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
雖然知道國漫《姜子牙》肯定會爆,但沒想到卻稱霸了今年整個國慶檔。
據電影貓眼的最新數據統計,在10月3日的下午2點左右,《姜子牙》已經突破了8億票房。
一路領跑,甚至超過了獻禮片《我和我的家鄉》。
它的票房記錄又一次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記錄,而此前最快的記錄是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首周6.67億次的記錄保持著。
很顯然,這一次導演又一次成功的挑起了網友的國漫觀影熱潮,又一次憑藉自己的實力,徵服了大眾。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論是從劇情上,還是從視覺效果上,都有著很強的衝擊力,由此可見,期間都是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據了解,為了做這部電影,整個製作團隊,花費了1560+天(4年零2個月)的時間,可謂是日夜兼程。
人數突破了1600+人,要知道這只是一部漫畫,一般的電影拍攝團隊也很少有這麼多人的投入。
總鏡頭1851個,特效鏡頭1300多個,高難度鏡頭179個,每個圖修改20個版本,4000臺電腦同時渲染,升級到400TG空間。
就是用這樣的工匠精神,這部電影才會這麼逆天出世,徵服廣大的觀眾。
正如導演坦言:「在動畫這個領域,沒有最好,永遠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對於國漫電影來說,每出一個爆款,都是一場驚喜。
同為彩條屋出品的作品,也隸屬於中國神話系列,更為彩條屋的封神宇宙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有許多人都喜歡將《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進行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時隔1年多的時間了,《哪吒》至今評分一直保持在8.5分的好口碑,是繼大聖歸來的重磅之作。
而《姜子牙》卻讓我們大吃一驚,與票房成反比的是,評分卻只有差強人意的7.1分。
在網絡上,觀眾的風評也是非常差強人意,許多人都表現出了濃烈的失望。
一是兩者的立意主題不同。
哪吒講述的是個人的反抗。他從小就被人稱之為魔童,與全世界為敵,為其他人所不容,然後到最後的憤然反抗,不畏懼一切。
這樣的立意很能挑起觀眾的共情,尤其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大無畏的反抗精神,戳中了許多觀眾的心。
而姜子牙呢?講述的是他的善念,不願意殺九尾狐,只為拯救一個無辜的女孩兒,然後固執的走上了反抗不公的道路。
這樣的中心思想,說真的沒辦法讓觀眾有種熱血沸騰的息息相關。
二是片子的爽點不同。
哪吒裡,遍布笑料和段子,整部電影看下來,能讓人哄堂大笑,父母情也能讓人感動,再到最後的決戰高潮,層層推進,氣氛斐然。
而姜子牙裡,笑料少,比較嚴肅,少了一些家庭間的溫情,多了一些朋友之間的情誼和憐憫,兩者對比,對於觀眾的吸引力卻決然不同。
甚至於有很多觀眾討厭導演用那些主題升華的哲學隱喻。
正向網友說的,作為一部商業電影,目的是為把故事講好,讓觀眾快樂。
沒有太多的人喜歡挖掘電影裡的影射,那是影評人幹的事情。
還有些觀眾毫不客氣的說,自己在電影院竟然看睡著了。
不論怎樣,這部電影,現在是真的很火爆,許多觀眾都抱著跟哪吒一樣的態度,希望能再次看到一個不同而又有趣的封神宇宙。
至於後期的票房能不能快速突破哪吒?還是讓時間來說明吧。
對於電影,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喜愛,對此,小編持中立意見,不過確實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