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速遞 | 讀《昭明文選》裡曹操的詩歌,品一代梟雄的曠世雄心!(文末附視頻回放)

2021-02-19 書香南京

「《文選》爛,秀才半」。一部《昭明文選》塑造了多少歷史風流人物?三國時代的曹操究竟是一代梟雄還是白臉奸臣?「建安文學」代表人物曹操,又是如何在詩歌中吐露自己心聲的?

今天下午,由南京市全民閱讀辦主辦的「2020共讀南京」七月品讀會走進鼓樓區消防救援大隊,特邀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武黎嵩教授講述《曹操的詩歌與人生》。

書香南京大講堂全媒體直播。

講座現場,武黎嵩教授從多個方面深入淺出地為消防官兵了闡述了曹操的生平與詩作。

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家一聽到三國,會把曹操劃歸三國時人,好比我以前講秦漢時候,講到劉邦,大家都把他劃成漢朝,但是劉邦是徹底的戰國人,他一生當中前四十年在戰國。曹操是什麼人?是徹頭徹尾的東漢人,他死後一年,是曹丕的皇初元年,也就是說才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代。我們如果把曹操放在東漢的歷史背景下來看,曹操的很多問題就能夠解釋清楚了。

曹操六十六歲去世,一生經歷了漢桓帝、漢靈帝、漢獻帝三朝。《魏書》記載:「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曹操一輩子帶兵打仗30多年,經常拿著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

《詩品》有云:「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武黎嵩說,這是一個並不高的評價。古,說明曹操樸拙,沒有經過後代的繁華;直,是比較直白,沒有後代的雕琢。換句話說,曹操的詩不需要大家做注,看字面意思都能理解。後面一句,「甚有悲涼之句」,是說曹操的作品當中,有悲壯的色彩,這和他詩作的歷史背景有關係。

曹操精於兵法,在統一北方起到了積極作用,黃巾起義之後,東漢解體,軍閥混戰。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裡蕭條」的荒涼景象。

從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後消滅長江中下遊以北各割據勢力,統一中國北方大部地區。曹操在統一北方的戰爭歷時17年,是曹魏的立國之戰,並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

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徵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在對呂布、張繡、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鬥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苦寒行》是曹操在徵討高幹時作的一首樂府詩。蕭統將此詩選入《昭明文選·卷二十七》樂府類。

曹操在詩中生動描寫了艱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厭戰情緒。但實際上反映的是曹操不畏艱苦,積極向上,充滿勝利信心的奮發精神。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在《三國演義》裡,《短歌行》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被安排在建安13年赤壁大戰前夜。曹操臨江橫坐賦詩,在大宴將領的宴會上唱了這首詩。短歌行其實是喪歌,你會發現曹操這首《短歌行》的句子其實是湊來的。認真分析,沒有什麼學理,明顯不是一首經過雕琢,經過細心構造的詩,極有可能就是隨手寫下,隨嘴唱出來的,但是特別好。

開頭八句,曹操強調他非常發愁,愁得不得了。愁的原因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

最後八句的前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於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最後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確切地點明了此詩的主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

所以,建安15年,建安19年,建安22年,曹操在他最後的十年當中,連發三次選人的詔令,被稱為「求賢三令」。

相關焦點

  • 虎父無犬子,一代梟雄曹操的五個優秀兒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想當年曹操眼饞張繡的地盤,於是率兵討伐。張繡哪裡會是亂世奸雄的對手,說到帶兵打仗,曹丞相分分鐘教他做人,幾個回合便收拾的張繡服服帖帖。曹操順理成章的收編了張繡的地盤和部隊後,看到張繡的嬸嬸是個美女,曹操頓時驚為天人,再加上曹操的不雅愛好(人妻),於是一代奸雄曹操做出了讓他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把張繡的嬸嬸也給收編了。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張繡氣的差點犯了高血壓,認為受到了巨大侮辱的張繡揭竿而起,準備把曹操抓來切片研究,看看這個老不休是不是真的壞到腳底流膿。
  • 「一代梟雄」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
    曹操善詩歌,詩歌裡有他的政治抱負,有對漢末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憫世之情。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而詩歌是最接近靈魂的,今天小編選了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 一代梟雄曹操的20句名言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一代梟雄曹操為什麼沒有稱帝?|思想食堂
    姜鵬:大眾如何正確了解與學習文史文/姜鵬(歷史學者、思想食堂講師)
  • 英雄曹操:一生美女如雲,一生緋聞不斷
    漢代的倡家屬於民間演藝團體性質,出入於權貴和有錢人之家,在宴席和聚會上表演歌舞、伎藝,這種職業往往以家族為單位,一代代相傳下去,稱為倡家。曹操遇到的這個倡家,老闆姓卞,叫卞遠,祖籍琅邪郡的開陽縣。卞遠有個女兒,容貌美麗,是這個「家族演藝公司」的臺柱子,這時候剛好20歲。曹操對卞姑娘一見鍾情,後來把她娶回家。卞氏到了曹家,表現出與丁氏、劉氏不同的行事作風。
  • 「一代梟雄」曹操的識人用人之術
    相比之下,被稱為「一代梟雄」的曹操,他識人、用人的手段,才最具有借鑑意義,也被世人所稱道。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曹操發跡稍遲,因而其聲望、實力在初始階段遠不如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等,但最後的贏家卻歸屬曹操。究其原因,曹操用人智慧堪稱超邁群倫,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一探究竟!
  • 《短歌行》中見豪邁:一代梟雄曹操的心路歷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從荀彧制定的北方戰略來看,曹操已得中原地區十之八九,已成霸業之氣候。在曹操眼中,天下尚有兩人需要解決:劉備與孫權。儘管此時的劉備,尚且寄寓在荊州,但曹操早已將他視作心腹大患。這是一位勁敵,就連意氣風發的周瑜,也稱其有「梟雄之姿」。
  • 「一代梟雄」最經典的八首詩,原來他是這樣的曹操!漲知識!
    曹操善詩歌,詩歌裡有他的政治抱負,有對漢末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憫世之情。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而詩歌是最接近靈魂的,今天小依選了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帝王詩歌哪家強,當屬魏武與隋煬|品讀他們筆下的日月星辰
    引言創作詩歌自古就是國人抒發情懷的重要方式,那些詩人、詞人宛若天下的群星一樣璀璨,然而能廣為人知的卻只是一小部分,然而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從不缺乏曝光度,他們的名字和稱號就自帶流量,卻依然熱心創作,將自己營造成一個全能型人才,文能安邦定國,武能開疆拓土,絕佳的辭藻又能打動人心,這樣的人物歷史上鳳毛麟角。
  • 聆聽一代梟雄:曹操——短歌行!
  • 三國演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相信只要一提起曹操,大家用來形容他的字眼無非就是「一代梟雄」、「傑出的政治家」、「優秀的軍事家」,但似乎沒有太多的人特別留意過曹操所寫的詩,其實曹操也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詩人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當時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昭明太子的傳說
    一、石梅盤香餅的傳說昭明太子生於湖北襄陽,幼時隨母遷至常熟江陰等地。五歲已讀遍《五經》,曾居常熟石梅。至今還留有昭明讀書臺遺址。顧山紅豆樹有14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昭明太子親手種植。蕭統為何青睞紅豆,這裡有一段太子與尼姑相愛的故事。相傳南朝梁武帝篤信佛教,在國內大興四百八十座寺院,顧山興建的是香山觀音禪寺,寺內還建造了一座樓閣,名為「文選樓」。太子一向重孝,代父出家來香山寺,燒香祈願,保佑梁朝興勝國泰民安,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編文選,蕭統人到哪裡文選編到哪裡,全國各地有十幾處勝跡。
  • 一代梟雄曹操搶人妻坑兒子,卻未從徵服這個女人?
    作為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曹操在歷史上的形象卻不算太好,客氣一點的說他是「奸雄」,不客氣的乾脆說是「奸臣」,甚至「奸賊」。但魯迅先生卻很欣賞他,說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 原創:黑白分明「幾日春風一日雨」 《昭明文選》配樂朗讀 卷第二十四 詩丙 贈答二 曹子建 稽叔夜 司馬紹統 張茂先等詩歌二十七首
    關於《昭明文選》配樂朗讀之提示與說明:      如需跟讀朗讀音頻,務必持《中華書局出版社》之版本文本以對照。     本公眾號所有朗讀音頻後所附文字,均為網絡複製,和「中華書局出版社」之版本文字常有不符,故而僅為參考,一切均已朗讀音頻為準。至於原文,敬請各位參看《中華書局出版社》之《昭明文選》之版本。如需跟讀,務必手持《中華書局出版社》之版本文本。因文章過長,後續文章不再後附註釋。
  • 《卑鄙的聖人:曹操.大全集1-10》作者:王曉磊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一件件講透,曹操收拾三國群雄的卑鄙、奸詐、狠毒計謀;一頁頁浸透,曹操體恤天下眾生的柔情、仁義、聖人情懷。《卑鄙的聖人:曹操》《卑鄙的聖人:曹操2》(鎮壓黃巾起義,理想破滅!)《卑鄙的聖人:曹操3》(起兵徵討董卓,雄心暗起!)
  • 一首觀滄海 一代梟雄夢--名家觀滄海書法賞析
    曹操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戎馬一生為北方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曹操在詩歌上的造詣。曹操的詩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在他的詩歌中會運用大量的意象描繪出一幅畫面,通過這幅畫卷,我們可以看到人生百態。
  • 曹操和劉備:英雄?奸雄?梟雄?
    文:行雲織夢建安五年。許都。春深入夏,梅子成熟。兩個曾改寫天下的人物於亭中煮酒對飲。
  • 昭明太子:古代的佛系太子
    昭明太子蕭統,德行兼備,至孝至仁,恭謙好學,才華橫溢。他三歲受《孝經》,五歲遍「五經」,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十幾歲就盡通經義,善作詩文,成為一代才人。猶如風雨如晦的血色南朝裡,飄蕩的一抹清風白月。長大後的昭明太子,在政治上也寬仁愛民。被任為刺史的他推崇仁政,排斥重刑,賞罰分明,公正馭臣。對於六朝幾百年動亂的中原子民,這無疑是天將恩惠。梁武帝崇信佛教,而太子蕭統也不例外。
  • 「治世之英雄,亂世之梟雄」---曹操
    步入建安年代,東漢朝廷軍隊早已無可救藥,唯有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才是真正的「治世之英雄,亂世之梟雄。」     他以其過人的才智在軍事生涯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曹操戎馬一生,他用人唯才。是他打破了世族門第的觀念,抑制豪強。《短歌行》中將他對人才的強烈真實的渴望展現的淋淋盡致,他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
  • 一代梟雄曹操為何獨愛搶別人老婆?原因很現實.
    整理自頭條號『西奇博物館』眾所周知曹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中的梟雄,更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