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劇《紙牌屋》第二季已於2月14日情人節華麗回歸併複製上一季的播出模式,一次性在線放出全部13集。該劇在內地由搜狐視頻全網獨播,13集英文版已經全部上線,而每晚8點會推出兩集中文字幕版。
【新看點】
弗蘭克在第一季末當上了副總統,如今他面臨的對手不再是小角色,而是總統沃克和大財閥塔斯克等重量級人物,而弗蘭克的妻子克萊爾也會走到臺前。
劇情更加黑暗
但不乏幽默
弗蘭克在第一季中,是其所在政黨的「黨鞭」。「黨鞭」一詞源於英國,指議會內代表其政黨的領袖人物。
弗蘭克一步步逼近權力的巔峰,而其中的是非善惡,卻越來越模糊不清。在新一季中,當上副總統的弗蘭克忙著清理「後院」。面對麻煩,弗蘭克不會留有餘地;同樣,掌握弗蘭克所有秘密的心腹道格是否會在這一季被清洗,則視他的剩餘價值還有多少。
弗蘭克還將面對新的政敵,除了要在總統沃克和大財閥塔斯克間周旋,更要防備復仇者的暗算,包括被他殺死的羅素的女友。
作為《紙牌屋》的靈魂人物,弗蘭克的扮演者凱文-史派西在受訪時表示,愈加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使第二季的劇情變得更加「重口味」以及出人意料。他希望《紙牌屋》能一直演下去:「我覺得劇中講的是人性的本質,而觀眾之所以喜歡看,是因為他們知道人性就是如此(黑暗)。」
女性角色崛起
接班人「冷酷」
弗蘭克能得到副總統的職位,可以說與妻子克萊爾的助力密不可分,她是一位幕後「牌手」。在新一季中,克萊爾將如何協助弗蘭克解決政治困局並發展自己的NGO事業,都受到觀眾關注。
夫妻兩人原本一致的步伐,在接下來的劇情裡會否產生變數也讓人感興趣。接近更年期的克萊爾有了生子念頭,這與弗蘭克的計劃有所衝突,會否成為兩人關係生變的導火線?在第二季中,克萊爾的戲份越發重要,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將被這對政治夫妻進行顛覆。
新一季中還有新面孔加入—來自加州的女民主黨人傑姬-夏普(莫莉-帕克飾)。經歷過伊拉克戰爭的她,被弗蘭克形容為「冷酷無情的實用主義者」。這位有原則、有野心、有執行力的女政客,被弗蘭克欽點為他的繼任者。可是這位接班人看起來並不那麼「聽話」,這讓弗蘭克頗為頭痛。
【有多火?】
總統也粉,歐巴馬求勿「劇透」
美版《紙牌屋》改編自英國麥可·多布斯爵士的同名政治驚悚小說,1990年英國BBC曾把這部小說搬上螢屏,英國版《紙牌屋》被評為「100部最佳英國電視劇」之一。
20多年後,美國版《紙牌屋》同樣走勢凌厲。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紙牌屋》第二季上線之前,特意發表了推特:「明天看《紙牌屋》,請大家別劇透。」他還@了《紙牌屋》的官方推特帳號,但對方表現得十分淡定,只是無任何評論地轉發了一次。反倒是《紙牌屋》中的女二號凱特·瑪拉激動不已,迅速轉發並說:「這事兒剛剛發生了!」
其實,歐巴馬一早就已表現出對這部電視劇的喜愛。2013年12月中旬,歐巴馬在白宮會見一幫科技公司大佬,其中就包括投資製作《紙牌屋》的Netflix公司老闆,歐巴馬對對方半開玩笑地說:「我在想你是不是把最新一季《紙牌屋》給我帶來了。」
據悉,Netflix已確定將繼續拍攝第三季《紙牌屋》。
堪稱革命,「大數據」的勝利
2013年,美國網絡公司Netflix推出《紙牌屋》。該劇摒棄傳統的播出模式,選擇在網絡上一口氣連播13集,最終贏得極高的人氣和口碑。《紙牌屋》的成功被視為視頻網站對傳統電視媒體的一次逆襲,讓外界認識到在線視頻網站之前一直被低估的能量。這樣一次性放出全季的革命性播放模式也引起了業界的空前討論,英國《獨立報》說得很直接:「是的,它預示著一場革命!」
過去的傳統電視網根據收視率高低,決定是否購買劇集「存貨」,而在沒有任何預告片出來前,Netflix便砸下了兩億美元訂購了兩季《紙牌屋》。用美國《赫芬頓郵報》的評論來說,這兩億美元無異於一場「豪賭」。
但Netflix是有底氣的,那就是對「大數據」的運用。據悉,Netflix很早就對各種數據進行了統計,他們發現:喜歡觀看1990年BBC版本《紙牌屋》的觀眾,同樣是導演大衛·芬奇的擁躉;同時,這些人也很愛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於是,把這三個元素糅合在一起的想法誕生了—請大衛-芬奇翻拍《紙牌屋》,凱文-史派西來當主演。《紙牌屋》的橫空出世其實就是一場「量身定做」。
展現權謀,是真實還是抹黑?
像《紙牌屋》這類「陰謀政治劇」在美國人氣高企。一窺鮮為人知的華盛頓內幕,從殘酷的權力爭鬥中讀懂人性的黑暗面,是許多觀眾喜歡該劇的原因。
《紙牌屋》的主創班底極其強大,其製作人之一博-威廉曼曾做過希拉蕊的助理,也是2011年大熱電影《總統殺局》的編劇之一,對美國政壇非常了解。男主角凱文-史派西出演弗蘭克一角之前,也對華盛頓政壇很熟悉,不僅多次跟隨國會議員工作,還仔細了解過「黨鞭」的真實工作內容。
不過,該劇還是受到了各方爭議。弗蘭克在劇中各種陰險毒辣的權謀手段,引起擔任過「黨鞭」的政客霍耶的公開質疑:「老百姓本來就對政治有不公平的負面看法,而《紙牌屋》以虛假、邪惡來描繪政治,這太過分了!」劇中弗蘭克與女記者佐伊的互相利用關係,也引來美國記者的不滿,他們認為不應該把「白宮記者」描繪成一群為了成名而毫無底線,甚至不惜用年輕肉體來換取消息的人。
去年,《紙牌屋》第一季口碑爆棚,獲艾美獎9項提名,導演大衛-芬奇不負眾望拿下最佳導演獎,而女主角羅賓-懷特也憑該劇問鼎金球獎視後。第二季《紙牌屋》除了原班人馬回歸,更加入新成員。
【「海盜季」】
美劇掀起「海盜熱」
每隔幾年,美劇就會出現一些新的題材,並迅速跟風扎堆。2014年,美劇將開啟的新題材是—海盜。號稱電視劇版《加勒比海盜》的《黑帆》正在Starz播出,《海盜王國》也將於今年夏天在NBC開播,兩部劇的起點都定於1715年的新普羅維登斯島,那是一個海盜即將面臨現代文明衝擊而肆虐的時代。
《黑帆》最大招牌
是監製麥可-貝
美國時間1月26日,《黑帆》在Starz電視臺開播。談《黑帆》,不得不提羅伯特-史蒂文森的著名海盜小說《金銀島》。小說中,弗林特船長是留下70萬英鎊藏寶圖的傳奇人物,而大反派西爾弗是一名海盜頭子,外號「獨腳廚師」。《黑帆》中的故事,發生於《金銀島》之前的20年,當時弗林特還只是新普羅維登斯島上被稱為「海盜天堂」的無政府社區的一名船長,為了幹一票數額巨大的生意,數月入不敷出,被屬下暗指軟弱,船長地位岌岌可危。而此時的西爾弗,也只是一個謊稱廚師以保生存的小偷。
對於非海盜題材粉絲來說,最大的招牌是監製麥可-貝,這位《變形金剛》導演說,「該劇集結了災難、驚險、恐怖和人性,我很興奮可以將領域拓展到電視圈,並獲得大家的認可」。
海盜題材扎堆
不見得是件壞事
關於海盜,歐美的小說和電影中有各種不同的故事,去年,由愛爾蘭和加拿大製片的《維京傳奇》,以千年前的「北歐海盜」預熱了該題材。海盜題材扎堆,不見得是件壞事。近年來,各大平臺在吸血鬼題材的競爭便已證明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時間2月27日,《維京傳奇》第二季將在History頻道回歸,該劇沒有講述加勒比海的海盜黃金時代,卻因維京人被稱為「北歐海盜」而打上海盜電視劇的印記。新一季,維京人首領洛斯布洛克打算停止遷徙,卻陷入「海盜民族」的定居困境中。
觀察家
反英雄的《紙牌屋》為何如此火
美劇《紙牌屋》去年火了一把,今年情人節上線的第二季,看來會更火。《紙牌屋》的大熱,不僅在於劇集製作的精良,還有著深厚的群體心理基礎。
這是一部起用了奧斯卡班底,明星雲集、投資上億美元的豪華巨製,但在大片應接不暇、觀眾口味已經被吊高的今天,燒錢並不能保證成功。製作方Netflix是美國著名的在線流媒體服務商,決定投拍《紙牌屋》之前,Netflix就從海量用戶數據的分析中得出結論:人們對政治劇集、導演大衛-芬奇和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的期待值出現了高度重合。而這項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事實上反映出當下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對觀眾群體心理的潛在影響。
以往的好萊塢大片和美劇有個長久形成的傳統,即「精英治國」,白宮裡是一群嚴格遵循法理和民主制度,為保障國民利益而勤勉工作的公僕。即使是表現政治鬥爭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大致跳不出這個框架,所以好萊塢經常被視為宣揚「美式價值觀」的機器。
但近年來這種傳統被顛覆了,「反英雄」大行其道。在《紙牌屋》裡不僅完全沒有道德層面的「好人」,連遵紀守法、照章辦事的人都幾乎銷聲匿跡。男主角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是個老奸巨猾的政客,第一季裡他從黨鞭(國會多數黨督導)爬到了副總統位置,第二季裡繼續黨同伐異,向權力巔峰衝刺。而他周圍全是同類,為了獲取權力,每個人都可以採取包括誹謗、賄賂、謀殺在內的一切手段擊倒對手。這裡當然有為了增強戲劇效果的誇張,但做到了細節真實。
《紙牌屋》是將美國政壇陰暗面放大到極致的演繹,是各種整人手段的教科書。情節黑暗不要緊,要緊的是觀眾願意相信,真實的美國政治鬥爭比劇情更黑暗。
普通民眾追捧《紙牌屋》,大約是從中找到了職場奮鬥的共鳴:誰沒有親歷或目睹過狗血的人際關係紛爭呢?而真正的掌權者如歐巴馬,喜歡《紙牌屋》則有另外的理由:據媒體報導,去年12月中旬歐巴馬曾在白宮召見一眾科技公司大佬,其中就包括《紙牌屋》製作方Netflix的老闆。正被監控醜聞和醫改問題困擾的歐巴馬表示,自己非常羨慕《紙牌屋》裡政府運轉的高效:「多希望可以有如此殘酷無情的效率。」而《紙牌屋》第二季裡加重的中國元素,也體現出了熟諳華府內情的編劇團隊的考量:中國乃至亞洲的戰略優先級,正在白宮的會議桌上提升。
在廣大民眾的視野裡,權力運行是神秘的「少數人遊戲」,只能從政治劇集裡窺視冰山一角—《紙牌屋》之所以走紅,正是因為滿足了這樣的心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