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女神口碑背景,DC拍出了一部反烏託邦電影?

2020-12-22 寂寞的機王

《神奇女俠1984》在12月18日正式上映,重點是美國上映時間是12月25日,我們可得到了「超前觀影」的優勢。再加上2017年第一部神奇女俠口碑極高,這次第二部,大家的期待值挺高的。

我們非常有幸,不僅是觀賞了零點首映場,還現場與女神帶領的劇組們作了連線直播互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用更佳的心情去觀賞了整片。

先「劇透」一下,片尾只有一個彩蛋,大家可以看完彩蛋就離場哦。。。

哈哈,這個不算劇透?好吧,來電乾貨!

先總結一下《神奇女俠1984》:

放心,神奇女俠還是那迷人的女神,動作、神情、演技都交足功課,不會令大家失望;

失望的是,導演刻意讓女神太受虐了,讓觀眾們都非常心痛;

男友復活了,女神再次戀愛了,女神還從男友身上學了新技能;

151分鐘片長是「值回票價」的,但不少觀眾應該會睡上一小覺,這性價比只有觀眾自己衡量;

為何是「1984」,多少人看過《1984》,多少人知道烏託邦和反烏託邦?建議先去「科普」一下,再去觀影吧;

電影裡,最佳的是配樂,值得大家細賞,彩蛋後也值得聽完再走哦。畢竟睡了一小覺,會停精神的!

為何片名叫「神奇女俠1984」,為何是1984?

這1984,會令我們想到了反極權主義的名著《1984》?《1984》反烏託邦文學的代表作,對世界是一種警惕性。

從《神奇女俠1984》的劇情裡,展現出的就是對人性貪婪方面的批判。一切從願望開始,從小小的願望逐漸變成了貪得無厭的願望,最後造成了各種破壞,甚至還差點迎來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耐人尋味的是,你1984的美國總統原來是如此的「杞人憂天」,怕這個怕那個,從而也要找來「神仙救駕」。

由於是一種「政治諷刺」,導演將大家都期待的爆米花電影拍成一部「有深度」「很深奧」的電影。說白了,就是一部劇情沉悶的電影!

我們的女神其實是非常孤獨的,電影裡有其寂寞無奈的描述。而她的最大願望,除了世界和平,導演另外設置為:希望男友復活。

這看似沒什麼意義的願望,居然通過特殊的方式,實現了!

由此,大家可以從熒幕裡看到女神再次戀愛了。但,大家觀看時基本都沒有帶上祝福的心,因為這個願望「實現的太假了」!

這也是「沉悶的劇情」的開始,然後劇情展現出的是各種誇張!本來科幻電影是應該有點誇張,例如漫威的滅霸一個響指,就令全宇宙消失一半人口。而滅霸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實現這個願望,非常難得。但這次神奇女俠用一個願望「換來了「無窮無盡的願望,甚至是毀天滅地的,這就誇張得實在太過了!

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會繼續支持女神的,畢竟DC難得有如此真善美的角色,只可惜DC的套路都是黑暗的,也苦了女神。而我們女神的成長道路還是正路的:

小時候,為贏而戰;

長大了,為愛而戰;

感悟後,為正義而戰。

雖然在劇情方面沉悶感非常濃,而整片的製作還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特效方面,就是如今一部及格的科幻片特效,雖然沒有太大的驚喜度,但也是賞心悅目的。

在沉悶中,我還「獨自享樂」,對比DC的劇情聯想起漫威的點滴。尤其看著女神穿上一套鎧甲和豹女打鬥的場景,我就聯想為黑豹VS鋼鐵俠,而且鋼鐵俠還被抓到非常無奈,呵呵。

其實,女神穿的不像鋼鐵俠,而是像黃金聖鬥士,這到底是哪個座呢?

另外,配樂非常好聽,是出自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的手筆。由於有如此美妙的配樂,也能消除了劇情中的一點點沉悶感。然而從劇情來看,我是看著看著就按此順序想起了三首歌曲:

《人鬼情未了》

《I believe I can fly》

《童話》

不知道誰會有如此的同感呢?可以來探討探討。。。

相關焦點

  • 《1984》的顛覆改編,一部容易被忽略的反烏託邦佳作
    作為20世紀「反烏託邦三部曲」中最為聞名的一部,《1984》自然成為了電影改編的目標題材。早在1956年,也就是小說出版的7年後,麥可·安德森就拍了最早的一版電影。然後到了1984年,也就是小說故事中所發生的年份,如果沒記錯的話。麥可·萊德福特地在那年把自己的翻拍作品搬上大銀幕。
  • 上線即崩壞,反烏託邦題材咋這麼難拍
    在這個走向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需要一部《美麗新世界》,來重新給出警示與反思。可惜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番環球旗下流媒體Peacock出品的劇集《美麗新世界》,並未能夠成為一部「當家神劇」,口碑自上線開播以來是一路下滑。豆瓣開出7.2分的低分,也成功地與今年的另一部反烏託邦題材劇集《雪國列車》相提並論。
  • 【君君電影院】6部反烏託邦科幻電影,讓你欲罷不能
    反烏託邦題材的電影是很多科幻迷的心頭愛。
  • 《神奇女俠》口碑爆表 「女神」能否拯救低迷的DC電影?
    4部DC電影的爛番茄新鮮度從《鋼鐵之軀》開始,DC電影就告訴所有觀眾,他們要打造的不是一個輕鬆的漫改電影宇宙,沒有去照搬復刻隔壁漫威家的道路,而是選擇了一條堪稱HARD模式的道路堅定且堅持地走了下去,這也讓DC幾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太過於明顯:深刻和刻板、嚴肅和無聊,前後者之間的界限太過於模糊,而華納卻始終沒有能打造出一部達到完美平衡的電影。
  • 劇版《雪國列車》又撲了,反烏託邦怎麼這麼難拍?
    或許是由於TNT先行一周、Netflix尚未播出,豆瓣有著過萬「想看」的《雪國列車》條目下,目前只有700人給出了評分。高期待並未換來高口碑。雖然這部劇請來了奉俊昊、樸贊鬱擔任監製,詹妮弗·康納利領銜主演,但看完首集,一種莫名奇妙的怪誕卻湧上心頭。
  • 電影遊戲文化: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烏託邦與反烏託邦的概念在近些年愈演愈烈。甚至對反烏託邦這個概念產生了一些歧義,有很多人開始將反烏託邦與反極權主義畫上了等號。下面的文章我會根據自己看的電影、玩的遊戲、讀的書,再結合自己的看法以及百科,為大家介紹一下烏託邦和反烏託邦。本人才疏學淺,如果有出錯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評論區中指出。
  • 《分歧者異類覺醒》,反烏託邦電影的異化
    反烏託邦電影是西方幻想電影的重要分支,相比其同門——災難片,反烏託邦電影更為深邃,內容也更加駁雜。新世紀以來,反烏託邦電影呈現出一種消解反烏託邦精神的趨勢,《飢餓遊戲》和《分歧者》莫不如此。  反烏託邦電影是基於反烏託邦思想的,而反烏託邦的前身則是烏託邦。
  • 《聖鹿之死》:沒有烏託邦的反烏託邦電影
    第一次入圍的《狗牙》拿到了一種關注單元最佳電影獎,然後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第二次入圍的《龍蝦》拿到了評委會獎,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蘭斯莫斯現已成為坎城最喜歡的導演之一,每次有新片拍出來就基本鎖定坎城的一個席位,無論影片實際水平如何。坎城之所以對他這麼好,是因為蘭斯莫斯的劇本是別人寫不出的,他會在電影中創造一個世界觀,一個反烏託邦,用高度符號化的場景表現社會、政治、文化、道德等等對人的束縛。
  • 《美麗新世界》再次證明,反烏託邦劇不好拍|科幻迷
    縱然編劇團隊從原著這棵大樹上延伸出不少枝杈,但對絕大多數「慕名而來」的觀眾來說,這些枝杈似乎是無甚價值的。事實上,這本就是反烏託邦劇拍攝的難點。不論是《1984》還是《美麗新世界》,提供給觀眾的「嗨點」早就被原著寫透了。
  • 反烏託邦電影的本質是什麼
    與其說這是一種電影劇情設計,不如說這是一種拷問靈魂的手段——什麼才是離開反烏託邦社會的武器?從表面上看,這部美國青少年電影講的是一個勵志、激情的爆米花故事,可從內核來看,它又分明展現了極端情況下人類如何才能自救的命題。電影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達什納的同名科幻小說三部曲改編,情境設置充滿了濃厚的反烏託邦色彩。比如在《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中,遭受病毒侵襲的人類面臨滅頂之災,而惟一倖存的城市、WCKD組織所在地卻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地而築起高牆。
  • 反烏託邦色彩的歐美科幻電影
    1、《大都會》1927年,德國導演弗裡茲·朗拍攝的電影《大都會》是最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影片講述在未來社會,大機器統治人類世界,人類被機器所異化。這部電影所展現出的科幻藝術、對人們生活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憂患意識的反思,使得該片成為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2、《審判》
  • 《美麗新世界》出真人版啦!可你是否知道,另一部「反烏託邦」也要...
    說到《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科幻迷小說迷們想必耳熟能詳,它是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與《我們》、《1984》並列為世界反烏託邦小說三部曲。今年7月,孔雀流媒體(peacock)以《美麗新世界》為題材出了一部長達8集的電視劇,一開播便好評如潮。
  • 【電影】不可預知的未來:9部高冷的反烏託邦電影
    「反烏託邦」一詞最早出現在文學作品當中,近幾年才開始在電影當中體現。這一類型的電影常常構建出一個虛擬的宇宙,以人工技術的進步、人為的災難或者階級革命這些特殊的環境作為大背景,描寫一個充斥著貧困和極權、強權統治的未來世界。接下來,「影音新生活」就與大家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反烏託邦電影。
  • 【電影】做一個DC粉有多難?看看華納對DC都做了什麼?!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玩具IP之一, 樂高除了為華納/DC出過不少玩具與影視作品, 更為國內外各大企業推出過炙手可熱的產品, 可謂是企業家們近幾年的新寵~前有《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樂高大電影》系列等大片上映,後有《樂高DC超級英雄》等動畫微電影作品, 樂高與DC同住屋簷下多年,如今合約到期, 不再會批量生產DC作品, 目前由環球影業與之籤約,樂高DC《沙贊!》
  • 一齣好戲的世界,不同以往的反烏託邦,電影究竟講述了什麼
    如果你也喜歡看電影,喜歡聊電影,那麼你可是來對了地方。大家好,這裡是雲飛講電影 。前段時間我看過了一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比較有衝擊性的。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還是比較強大的,尤其是那些經典的老搭檔舒淇和王寶強再次攜手登上大屏幕,對於我來說又一次找回到了曾經的笑點。但是這部電影似乎並不是讓我笑一下那麼簡單,每當我哈哈大笑了以後,總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觸。
  • 有史以來最好的反烏託邦電影都在這裡,快拿走!
    反烏託邦(Dystopia),又可譯作坎坷邦。與烏託邦相對,指充滿醜惡與不幸之地。反烏託邦社會表面上充滿和平,但內在卻充斥著無法控制的各種弊病。階級矛盾、資源緊缺、犯罪、宗教專制、迫害等,刻畫出一個令人絕望的社會。
  • 《誓言》一部輕量級的反烏託邦風尚喜劇影片
    一部電影諷刺川普時代政治的積怨和惡毒,而不陷入陳腐的雙方如此瘋狂的謬論,在《誓言》中,他作為編劇導演、喜劇演員艾克·巴林霍爾茨的第一部作品集中探討了一種介於刻薄的舞臺喜劇和淨化之間的方法,這部電影並不總能達到那種野心勃勃的平衡行為的微妙程度,但即便是這種嘗試也很有吸引力。
  • 太現實,《人類清除計劃3》是近年來湧現的反烏託邦類電影!
    這是這個系列裡面較好的一部。從第一集的小場面有了一個提升。從超市店員的小人物,到競選總統的參議員。有小市民的無奈抵抗,有低下組織的救死扶傷,也有參議員從更高層來改變這個吃人的規則。所以整個故事的含義就本質上的提升。這是一個好現象。看似瘋狂耍狠的貧民在互相殘殺,精英才是導演和玩家,中產要守著一屋子的瓶瓶罐罐,兩頭不靠,永遠都是被宰殺的對象。拋開背景設定,現實,原本就是如此。
  • 17部精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丨森林電影
    如何看到多部反烏託邦書籍和電影,請到文末「森林福利」查看。「做愛本身就是造反」。——喬治·歐威爾《1984》1、《大都會》1927年,德國導演弗裡茲·朗拍攝的電影《大都會》是最早的反烏託邦科幻電影。影片講述在未來社會,大機器統治人類世界,人類被機器所異化。
  • 飢餓遊戲粉不能錯過的七部反烏託邦電影
    《V字仇殺隊》反烏託邦電影中經典代表作之一,一部可以列入「不可不看的電影」清單的經典作品。這部電影的背景於未來處於統治高壓下的獨裁社會下展開,主角V則是這個社會的反抗者,為了推翻黑暗政權而努力著。這是一部根據小說《大逃殺》改編的日本經典電影,故事發生在以日本為藍本虛構的國家,對外閉關鎖國,對內獨裁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