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長江實驗小學武林府校區六(3)班班主任黃老師,會從盒子裡抽出三張寫有歌名的紙條,然後放歌給學生們聽。 記者 陳中秋 攝
前天,杭州的李女士回到家,偶然翻了下小學六年級兒子在電腦裡下載的歌曲,看到兒子設置成反覆播放的是一首叫《80000隻蚊子》的歌曲。她好奇地戴上耳機聽了下,結果完全不懂:「就聽到什麼嗡嗡嗡,吸吸吸,香香香的」,頓時有點蒙了。
她去搜了下歌詞,也覺得沒什麼實質內容,就是在講一群蚊子吸血。這首歌是一個叫李明霖的歌手根據巴音汗的《80000》改編的,網上還有視頻,歌手的表情配合歌詞,超級搞笑。歌詞如下:
「嗡我是蚊子/我叫李鐵錘/我們一天到晚/成群結隊地飛/半夜黑咕隆咚/看不見你的模樣/但這不影響/我找到毛孔的方向/很多次/飛在凌晨三點半的大街/也曾為了/找到肥頭大耳的人吸血……我在你睡覺時候吸血/保證你不痛/明天起床/只有一個小小的紅腫/見到你第一眼/你就是我的菜/嗡嗡吸你吸你吸你/嗡香香香/嗡吸你吸你吸你/嗡吸你吸你吸你/嗡香香香/嗡吸你吸你吸你/吸吸吸/香香香/吸吸吸/嗡……」
80後媽媽們很擔心:為什麼這些歌我們都沒聽過?
這位媽媽把兒子的愛好吐槽在朋友圈,快報官方微信也做了推送,立即引發眾多00後孩子媽的熱烈討論——
「我家的在聽什麼倉木麻衣,我也完全不知道是何許人也。」(註:倉木麻衣是日本女歌手,演唱了大量動漫歌曲)
「我們家小學五年級,居然在聽什麼南徵北戰唱的《熊出沒》,整天一有時間還要看一檔《我愛二次元》的節目,我問他什麼是二次元,他說懶得跟我解釋。」
「我家的喜歡洛天依、言和、初音未來,他爹完全不懂啥叫二次元。」(註:前面提到的幾個名字都是虛擬人物,二次元意思是「二維」,引申為在紙面或屏幕等平面上呈現的動畫、遊戲等作品中的角色。相對地,「三次元」也被引申來指代現實中的人物)
……
這幾位家長,大多是70後80後,一直也在緊跟時尚,平時覺得自己也沒這麼落伍啊,怎麼孩子們在聽的音樂自己完全不懂好在哪裡。有位媽媽還問過家裡的小朋友這些歌是怎麼知道的,他說同學都在傳,他聽了也覺得超好玩。
兒子在上四年級的一位媽媽很擔心,覺得兒子的喜好目前還很正常,「難道馬上就要突變了?」
而寶寶還在懷裡的一位媽媽說:「我一直以為以後肯定不會和我的寶寶有代溝的!現在才知道我還是太年輕……」
即將生娃的一位80後也提前焦慮了:「同樣80後,明年生娃,未來的代溝懷疑不是一點點!」
百度上有個00後貼吧,有57萬人關注,是00後孩子們的聚集地。這裡他們也討論過各自喜歡的歌曲。
一位五年級男生說:「猛愛言和、洛天依,愛聽達拉崩吧,黑暗五部曲,神經病之歌,黑魔王放克等,我媽媽都快瘋了。」
一個六年級男生說:「不喜華語歌,整天在電音與鬼畜的海洋中鍛鍊。」
還有個00後女生說:「《彩虹貓》洗腦歌知道吧,我聽的是十分鐘版的,看著那塊中間不知道是什麼東東的喵~拖著彩虹一直跑啊跑,耳裡也一直是喵喵喵~的歌詞,可是!我居然從一開始就笑得滾來滾去,最後我只能就癱在椅子上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