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赤子心》|為上場僅僅7秒鐘,皆因他內心期望效應的呼喚

2020-08-22 樂評壹提

文|樂評壹提 圖|來自網絡

導語

巜追夢赤子心》,英文片名叫《Rudy》,從影片名可以猜想到,這是部關於追夢的故事,細細品味後,讓我真真正正地體會引「什麼叫做堅持」,「什麼叫做最後的勝利」。

巜追夢赤子心》豆瓣評分

巜追夢赤子心》是改編自丹尼爾· 魯迪的真人真事。豆瓣評分8.8分,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主人公全家都對橄欖球賽非常狂熱,也是聖母大學球隊的忠實擁護者。高中畢業本想去聖母大學的魯迪卻因為成績不好而放棄,畢業後進入了鋼鐵廠工作4年。

22歲生日那年,好友送了他一件印有聖母大學字樣的外套,並鼓勵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最要好的朋友卻在鋼鐵廠的一次意外中喪生。朋友的死,無疑對魯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更是點燃了他從少的夢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聖母大學橄欖球隊的隊員。

於是,他拋下了本已談婚論嫁的女友,踏上了前往聖母大學的火車,實現他夢寐以求的理想。進入入大學以後,他以比別人二百的努力以及眾人的幫助下,憑藉頑強的鬥志,被教練選入了校隊的替補陣營,但他一直沒有機會上場比賽,因為沒有真正上過場的替補,永遠只是個替補,永遠也成為不了真正的球員。 終於在一場重要比賽的關鍵時刻替補出場,幫助球隊拿下了比賽。出現在現場的父母和家人也興奮不已的故事。


巜追夢赤子心》海報

看完電影響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他對認定事情的執著與韌性佩服他為之而努力的韌性,而影片中的三個轉折點正解讀了他背後的原因,讓人不得不感受到追夢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追夢的風景,因為那是生命中的成長記錄!

第一個轉折,踏出追夢的第一步需要內心最深處期望效應的觸動。

魯迪說,父親是個工廠工人,他和他的幾個兄弟已認清的事實,以後繼承父親的飯碗最好,世上有什麼比時薪5美元還有工會福利幸福呢?老老實實地幹活,然長大後娶個老婆過日子就行了。

然而,魯迪則從小就有個偉大的夢想,對父親說:我想去聖母大學上學,我想加入聖母大學上學的橄欖球隊。

只是這樣的一個夢想對於一個底層家庭來說無疑是異想天開,做白日夢。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而這個夢默默地在他心間種下了種子,準備發芽。

而只有他,從開始一直在身邊支持,他就是好朋友皮特,他知道他對聖母大愛有多熱愛,知道他能把聖母球隊的歷屆全明星倒背如流,即使如此,但魯迪還是覺得不夠的,他要的遠遠不止這些。但隨著人越來越大,他的夢破碎了,也加入父兄們的行列,成為一名車間工人。

在魯迪22歲生日那一年,皮特送了一件特為他量身定做的聖母球隊的球衣,鼓勵他努力實現夢想,然而事實證明,他只能做好現在自己。但好友皮特在工廠的一次意外中喪生,徹底改變他的想法,不管家人、女友的反對,帶上僅有1000塊的積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刻也不能推遲,期望效應呼喚了他內心的渴望,讓他沒有等待的時間。

什麼叫人際期望效應?

人際期望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一般而言,這種效應主要是因為教師對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別期望著不同的行為,並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他們,從而維持了他們原有的行為模式。


人際期望效應的啟示:暗示的力量,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正是主人公內心的期望效應所起的一系列反應,他太想證明自己,向所有認為他不可能成功的人證明他是行的,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與正能量的魯迪。

在每個人的一內心海洋中,都存有一顆希望之星。每個人都想做好它,實現它,只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沒有真正付之行動。與期說他沒有行動,倒不如說他只是沒有觸動到他內心的的那一根弦。

《皮格馬利翁效應》一書

第二個轉折,夢想是要經過世人的冷眼相待,更要經過內心情緒的重塑,做好自我表演,演好每一個角色。

為了能走進他多年的夢想球場,他付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與努力。他不僅僅要從預科學院畢業,而是要以最佳的成績轉入聖母大學,當中的努力可以想像,實現從一個「學渣」到一個「學霸」的逆轉。

為了進入聖母大學,他主動找到那裡的神父指點迷津,神父告訴他,只要在聖母大學預科學院,表現良好,才能成為聖母大學真正的一份子,慢慢接近夢想。

神父與魯迪的談話

為了走進聖母大學的橄欖球場,觀看隊員訓練,魯迪三翻四次懇求後勤主任成為他的手下,哪怕工資最低。

不停止地的學習,不停止地訓練,不停止的提交申請,不停止的被拒絕,不停止地補家人潑冷水,又不停止的努力振作。來來回回四次,終於申請轉入。


正在閱讀聖母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魯迪


為了能成為球隊的替補,我厚著大臉皮主動向教練申請,無教練被他平時訓練拼命的那股勁,最終答應他的請求。

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目標,沿著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進步,全因他自我表演中「懇求角色」扮演得相當出色換來的人生轉變。用自己的真誠,感動別人;用自己的決心請求別人幫忙他,支持他,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動力,為夢想前進。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們在別人對自己形成印象時所做的顯露。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是想讓他人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社會心理學家瓊斯(Jones 1982)總結出了6種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通過行動或語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現給別人。
  顯示:向他人顯示自己的正直和有價值,引起他人內疚。
  謙虛: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質、成就和貢獻。
  懇求:向他人表達自己的不足與依賴,引起他人同情。
  恫嚇:用威脅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逢迎:說他人喜歡的話,俗稱拍馬屁。

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發現自己,「原來自己還行。」

魯迪從一開始踏上夢想之路,就明白,只有向著夢想一直奔去,哪怕是摔得遍體鱗傷,也毫無畏懼。

正如《中國合夥伴人》說得那樣:

掉你在水裡你不會淹死,呆要水裡你才會淹死,你只有遊,不停地往前遊,那些從一開始就選擇放棄的人他也不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真正可怕。

用魯迪回憶主任對他說的話:「我已經堅持了那麼久,不能中途放棄,就算最終失敗又如何呢?」

努力了,爭取了,對自己有交待,才能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主任鼓勵魯迪不要放棄夢想


第三個轉折,夢想的彼岸與現實的追求只是一秒之隔。

原來的教練辭職了,魯迪有可能上場的夢被打滅了,在這失望之際,以隊長為首的個個隊員們為了能讓魯迪上場實現夢想紛紛前來退出比賽 ,讓魯迪頂替出賽,最終,教練同意魯作為替補參賽。


以隊長為首向教練提出魯迪頂替出賽的申請


這對魯迪來說,無疑是件天大的喜悅,無法阻止他前進的步伐。興奮地通知家人,那一天一定要來看看他一直想去的夢想球場。

在比賽當天,隊長讓他帶領全隊進場,魯迪萬分激動。可是,當比賽差不多結束的時候,教練毫無讓魯迪出場的意思。於是,隊員們改變原來的打球策略,為魯迪贏得分數,同時,在場下莫名其妙呼喊著魯迪的名字,讓社會的壓力,逼著教練允許魯迪比賽,實現夢想,終於,在離比賽結束前7秒鐘,教練同意,讓他成為真正的球員。


時刻準備上場的魯迪


這兩個電影橋段,也是我最為動容的地方,當你認為沒有希望的時候,因為看到你的努力、一顆真誠的心感動了周圍的人和事,總讓你在失望之際給你驚喜,因為你沒有放棄,你一直堅持著、等待著。

有人可能會覺得魯迪很傻,用四年的青春和心血換來人生逆轉的「7秒鐘」,值得嗎?值不值得,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權衡,才能明白,別人的話只是說說而已,對自己毫無意義,自己覺得好就好,何必在意別人的想法呢?

曾經看到有這麼一段話:有些事,有些坎,想通了就過去了,不用在意別人的冷眼嘲諷,自己不過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沒有那麼卑微,也沒有 那麼偉大,不用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做好自己就好了。



在影片中,讓我看到了魯迪背後的家庭教育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魯迪為什麼那麼想向別人證明自己呢?期望效應那麼強烈,原因,就是他的父親和家人一直否定他,讓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受挫,不得不萌起被證明自己的願望。眾觀他的經歷,我們是否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呢?那麼,作為父母,我該如何用好這個萬能的期望效應呢?我們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教育法則:對一個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尤其在教育兒童階段。

第一,多用「吸引力法則」,讓孩子的心充滿自信,充滿微笑。

在《秘密》這本書裡提到「吸引力法則」:又稱「吸引定律」,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能激發了人們的無限希望。現實證明,很多人運用它可以完成一些小的目標。比如說:孩子,好樣的,相信自己,你一定行之類的鼓勵性的詞語。


第二,在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時,及時幫助他,引導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時給予鼓勵。

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應當立刻作出應有的反應,不以忙為藉口,不以不會為藉口,來打擊孩子的主動,特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擁抱彼此的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保護,更讓孩子的身心得到自信,

第三,言行合一,讓孩子贏得尊重。

在成人的世界 ,常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可孩子也是有自尊。當他受到傷害的時候,應該多給他一點空間、自由,同時,還有用心聆聽他發生一切事情,積極回應他,表達他,讓他明白,你懂他,並且尊重他。

在平時,只要我們多為孩子給多一點關愛,多一點溝通,多一點理解,讓孩子在充滿愛和快樂的世界成長,點亮他們的人生。

清朝鄭板橋曾對孩子說過這樣的祝福詩句: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比賽現場


結語

僅僅7秒鐘的上場機會,卻改變了主人公的命運,實現夢想,心中期望效應得到了釋放!

人生應追隨自己的夢想而在人生旅途中,盡情拼博一回,結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曾經擁有這一過程的光陰與回憶。

夢想

(本文所屬原創首發。作者簡介:用心專注,幸福堅持!我是樂評壹提,陪您探討育兒、情感話。一個愛說、愛笑、愛運動的生活踐行者!關注我@樂評壹提,共同探討與分享!)

相關焦點

  • 關於《追夢赤子心的》劇情介紹:一部以校園橄欖球為題材的電影
    導語:關於《追夢赤子心的》劇情介紹:一部以校園橄欖球為題材的電影魯迪·盧伊泰戈(肖恩·奧斯丁飾)很小的時候就常常聽到他的老師、朋友、教練、導師,特別是他的父親(內德·比帝飾)對他說:你是一個不能成大器的人。
  • 《追夢赤子心》:平凡人的追夢之旅
    1993年上映於美國的《追夢赤子心》一個平凡人的視角講述了一段勵志而令人感動的追夢故事,沒有上帝的相助影片由大衛·安斯鮑夫執導,西恩·奧斯汀、喬恩·費儒主演,是美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體育類勵志影片之一,儘管比起《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來說,《追夢赤子心》的名氣實在小的可憐,但也並不妨礙它作為一部勵志片所帶來的深刻的現實意義——即使是渺小平凡人,也有能綻放自身光芒的力量。
  • 推薦 | 電影《追夢赤子心》
    主人翁魯迪自小熱愛橄欖球,並夢想成為美式足球(橄欖球)明星,他渴望自己高中畢業後能去他所崇拜的聖母大學校隊打球。但是他的父親卻不建議他打球,並且告訴魯迪他在追求一個愚蠢的夢想。魯迪身材矮小,體育成績平平,各方麵條件都教他難以如願。
  • 格桑花電影|| 《追夢赤子心》
    「如果以最初級的對勵志片的期望,來預言它的結尾,電影一開始,我們都會想當然確定Rudy作為美國明星的歸宿。然而,直到最後的二十七秒,我們才知道,這二十七秒,就是輝煌。」還記得曾經的夢想嗎?在工廠打工攢四年錢,讀個預科2年,再讀個四年學,每天打工,在場上摔打。十年後,夢想實現,卻只有27秒而已。值得嗎?值得。
  • 勵志歌曲《追夢赤子心》讓愛國人士熱血沸騰的原因
    gala《追夢赤子心》(《那年那兔那事兒 第一季》動畫片尾曲)        《追夢赤子心》中,GALA用撕吼式的演唱
  • 電影 《追夢赤子心》
    對於打橄欖球(夢想),主人公完全沒有天賦可言,他不夠高大,不夠強壯,身體素質也不行,他擁有的只是一顆堅持追逐夢想的心和生命中必要時候他人的鼓勵與幫助。為了實現夢想,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勸告,在一次次接近要放棄的困難面前堅持下來,最終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 高考加油:少年凌雲志 追夢赤子心
    高考加油:少年凌雲志 追夢赤子心 發表時間:2020  上場吧,少年!加油!newsid=5693215&encoding=UTF-8&data=AFbfHwAAAAcAAKawAAAAAQAu6auY6ICD5Yqg5rK577ya5bCR5bm05YeM5LqR5b-XIOi_veaipui1pOWtkOW_gwAAAAAAAAAAAAAALjAsAhRq-C39dhxyXH1tD9o7UmgOBnG6cwIUCWGi__N3wLgaibvFZ8jSN-w0O_s
  • 《追夢赤子心》致敬為生命的閃耀而堅持到底的人們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瓦特也成為了蒸汽機之父、萊特兄弟第一次在天空飛行……這些曾經的追夢者,除了用自己的腳步與勇氣去完成了自己的目標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外,他們的追夢故事也在後來不斷地激勵與鼓舞了很多很多人,成就了一個接一個追夢人的成功。知名的搖滾樂隊GALA,也曾在2011年時交出了一首《追夢赤子心》,去跟樂迷分享他們過去追逐在音樂夢想的成長故事。
  • 分享勵志電影《追夢赤子心》:要麼你就拼命,要麼只能認命
    《追夢赤子心》(Rudy)是由大衛·安斯鮑夫執導,西恩·奧斯汀、喬恩·費儒主演的體育勵志電影,於
  • 《追夢赤子心》追夢赤子心
    《追夢赤子心》相信好多人都看過了吧,這是一部美國勵志電影,大致就是講了一個魯迪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進入聖母大學橄欖球隊,對於這樣的電影,相信大家也看過不少吧,感覺這部片子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迪在影片中表現出驚人的毅力,我想這也是觀眾所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 追夢赤子心
    二三十歲是我們最焦躁、最悸動、最無可奈何的年紀,我們內心有了真正渴望、想牢牢抓在手中的東西。但得到並非易事,有些東西需要歲月的沉澱我們才能猜透看穿。在別人看來的美妙年華其實稍縱即逝 ,眨眼便是幾個春秋。有些道理我不懂,但我的感受和壓力在二三十歲的時候越漸明顯、越漸深刻。
  • 架子鼓爵士鼓譜——追夢赤子心
    爵士鼓培訓_架子鼓教學_爵士鼓譜_架子鼓夏令營_http://www.bjqjsd.com爵士鼓培訓_架子鼓教學_爵士鼓譜_架子鼓夏令營_http://www.bjqjsd.com爵士鼓培訓_架子鼓教學_爵士鼓譜_架子鼓夏令營_http://www.bjqjsd.com2011年3月24日發行中文專輯《追夢赤子心》;2011年12月10日,第三屆GALA以《追夢赤子心》獲得最佳年度搖滾歌曲;2012年4月8日,在深圳獲得第十二屆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最佳搖滾樂隊。
  • 《追夢赤子心》:夢想不是說說而已,它最需要的是一顆赤子之心
    面對這些問題,電影《追夢赤子心》中的魯迪說,只要他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他願意拼命。,身高不夠,於是所有人都告訴他這個夢想是不切實際的,讓他放棄這個夢想,所以魯迪雖然一直有這個夢想,但是一直都沒有去為之努力過,因為他也相信了別人的話。
  • 《追夢赤子心》27秒值不值得
    >最初對這個電影的興趣是,為什麼英文人名為題會翻譯成中文追夢赤子心可事實上,這是一個沒有絲毫天賦和希望的人的追夢之路,他普通的就像是你我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能靠毅力和不斷的練習,最後得到二十七秒的輝煌。身邊所有人的不看好,只有一個和他一起在父親鐵廠工作的朋友默默的支持「夢想使生活得以接受」。朋友的死讓這個被別人每天嘲笑做白日夢的人堅定了去全美最優秀的大學聖母大學裡最好的橄欖球隊的夢想。
  • 【福利】《一點就到家》:追夢赤子心
    【福利】《一點就到家》:追夢赤子心 時間:2020.10.0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中國銀幕
  • 因使用《追夢赤子心》為BGM!
    為主題,高度、寬度、深度等多個維度提升拓展,這一季所要呈現的,就是描繪新時代下種種美好的發生以及人們昂揚奮鬥的場景。 為了提升節目效果,在第四季第二期節目中途,節目組播放了三分鐘的勵志歌曲《追夢赤子心》作為背景音樂,節目在上海東方娛樂運營的東方衛視頻道播出後,又在優酷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等網絡平臺進行播放。
  • 李慧珍蒙面唱將《追夢赤子心》霸氣回歸,還是那個溫暖的聲音!
    在10月15號播出的《蒙面唱將》 中,李慧珍在一曲飽含生命力的《追夢赤子心》揭下了面具,完成了這次音樂真人秀的徵程。當天晚上李慧珍微博發文:對於這次上《蒙面》,李慧珍透露最開始是緣於那辛的推薦,但當時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也忙著照顧一對雙胞胎,所以沒來挑戰,「這次上《蒙面》內心也忐忑了很久很久」。
  • 《追夢赤子心》:8年堅持,27秒輝煌,西恩奧斯汀演繹追夢故事
    《追夢赤子心》是一部讓人震撼的勵志影片,根據美國橄欖球運動員丹尼爾•魯迪的真實經歷改編。
  • 張恆遠追夢赤子心欣賞 完美詮釋「夢想班」品質
    追夢赤子心 - 張恆遠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裡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力活著用力愛哪怕肝腦塗地不求任何人滿意只要對得起自己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裡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也許我手比腳笨但我願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有一天會再發芽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
  • 中國新歌聲徐歌陽《追夢赤子心》Gala原唱完整歌詞
    來自澳門的「黑人」小夥攜雙麥上臺,自唱自和引導師上臺「錄製新歌」;邊城樂隊主唱頗有當年帕爾哈提風範,挑戰羅大佑經典歌曲再掀懷舊風潮;成都小夥侯志斌獻唱周董新歌《愛情廢柴》,周董豪言願「為愛封麥」。2016好聲音學員 徐歌陽演唱《追夢赤子心》:徐歌陽《追夢赤子心》完整視頻追夢赤子心歌詞:詞:蘇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