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稱呼周星馳為星爺,也都知道在星爺這一稱呼之前,周星馳被稱為「星仔」。但至於周星馳什麼時候被稱為星仔,又是什麼時候由星仔轉變為星爺的,就鮮有人知道了。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星仔」這一稱呼的來龍去脈。
大家都知道,周星馳的早期演藝經歷很坎坷。當年他與梁朝偉一起考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結果梁朝偉考上了,他卻落榜了。後來還是靠著朋友戚美珍的關係「走後門」進的訓練班。
進了訓練班之後根本不受重視,只能在一些電視劇中跑跑龍套,幾乎被人遺忘了。後來周星馳主持兒童節目「430穿梭機」,這一主持就是5年。才終於有點機會與龍炳基一起主演了兒童電視單元劇《黑白殭屍》,他演繹的「黑殭屍」有較為突出的表演,很受當時的兒童觀眾歡迎,算是勉強引起了無線高層的注意。直到1989年無線電視臺拍《蓋世豪俠》,他才首次成為主角。
但周星馳的成就不在電視劇上,而是在電影裡。1990年,他出演了電影《一本漫畫闖天涯》,第一次成為了電影的主角。
星仔這一稱呼是怎麼來的?
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成長起來的80後 、90後,或許會對80年代初引進香港的日本動畫《星仔走天涯》有較為深刻的印象。(日本原名直譯:《無家可歸的孩子》國語譯名:《咪咪流浪記》),就是那部「落雪也不怕,落雨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哪裡也要找我爸爸」那個啦。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咪咪流浪記》會翻譯成《星仔走天涯》,這是因為在香港語境裡,那些來自中東、南亞的面孔都有一個別稱——「阿星」。據說是因為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必須在名字裡加入「Singh」的稱號,粵語諧音就是「星」。《咪咪流浪記》的主角又是個小男孩,所以就順理成章被命名為「星仔」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周星馳加入了香港無線電視臺,成為了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再加上周星馳的名字中有個「星」字,所以,在1990年的電影《一本漫畫闖天涯》中,他自然而然的就被叫為「星仔」了,以後也就逐漸叫開了。
星仔是怎麼變成星爺的?
1990年是周星馳的人生轉折年。出演《一本漫畫闖天涯》初步確立了其無釐頭的表演風格。同年8月,在動作喜劇片《賭聖》中飾演一個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該片在香港地區的票房達到4132萬港元,不僅獲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冠軍,還打破了香港地區票房紀錄,周星馳也憑藉該片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可謂一舉成名。
香港人一向注重實力與地位。在周星馳開掛式的崛起之後,名氣大漲,他的稱呼從「星仔」變成了「星爺」,這是尊重的稱呼方法。名字加「爺」在廣東話中是尊敬的意思,不是國語中「爺爺」的那個意思。想想的確很心酸,所謂世態炎涼,當你默默無聞之時,只能被人稱為有點蔑視的「星仔」,一夜成名之後,馬上就晉升為帶著諂媚的「星爺」。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相同。
星爺這一稱呼,在1991年的電影《豪門夜宴》中正式固定下來,這部影片是幫助1991年大陸水災籌備善款而拍攝,其中客串的明星多達上百位。在電影中有個橋段,周星馳被大喊一聲星爺,然後很拉風的出場,「發功」救活曾志偉的老婆,更加令「星爺」這一稱呼深入人心。從此,星爺也就在華語圈叫開了。
其實周星馳從「星仔」到「星爺」的轉變時間很短,也就一年多的時間。其如此快速的「蝶變」與他平日裡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寫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一個典故,有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有鳥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是雄鷹終究會變成翱翔於藍天,令人高山仰止!感謝周星馳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歡笑,祝願星爺一切安好!
以上就是百家號·清華劇社為您撰寫的周星馳從「星仔」到「星爺」轉變過程的分析,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