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公司近幾年的「全球人才庫計劃」成績顯著,通過投資全球各地的人才,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化佳作。
拿大熱的「喪屍題材」來說,網飛投資的《李屍朝鮮》就是極其成功的本土化案例。古裝喪屍+宮廷權謀的路子新穎刺激,韓國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是其中的一大賣點。
《李屍朝鮮》播出後迅速火爆全球,網飛乘勝追擊,很快製作了具有印度特色的喪屍劇-《起屍鬼》。
「起屍鬼」一詞源自《佛經》,原文是「西土有咒法。咒死屍令起。謂使鬼去殺人。是為起屍鬼。」印度是個宗教大國,這個片名有拿宗教傳說解釋現代喪屍的意味。
然而,導演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
印度的地理環境很複雜,不同區域之間被高山大河阻隔成相對封閉的幾個板塊。地理上的阻隔導致文化上的差異,印度的本土宗教發展出複雜的多神體系。由於地形封閉,很多地方的神鬼傳統甚至千年不變。
基於以上原因,印度在歷史上並沒有發展出像古代中國那樣,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體,它的發展趨勢反而與中國歷史相反-大一統都是短暫的,地方割據才是常態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英國殖民時代。
大英帝國以強大的軍事力量,將印度所有的割據勢力一一剷除,抹平了區域之間的阻隔。這又造成外來文明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衝擊。
通過《起屍鬼》的預告片,我們可以看出,導演用「修路事件」做切入點,將英國與印度的殖民矛盾,西方文化對本土宗教的衝擊,印度中央與地方的爭端,再加上政權內部的意識形態之爭等問題,全部融入到故事中,企圖用「喪屍」這一元素把所有問題解構。
印度文化本就有很強的吸引力,《起屍鬼》的預告片拍的也十分精彩。因此,很多人在看完《李屍朝鮮》第二季後,對《起屍鬼》抱有極大的期待,期望獲得《李屍朝鮮》那樣的新鮮感、衝擊感。
神鬼詛咒與殖民主義是該劇主打的兩個賣點,也是關乎劇情發展的重要情節。
這裡先簡單介紹下劇集的背景設定:
劇中出現的神鬼詛咒來自貝塔爾神,它是傳說中的惡神,因兇暴不堪被諸神放逐,鎮守地獄邊界,成為界神。因為能連通地獄與人間,村民也稱它為地獄之王。
貝塔爾神的駐地就是劇中修隧道的那座山。附近村民將那座山視為禁地,因為貝塔爾神善於蠱惑人心,接近它的人都會被詛咒,成為人間惡鬼。村民在山裡有修築的龐大的墓室,會通過巫婆定期舉行祭祀儀式。
大英帝國的殖民軍到來後,在禁山修築隧道,恰逢189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義軍將修隧道的英軍封死在隧道中。
劇中另一個賣點,殖民主義登場了。
隧道裡的英軍,是第90批湯頓志願軍,這支軍隊來自英國本土的沼澤區,軍隊成員大都是兇蠻暴虐的犯罪者,領導者是臭名昭著的約翰萊尼多克上校。
約翰上校以貪婪著稱,一直有武力徵服世界的幻想,他的軍隊來印度後自然殺人越貨,無惡不作。
被封死在隧道裡後,約翰上校找到了貝塔爾神的墓穴,他用黑魔法召喚出神靈,並獻祭了自己的兒子,以獲取貝塔爾神的力量。
約翰上校成為貝塔爾神的最新化身,他將隧道裡的部下一個一個捕殺,從此便可以通過心靈感應,隨意控制這支大軍,以等待走出深山,徵服世界的那天……
劇中,村民供奉的貝塔爾神塑像,就是以約翰上校的外形設計的。
尼賈爾村的村民世代守護兇山,禁止任何人靠近。村民通過每年的祭祀儀式來安撫山中魔鬼的情緒。就這樣,山裡的魔鬼與山外的村民相安無事160年,直到貪婪的太陽神建築公司,準備藉助原有的隧道節省施工費用和建設時間。
山中惡鬼感應到外來者的貪婪,開始躁動起來。通靈者-巫婆感應到喪屍大軍的亢奮,知道大事不妙,她連忙鼓動村民阻止施工。
故事就此拉開序幕……
這部劇的兩個賣掉正好對應兩個主旨:
神鬼崇拜對應的是內心的欲望。
劇中被附體的女軍官曾說:「你侍奉的神,就是你的欲望……」。貝塔爾神的神力之一就是針對內心的弱點蠱惑煽動。而人的欲望就是自身最大弱點,劇中多個角色都死於欲望。
第二個賣點就是諷刺殖民主義的貪婪,無恥。
劇中有個特種兵的臺詞很有趣:
「他們先洗劫了我們的國家,然後奪走了我們的工作,然後是我們的黃金,我們的土地,現在這些混帳竟然竊走了我們的惡靈!」
殖民者是多麼貪婪,連惡靈都不放過。劇中的殖民者喪屍,雙眼發紅,獠牙鋒利,一副貪婪的吸血鬼樣貌。
這群殖民者死了160年還不安生,時刻想著出來禍害,妥妥的「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劇中的喪屍殖民者造型搶眼,尤其是那個打鼓的喪屍小鬼,紅彤彤的英軍制服搭配蒼白的面容,沉重機械的鼓點在雨夜裡顯得十分詭異。
這個機械的鼓點音是全劇最佳BGM。
整部劇只有4集的篇幅,情節大致分三段:特種兵和建築商隧道遇襲,眾人逃到廢棄軍事據點困守待援,主角團隊的斬首行動。
最後留下一個魔幻的結尾:貝塔爾詛咒被傳播出去,復活的喪屍殖民軍,駕駛著加勒比海盜式的魔鬼帆船,重新從海上攻擊印度本土……
這部劇的創意非常棒,只可惜執行出來的效果不好,劇作顯得很粗糙,很便宜。
首先,這劇夜戲佔了90%,如果不是1080P資源,很多地方看著模糊。關鍵是懸疑驚悚的氛圍沒搞好,森林廢宅,雨夜幽靈,魔鬼附體,這些條件適合驚悚啊!結果氛圍一般。
其次,人物缺乏特色。劇中出場的人物不算多,像黑心的建築商,貪婪的女軍官,純真的小女孩,優柔寡斷的特種兵等角色都特別臉譜化,不討喜也不夠立體,也就那個村民大姐,英姿颯爽,行事果斷,算是一個亮點。
印度的歷史文化有很多值得挖掘的點,上面講的那些矛盾衝突,你抓住一個做好就不錯了。導演野心太大,想表達的太多,反而流於表面,一個都沒做好。
這部劇的評分在國內持下跌趨勢,估計是前期期待過高了。如果您是喪屍劇鐵粉,看看也無妨,感受下異域文化的衝擊。
這裡重點推薦一下《惡鬼》和《塔巴德》
《惡鬼》是《起屍鬼》導演的前作,3集短劇,也是網飛投資,目前豆瓣評分7.4,值得一看。
這部劇同樣是小成本,但比《起屍鬼》精緻的多。劇中的背景設定為:印度被一個蘇維埃式的極權政府統治,女主是個小粉紅,她在軍事基地審訊異見領袖時,遭遇靈異事件。
劇集拿神鬼靈異映射政治驚悚,表現出在人高壓環境下,信仰崩塌,相互猜忌的心理恐慌。
《塔巴德》
故事緊扣「貪婪」主題,將神話傳說與現代時空結合起來,展示出人性的貪婪千古不變,種下惡因,得惡果。
這部電影製造精良,是印度恐怖片中的翹楚,故事情節曲折跌宕,節奏氛圍都很到位,結尾的反轉頗有深度。喜歡恐怖片的一定不要錯過。
另:《塔巴德》裡面的很多造型、情節特別血腥瘮人,大家酌情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