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2月28日電 (記者 王嘉程)香港警方28日下午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今年1月被拘捕的47人,包括39男8女,年齡介乎23至64歲。警方表示,上述47人會被通宵扣留,並於3月1日上午11時後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2月28日,戴耀廷等人到馬鞍山警署報到。當天,香港警方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47名於今年1月被拘捕的人士,包括39男8女,年齡介乎23至64歲,其中包括組織、策劃所謂「35+初選」活動的戴耀廷。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據悉,被落案控告的47人包括香港大學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社會民主連線」岑子杰,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胡志偉、林卓廷及正在服刑的前「港獨」組織「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他們涉及組織、策劃、參與所謂「35+初選」行動及「攬炒香港」計劃。
據警方早前介紹,去年3月有人策劃所謂「35+初選」計劃,並於4月將方案具體化,包括提出「攬炒香港十步曲」,目標是在特區立法會選舉中贏取35個或以上議席,並通過兩次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行政長官辭職,令特區政府停擺。
2月28日,戴耀廷等人到馬鞍山警署報到。當天,香港警方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47名於今年1月被拘捕的人士,包括39男8女,年齡介乎23至64歲,其中包括組織、策劃所謂「35+初選」活動的戴耀廷。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警方稱,去年6月起,有人開始有一連串實際行動,包括發起眾籌、宣布在當年7月進行「初選」及分析,並在社交平臺進行大量工作、舉行「選舉」論壇、製造氣氛等。而香港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生效後,這些人仍在7月11日及12日舉行所謂「初選」,「選舉」完畢後更高調宣布結果,及作出分析。
今年1月,警方採取行動,拘捕53人。他們分別涉嫌組織策劃、參與去年策動的所謂「初選」,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有關「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完)
47名香港反對派今提堂
港媒:大批市民法院外排隊,準備入場聽審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香港「星島網」3月1日消息稱,47名反對派分子被香港警方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今日在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由於案件備受社會關注,西九龍法院門口早上7點前已有大批市民在場排隊,準備入場聽審。
據香港「星島網」「橙新聞」報導,由於提堂人數眾多,香港司法機構會昨日表示會儘量預留額外座位,及作出特別的公眾旁聽安排,以應對旁聽座位供不應求的情況。大批市民早上7點前已在場排隊輪籌(排號),準備入場聽審;排記者席的人數也有約30人。警員在場維持秩序。
報導稱,根據安排,由於被告眾多,其法律代表人數也眾多,法庭內的座位(共95個)會全數分配予他們。司法機構經考慮整座法院大樓其餘可用的法庭和轉播設施的容量後,安排3個法庭的延伸部分,轉播有關案件的法庭程序,並提供共66個記者席和95個公眾席,給不同人士旁聽。預計聆訊(案件在公開審訊前,法庭進行的各項中途聆聽與訟各方的陳述。)不早於上午11點開始。
去年7月,「泛民」舉行「35+初選」(意圖在香港立法會獲得35個或以上席位),涉嫌幹擾立法會選舉,且不符合香港國安法規定。香港警方早前拘捕非法「佔中」幕後黑手、香港大學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前議員楊嶽橋以及「長毛」梁國雄等共55人,指控他們發起或參與「初選」,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中的顛覆國家政權罪。除在獄中的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及「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外,其餘本來被安排4月到警署報到,但他們日前接到通知稱,須提早於2月28日到全港各區多個警署報到。2月28日中午,警方透露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47人,所有上述人士均會被通宵扣留,於3月1日上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前議員涂謹申等8人則未被起訴。
這些組織正悄悄離開香港直新聞:47名反中亂港分子今天被香港警方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你怎麼看這件事?
特約評論員 陳冰:很高興你用了「反中亂港分子」幾個字,來圈定被起訴的人。還有人用「謀反者」「搗亂者」來形容,也比較客觀。如果用「泛民」、「反對派人士」、「民主派人士」、「民主活動分子」、「民主派初選參與者」來形容,都是很不準確的,詞不達意,扭曲真相。
就在昨天,美國聯邦檢察官起訴了300多名暴徒,逮捕了280人,就是指衝擊國會山的暴徒。他們的用詞很講究,用的是暴徒、破壞者、非法肇事者等等,而沒有用「川普的支持者」、「共和黨支持者」、「反對派人士」、「示威者」、「陰謀論者」,因為後者的範疇更大,並不是法律起訴的對象。因此說,在法治社會,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定格十分重要,稍有馬虎就可能誤導輿論,顛覆真相。
從警方對起訴的47人的稱謂看,香港正在從語言上撥亂反正,用更客觀的語言語氣表達。這一點十分重要,不然會導致國際社會的誤解和誤會,成為攻擊中國內地攻擊香港的口實。這些所謂的「35+初選」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根本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主初選,而是以歹毒的計劃令香港癱瘓。如果這個歹毒的計劃得逞,那麼香港社會,包括經濟、民生、國際地位都會受到極其嚴重的衝擊及破壞,香港可能再經歷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把民主這個詞與他們關聯,簡直就是玷汙。
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人,是怎麼也和民主搭不上的,恰恰是民主的破壞者、褻瀆者。這個案子將根據國安法來判,但我想特別強調,香港要正本清源、由亂及治,一定不能忽視語言上的撥亂反正。
一些習慣性的用詞早不能反映真實情況了,可以舉出一籮筐,必須加以矯正,有的甚至可以廢棄,才能澄清真相,以正視聽,比如說,不能再把剛解散的亂港組織「民主動力」,說成是反對派政團,它就是一個亂港組織。措辭和用語,實際上是撥亂反正的核心之一。
直新聞:香港出現的另一個現象是,一些亂港的非政府組織正逃離香港,這是否意味著香港國安法的牙齒越來越鋒利?
特約評論員 陳冰:沒錯,香港國安法落地後,不僅有力地實現著香港由亂及治的轉折,也對反中亂港組織起到了震懾作用。他們知道,香港的法律漏洞每補上一個,他們的活動空間就被擠壓,所以我們看到,香港國安法實施前夕,一些「港獨」、亂港組織已經自我解散;國安法實施後,不少反中亂港分子竄逃海外,一些亂港組織也悄悄離開香港。
他們沒了活動空間,香港社會就能恢復穩定,就會向經濟、民生這條正道上走。剛剛逃離香港的「華人民主書院」和德國「全球創新中心」,名頭一個比一個正經,但實際上它們是境外反華勢力投資的亂港基地,不僅秘密培訓亂港分子,而且播種顏色革命的火苗。
前年的修例風波愈演愈烈,出現大規模的打砸搶燒事件,與這些亂港組織和境外反華力量的推波助瀾不無關係。現在好了,夾著尾巴逃跑了。這既是國安法的威力所在,也是香港由亂及治的表現之一。
關心香港未來,
就關注香港夢(微信ID:HongKong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