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問起我給暖暖的寒假安排。
我說,寒假時間短,所以我想給她安排一些比較短期就能解決問題的專項學習。比如中文的書法、英語的音標等等。
朋友一聽說我要給暖暖學音標,馬上露出一副驚訝的神情。「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給孩子學音標?音標是我們小時候枯燥落後的學習方法呀,現在都流行自然拼讀你不知道嗎?這才是更高效的母語學習法!」
Hmm……怎麼說呢?這句話的槽點太多,我一時竟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反駁。
上次我在《給暖暖做了5年英語啟蒙,我可能連方向都走錯了》文中,跟大家分享了我的好朋友,兒童英語教育專家唐寧老師關於英語學習分類的觀點。英語教育方面,我還算不上專家,所以關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讓孩子學好英語,我還是請教了唐寧老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要先提到兩個概念:一個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也就是把英語做第二語言學習;另一個是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也就是英語作為外語學習。
舉個例子:
新加坡的孩子就是ESL。因為平時他們在家可以說馬來語、中文和英文,但是在官方公共場合,比如說去上學、上班,語言就必須是英文。
而絕大部分的中國孩子,都是EFL。除了跨國家庭以外,英文對我們來講就是個外語,連第二語言都不是。你學得再好,無外乎就是熟練程度的高低而已。而母語的意思,並不是你能用得多熟,而是你可以用那種語言的邏輯來進行深度思考。
所以,一味追求和標榜「母語學習法」,都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絕大部分純中國家庭的孩子,都做不到真正的「雙母語」。
當然要學啊!
不得不說,自然拼讀在國外這麼多年的風靡,對孩子掌握單詞的讀音規則,建立直覺音感還是很重要的。
究竟什麼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的本意,是根據字母、字母組合所應該發出的音,建立字母與發音的直覺音感。
說人話就是,一些固定英文字母搭配,會發一些固定的發音。這就可以幫助孩子們識讀大部分符合發音規則的單詞。
所以,當孩子在閱讀文章碰到不認識的單詞時,他就可以用自然拼讀的方法大概拼出這個單詞的讀音,以解決孩子因為不知道發音而拒絕閱讀的問題。
對外國孩子來說,自然拼讀的應用非常廣。但這有一個前提,是因為外國孩子在3-4歲以前,雖然不認識單詞,但長期積累了大量的聽力和口語輸入。再開始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很自然地用它來進行單詞的對應認知。
但大部分的中國孩子,在學習自然拼讀以前,聽說的輸入是肯定不夠的。所以——
自然拼讀好不好?好!
要不要學?要!
但拋開音標、單詞和閱讀,孤立的學習自然拼讀,對孩子來講,肯定是事倍功半的。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一個感覺。對當父母的我們來講,第一次看到自然拼讀的時候,簡直覺得這個太好了啊!任意拿一個不認識但符合自拼規則的詞,我們都可以輕易的用這個方法,讀出這個單詞的讀音。
這麼容易的方法,為什麼孩子學起來就那麼費勁呢?
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一個前提,我們覺得容易,是因為曾經有多年的音標學習的基礎,至少我們知道英文的發音有哪些。
而孩子們沒有這個基礎,她們可能甚至連/æ/、/ɔɪ/這些發音都不知道,即便了解了發音規則,不過也是死記硬背。
所以,音標被我們妖魔化了很多年,一提到音標,好像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是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的。
但音標其實是個工具,而且是個很好用的工具。音標最主要的目的跟自然拼讀類似,但更加體系化,它可以更加系統的幫助孩子們把英文去當作ESL來進行學習。
那麼學音標真的像我們diss的那麼枯燥嗎?
是。也不是。
我們小時候學音標的確枯燥。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小學四五年級以後甚至初一才開始學英語。學英語的第一天,一個單詞都還不會讀,就先學音標。都不知道每個音標在單詞裡的樣子,沒有語感,只能靠死記硬背。
而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在學齡前就接觸了各種英文的童謠、動畫片、繪本,甚至分級讀物,這個時候再來學習音標,能喚起他們對單詞的聯想記憶,肯定跟我們那時候是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音標和自然拼讀根本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的。
說到這裡,唐寧老師給我講過一個不同年齡段學英語的方法,我覺得非常貼切。
英文學習一共有三種方式,一個叫Acquire,一個叫Learn,一個叫Study,都叫學習,但又都不一樣。
最簡單的叫Acquire,中文可以叫習得。它不需要通過刻意的學習,直接通過日常的感知就能獲得。這是啟蒙英語常用的方法。
啟蒙後的叫Learn。Learn是什麼?是輸入和輸出,我輸入你教給我的東西,並內化。我再運用、輸出,這個過程也是另一種內化,都叫Learn。
那什麼叫Study呢?Study屬於研學。我有一定的基礎了,再去在一個專門的方向來對這件事情進行刻意的研究學習。當然了,我們現在的孩子的年齡,都還涉及不到。
所以,音標和自然拼讀到底該怎麼選呢?
對於啟蒙英文或者在上一篇文章(《給暖暖做了5年英語啟蒙,我可能連方向都走錯了》)裡說的General English,大部分都還是要靠Acquire得到的。
所以,音標雖好,但對三四歲的小不點來說,要學音標嗎?當然不需要,你就多聽、多看,自然拼讀就可以了。
但如果進入到幼小銜接以後,想要進階學習,需要要Learn了,要有大量無法在生活中和大量閱讀中自然獲得的詞,就需要通過音標的輔助才能迅速準確的知道它如何發音。
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對學音標置若罔聞了。
還有另一方面,學音標其實對孩子們背單詞也有很大的幫助。
暖暖上學期的時候,有一次讓我幫她聽寫單詞。我說「第一的、首要的」,她說「f-i-r-s-t,fisrt。」
我很驚訝,「暖暖,你怎麼能這麼背單詞呢?」
她說,「我一直都這麼記啊!」
我說,「你現在單詞短,覺得容易,那以後記spectacular、triceratops、congratulations的時候怎麼辦?」
她也很沮喪。
我開始教她音標以後,告訴她一個辦法,養成一個習慣,每次寫單詞的時候,都在心裡把這個單詞根著寫的速度讀出來,根據讀音去記憶。她一下子覺得就像開闢了新大陸一樣,記單詞的速度和準確度也好了很多。
後來我諮詢了唐寧老師,她說,這是因為音標中它有音節的概念。而音節的概念會讓你把這個英文單詞的每一部分拆分開,像搭積木一樣。所以一旦掌握了音標的拼讀規則,孩子就能達到差不多85%~90%的輔助記憶。
我好像又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啥才是正確高效的背單詞方法?文章開篇也說了,暖暖最近放寒假了,我打算讓她進行一些學科的小專項訓練。關於高效記單詞的方法,就下次再約上唐寧老師跟大家一起聊聊吧!
本文特約專家:唐寧,仕佳英語 CEO。中考、高考英語滿分。13年英語培訓行業經驗,英語教學、教研、培訓專家。《職來職往》、《你好面試官》等衛視大型節目常駐主嘉賓;《請教請教》、《父母朋友圈》等家庭教育節目特約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