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清淺
隨著綜藝《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熱播,首次參加綜藝、頂替《演員請就位第一季》導師李少紅席位的爾冬陞因敢於說話收穫了無數讚賞,很多人對其路轉粉。而今年4月份,同樣是參加了綜藝(《王牌對王牌》)、敢於說話的許飛卻沒有收穫多少讚賞,相反還被不少網友質疑她情商低。
這裡頭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玄學呢?仔細分析一下其實也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只要當事人注意一下就可以「趨利避害」的。
一、節目定位不一樣
《王牌對王牌》是暖情互動挑戰類棚內綜藝節目,所以節目必須要給人溫暖,少許心酸是允許的,但不能多,抱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適可而止,且這抱怨換下角度後還得是另一種讓人嚮往的幸福。一旦有人跑偏了基調,主持人就會想方設法拉回「正軌」,甚至被剪掉或混剪。
而《演員請就位》是角色競演真人秀,坐在臺下的是四位導演,儘管他們收穫了名氣甚至尊敬,但身為圈中人,面對資本對娛樂圈的運作,他們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比如他們在拍某個劇時對某位演員並不那麼滿意,但由於資本在作祟,也只能硬著頭皮給他(她)導戲,甚至加戲。所以在節目中,當某個演員觸發他們這種無奈時,也會表示感同身受,會用自己的影視力為改變娛樂圈的怪現象作點點的努力。
於是,我們會看到導演們對藝術的傾向。面對資本作用下,有流量沒演技的明星卻能演主角,他們也會提出質疑和不滿,面對有演技的演員被埋沒,他們也會遺憾甚至憤慨,並在節目中儘自己的能力拉一把。所以,在節目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激烈的辯論」。而節目組也樂於讓這樣「激烈的辯論」存在,不切掉,甚至還會通過剪輯處理得更激烈下。背後的邏輯是吵得越猛,就有可能上熱搜、獲關注,從而拉高收視了。
二、說話所站角度、立場或目的不一樣
《王牌對王牌》裡許飛上臺沒多久就開始抱怨尚雯婕,且情緒愈發激動,當厲娜等人看不下去或者說出於個人目的反擊許飛的質疑時,許飛甚至直接開撕,哪怕是後來尚雯婕逐一進行了回復也不買帳。
這還沒完,在節目播出後,許飛還繼續在微博上懟尚雯婕。如果說節目播出後,許飛保持沉默,可能這事也不會發酵這麼厲害,甚至還會有不少人站在許飛這一邊,誇她是重感情的人,說她真性情。然而許飛的舉動,加上節目中別的嘉賓的參與,這就給人蹭熱度之嫌或者說外界評論的情商低了。
而爾冬陞是為演技過硬者立言,希望演技好的人有出頭之日,希望娛樂圈的風氣能改變一下,至少不是唯資本論英雄。雖然他認為電影是商品,但他更認為電影是含有藝術的商品。如果電影過分被資本所操縱,製片人、投資方可以掌握用哪個演員的大權尤其是主演,想要保持電影的藝術成分就太難了,畢竟製片人、投資方所推薦的演員並不全都是演技好的,甚至很多時候演技還非常差。
如果用一個演技極差的演員,即使別的工作都做到了滿分,那也是很難呈現出一個好的作品的。而爛片觀眾已看膩,對娛樂圈演技差的演員也已容忍到極點,所以看著爾冬陞懟流量明星、演技差的鮮肉、小花,觀眾只會覺得爽,覺得自己忍了那麼多年,但因自己不是圈內人更不是製片人、投資方奈何不了這些演技爛的鮮肉、小花,感覺很憋屈,今天終於有人為他們出口氣了,所以看得特別爽。
所以啊,上綜藝敢說話收到的效果也是有差別的。能不能直話直說也是得看節目性質的,同時還要考慮自己所說的話能不能引起共情,如果不能,且所說的話又跟節目定位不相符的話還是不要說了,爛在肚子裡總比說出來好。看來古人說的那句話果真有道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本文由清淺之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