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後胡椒粉兒。
最近在追電視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人氣很旺,不過我才看了第一集,感覺只有毛曉彤的狀態和自己比較接近。
熱播電視劇:30而已
電視劇真的只是一部分戲劇化的縮影,我很想分享給00後的妹妹們,對你們來說還遙遠的30歲,對我們90後(95前)真的就是一年的事情了。
我們經歷過大學時代的20歲,剛剛畢業的23歲,開始積極戀愛甚至相親的25歲,以及30歲。
我的好朋友們,有的是初中認識的,有的是高中摯友,有的是大學同寢室。
他們都參與陪伴了我的青春年少,在時間的沙漏中留了下來,沒離開我。
不論我們相遇在多少歲,我們都將一起面臨三十歲,我們是同齡人,我們的名字是90後。
23歲之前的日子很相似,我們都為了升學就業而煩惱。
在20多歲的時候面臨的選擇也無外乎是工作還是讀研、留學。
大同小異。
讀書時都在課堂為了升學努力,20多歲的選擇也大同小異
只是過去了好些年,從20幾歲到30歲這段時間,真的是每個人變化最大的時候。
我們的性格、觀念與選擇天差地別,付諸行動也不同,慢慢從課堂走入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們之間的牽絆更多是友誼與理解。
因為20多歲到30歲之間的我們,真的比較獨立了,可以做自己的選擇並且知道後果,沒有老師指引也沒有人敢為你的選擇負責,我們空前自由也曾空前迷茫。
20多歲到30歲的女性:自由與迷茫。
我想分享一些故事與片段。
作為一個還差1歲半就到30歲的已婚女人,我想說:30歲,不是一定要催婚,不是一定要生子當媽媽,每個人的追求和節奏真的不一樣。
只是女人30歲了,經歷了一些事情,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了。
這才是最關鍵的。
知道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就比先走幾步更重要。先結婚後結婚什麼時候結婚真的沒必要催催催。
就算人云亦云的列出應該清單,像打卡一樣趕時間完成,你也會羨慕別人的生活狀態,永遠不知足。
30歲了,必須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啥,想要的是啥,但是沒有來不及一說。
想結婚就去積極相親,擴大交友圈。
想創業,就積極去努力,拼事業。
很多也不矛盾。
如果每個人的人生是一段樂曲:高潮與低潮的時間點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有自己的節奏
真的很好笑,什麼二十不惑。
很多人讀研、工作、留學的選擇也是諮詢長輩的意見,其實你真的沒有弄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是否適合婚姻等等 。
20幾歲到30歲,是女人成長試錯的一段時間。
運氣好的,沒那麼多執拗的姑娘,按部就班順利在30歲之前結婚生子,還有一些姑娘發現選錯了路,自己要走別的路。
走的早晚與走什麼路,都需要周圍的人多一些理解與尊重。
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拒絕什麼,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樣你才會很慌,很焦慮的度過30歲。
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該追求什麼,拒絕什麼,這才是最可怕的。 這樣你才會很慌,很焦慮的度過30歲。
我的初中好友,本科畢業有工作後就和國企男友結婚,房子車子都置辦好了。
結婚半年很快就生下第一個孩子,那個時候我才剛認識我的老公。
我和老公辦婚禮的時候(我25歲,工作2年),她已經拖家帶口。我和老公還在四處度假的時候,她又生了第二個孩子。
她看見我不慌不忙:我畢業後已經先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了,已經結婚了,還在讀在職研究生,還在利用周末時間撿起兒時的特長:畫畫;還在報班學一些對職場沒用的樂器,她覺得我很理想主義。
她的目標很清晰,也比較傳統入世,她應該活成了很多長輩喜歡的樣子。
她說:在什麼年紀做什麼年紀的事情,要快準狠。(這個我是贊同的)
結婚生子就業要快,看人選房要準,下手要狠
她,30歲之前生完2個孩子,好早早恢復身材,那個時候她年輕身體也好一些,生完孩子再繼續奮鬥事業。
她目標非常清晰,也很幸運初戀就是靠譜的結婚對象,我都能想到他們一家四口的快樂生活。
她是我初中很崇拜的人,她的父母也在外企工作,最驚奇的是她家裡沒有椅子,還有她的媽媽每天都要煮咖啡,愛吃日本山崎麵包的現烤牛角包。
她初中就有很多男生追,可是她不要愛情,因為她非常喜歡二次元文化,當時我們都很喜歡犬夜叉這部動漫,她還cosplay過女二號 桔梗。
犬夜叉與桔梗。此圖來源於網絡。
她高中讀了國際中學,大學就去美國學了計算機,後來改專業念的服裝設計,還開了自己的時裝博客。
回國見過一次,她已經很西化了,跟我抱怨回國辦一個籤證多麼多麼麻煩,跑了幾趟——那是我每次出國旅行習以為常的事情,甚至不是她說我沒覺得有啥奇怪。畢竟我一直生活在國內。
後來我25歲結婚了,她驚訝極了:你這麼早結婚幹嘛?!
她在南極圈附近發來一段祝福視頻,祝我幸福。
她去過很多次日本,還自學日語,在美國洛杉磯找到一份工作,很少回國。
前一陣子,美國疫情鬧得很兇,我微信問候,她說一切都好。
我曾經羨慕過她,去過那麼多國家,還留在了美國,是需要獨立與勇氣的,她的父母也很支持,從來不催婚什麼的。
現在我也很知足,我沒她獨立也沒她那麼嚮往國外的民主,我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想要什麼、想活成什麼樣子,自己心裡清晰了,別人的絢爛與多彩都是別人的。
留學、移民、單身
這個是我高中摯友。(請不要對號入座)
我們高中成績不分伯仲,性格星座聚合拍。
我們都考了2本,都不符合預期,她媽媽就查看了政策,說我們可以一起考雅思,一起去墨爾本讀商科。
可我媽媽拒絕了這一提議,說我沒那麼獨立,我們家也沒有她家富裕。
我自己也認可,我雖然很喜歡出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但是我高考完真是累了,只想休息,不想學雅思。
然後非常不舍,我們隔空越洋電話常聯繫,很少見面但是很親切的,靈魂相通吧。
當時我們約定:以後創辦合夥企業(咖啡店之類),把四川成都和澳洲墨爾本聯繫起來,搞外貿啥的。
她後來為了留在澳洲,一遍遍刷雅思,刷到7分,排隊等移民。
我結婚的時候,她已經談過好多段戀愛了,也遇到一些渣男。(據說澳洲渣男很多)
有上海的、有澳洲本土的同學、有上司、、、、、、
具體不便多說,總之她一直戀愛、她在那邊工作、她媽媽給在墨爾本買了公寓、她做飯、她失戀、、、、、、愛來愛去、、、、、、反覆糾結、、、、、、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權刪除
她說她累了,要沉澱自己,她還是需要婚姻與愛情,只是要做一個更獨立更內心強大的女人,這樣才不會被年紀比自己大的所謂大叔「玩弄」。
她說30歲,婚姻她要去努力,順其自然。
我很支持她,我說:我就在給你1年時間去沉澱自己,可以揮霍與經歷,最終要上岸找個靠譜的男人嫁了。
她的性格是需要婚姻的。
我大學上鋪,鐵閨蜜。
本科畢業後她自己找工作,先後從事銷售、行政管理、遊戲網絡行業。
租房、還攢錢,也點外賣,打扮漂亮高跟鞋出入寫字樓。
我結婚後,她有點慌,後來不到一年也結婚了。
我都是她領證後才見過她的老公,現在是前夫。
她長相很韓範兒,美女,性格豪爽可愛,特別招人喜歡。
初見閨蜜結婚的對象除了身高1米8,其餘不便評價。
不過很適合結婚啊,學校裡就認識,後來見她單身又追了她半年多,家裡有兩套房,有正規工作。本以為她要平靜開始婚姻生活,我們還相約生孩子一起坐月子,她就離婚了。
原因大概是媽寶男不作為,婆婆太奇葩之類的,我好好一個活潑的大美妞折磨的抑鬱了,她淨身出戶。
我說你傻啊,怎麼什麼都沒拿就走了,戒指呢?手機呢?分手費呢?醫藥費呢?
她說:她只想快快逃離這個家,壓抑。
倒給錢都想離婚。
現在快30歲的她,漸漸有了離婚後的輕鬆。我開玩笑安慰她:以後就找個沒媽的。後來他真遇到一個快沒媽的男人:他媽得了肺癌,活不長了。(以上言論是玩笑話,槓精走開)
不過也是無疾而終,她說她要努力工作,給自己一年買2萬的保險,要努力掙錢!
錢是她最大的安全感。
她現在當上了小主管,有了自己單間辦公室,穿著越來越接近職場劇的白領,都叫她x姐。
至於婚姻,我希望在她30歲的時候可以遇到歸宿,不過沒有也無所謂,自信獨立能賺錢的美女從來不缺彩虹。
自信獨立能賺錢的美女從來不缺彩虹。
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真實發生在我周圍的快30歲的女性,以後慢慢分享,但求不要對號入座,謝謝。
我已經被迫成為保溫杯裡泡菊花和枸杞的90後了。
我的快30的閨蜜們,無論是否有婚姻、有事業、有孩子;是家有房子車子還是隻身海外、上海漂泊。
我都很尊重他們的選擇,我知道每個人這些年經歷了不同的事情,遇見了不同的人,我們都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或者真正不想要的是什麼。
所謂華美的長裙與閃耀的鑽戒,都是別人口中的絢爛,只有內心的目標清晰才能獲得真正的寧靜。
女人30歲了,必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為此去付出時間與汗水吧。
面對別人的東一句、西一句,才會有定力不焦慮。
目標清晰的人永遠有幹勁。
這是一個求索:女性自我價值實現與育兒兩不誤的號,分享手留餘香。
下一篇文章繼續有感而發,還有很多人的現狀限於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