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日式整理:整理師上門,效果太驚人了

2021-02-19 根基成長教育

編者語:楊太太是一位律師,同時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今年9月份,她曾做客我們的《分心多動專家說——午餐直播間》,講述她的家庭故事。最近,她寫了一篇關於日式整理的文章,裡面的整理原則跟馬睿欣老師寫的《理家理心》裡的原則和方法很相似,媽媽們可以借鑑一下。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楊太太的成長日記

作者:楊太太

原標題:楊太太|體驗日式整理

事先聲明:

我自掏腰包花了不少錢體驗了日式整理,沒有從任何人那裡拿錢。

開門見山,今年11月我請了個日式整理師來整理家裡。到現在為止,她一共來了12次,談談感受。

 

其實我自認為自己對整理房間還是很有心得的。之前也對家裡進行過徹底的大掃除,也寫過《理房記》一文。

之前也看過日本整理師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但當時總覺得這個丟丟丟的方法一點也不適合中國人。所以那本書雖然給了我很多收納的主意,但看過也就丟在一旁了。

  

怎麼會起意找整理師?

 

今年下半年,工作忽然非常忙碌,尤其是9-10月,我幾乎一直在出差。

楊先生不是特別擅長收納,所以每次出差回家,就看到家裡越發亂了一點。

我也沒時間整理,那個混亂的狀況就一直在發酵——家庭主婦一定能夠明白我說的意思。

 

10月底,我請了病假。雖然病假本身並不愉快,但很感恩,我有時間安靜思考當下的生活,踩一腳剎車,也梳理一下自己的各種情緒。

對了,病假的前一天,我的筆記本電腦在眾目睽睽之下也壞了。電腦最後被寄去深圳維修,和我一起休了一段時間的假。

 

在這段安靜的時間裡,我覺得我當下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整理房間——哈哈哈,是不是好奇怪,明明有那麼多重要的事要操辦,我竟然要把寶貴的時間拿來整理房間?

 

因為病假的時候我天天在家裡,我覺得家裡整潔的話,可以大大提高我的生活質量。

 

之前上班的時候,每天回來看到家裡亂鬨鬨的樣子,我心裡就很焦慮——更何況我病假的時候每天都在家裡。家裡不乾淨,感覺透氣都不舒服:

當我想給孩子講作業的時候,我要在混亂的桌面上撥開雜物找出一點點空地;

我幾乎每天都有想要找的東西,但是不知道放在哪裡的情況;

很多時候眼睜睜看著孩子亂丟亂放,想給他們養成好習慣,然而家裡本身的收納就不科學,也不知習慣從何養成。

甚至我買東西,都不知道要買什麼東西,有時候還會囤了重複的東西都不自知。

 

但是因為我在病假,一方面覺得自己的體力很有限,另外一方面我面對家裡雜亂的狀態,根本就沒有勇氣來整理全部的房間……

所以我和楊先生商量,能不能我們花一筆錢,請人來整理一下房間。

楊先生是很體恤我的軟弱的,他覺得只要我感覺好一點,花點錢也沒啥問題。

 

剛好別人介紹了一位姐妹是日式整理師,於是就加了微信。第一次聽這個姐妹在微信上報價,老實說,比我想像中要貴,但是價格還是在可接受的範圍裡。

為了儘快擺脫家裡烏煙瘴氣的狀態,她第二個禮拜就上門來了。

 

關於整理方式

 

整理師叫曉英姐妹。

 

她第一次過來,我是希望她可以幫我整理家裡最亂的書房。但是她和我說,要從衣服開始整理。因為這樣我可以體會「取捨」。

 

其實在那時候,我內心是很抗拒這個主意的。

我覺得我們家衣帽間分類很清晰,就算整理了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觀。

但是想想,既然想要體會日式整理,也希望家裡徹底改觀,那麼就按照人家的方式來吧。

 

她當時和我解釋,日式整理的順序是:衣服、書、雜物、紀念品。

 

然後我眼睜睜看著整理師把我們所有掛著的衣服,所有的抽屜,所有的箱子,所有的東西,全部搬了出來。

 

我原來整理房間,一般是會把混亂的地方的東西拿出來整理一下,或者重新規劃一下定位,盡少處理,減少工作量。所以我看著她這樣大張旗鼓地整理,我內心是震驚的。

 

但是衣服全部堆成了小山以後,我內心就更震驚了……我知道我家裡衣服多,但是真的從來不知道我們家裡有這麼多衣服……

當時我全副精神都花在取捨衣服上了,所以沒有拍下那個震撼的照片……

不得不承認,日式豎式收納衣物的方式確實是很好用……

除了衣服好收好取以外,整理師姐妹幫我把家裡的被單被套也都按照格子豎起來放了,被單拿起來真的也方便很多。

 

 關於取捨

 

隨著她整理進度的推進,我慢慢可以理解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攤出來了。

整理師姐妹非常尊重我,絕對不會強迫我丟任何東西。如果我說這樣東西要,她一定會兢兢業業地找地方收納起來。

我原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東西要捨棄,但是看到十件棉毛衫,二十條裙子,幾十雙襪子堆在一起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我發現我過去買東西的模式是這樣的:襪子買3連雙,2包。用了一段時間,襪子已經舊了,於是我就買了新的襪子,繼續3連雙,2包。

可是舊的襪子呢?感覺還是可以穿,丟了也很浪費,於是就繼續囤著。

日復一日以後,襪子真的就有幾十雙這麼多。

 

在這個整理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過去沒有體會到的道理:

 

 

把東西捨去,至少家裡乾淨,心裡沒負擔,真的想買新的也可以再買。

而且再買新的時候還會考慮一個問題:上次剛丟過,這次是不是還要再買?

 

然而把東西囤著,可是卻不用它,這其實是一種浪費。不但浪費家裡的空間,還浪費自己整理物品的時間。

更有甚者,我在整理的時候還發現了幾件有點發黴的衣服,然而因為一直「好好地放著」,所以也沒有發現……

 

恰好在朋友圈有幾個捐贈舊衣服的活動。於是我們就把衣服打包,把這些衣服捐給了更需要的人。

關於分類

 

為什麼沒有勇氣理房間,是因為家裡的餐邊櫃、餐桌、茶几、書桌,甚至地上,都有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東西。

 

一眼看過去,有一些東西是知道放在哪裡的。然而就算把這些東西都放掉,家裡也並不會就此乾淨起來。所以就沒有動力去開始整理。

 

還有一些東西不知道怎麼放,可能是因為定位不清,可能是因為沒有收納空間,還有的情況更複雜一些。

我們家有一個玩具房,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分類變得混亂,如果把外面的玩具放回這間房間,可能就再也找不到那些常用的玩具了……

 

所以我很好奇地想看看,這個姐妹到底是怎麼整理這些五花八門,奇奇怪怪的物品的。

 

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她還是老老實實把所有的東西全部攤開,花很多時間去分類,同時把柜子裡的東西也全部拿出來,再和我一起商量,重新規劃收納空間。

 

 

因為所有的收納空間都重新規劃,整理完畢以後,不但增加了好幾個柜子的收納量,還意外地修改了很多過去不合理的動線。

 

舉個例子:

我們家原來沒有特別的放野營物品的地方。因為野營的帳篷收起來也挺大的,幾個野營墊也挺大的,我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地方去收納它們。

 

現在,野營帳篷收在了餐廳上方的櫥櫃裡,尺寸竟然好像是定做的那樣好。

 

原本這幾個柜子是放了很多裝修的時候的建材、瓷磚什麼。後來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家裡的雜物處,我平時也不會去打開。

但是這次在整理師的幫助下,這四個柜子裡的東西全部集中在了右上角的一個柜子裡,下面兩個柜子則變身成為了收納實用度非常高的空間,解放了家裡不少儲物空間。 

 

(除了右邊放了野營帳篷以外,左邊的柜子裡現在統一堆放了家裡囤著的溼紙巾、幹紙巾、廚房紙巾等等。)

 

關於收納

 

雖然家裡亂得實在不像樣,但是曉英姐妹還是給我很多鼓勵,她說我們家已經屬於分類很清晰的了。

 

但我的感受是,對於那些分類很清晰的柜子、抽屜,她的整理還是比我要高明很多。

 

連每天幫我們家打掃的鐘點工阿姨都和我們一起感慨,專業的確實不一樣。

 

我舉兩個例子:

 

1.調味品櫃

 

在《理房記》一文中,曾經有一個調味品的柜子,當時拍了一張圖。我們家調味品幾乎全都放在這裡面,雖然有點擠,但好像也沒什麼不方便。

 

 

當時看著也還行,但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西越來越多,這個調味櫃幾乎要放不下了。

現在整理完以後,這個調味品柜子終於又恢復了比較正常的模樣:

 

一方面,整理師姐妹給我們配套了很多小籃筐,不但可以分類,也增加了這個調味櫃的利率用。

 

另一方面,她把這個調味品的柜子裡的「乾貨」、「雜糧」、「麵條」等放在了另外一個抽屜裡。所以原本的調味品的柜子就自然有了空間。 

 

大家可能會問,那個抽屜本來是幹嘛的?為什麼本來不放這些乾貨麵條啥的呢?

是這樣,那個抽屜本來是放烘焙用品的,但是烘焙用品的使用頻率並沒有很高,所以整理師就把它們重新調整了收納位置,放在了廚房的高柜上。而高柜上原本的東西也做了一些調整,讓它們在更合適的地方。

 

總之,對各種物品一番搬家調整以後,整個廚房的實用性和舒適性大大增強了。

 

2.進門的抽屜

 

家門口的抽屜原來是放進出門要使用的各種雜物:鞋套、口紅、口罩、零錢、鑰匙圈、扇子、紙巾、防曬霜……

 

當時雖然打開抽屜看上去一團亂,但是其實完全不影響我使用。

 

比如鞋套,我們家鞋套就是放在那裡,進門給人家一對,感覺也很順。雖然有時候要硬塞才能把那包鞋套塞回去,但是我感覺也沒啥嘛。

 

但是經過整理師整理的抽屜是這樣的:

她用各種小格子,把門口的物品重新分類。雖然還是放在一樣的抽屜裡,但是打開抽屜的感觀完全不同……

 

對了,整理師上門是大包小包東西,各種收納籃、各種小格子、各種小柜子,應有盡有……反正每次她都能很神奇地拿出配套的器具,我也是很佩服。

 

 

整理對我的教育

 

整理師姐妹很為我們著想,她每次整理的時候,哪怕加班到晚上,也儘量把當天整理的部分全部整理完畢,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著一間間的房間變乾淨,享受著各種窗明几淨的感覺。最大的感受是,經過徹底的整理,維持乾淨也變得很容易。

 

之前很多時候,一閒下來,我就會去收收弄弄這個那個,不知不覺也花了不少時間。而這次是少有的:在家也有度假的感覺。

 

因為家裡全部收納乾淨,舒服得不得了,一點心事也沒有,就可以安安靜靜地躺下看看書。

所以當她一共來了10次以後,家裡就只有玩具房沒有整理了。

但是隨後,她開始整理玩具房。玩具房東西太多,她把東西要攤在客廳裡理,家裡好像一夜又回到了過去。

當時心情一下子就變差了很多。看著這麼多玩具,要一點點分類整理回去……

我真的體會到:

 

物質太多,是一種詛咒。

因為東西太多了,每次都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整理,對大人孩子來說,也都是一種折磨。

因為東西太多了,小朋友反而不珍惜。反而是簡簡單單家裡就幾樣東西,孩子可能玩得反而盡興。

還有,因為東西太多了,家裡亂鬨鬨的,連最基本的整潔的體驗都沒有。

 

如果你打開賣房的APP,看看上海灘幾千萬的豪宅。你會發現不少豪宅,雖然裝修考究,可是家裡就和我們家過去一樣亂。客廳的地上堆著不明的塑膠袋,兒童房的東西更是多得眼花繚亂。雖然是豪宅,但也並沒有享受。

這個畫面想想就很諷刺:有錢人花錢買東西,再花更多的錢買房子為了放這些東西,讓家裡不要看起來太擁擠——所以到最後幾乎就是為了追求和窮人類似「家徒四壁」的那種感覺。

 

小時候父母工作忙,也沒時間陪我,就總是買點新東西哄我開心。

至今長大了,很多時候我還是通過買買買來取悅自己。但是物質的東西,哪裡能帶來長久的喜樂。

有時候買了很好看的鞋子,不管多貴,最多也就是開心一個禮拜;可整理物品、丟東西的時候,痛苦好像還更大一些。

雖然最後是整理乾淨了,但我覺得這次整理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提醒:

不要把快樂建立在這些短暫的東西之上。

 

整理之於孩子

 

這次整理對我們家三個孩子意義重大。

 

老三,3歲

 

先從老三說起。老三有一套很喜歡的小廚房,是以前哥哥姐姐玩剩下的。

她每次都會在小廚房裡燒好「飯菜」,拿來給我們吃。

時間長了,客廳的茶几上、臥室的床邊柜上,沙發的地底下,全是小廚房的各種配件。

 

因為老三才3歲,她暫時還無法收納。為了收納方便,也為了讓她學會分享,所以我和她說,我們要把小廚房放在教會的兒童看護教室裡去。

 

老三非常喜歡小廚房,大哭說小廚房不要送人。我們和她解釋,沒有送人,我們是讓更多人可以一起玩這套很好玩的玩具。

 

等到小廚房放在了教會的兒童看護房的時候,成為了當天最受歡迎的玩具。妹妹和大家一起玩小廚房,也玩出了不同的體驗,她也很高興。

 

我也趁機教育她說:所謂分享,就是要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

 

老二,6歲

 

老二是個特別念舊的人,原來是什麼東西都不願意扔。吃麥當勞送的玩具,他也都當寶貝一樣的全部留著。

但是這次收納了以後,他和我們一起學習取捨,竟然可以放棄很多他原本不願意放棄的東西。

 

我發現讓孩子一起參與這個整理過程很有意義。他們看到了我們家物質豐富的一面,也看到了物質豐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面。老二在這個過程裡,慢慢明白了:

 

他可以保留的是這樣物品當時帶來的美好回憶,但未必非要保留這樣物品本身。

 

因為人生中美好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輕裝上陣,實在好過於負重前行。

 

(不過老二真的很念舊,最後他堅持要留下的東西還是有一大堆,我也很尊重他的選擇——以後等他大了,我們再整理嘛!)

  

老大,9歲

 

老大在整個整理過程裡,是改變最大的一個。

 

首先,她跟著整理師姐妹學習了包括疊衣服在內的各種收納技能;

其次,她從完全不會丟東西,到能夠很清晰地知道她自己到底喜歡什麼。

第三,她原來沒有看完書就放回去的習慣,現在看到整理師的辛苦,就願意努力在維持整潔上持續改進。

 

我們家一共整理了12次,最後一次整理完畢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她忽然和整理師姐妹說,她的小箱子亂得像垃圾桶一樣。

 

在她很小的時候,我給她和弟弟一人一個小箱子,用來放那些他們不願意和人家分享的東西。她的小箱子裡堆積了好幾年的各種小寶貝,也從來沒有整理過。

 

最後,她在整理師姐妹的幫助和指導下,自己一點一點就把小箱子理好了——我完全沒有參與。最後整理完畢的時候,她那個歡欣雀躍啊,成就感爆棚!

我相信她在這個過程裡所學習到的收納和整理技能,會對她終身都有益處。

 

結語

 

我已經和不少朋友安利了日式整理——體驗了以後,確實是有一種令人怦然心動的魔法。

 

我個人建議,大家如果要嘗試,就要全屋一起整理。

整理師來的前幾次,我還覺得「雖然有點新鮮,但是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等到家裡所有的柜子所有的櫥全部乾淨了以後,感受就變成「如果沒有整理師姐妹的幫助,我自己是沒有勇氣去整理一些區域的」。

 

總之家裡現在很乾淨,非常感恩。下個禮拜準備元氣十足地回去上班囉~~吼吼!

讀完楊太太的文章,你有什麼啟發,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

另外,如果對理家感興趣,也向大家推薦馬睿欣老師的《理家理心》。目前這本書的紙質版已經斷貨了,但是可以買到有聲書和視頻課。

相關焦點

  • 衣櫥整理師考證達人推薦
    尤其是休閒區,整理前臨時堆放了咖啡機、零食、微波爐、餐具等物品,還有部分直接放在地面。按照自己的使用習慣來收納整理,固定好物件的收納地點進行統一整理,特別是一些紀念物品衣櫥整理師是通過對客戶色彩風格、診斷,進而有針對性的為顧客上門整理衣櫥,然後再陪同客戶購買適合他們的衣物的專業性指導顧問。衣櫥整理師會根據顧客的需求,從造型、色彩、搭配角度出發,打造出適合環境的著裝。
  • 四川家居收納整理師培訓價格
    同時,為廣大的微絨家會員客戶提供一對一私人整理顧問服務。快快加入微絨家整理師進階的行列吧!微絨家職業整理師進階培訓課程,涵蓋:線上整理收納打卡訓練營、收納師實操課程、整理師課程,課程學時28天,採用「課連報」的方式報名學習。
  • 上門收納收費誠信經營_藝恩整理
    上門收納收費誠信經營,藝恩整理,2019年5月19日,由CAPO中華專業整理師聯盟發起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整理師大會在上海召開。上門收納收費誠信經營, 「一對一」上門諮詢業務。整理收納方案的制定。協助客戶清除、捨棄、處理家裡面的閒置物品。提升家居環境的舒適度和美感。
  • 整理收納師走俏:有人願花上萬元購買服務
    現場調查:三天上門理衣千件 全程戴口罩手套  近日,記者跟隨留存道整理團隊來到客戶李女士家中,直擊收納師的工作流程。走進李女士的家,餐桌、餐椅、沙發、飄窗、床,衣服堆積如山,擠到難以落座。不擅長收納的李女士有些苦惱,直到她在一位時裝博主微博裡看到了一條關於整理收納師的視頻,當即決定購買上門收納服務。收納前的衣服擠滿了整個衣櫥上門的有6位整理收納師,需用時3天。經粗略估計,李女士的衣物數量約1000件,按照收納空間橫向延展長度每米收費990元的標準,加上首次上門診斷的388元,這一單的費用在萬元出頭。
  • 職業整理師晨熙開課講《幸福整理術》——整理不止於斷舍離,從心...
    斷舍離這個概念,在這兩年已經被大家熟知,加上節能、綠色等觀念深入人心,二手平臺崛起、vintage復古潮流再現等趨勢,讓更多的人們認識到一個新興的職業-職業整理師。
  • 整理收納師 治得了空間卻治不了人
    她同時發來了家裡的照片,照片裡衣服在床頭柜上堆了小半米高,也淹沒了客廳和臥室的所有沙發和凳子;90平方米的住宅不算狹小,但地上壘著大包小包的物品,只勉強留出了一人寬的走道;至於這些包裡裝了什麼,陳小姐也說不太清楚,她只知道自己家急需整理,約櫟米第二天就上門。
  • 「第1整理術」首次線上分享實錄主講人:中國整理天后韓藝恩
    今天她會主講三個話題:*我是如何走上整理師之路?*34次上門整理指導,究竟如何徵服一個個奇葩房間,喚醒不會整理的主人?*日本太太的整理術適合中國家庭嗎?我們可以試想如果將日本太太的整理術完全拿過來用在中國家庭裡,那將會有多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發生呀。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太需要整理師了,但更需要的是能夠理論結合實踐形成適合自己國情體系的中國整理師!
  • 時薪300元的「整理師」,到底是什麼神仙職業
    整理師,又叫整理收納師、整理諮詢師、整理諮詢顧問,是為個人、家庭、企業提供家居整理、收納方案和諮詢服務的專業人士。整理師這個職業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開始就誕生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整理師,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紛紛成立了整理師協會。
  • 《中國整理行業白皮書》發布首個整理師就業平臺上線
    12月13日,中國整理行業大會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位職業整理師及整理相關行業合作者齊聚一堂。留存道與新浪樂居財經聯合發布《2020中國整理行業白皮書》,中國首個整理行業垂直內容及服務平臺「整秀」在大會宣布上線。8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大咖也在大會發表了專題演講,從不同角度為中國整理行業賦能。
  • 從髒亂差逆襲到收納達人,整理師到底幫TA幹了啥?
    圖為廣澤老師和札幌市的秋本市市長,右一為廣澤老師作為從日本到國內的首批整理收納協會,他們秉承著將原汁原味日式收納帶給大家,超前的整理收納理念讓很多人「頓悟」。廣澤老師是不是超級厲害(參與講座的小夥伴,之後都有機會見到廣澤老師哦)~作為日本專門家檢定協會杭州分會的我們,致力於聯合在日本的廣澤老師,把純日式的整理收納帶給我們的小夥伴。當然最主要的:幫助想要改變的小夥伴,在整理收納的路上,走的更加順遂。
  • 整理師大會演講內容 | 跟隨內心,持續行動
    希望給期待或剛剛開始踏上整理師道路的朋友,帶來啟發和幫助。大家好,我是整理師曦曦。以前,我是西安一所大學的老師,現在我是一名全職整理師。對於我職業的轉換,很多人特別不理解,不知道為什麼要放棄曾經的穩定和安逸,走進一個剛起步也看不清未來的新興行業,可只有自己最清楚,這就是我對自己生活的整理。
  • 退伍兵當整理師,月入萬元
    #整理師#1槓哥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名叫李清龍的退伍兵在成都做整理師,月入過萬。饒是槓哥活久見,也沒有聽說過什麼叫「整理師」。看完視頻之後,槓哥才明白,這不就是做家政嘛。不過,槓哥細思之後卻認為:這事兒可不是家政那麼簡單。
  • 整理收納師資格證考試。怎麼報名?
    一般情況下,這些機構會分為三種:1、單純培養一些收納整理師。3、主打日式整理風格近年來日式整理的風格比較受大眾歡迎,而且是一種潮流,這類機構的相關內容主要是包括一些日式的整理收納風格和方式,整個學習理念和方法都比較科學和全面,比較有人性化,對於日式整理風格的學習,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吸收,因為本身和我國的一些生活和文化習慣不太一樣,所以需要進行更多的學習,進行更合理的規劃。
  • 整理收納 | 300塊1小時的日式整理,一天下來我的辦公室成這樣了?!
    整理師替我考慮的首位是顏色,其次是長短,最後是材質。等到整理完,我就從愧疚的深鞠躬直接有點腿軟膝蓋想給大地一個吻。。。但是我覺得大家平時的衣櫃也是按照季節來進行更換,材質方面的差距不會特別大,在首先考慮顏色的情況下安排好長短,出來的效果就能和我一起膝蓋親大地了!
  • 和龍市房間亂怎麼整理收納?日通整理收納公司
    和龍市房間亂怎麼整理收納?日通整理收納公司日通搬家整理收納公司 專業搬家打包,搬家前整理,搬家後整理,物品歸位,合理安排衣櫃空間,全屋整理收納,整理打包搬家一條龍服務。專業整理收納師,經過嚴格培訓,方能上崗。全心全意為您服務!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貴州等有服務部。
  • 整理收納師前景如何?月入過萬是常態嗎?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上萬元購買整理收納服務?整理師月入過萬真的是普遍狀態嗎?整理收納行業從日本舶來,我們常看到的是「美女收納師月入萬元」等零星案例,對整理收納這一不算新興的行業卻依舊陌生。整理收納服務的客戶是哪些人、市場規模如何?整理收納師又有怎樣的從業心得、發展前景?近日,記者隨整理收納師上門服務,並同業內人士進行深度訪談,一次滿足你對這個行業的好奇。
  • 山東考規劃整理師證證書
    山東考規劃整理師證證書,2018.05,第二屆中國整理師大會在上海召開,近300人參加大會,大會以弘揚中華整理文化、提升整理專業度為主題,與會嘉賓以相關領域學者為主,會議現場票選並發布了《中國整理師職業道德標準》,會後由新華社、中新社、人民網、光明網、文匯報、勞動報、東方網、新民晚報、今日頭條、網易新聞、愛奇藝、優酷視頻、網易家居、太平洋家居
  • 剛畢業的大學生做整理師?只要是喜歡的跑道,怎麼跑都不會累!
    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來自莉家整理師們對楠楠的真實評價。 可能你會問,楠楠是誰? 她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是我們莉家整理的總經理助理、視頻小組專員、杭州城市合伙人——何婭楠。 意識到此,做事果斷、從不瞻前顧後的楠楠,便立即辭去了同仁堂的工作,搭上了前往整理的列車。 於是,2019年5月26日,全新的職業整理師楠楠就此誕生了。
  • 「90後」退伍軍人整理師:破除行業「成見」
    今天分享一位男士整理師,還是當兵的,收入挺可觀的還。戴上口罩和白手套,用專業的手法將衣服根據顏色、類型、適應的季節分門別類進行疊掛,每個衣架間隔儘量保持一致……近日,成都「90後」退伍軍人整理師李清龍和同事一道,在不到一小時時間內便讓顧客家的衣櫃「煥然一新」。
  • 成都退伍軍人做整理師月入過萬:每一個軍人都是天然的整理師
    整理師是建年來出現的新行業和新群體,整理師的客戶群以城市高收入群體為主。比如因工作忙而沒有整理收納時間及經驗的白領等,這類客戶往往物品量多,又不願意隨意丟棄,整理師得反覆上門服務。正因如此,整理師有著廣闊的市場空間。1月9日,四川成都的李清龍退伍後做了一名整理師,月收上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