的宣傳。
言歸正傳,我發現了一個特點,張藝興的歌,難不難聽,各有看法,但是真的很難唱。
翻唱很難演繹出原唱的美感,對這首歌的二次創作就更難了。
首先《蓮》這首歌難度巨大,本身從製作來說他就是比較小眾實驗電子,而且唱法很獨特,不是一首容易被傳唱的歌曲。也和我們國內流行的歌曲不同。是一首很兩極分化的歌。
不管是唱還是跳,又或者是要去改編都是不容易的,因為這首歌的意義就在於張藝興。
他的個人風格很強烈,算得上是一首張藝興量身定做的歌曲
特殊的音色,獨特的曲風,甚至是代表張藝興想法的歌詞,除了張藝興,很難有人唱的好,或者是表達出這首歌歌詞的含義。
有人一直抨擊這首歌的歌詞,事實上,這首歌的歌詞很明確的表達了這首歌的創作者張藝興的心路歷程,以及走過的路和他現在的態度。他作為這首歌的創作者,表達的是自己的心聲。但是姐姐們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整個感覺和《蓮》不是很搭,甚至顯得有一點怪。
其次,說說這次的舞臺表演
姐姐們這次的舞臺有很多的東西,整體來說很酷很颯,舞臺設置也很棒,很多很高難度的東西也有,中間有一段的水袖舞,表現的也很好。但從改編的程度來說,和原曲差別蠻大的,乍一聽聽不出原曲的影子。
這場公演比較拉胯的就是姐姐們的唱,也不像rap,像是在說,很有力量的說,所以如果就現場來看的話,很多人可能是接受不了這種唱法的,一你感受不到它的音調,二你也Get不到她歌詞的意義,而且公演現場觀眾們也不是很能看到全部的舞臺表現,所以三你也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什麼,和傳統的演差別很大,會有一種違和感。
所以說得到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
最後不要因為一場表演就去攻擊創作者的歌曲,姐姐們輸了,就說是歌不好聽。人家這首歌出了這麼久,不管是抖音上的翻跳還是外網上的reaction至少是熱度蠻高的。要是熱度不高,他也不能出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曲目選擇裡面吧。你聽完之後有權利當然說你的聽後感好聽還是不好聽,但攻擊謾罵製作者就是你的問題了。
當時選的時候你們不說,表演完了就開始了。這是不公平的。
你讓張藝興上臺,可能就是另一個結果了。
我就是個業餘觀眾,專業的如果有意見也請理性探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