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7月20日至7月26日)一共有69家公司84.22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為2588.81億元,環比增加865.16億元。
下周三是解禁高峰,解禁規模達1791.56億元,佔全周比例的69.2%。
具體到個股,下周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健友股份,解禁市值分別為414.72億元、323.03億元、266.43億元。
年內第二大解禁「洪峰」到來
7月解禁市值超5000億元,是2020年第二大解禁高峰,其中超過一半的市值將集中在下周解禁。據數據顯示,下周(7月20日至24日),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為84.22億股,以7月17日收盤價計算,市值達2588.8億元,成為年內第二大解禁周。
下周解禁市值超百億的公司有6家,分別是中微公司、瀾起科技、健友股份、虹軟科技、中信建投、睿創微納,這其中有4家是科創板公司,集中在7月22日上市。
從解禁股佔流通盤比例來看,西部超導、天宜上佳、虹軟科技、衛信康、容百科技這幾家公司解禁後股本增加壓力較大,解禁股佔流通盤比例均超過500%,瀾起科技、中微公司、光峰科技、睿創微納、嘉澤新能(601619)等公司解禁股佔流通盤比例也均超200%。
*圖中所涉解禁市值為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乘以下周解禁股數量(點擊可放大)
兩隻科創板明星股下周解禁市值最大
從解禁規模來看,解禁規模最大的前兩家公司是中微公司、瀾起科技。
中微公司是下周解禁規模最大的科創板企業,此次有1.94億股解禁,涉及18名限售股股東,解禁股數量佔公司總股本36.27%,佔流通A股377.27%。以7月17日收盤價計算,中微公司解禁規模達到414.7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微公司總市值1143億元,目前流通市值僅110億元。
中微公司股價本周盤中創出了298元的歷史新高后,就一路下跌,周跌幅達20.58%。截至5月29日,中微公司股東戶數為19044,相較於截至3月31日的21381戶變動幅度為-10.9303%。
中微公司日K線圖
而同為半導體明星公司的瀾起科技,下周解禁規模僅次於中微公司。瀾起科技此次有3.41億股解禁,涉及32名限售股股東,解禁股數量佔公司總股本30.19%,佔流通A股431.30%,以7月17日收盤價計算,瀾起科技的解禁市值規模超323億元。瀾起科技總市值1070億元,目前流通市值僅75億元。在本周瀾起科技周跌幅為19.20%,從股東戶數看,截至3月31日,瀾起科技股東戶數為27245。
瀾起科技日K線圖
中微公司和瀾起科技自在科創板上市以來就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股價一路上漲,目前是科創板五家市值過千億公司中的兩家。
而下周有解禁股的公司中還有一家也頗受市場關注。在本周三,英科醫療盤中創出184.37元的歷史新高后,就連續震蕩走低,7月17日以161.92元報收。若以周三盤中最高價計,英科醫療截至目前的股價年漲幅已超10倍,按最新收盤價計,截至7月17日,英科醫療今年漲幅也高達884.91%。
英科醫療日K線圖
英科醫療於2020年7月10日發布了公司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億~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1.8%~2864.1%。英科醫療同時表示,本次業績預告是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的結果,未經審計機構審計,不排除未來披露的公司2020年半年度報告淨利潤與預測值存在一定偏差。同時,隨著全球疫情防控進展,公司一次性防護手套未來的售價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科創板解禁潮或影響有限
下周科創板在迎來開市一周年的同時,也將迎來一波限售股解禁高峰。根據統計,下周共計有29家科創板公司面臨限售股解禁,涉及解禁數量共計為315675.85萬股,以17日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高達1798.04億元。
Wind數據顯示,7月22日一天,共有25家科創板公司31.47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股份數量佔公司總股本比例平均為31%,佔流通A股比例平均為223.66%。
除潔特生物以外,其餘24家公司均是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解禁股份多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以及首發戰略配售股份等。業內分析,科創板7月解禁市值為未來兩年峰值,其中機構佔比75%。7月22日科創板集中解禁或對大盤產生較大衝擊,建議投資者可先離場觀望。
7月22日科創板解禁情況(點擊可放大)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不過對此中金公司認為,雖然科創板首批公司解禁規模較大,佔流通市值比例相對較高,但解禁期間的實際減持壓力可能相對有限。首批公司解禁對科創板更多的是風險偏好的影響,而非實際資金面的影響。
華泰證券認為,7月22科創板流動性或將面臨較大壓力,短期股價或承壓,並或對科技板塊形成一定擾動。但持續大幅衝擊的可能性較小,對個股影響大於整體股市影響。
銀河證券同樣判斷,科創板解禁潮預計對市場衝擊有限,科創板批解禁總市值佔A股總市值比例為0.28%,佔科創板總市值比例為8.84%。對比2010年創業板首批解禁當日,創業板指數上漲4%,解禁前一周創業板指數上漲5.04%,解禁後一月創業板指數上漲6.3%;此外,銀河證券指出,多元化的減持方式,也能起到一定緩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