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byte 獨家】啟發《妖怪手錶》的日本恐怖鬼怪之說

2021-02-18 遊戲篝火營地

【Fanbyte 獨家授權資訊 盡在篝火營地】

編者按:《妖怪手錶》以及我們熟知的《寵物小精靈》,都利用了日本鬼怪文化的概念。《妖怪手錶》對鬼怪們做了中性化處理,依舊保留了成為鬼怪的事件因素以及分類的依據。本文分析了從古至今日本鬼怪文化的發展,膽小勿看。

當年的《妖怪手錶 2》恰逢萬聖節之時,登陸了美國市場。任天堂 3DS 的玩家可以安慰受盡折磨的遊蕩鬼魂,還能趁機交個朋友。你的同伴吉胖喵是一隻總是舉著死人的玩偶貓。人面犬則是一隻長著人臉的狗,喪生於一場交通事故。當然還有野河童,他會將小孩淹死然後吃進肚裡,再用力從肛門裡拉出來。

好吧,其實都是我瞎說的。《妖怪手錶》裡的妖怪並不完全與傳說中的原型相同。遊戲裡的妖怪們更中性化,像是基於妖怪設定的寵物小精靈。

事實上,這兩個遊戲的共同點,並不止於擁有相同的靈感來源。在《寵物小精靈》中,玩家可以探尋、抓捕寵物,然後指揮它們進行戰鬥。《妖怪手錶》甚至還有類似的寵物進化系統,可以將寵物分門別類地放在像「精靈圖鑑」一樣的「妖怪勳章」裡,如此一來就更相像了。但是在《妖怪手錶》裡,玩家追逐的不是虛構的怪物,而是源自於日本民間傳說的「真實」鬼怪。這也是《妖怪手錶》與《寵物小精靈》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妖怪手錶》沿襲了《寵物小精靈》的遊戲機制,其實也與日本鬼怪的傳統相符。《妖怪手錶》更是將妖怪推向國際化,助日本鬼怪走向世界。

突變能力與死亡

關於小妖精、靈魂、鬼怪等一系列妖怪的故事,幾百年來一直都是日本民間傳說的主要內容。儘管第一眼看上去,這些怪物似乎也沒什麼共同之處。民間傳說存在差異很正常,各地區的故事總會有一些不同。但是日本早期與世隔絕,加之不完整的封建歷史,使不同的地方出現了各自不同的鬼怪。這些鬼怪出沒於某一個村莊或者某條道路,數量多到令人困惑。神道教(Shinto)萬物有靈的觀念認為,任何石頭或者樹木都有神或靈居住。將這一觀點與之前的內容聯繫起來,妖怪的形象就變得非常具體了。

《目目連》,18世紀插畫

在許多民間傳說中,妖怪被理所當然地用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人類的怪異行為,以及莫名的恐懼。比如枕返就是一個淘氣的孩童鬼,會在夜裡偷偷地溜進來,將你枕著的枕頭抽走。目目連,它是下雨時會出現在牆上的眼睛,注視著屋內的人。再比如鐮鼬,外形很像黃鼠狼,會在你穿過灌木叢的時候,用鐮刀一樣銳利的爪子撓你。這些鬼怪們也出現在《妖怪手錶》中,儘管它們大多與粗魯、危險的個人行為聯繫在一起。吉胖喵會附身在過馬路的行人身上,迫使這些人在紅燈的車流中過馬路。真言婆婆則會讓中招的人,脫口而出自己令人尷尬的秘密。總是莫名的在公共場合放屁?那就得怪放屁怪老伯了。

鬼怪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產生關於妖怪的學術爭論了。在民俗學教授 Michael Dylan Foster 的重要著作《喧囂與遊行:日本怪獸與妖怪文化(Pandemonium and Parade: Japanese Monsters and the Culture of Yōkai)》中,Foster 就認為,除了尋找外形上的聯繫,我們還應該考慮所有鬼怪的突變及變形能力。這些靈魂與鬼怪在不斷地變化,外形也不穩定。剛開始時會是生物或者無生命的物體,通過一系列死亡、悲劇或時間相關的事件作為催化後,就會變成新的形態。儘管在西方人眼中,這種外形方面的不穩定很奇怪,但當你聯想到佛教裡的靈魂輪迴轉世時,就會覺得很有道理。在東方宗教觀念裡,如果一個人死後重生為一隻青蛙或者兔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若玩家想贏得《妖怪手錶》某個鬼魂的忠誠,必須先給這個鬼魂餵它最喜愛的食物,這也是亞洲祭祀儀式的重要環節。這種習俗還會體現在驅邪中,佛教徒或者神道牧師會將大米作為貢品「賄賂」惡靈,讓它不要作祟。同樣的流程也會出現在類似黑魔法這種更為黑暗的傳統中,比如犬神就是一種通過邪術創造出來的妖怪。方法是先將狗餓到瀕死,然後斬下它的頭,再讓它的靈去攻擊敵人。

除了食物,遊戲還利用了鬼魂和錢幣之間的文化聯繫。在許多東亞的民間傳說中,鬼魂通常會為安葬它們的人揭示秘密埋藏著錢幣的地點。類似的是,在《妖怪手錶》中,一旦玩家在「妖怪勳章」或者妖怪百科全書裡收集了各種鬼怪,就會獲得一個特殊的妖怪獎牌。這也表明,虛構的動物寓言其實是妖怪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妖怪分類:從江戶時代到任天堂 3DS 時代

無論是《寵物小精靈》還是《妖怪手錶》,二者都遵循了日本幾百年來創造鬼怪寓言故事的傳統。

《百鬼夜行》中的一頁插畫

正如 Foster 在《喧囂與遊行》中描述的那樣,早在江戶時代,日本學術界就試圖將為各種妖怪分門別類。第一位這麼做的學者是藝術家鳥山石燕,他在 1776 年創作了《畫圖百鬼夜行(Gazu Hyakki Yagyō)》。這本書篇章很多,像百科全書一樣描繪了每個鬼怪的形象,並且介紹了它們的棲息地與行為。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動物寓言集的著作者都像鳥山石燕這麼認真。在江戶時代,還有一個和鬼怪故事有關的室內遊戲,引發了追求娛樂效果的妖怪文學熱潮。這些文學作品中的鬼怪形象都是諷刺、可愛甚至性感的。但是對於鳥山石燕及其同時代的人而言,他們仍將妖怪視為真正的生物,再與各地不同的傳說進行整合、分類。

正如 Foster 所指,給妖怪分類在日本文學中成了熱門主題,不同的資料集反應了各自的時代特點。在明治時代,日本開始抵制迷信,轉向西方科學。此時出現了大量的「科學」動物寓言集,對鬼怪進行科學分類。到 20 世紀初,日本快速地步入現代化,又將重塑妖怪百科全書當作一種復興傳統文化的方式。

這種給鬼怪分門別類的「執念」也體現在了《寵物小精靈》與《妖怪手錶》中,這兩款遊戲的分類方式,都來源於鳥山石燕 1776 年的著作,以及後來的各種「科學」版本。如果你曾經只是為娛樂翻閱了精靈圖鑑或者妖怪勳章,其實你接觸的正是日本百年的文化習俗。

向全世界推銷妖怪文化

進入 20 世紀 7、80年代後,妖怪似乎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如今更像是一種文化遺產,也因此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漫畫藝術家抓住了妖怪的巨大商機,利用妖怪們進行二次創作。

要說妖怪文學界哪位作家最高產,那絕對是漫畫藝術家水木茂。他不僅將妖怪用在自己廣受歡迎的《GeGeGe 的鬼太郎》中,還創作了兩本妖怪百科插畫書。水木茂雖然不是首個以漫畫形式復興日本民間傳說的藝術家,但他推動了此類型作品的進一步發展。為妖怪賦予各異的性格,助其形象更為豐滿。在這一過程中,他還自己撰寫了一些傳說,將鬼怪視為日本也曾擁有純真過去的證明。在他的視角中,鬼怪本生在鄉間,如今卻受到了城市化的威脅。在水木茂的一本著作中,他開玩笑地指出,火間蟲入道是一個長得像嬰兒一樣,還喜歡舔燈油的妖怪。但如今出現了電燈,幾乎要滅絕了。多虧了水木茂,《妖怪手錶》裡的鬼怪都各有各的個性,而且遊戲以小鎮作為地點背景,就是因為水木茂堅持認為妖怪是鄉村的產物,不該出現在大城市裡。

《GeGeGe 的鬼太郎》

水木茂向日本群眾展示了妖怪古老、愚蠢的一面,也為城市環境設定了新型的恐怖妖怪。正是這種新型妖怪,推動著妖怪文化走向世界。

在 20 世紀 70 年代前,日本人非常喜歡閱讀水木茂可愛的鄉村妖怪。但是這些民間傳說太古老了,大家聽得多了之後,難以產生任何恐懼。直到裂口女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裂口女是一個嘴巴開裂的女性幽靈,總是出沒在黑暗的街道。她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在孩子放學回家的路上,可能會遇到一位美麗的女子,她戴著口罩,遮著臉的下半部分。

「我美嗎?」女子問道。如果孩子回答美,她就會摘下口罩,露出裂到耳邊,好似縫過的嘴。「我還是很美嗎?」她會繼續問道。

如果孩子還是說美,裂口女就會裂開她的嘴。一旦面前的孩子發出尖叫、逃跑或者改口說不美,她就會用一把長柄鐮刀砍了他們。

先拿漫畫替代一下.

70 年代末及 80 年代初,裂口女的故事很盛行。甚至在日本造成了恐慌,母親們都主動陪著孩子回家。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其他的現代妖怪,傳說它們會在浴室或者火車站傷害學生。換句話說,哪裡偏僻,哪裡就有妖怪。這一時期的另一個靈異代表就是人面犬,這也是《妖怪手錶》的主要角色之一。正是這些現代妖怪進一步拓展了日本的鬼怪類型,非常成功的將日本鬼怪故事傳播到世界。

對於鬼怪故事的全球化,《妖怪手錶》功不可沒。雖然該遊戲在北美的知名度還算普普,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已經有了許多忠實粉絲。我在香港就看到過許多相關的商品,多到你難以想像。

由於遊戲的起源十分具有日本特色,即使不是一炮而紅,文化的交流也會為妖怪主題作品的未來打下基礎。使其能夠在日本以外的地方流行起來,而不只是局限於《千與千尋》、《妖怪大戰爭》這些經典作品。以後,我們也許可以看到妖怪相關的作品風靡西方市場,就像 20 世紀 60 年代怪獸或者武士電影那樣。妖怪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個障礙,就是缺乏足以形成流行的明確概念。不過這只是需要克服的障礙之一,如今《妖怪手錶》正在一步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翻譯:張靜  編輯:方圓

相關焦點

  • 日本妖怪出沒中!
    自古以來,日本人對神秘異世界與怪奇之物總有種恐懼與好奇。日本民間流傳著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人們談起古往今來種類繁多的詭譎妖怪津津樂道,妖怪文化亦是日本文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美術史中,12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期,鬼怪們開始從民間文化轉入主流大眾文化,鬼怪形象開始大量出現於美術作品。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描繪神靈驅邪的《闢邪繪》與呈現地獄情景的《六道繪》,此類作品所示形象被認為是後世妖怪形象的起源。
  • 日本多鬼怪?
    「妖怪」反映了日本人自古以來對異世界抱有的恐懼與不安,同時還隱含了日本文化中對「近在身邊之物」的愛惜,如《百鬼夜行繪卷》中描繪的妖怪形象
  • 魑魅魍魎百鬼夜行 日本獵奇鬼怪全在這些遊戲裡
    【本文由作者供17173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隨著日系ACGN文化的影響,眾多反映日系鬼怪文化的遊戲林立。雖然日本的遠古文化中大多與中國文化有相近之處,但卻有著其獨成一派的鬼怪文化,現在,我們的市面上又有哪些以日本古代鬼怪為題材的遊戲呢?
  • 館長說:日本妖怪動畫裡的「配方」
    而水木茂先生勾勒出日本妖怪世界觀的「藍本」,直到現代很多妖怪動漫的角色都是來源於水木茂先生創造的妖怪形象中。建議:想深入了解水木茂先生的朋友不妨可以看看日劇《怪怪怪的妻子》,講述了水木茂與妻子一同度過艱難歲月的故事;水木茂先生也創作了《日本妖怪大全》裡面有眾多妖怪的圖鑑,喜歡的朋友可以購買看看。
  • Switch《妖怪手錶4++》強力S級妖怪應該怎麼獲得?
    這幾天,小編沉迷於《妖怪手錶4++》這款遊戲中無法自拔。遊戲雖然是個好遊戲,也不需要氪金,不過由於前幾作都沒有中文,所以剛中文化後的它,並沒有什麼人氣。但同《陰陽師》一樣,好的妖怪甚是難得。要說《妖怪手錶4++》這款遊戲,和網易《陰陽師》還頗有點緣分,某些設定上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像遊戲中的妖怪都來自於神話中的鬼怪,妖怪的等級劃分非常明確,並且大部分高顏值的怪等級就高。
  • 膽小勿入 日本恐怖電影中的妖怪大百科
    眾所周知,日本的鬼片和恐怖片質量之高是其他很多國家不可比擬的。那麼日本人是怎麼創造出這麼多多優秀的鬼片呢,或許應該和他們的一些恐怖傳說故事相關。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日本鬼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的那些鬼怪吧。
  • 孤獨又燦爛的鬼怪
    談起妖魔鬼怪,日本一直有「妖怪列島」之稱,相傳在日本境內生活著600多種鬼怪。可善可惡,可萌可醜,同時也出現在各種文化影視作品中,堪稱一部壯烈的鬼怪文化史。此外還有像雪女、酒吞童子、二口女這些鬼怪,形態怪異、極其恐怖。◆ 戰後時代日本戰後時代,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日本的鬼怪形象日漸兩級化。有的驚悚可怖,如貞子、富江等這樣給很多人留下陰影的鬼怪形象。
  • 日本鬼怪小說中的角色,醜陋和恐怖,但《陰陽師》給人眼前一亮
    日本的鬼怪小說中體現的文化原本並不像《陰陽師》劇情動畫所表現得那麼美好,每一個因妖怪而誕生的故事也並沒有那麼有內涵。 在平安時代的日本,許多成為鬼怪的要麼是因為宮鬥死去的女子,要麼是冤死的官員,要麼是受到迫害的百姓,對於這些鬼怪來說,他們的誕生就是為了復仇,這種主題和內涵相對比較簡單,劇情動畫對其進行了美化。
  • 百鬼夜行——帶你看懂日本的妖怪
    恐怖血腥的精怪,相貌猙獰的幽靈,調皮可愛的靈魂,迷糊搗蛋的鬼怪,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比如這個額,開個玩笑!可能大家對日本印象最深的妖怪應該是日本恐怖電影中或者年輕的朋友也接觸過一些妖怪漫畫。在日本妖怪文化卻更加的普遍和多元化。
  • 日本妖怪文化綜述
    日本是個 水域文化國家,所以很多傳說和水有關,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篩子在水中撈人來吃的妖精;橋女則是為情投水自盡的女鬼;而活躍於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 能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鱷魚。 同樣,日本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所以傳說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據說是被情人拋棄於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經常誘惑上山的行人,凡對其動 情的人便會凍死。
  • 野史趣聞:揭秘日本獨特的「鬼怪」文化!
    談起妖魔鬼怪,日本素來又「妖怪列島」之稱,相傳在日本國內生活著六百多種妖怪,有善有惡,有美有醜。同時,這些妖怪也「佔據」著日本各種文化和影視作品中,堪稱一部鬼怪文化史。日本鬼怪的特點與其它國家的鬼怪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日本的鬼怪不具備「升級」的能力。在日本,鬼怪永遠是鬼怪,神仙永遠是神仙,從不會有鬼怪修煉多年成為神仙的傳說。而且日本的鬼怪有著獨特的兩面性,惡鬼和怨靈如果被好好供奉也可以作為信徒的保護神出現。
  • 比《鬼怪》更好看的,可能是《妖怪》 如是薦書
    韓國有很多關於鬼怪的傳說,這部劇的人物設定就從傳說而來,加入了現代化的時尚元素,比外星人教授更接地氣更有代入感。劇情講得就是,鬼怪大叔被能結束他永恒生命的人類少女撩得臉紅心跳,以及鬼怪和美貌鬼使相愛相殺的魔幻愛情故事,沒什麼燒腦的地方,主要的功能就是多線CP發糖,氣死單身狗。
  • 走進日本妖怪紀念館!深度體驗日本怪談文化
    淺談日本怪談文化1、日本怪談據《古事記》中記載,怪談泛指在日本發生過的各種超出人類認知範圍的靈異現象以及異常行為,包括各種鬼怪變化之物。不僅出現了三大怪談之一的《牡丹燈籠》,還出現了日本怪談文學之父日本籍英國人小泉八雲。他從日本民間故事中受到啟發,並從有關怪談文學及戲劇作品中得到靈感,結合現代寫作,以英文的形式寫成短篇故事,集結成《怪談》,小泉八雲是日本怪談文學鼻祖,是他首次將日本文化裡種種志怪集合整理,讓民間口口相傳的怪談成為文化。小泉八雲也是日本文化走向西方最重要的傳播者之一。
  • 《妖怪手錶》劇場將在CCTV6播出 講述妖怪手錶起源故事
    日本著名遊戲系列《妖怪手錶》曾經改編為劇場版動畫《妖怪手錶:誕生的秘密喵!》,今日CCTV6正式宣布即將在10月13日正式播出,並且本次為國語配音版。此次動畫非常適合對遊戲不了解的小夥伴觀看,同時對粉絲來說也是一場視聽盛宴。
  • 為何日本人會如此迷戀妖怪文化?
    是的,你多多少少都有從日本的影視文學作品中接觸過這些妖怪。妖怪,在日本民間是對奇異生物與超自然現象的統稱。自古以來,妖怪在日本就十分流行,甚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傳入後,日本文學家深入刻畫和改寫各種妖怪,以及賦予它們各種獵奇的故事,以彰顯日本文化的獨特之處。日本妖怪文化流傳至今,已經形成獨有一套的體系。即使到了現代,妖怪依舊活躍於日本文化之中。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妖怪是如何形成一種文化的?
  • 正在趕超《口袋妖怪》的《妖怪手錶》
    《妖怪手錶》是LEVEL-5的第三部跨媒體計劃(動畫、漫畫、遊戲),在2014年它的遊戲光碟賣出了305萬套,而第二名《口袋妖怪》為246萬套,憑藉著國民級的銷量,《妖怪手錶》毫無懸念的成為了2014日本遊戲業界最熱話題。不僅如此,它的首部動畫劇場版又捲起了動畫電影的颶風,首周末共計148萬4961人觀看,取得票房收入16億2889萬3000日元。
  • 妖怪的手錶誕生的秘密喵【2016日本票房冠軍】
    片  名:妖怪手錶:誕生的秘密喵英文名稱:Yo-kai Watch the Movie上映日期
  • 數據分析 逆天的《妖怪手錶》!日本卡通形象第三季度趨勢調查
    第三季度日本市場銷售額第一名毫無疑問是「妖怪手錶」,相對於上一季度,「妖怪手錶」下降了2.33%,「麵包超人」上升了2.09%,「光之美少女」上升了1.58%。雖然第1名依然是「妖怪手錶」,但相比去年同期,市場佔有率已下降了5.43%。隨著市場反響度的下降,在9月後預計還會進一步呈下滑趨勢。第2位的「麵包超人」相比14年同期,下降了1.5%。第3位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上升了1.58%。
  • 《日本妖怪完全圖解事典》,精確定位妖怪們的屬性,完整呈現日本妖怪的面貌...
    《日本妖怪完全圖解事典》楓樹林出版,全彩印刷,臺灣正版!特推價80.5元包郵,本書交錯運用大量彩色插圖與古代妖怪圖畫,呈現出各種日本妖怪的面貌,它們至今仍潛伏於世界各地,希望各位讀者以敬畏之情,發揮想像力,盡情徜徉在這變幻莫測的妖怪世界。臺版現貨,拍下即發!
  • 立意關乎鬼怪,內容能夠溫暖人心,這部經典動漫很暖!
    雖然我國的動漫仍舊在逐步的成長過程當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動漫仍舊是世界範圍內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同時在描寫一些細節的時候,日本的動漫有著相當亮眼的立意,就拿描寫鬼怪的時候,國內的動漫可能著重的去渲染那種恐怖的氣氛,而日本動漫則另闢蹊徑,採用了將鬼怪描寫的更溫和,來讓人認識到這種不同的存在也有著可愛之處,夏目友人帳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