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小奶嘴和口水墊,好像總是小嬰兒的穿搭標配。含著萌嘟嘟的奶嘴,綁著顏色粉嫩的口水墊,看起來非常可愛。
寶媽可就沒法這麼樂觀了,寶寶難帶難哄,含著安撫奶嘴才能消停一會兒;身上的口水墊不一會兒就溼透,每天要換洗好幾條……
寶寶口水流不停,可能是這五個常見原因
家家有個「口水娃」。小嬰兒到了一定月齡,總是口水流個不停,讓寶媽們帶娃的路又多了一層困難,最近收到很多寶媽的類似留言。
「家裡娃都2歲了,還總是流口水,這正常嗎?」「孩子總是流口水,怎麼擦都擦不淨,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啊?」
流口水其實也是寶寶身體發育的標誌,新生兒時期唾液腺還沒成熟,生產的唾液非常少,看起來似乎不怎麼流口水。
等到了3~4月齡,寶寶的唾液分泌開始增加,吞咽能力卻依然很薄弱,多餘的口水就只能順著小嘴流出來了。寶寶流口水看上去很可愛,照顧起來又很糟心。
怎樣緩解娃流口水的情況呢?想要減少寶寶的唾液分泌,那既不健康,也不現實。在寶寶波濤洶湧的口水巨浪面前,寶媽能做的,只有勤擦拭,保持皮膚乾燥衛生。
寶寶生活常態:流口水
成人的口水分泌量是非常大的,每天可以達到1000~1500ml。由於我們有更強的吞咽能力,所以這點口水沒在怕的,二話不說全咽了。
小嬰兒就不同了,寶寶們從2月齡開始,口腔分泌的唾液就多了起來;到4~6月齡,因為長牙的影響,口水更多了,吞咽能力卻依舊很弱,大部分都流了出來。
▼ 口水寶寶護理
① 勤擦拭:發現寶寶流口水,媽媽們需要用手絹或紙巾勤擦拭,保持寶寶臉部和脖子的皮膚乾燥。儘量不要使用溼巾,溼巾含有香精和消毒配方,較容易刺激寶寶的皮膚。
② 勤塗抹:口水的成分容易刺激皮膚,媽媽們可以提前給寶寶唇周和脖子塗抹油性的隔離物,比如橄欖油、醫用石蠟油等,注意選擇安全可食用的材料。
③ 勤換洗:即使每天追著寶寶擦口水,也免不了弄髒衣服。被口水蘸溼的部分布料會變得硬邦邦,媽媽們記得勤換洗,避免劃傷寶寶稚嫩的皮膚。
孩子愛流口水的常見原因
寶寶流口水很正常,媽媽們勤擦拭就好。
1. 唾液分泌增多
剛出生一周的新生兒,每天僅能分泌50~80ml的口水,從2月齡開始,寶寶的口水量才開始增加,流口水猶如開閘洩洪一般,說什麼也止不住了。
2. 出牙期口水多
在4~6月齡期間的寶寶們,乳牙開始冒出,受到刺激的口腔會感到不適,因此大量分泌口水,寶寶的口水量也會迎來一個「小高峰」。
3. 口底淺存不住
小寶寶的口腔結構較淺,無法容納大量的口水,因此有口水就容易流出來,隨時生產隨時流出。
4. 輔食添加問題
寶寶到了6月齡,口水增多也是添加輔食的標誌之一。有了足夠的口水,穀物輔食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如果輔食加入太晚,寶寶吞咽能力得不到鍛鍊,口水也會流得更多。
5. 寶寶愛吃手指
吃手指、含安撫奶嘴,都容易刺激寶寶的口腔,分泌出更多的口水。如果寶寶有愛吃手指的習慣,媽媽記得用溫柔的辦法,幫助寶寶轉移注意力,戒掉吃手指的壞習慣。
警惕病理因素
正常情況下,寶媽們只需要注意護理就可以了。如果遇到以下幾種情況,則需要注意就醫。
◆ 口腔炎症
當寶寶口水量較大,同時伴有口腔潰瘍、鵝口瘡等症狀,可能是口腔感染、口腔炎症,媽媽們不要大意。
◆ 呼吸道感染
寶寶不光流口水,還會出現咳嗽、發熱等異常的症狀,媽媽們需要重視起來,儘快帶娃看醫生。
◆ 神經系統異常
正常情況下,寶寶流口水會在2~3歲開始好轉。
如果寶寶2周歲依然大量流口水,同時出現其他的發育異常,包括目光呆滯、反應緩慢、大運動發育遲緩等,需要警惕智力、神經系統的異常,帶娃就醫觀察。
【寫在最後】
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希望之光,每一場小病,對爸媽而言,都是一次揪心的考驗,希望每個寶寶都可以平安健康地度過一生。
【留言板】
家家有個「口水娃」,你家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