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票房與內心創作搖擺的兩大導演:馮小剛與張藝謀
這兩天馮小剛霸氣側漏,發文(只有芸知道)票房勉強過億,成本難以收回。傷心之情躍然紙上,那個曾經狂喊:還沒有人票房能超過我的。馮導如今也悲情一把,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只是當下處處不順更加襯託出一絲哀怨罷了。
2000年,馮小剛電影《一聲嘆息》票房3000萬,當年國產票房第三,卻連金雞獎提名都沒得到。馮小剛炮轟金雞獎,「我可以永不參評」。
2012年,《一九四二》遭遇了滑鐵盧,馮小剛遭遇差評,怒懟觀眾:「你愛看不看,你要看這電影,我覺得髒了這電影。」
2013年,《私人訂製》票房又不理想,馮小剛連發六文炮轟網友,「有一幫人,都是大尾巴狼,假裝懂電影!」。
2016年,《我不是潘金蓮》票房繼續慘澹,馮小剛這次把矛頭直接對準了王健林和萬達,而由此引發了王思聰和他的互撕大戰。
2019年,《如果芸知道》票房慘澹,馮小剛電影最差票房記錄出現。馮小剛低聲下氣:「看不下去的,您花了錢,罵幾句出出氣都應該。」
從拍片的角度看,馮小剛絕對是導演中的翹楚,拍出了不少經典之作,給人們帶來快樂。可是擁有了聲望之後,就不斷「開炮」,那就不好了。
人這一生,得勢時不能太傲氣,否則失勢時只能低聲
這就是馮小剛一直在票房與內心創作上搖擺,拍一部大賣後開始拍一部自己想要的!按常理(手機2)肯定大火,又拍一部(只有芸知道)慘敗,只可惜(手機2)暫時無法上映,馮導牛不起來!不然他才不在乎(只有芸知道)票房!
張藝謀也是如此,在於張偉平相識就是在拍(安紅我想你)這部電影,資金沒有了,於是張偉平進來了雖然虧本了,但張藝謀內心創作滿足了,很快調整思路於是乎開創國產大片先河,票房續創新高,張藝謀又開始(金陵十三釵)結果又不行!
特別是三槍拍案驚奇更是罵聲一片,這裡面也有商業思路作怪,總之,兩位大導演都有自己內心最想拍的,但與市場往往不吻合!這也許就是藝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