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陳凱歌,卻安不下一個小道士的心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導語:陳凱歌新片《道士下山》上映,這部改編自《一代宗師》編劇徐皓峰原著小說的武俠電影,原本讓許多觀眾倍增期待,卻沒想到甫一面世就遭遇吐槽。評論人侯虹斌認為毫無邏輯的故事、漏洞百出的細節以及荒誕不經的人物造型,背後都透露著沒有誠意的精神內核。「心之所安」本該是影片的深刻命題,但導演卻在片子中先後給主角講述多種不同的價值觀,而且完全是片葉不沾身,沒有留下印記。小道士何安下始終隨波逐流,碰上誰就是誰,只算得上英雄豪傑身邊的小隨從。這樣一個平面人物,卻被捧為一個「找到了心」的人。比起同樣講述武俠人物精神成長的《臥虎藏龍》,陳凱歌的「深刻」,膚淺得令人發笑。

終於,在《道士下山》之後,眾人對陳凱歌的期待可以徹底放下了。他在《霸王別姬》和《孩子王》、《黃土地》中積累起來的聲譽,在《無極》之後,中間還曾勉強掙扎著留了一口氣,在《道士下山》中,終於被卸下了。

後文嚴重劇透,請自帶避雷針。

道士何安下在最開始下山的時候,還是一個不知道錢為何物的懵懂少年(如果不考慮演員自身的年齡和長相的話),所以他謝絕了賞錢,卻餓得只好搶別人的荷葉雞。此時,他尚且不知道俗世最基本的運行規則;但他在進入崔師父的家中當學徒的時候,卻無師自通地知道了「捉姦」這類世間複雜的情感問題,並且,還學會隱瞞著師父。

第一個故事的內核,是潘金蓮與武大的故事;而那位姦夫,是武松與西門慶的合體;何安下,則是武松與武大女兒迎兒的合體。小叔子與嫂子毒死了師父之後,還跑出去偷情,何安下為師父報仇,把船鑿沉了。意味深長的是,他不僅把船鑿沉了,還特意地遊到水裡,靜靜地看著林志玲在他面前,掙扎,死去。

這時候,我不由想起那位替兄報仇的武松:「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剝淨了,跪在靈桌子前。……說時遲,那時快,把刀子去婦人白馥馥心窩內只一剜,剜了個血窟窿……」

禁忌與妒忌,在何安下殺死嫂子和小叔子這對姦夫淫婦之後,終於一了百了。他之所以心神不寧,跑到寺廟,不在於他殺了人,而是對自己勃發的情慾用了這種方式來解脫,仍然有不盡的迷惑。

如果不信,可以參見後來何安下吃了帶迷幻功能的山珍野味之後,終於承認他的夢想就是「和師娘睡覺」。這和是武松非常相似的:武松在與潘金蓮的新婚之夜,用一種潛藏著性意象的極端暴力語言,拯救了自己有缺陷的道德。

但影片沒有好好地交待或者發展這個情節,而是用了一個老和尚,以一種自作聰明、故弄玄虛、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那一套東西來忽悠何安下;看到這一幕,我就很想「呵呵」他一臉。實際上,何安下確實也聽不懂老和尚的故弄玄虛,該困惑的還在困惑著。

為了解決何安下的情慾困境,電影後來安插了一個求子的美少婦,和何安下來了段一夜情。這算是解決方式嗎?是在告訴你一切由情入性、由性生情的深層次的迷惘,甚至是手刃淫婦帶來的性刺激,只需要找人來這麼一次活塞運動,就可以消解掉,從此專注於追求真理了麼?

第二個故事,從何安下接手了師父的藥店之後開始,劇情便進一步雪崩了。何安下開啟了見一個就拜一個為師、拜一個師父就死一個師父的外掛模式。

何安下在戲中一直強調「找不到心」,這部電影本來就該告訴觀眾,一個自幼長在深山、心思純淨的年輕人是如何在俗世裡找到心的。「心之所安」這樣深刻的命題,太符合陳凱歌這樣的「深刻控」了。但是,我很難理解一個導演為什麼會在片子中先後給主角講述多種不同的價值觀,但完全是片葉不沾身,沒有給他留下印記。老道士教何安下「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但何安下一下山,劈頭蓋臉面對的是情慾與情殺,十四字箴言於他毫無用處;接下來,他目睹了一場「不要相信任何人」「不擇手段才是大贏家」的陰謀暗算,卻沒有給他人生指導意義;有時告訴他「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快意恩仇,有時又教給他「放下恩怨、立地成佛」的勸誡,有時還有「壞人打了你左邊臉,你還要把右臉轉給他」的恕道;時不時,還穿插上萬惡的舊社會、萬惡的巡捕房,告訴你社會的黑暗;還有最最時髦的基情,告訴你兩個男人之間的愛,義薄雲天;最後,大反派還為了救兒子,演繹出感人的父子情。

想一想導演都幹了些什麼吧:讓遠離江湖一心淡泊的掃地僧(郭富城)給何安下講了一噸的道理,然而,這些道理僅僅是為了讓掃地僧在掃地的時候,滿地落花,更加迷人。

確實,落花很美,小廟很美,樹林更美;林志玲很美,郭富城很美,張震更美。所以,票房迅速過了兩億。但那又怎麼樣?毫無邏輯的故事,漏洞百出的細節,荒誕不經的人物造型,沒有誠意的精神內核,甚至令網友油然生出「被低估的《無極》,被高估的《道士下山》」之感慨。

事實上,何安下的故事,是一個尋找內心、精神成長的故事。這是一個很值得講述的故事。記得,上一個在電影中講述精神成長的武俠人物,還是玉嬌龍呢。

玉嬌龍有一個江湖的夢,她是一個貴族女子,希望自由,所以在尋找一個好玩的江湖。對於玉嬌龍來說,她遊蕩了江湖一趟,李慕白也死了,原本她在想像中的江湖夢變成沉重的現實,夢就破碎了。再也沒有什麼「好玩」、值得玩的了,面對懸崖,她一跳了之,簡單粗暴。

而何安下,他的江湖夢,是謀生,是窮而後定,是在找一個能吃飽飯的江湖。很難說哪個江湖孰高孰低。但在遊歷江湖的成長之中,何安下認了那麼多師父、死了那麼多師父,他的性格並沒有推進,他始終隨波逐流,碰上誰就是誰,就連最後隨查老師上山,也被動的。誰會被一個隨波逐流的小人物打動?尤其他被設定為英雄豪傑身邊的小隨從?

但導演完全沒有意識到何安下是一個平面的人物,而是讓他與英雄們分享顯而易見的成功,把他捧為一個「找到了心」的人物。比起《臥虎藏龍》中李慕白所言的「我並沒有得道的喜悅,相反地,卻被一種寂滅的悲哀環繞」,陳凱歌的「深刻癖」,發作起來,簡直膚淺得令人發笑呢。

侯虹斌,歷史小說作者,專欄作家,媒體從業者。

版權聲明:《洞見》系鳳凰文化原創欄目,所有稿件均為獨家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陳凱歌"下山"?我們該如何評價《道士下山》
    陳凱歌也沒有說這塊,但一些觀眾延續了對《霸王別姬》的解讀癖好,尤其「大地吹簫,天地交合」這段旁白配上兩人在地上翻滾的鏡頭更加坐實了這種舊觀念——這有一個電影情節上的時間差問題——那段旁白和草地翻滾的戲不在一個事情發展線上。我看,就是兩個事了。▲視頻:《道士下山》終極預告片 宏大場景悉數曝光,時長約01分17秒,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 陳凱歌的電影為什麼總是要安插一個"男扮女裝"的角色?
    陳凱歌新作《道士下山》登陸百視通院線。口袋君總要做點應景策劃。
  • 《道士下山》:入錯行的陳凱歌
    《道士下山》:入錯行的陳凱歌文|楊時暘陳凱歌拍電影已經30年。如果說哪怕《道士下山》是一個有十年從業經歷的導演作品,這都說得過去,而30年的經驗竟然拍出了這樣一部作品?!在綜合考量之後,陳凱歌留下了打鬥場面可以販賣特效;留下了兒女情長,可以販賣床戲和基情。但問題是,如果這樣去拍,又何必買下徐皓峰的原著?你自己按照這種低層的設想,重新編造一個故事不也挺好?這並不是陳凱歌第一次做出這樣簡單粗暴的削減和篩選了。當年的《梅蘭芳》只保留感情線的剪裁方式,已經飽受爭議。
  • 詳解《道士下山》:陳凱歌葫蘆裡買的什麼藥
    志玲姐姐頭比較小,肩膀也不寬,但是臀圍實在是有點大,真的不適合這民國旗袍造型。於是這個畫面整體垮掉了,不但是因為胯部太大,而且整個背部也沒有一點柔美的感覺。志玲姐姐美則美矣,只是陳凱歌沒本事把她美的那一面拍出來。
  • 《道士下山》北京首映 陳凱歌盼望再做證婚人
    陳凱歌和張杰  千龍網7月2日訊(記者 高騫)7月2日,影片《道士下山》召開「不虛此行」全球首映發布會,導演陳凱歌,出品人兼總製片人陳紅攜手主演王寶強、郭富城、張震、林志玲、範偉、元華、王學圻、吳建豪、陳國坤、林雪、
  • 《道士下山》的原著小說是如何講述道士下山的?
    《道士下山》的原作者徐浩峰至今未對這部電影做出任何評價,但在電影放映過程中,我仿佛能夠想像著他站在北影的講臺上,一邊對著影片畫面一邊皺著眉頭痛心地教育他那些學生:「這些個冗長得像是兒童頻道媽媽在絮絮叨叨的旁白到底是什麼鬼,故事本身就是觀念,要講故事,不要講觀念!觀眾不聾更不瞎!」「直指人心的高潮臺詞要用大全景冷處理,近景拉不出深邃和深刻啊!」
  • 細算浮生千萬緒,道士下山煉真炁,孤標傲世皆誰隱,萬般皆紅塵——陳凱歌《道士下山》 免費在線觀看
    何安下後來跟弟子們說,天地間,道大,人也大,人生本來就是上山、下山,而道心原本寬廣,可容萬物,裝得下山河大地、萬古星辰。——陳凱歌《道士下山》道士下山 (2015)原著作者不是專業小說家,其志也不在此。徐浩峰更似近代江湖文化的弔唁者,「真實江湖」的還原人。電影《道士下山》通過技術另闢了一域。選擇的文學形式大抵位於稗官野史、志怪奇談之間;又借殼武俠和玄幻。編劇處理後,使背後的作者看起來不只有一個徐浩峰,還好像有比如燕磊生、大力金剛掌(茅山後裔作者)或一堆其他網絡寫手,影影綽綽一堆各種時代的影像。到最後,這部電影還真完成了一個在文化和宗教邏輯上的生長。
  • 電影簡評《道士下山》好看的電影推薦
    反而《道士下山》,裡面倒頗多玩味之處。電影的男主角是下山的小道士,名字耐人尋味:何安下。雖然片中說此名字是因為老道士不知道把遺棄在道觀的孩子放在哪裡而起名。實際上,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如何安放其心。這個名字就像很多人心中的一個疑問:「紅塵紛擾的當下,如何安放我心?」而《道士下山》中的「下山」,想要表達的就是:不沾世事的小道士,如何在紅塵滾滾的現世,通過修行和歷練,安放內心。
  • 【道士下山】範偉OOXX林志玲,畫面太美,不忍直視啊……
  • 《道士下山》曝主題曲 陳凱歌欽點張杰莫文蔚
    《道士下山》曝主題曲 陳凱歌欽點張杰莫文蔚 《道士下山》定於7月3日暑期檔上映。而對於張杰、莫文蔚此次對電影《道士下山》主題曲《一念之間》的傾情獻唱,導演陳凱歌表示:「兩位優秀樂壇唱將精準的找到了影片所需表達的情感氣質。」
  • "道士下山"上映一天票房破億 陳凱歌解釋"看不懂"
    《道士下山》上映日吸進1億元   昨日下午,電影《道士下山》導演陳凱歌和林志玲到廣州見媒體。陳凱歌說:「這個電影結構上就是《水滸》,先物質後精神,先凡人後真人、高人。這就是王寶強爬樓梯,最後見天見地見自己……」   全場肅靜,還是機靈的志玲姐姐幫大家解圍:「這部電影有很多娛樂的元素,只要大家看了電影快樂就好。」陳凱歌也趕緊撫慰大家說:「志玲說得很對,這部戲不需要高智商才能理解,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元素……所以,這個電影不需要動腦子。
  • 《道士下山》惹爭議,盤點歷史上有名的下山道士
    《大聖歸來》、《煎餅俠》等片,但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不過因為題材特殊,現在惹上了一個大麻煩,因為道教界看不下去了。從最近小品演員賈玲用花木蘭的形象做喜劇創作,被花木蘭研究協會要求道歉,到如今中道協權益保護委員會譴責陳凱歌,娛評人黃豆豆發問:按照這個邏輯,《大話西遊》把唐僧塑造成一個碎碎念、磨磨唧唧的形象,需不需要道歉?《還珠格格》把乾隆爺塑造成處處留情的種馬帝需不需要道歉?《暗戀桃花源》將陶淵明文學名著改編成三角戀,需不需要道歉?
  • 《道士下山》背後的中國哲學
    《道士下山》公映後,仍然如此,網絡和媒體充斥的多是各種吐槽,人人比著尖酸、賽著刻薄,似乎不毒舌不足以平「民憤」,關於電影本身的討論反而少之又少。有時我覺得對於陳凱歌引發的這種現象,甚至比陳凱歌的電影更值得研究。《道士下山》在陳凱歌的電影中,雖稱不上經典,但比起近兩年的國產大片來說,顯然是一部用心之作。
  • 《道士下山》:劇情沒特色 沒人在乎說教的大道理
    《道士下山》:劇情沒特色 沒人在乎說教的大道理 時間:2015.07.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桃桃林林 分享到:
  • 《道士下山》林志玲婀娜多姿 大師為其打造
    近日,片方發布了一組「春色滿園」主題劇照,首次曝光由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陳同勳操刀的女主角林志玲多款絕美造型。更有其與王寶強、範偉、吳建豪三大男星角色關係之展現,引人遐想。  已定檔7月3日暑期檔上映的《道士下山》近日發布一組「春色滿園」主題劇照,女主角林志玲在片中造型首次曝光,而劇照中呈現出的她與王寶強、範偉、吳建豪三位男性角色之間的人物關係,也頗耐人尋味。
  • 《道士下山》:第五代導演正在集體謝幕,一個時代的翻篇!
    然而2005年的《無極》讓他從神壇上跌落,網上更是掀起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調侃。作為一個滿身「情懷」的大導演,這只能說是一次「國際商業大片」的嘗試,不可否認的是在自己不太熟悉的魔幻題材領域,陳凱歌這次嘗試是以失敗而告終的。隨後的十年陳凱歌幾乎陷入了沉寂,無論是《梅蘭芳》、《趙氏孤兒》還是《搜索》也都乏善可陳。
  • "道士下山":郭富城張震滾草坪畫面太美不敢看
    下山時他以一顆赤子之心面對一切,現在發現這個世界與他的想像有多麼不同,他終於明白了臨下山前師傅說過的一句話:「不擇手段是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陳凱歌的「道士」終於下山了,單從拍攝過程而言,這差不多算是陳凱歌最命運多舛的一部電影。
  • 幾年後,我才看懂了王寶強、林志玲主演的這部《道士下山》
    昨晚睡前我重溫了一遍陳凱歌的《道士下山》。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肯定比不上《霸王別姬》,甚至也比不上《妖貓傳》,但它相比這些年動不動就創造幾個億票房的一些小成本商業片來說,完成度算是比較好的了。 王寶強主演的「何安下」是一個孤兒,從小被道觀師傅收養,學了一點醫學,也學了一點武學。師傅安排他下山去闖世界,並贈了他一句話:「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 《道士下山》:別只看林志玲嬌嗔滾床單
    雖然預告片只有短短一分多鐘,但喜感和懸念卻一個不少。開場便是王寶強飾演的何安下,赤裸上身,躡手躡腳搬梯子迅速上爬,更在空中完成了個帥氣的翻滾……哪知鏡頭一轉,小道士竟是在「偷窺」師父師母的魚水之歡。而小道士也開始憧憬自己的愛情何時到來,直到王學圻飾演的高僧突然亮相……《道士下山》「食色版」預告片當不知道導演是陳凱歌,不知道主演有張震、郭富城、元華、王學圻、李雪健、吳建豪的時候,你或許以為《道士下山》就是一部美女與野獸的奇情美欲的故事。「食色版」預告片只是開胃小菜,重量級的核心看點在「絕技版」預告片中浮出水面。
  • 道士下山,亂世修行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2015年上映,由王寶強 、郭富城 、張震 、林志玲 、範偉主演的動作電影《道士下山》。大隱隱於市,高手在民間。想要參破真諦看透紅塵,就要往紅塵中去。一個與世隔絕的小道士下山以後會遇到些什麼事呢?閒話少續,我們一起來看電影吧。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百姓的物資匱乏,道觀裡也不例外,人多糧少。道觀裡的老道長讓徒弟們比武,以比武結果來決定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