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書》窺探逝去的青春
最近,新看了一部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被朋友安利說這部劇有很多的東北元素,所以特地去看了一下,結果直接就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了,可以說有《請回答1988》內味了,而且東北校園話癆青春喜劇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更何況每個人還都演得那麼好。
在這其中,有一個細節很觸動我,那就是第三集出現的《情書》的海報,劇方選擇把這份海報當作20世紀末青春的符號,足以說明它當時的價值和影響力。
而我自從看了《情書》的書和電影後,便久久無法忘懷,其中散發的淡淡的暗戀,讓我仿佛從中看到了自己青澀懵懂的青春。
關於暗戀,每一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感受,但是如果你問我有沒有哪一部作品將這種暗戀的情愫詮釋的最為動人,我一定會推薦日本導演兼作家巖井俊二的成名作——《情書》。
可以說正是《情書》開啟了日本純愛片的先河,巖井俊二把青春期的暗戀展現的爐火純青,於細微處打動人心,在這場極致的暗戀背後,有錯過的遺憾,也有成長的印記。
以書信為紐帶引起一段暗戀故事
男主人公藤井樹(以下稱為男樹)在中學時期一直暗戀著班裡的一個名字同樣為藤井樹的女生,可是女藤井樹(以下稱為女樹)一直都沒有注意到,一直到男樹的未婚妻博子的出現,這段塵封已久的少年心事才被緩緩揭開。
博子是男樹的未婚妻,在男樹登山遇難後,一直無法接受他的離去,葬禮後博子在男樹家發現了他學生時代在小樽的住址,出於對男樹的思念,它寫了一封信並寄向那個地方,想要藉此來緬懷男樹。
可是讓博子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意外收到了回信,然後幾經輾轉,發現原來回信的人竟然是和男樹同名的女樹。博子出於對男樹的思念,就與女樹互通信件,想要通過了解女樹與男樹學生時代的點滴回憶來更多的認識男樹。
慢慢的,女樹在回憶的過程中也慢慢發現了男樹對自己的心意,關於少年藤井樹的一切回憶,就如同一封從已逝之人寄回人間的情書,當它們借著最後那幅畫拼綴起來時,留下的只有無盡的感動
這個藤井樹,存在於她的回憶中,他永遠是那個在窗簾下若隱若現的少年,是那個她願意在自行車棚等待的少年,他會把袋子套到她頭上捉弄她,他會在《追憶似水年華》的空白書籤後面畫女樹的樣子來表白心意,他還會在那些無人借閱的書上寫滿自己暗戀的人的名字。
你好嗎?我很好!——遺憾與釋懷
這簡單的六個字在電影中曾多次出現,每一次出現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不僅表達了人物內心的細膩情感,而且代表著人物對過往羈絆的釋懷。
這段臺詞一共出現了三次,一次是信中,還有兩次分別出自渡邊博子和女樹的口中。三次出現的意義均有不同。
第一次:出現在渡邊博子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中,這一次是出於對逝去戀人藤井樹的思念。
第二次:渡邊博子知道自己只是戀人眼中女樹的影子,對著那座山大聲喊,這一次是對戀人的釋懷和原諒。
第三次:女樹躺在醫院裡醒來後說的話,這一次是女樹對男藤井樹的思念。
博子就像失戀中的女孩一樣,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無法抽離出來,她苦苦地尋找男樹過往的事情也是出於這個想法,最終在了解了一切事實真相後,跑到雪地中央,對著天國的藤井樹,放聲大喊:「你好嗎?我很好。」
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喊出了困在她心中的枷鎖,她與過去達成了和解,學會了自我解脫。她沒有責怪男樹是否把自己當成了女樹的影子,她只是突然發現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所擁有的愛,只是自己的那一段時光和回憶,而不是那個人。
女樹也是這樣,當女樹在最後終於看到男樹所寫的情書,明白男樹的心意後,不自覺地露出一抹淡淡的笑,這笑正說明了她與過去達成了和解,重新拾起了記憶的碎片,完成了青春的確認。
結語
從學生時代一步一步走來的我們,一定也有著這樣那樣的暗戀故事,或甜蜜,或心酸,都慢慢匯成回憶成了我們青春的紀念品。
這些都是成長,都是經歷,它讓我們成了現在的自己,也讓過往的那段日子變得有意義,不信的話,看看你在回憶學生時代時最先想起的都是什麼吧。
而且,你要知道,無論以後遇到多麼難過的事情,這份愛其實一直都在,因為愛是瞬間,也是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