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剪版《正義聯盟》還有兩天就播出了,粉絲們都對這部電影寄予了厚望,希望能通過它來彌補當年的遺憾。
媒體口碑解禁
這部電影的外媒口碑已經於今日凌晨解禁,目前爛番茄新鮮度75%,均分6.7,相比2017院線版《正義聯盟》爛番茄40%,均分5.3提升了不少,媒體人的評價整體也比較積極,小夥伴們先來看看各大媒體的評價。
《綜藝》:觀看這部電影能得到間歇性的爽感,除了是個完整的故事也沒別的,但還是會讓人有驚喜的感覺。
《衛報》:施耐德的電影可能會讓人精疲力盡,但是又很吸引人,這也是非常公平的。
《帝國》:這是一部娛樂性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時間有點太長了。如果這是施奈德執導的最後一部DC電影,那麼這是個令人滿意的謝幕。
Vox:施耐德創作出來的是一部更好的電影,以至於我想修改給院線版的評論,再扣一些分數。
RogerEbert.com:扎克·施奈德的《正義聯盟》太割裂了,以至於它可以被命名為「32段《正義聯盟》短片」,它經常給予我們許多重要的承諾,或者構建非常重要卻又很快忘掉的關係,其誇張程度讓《蝙蝠俠大戰超人》看起來頗為合理,本片將主要取悅那些吵著要看它的粉絲們,但即使是這類電影的粉絲也可能會覺得時間有些長了。
Black Girl Nerds:這部加長版《正義聯盟》像是對未來DC電影的鋪墊,可以這麼說,它是一部4個小時長的廣告。
《娛樂周刊》:這個版本沒有比院線版更差,但顯然更長了,當荒原狼喊出「讓我們做個了結」時,距離電影結束還有一個小時。
《紐約時報》:這部電影包含了太多東西,但需要的質量卻沒有涵蓋在裡面。
好萊塢報導者:即使是部好的超級英雄電影(這部不是)也不應該這麼長。
Little White Lies:導剪版《正義聯盟》太長了,慘不忍睹,它僅僅表明了粉絲影響頂級創意決策的潛力。
《洛杉磯時報》:施奈德在這部電影中的用意,與其說是對形式重新注入活力,不如說是一次沉悶的導遊之旅,在博物館裡參觀人們熟悉的超級英雄電影的比喻和習俗…
時長或成最大問題
相比於兩個小時的院線版,四個小時的導剪版在內容上必定會更加豐富,劇情推進和銜接上也會更加自然,但是時長似乎也成了導剪版《正聯》最大的問題,上面媒體人的評價有好有壞,但大部分都指出了同一個點,那就是時間太長。
院長覺得,時間長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其中的很多主要角色,比如鋼骨、閃電俠,之前都沒有過獨立電影,在英雄集結之前必定會有大篇幅對角色的塑造;還有一方面是扎導最初計劃是有《正義聯盟》三部曲的,本來打算三部電影講完的內容挑挑揀揀糅合到了一部電影裡,時間上肯定會比一般電影要長。
因為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院長也不好做過多評價,不過影評人和DC粉觀看DC電影的角度以及驚喜的點也是不太一樣的,即使評價不好也不能代表電影質量不行,大家還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到底好不好。
看完上面媒體人評價,院長還是想給大家一些建議:看這部電影之前先不要抱太大的期待,如果電影真的很棒,那麼最後帶給大家的驚喜只會多,不會少,如果電影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也不至於太過失望;還有,準備好零食,防止看到一半肚子餓。
不想給自己留遺憾
這部導剪版《正義聯盟》幾乎都是用當年已經拍攝好的素材進行了後期加工和製作,雖然決定發布後進行了補拍,但是補拍的內容加在電影裡也只有四五分鐘,而萊託版的小丑就是補拍的重點。
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扎導說起了將小丑加入進來的原因,「我加入小丑是因為這是我為DC製作的最後一部電影,而整個電影宇宙沒有蝙蝠俠和小丑相遇的情節很奇怪,萊託和我進行了多次對話。我曾向大本提起過,我說『本,我們就在我家裡做吧,我可以在後院拍,不告訴工作室,我也不會付錢給你們,我只是為了我自己。』」
蝙蝠俠和小丑之間的糾葛是DC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初沒來得及製作相關項目就離開DC的扎導,現在又有了完成《正義聯盟》的機會,他肯定會抓住這次機會,不給自己留遺憾。
最後就用一段導剪版《正義聯盟》正片片段來結束今天的內容吧,是「莎士比亞級別的藝術品」還是「32段《正義聯盟》短片」,後天就見分曉了,不論是好是壞,也都算是完成了眾多粉絲心中的願望,咱們就靜靜等待電影的播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