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

2021-03-05 灰太狼親子樂園

(點擊上方音頻,開始收聽,如果點了沒聲音,請稍等幾秒)

[yī pù shí hán]  

一曝十寒

一曝十寒原意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出自《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成語解釋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做事無恆心,難以收效。

成語典故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他非常善於通過打比方來發表議論。在《孟子》的《告子上》一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陽下曬十天,然後再把它放在陰冷的地方凍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強的植物也會死。我見到齊王的機會少之甚少,即使給了他些良好的影響與幫助,我一離開,一些和我主張不同的人,又帶給他許多不好影響。我怎麼能使齊王的思想、品質好起來呢?」

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認為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

補充說明: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用來比喻人在學習上抓的不緊,不能堅持,也就不能取得成績。例如一個人,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在下面留言……

點擊閱讀原文有更多的有聲故事↓↓↓↓↓↓↓↓↓↓↓↓

相關焦點

  • 「一曝十寒」?「一暴十寒」?
    一曝十寒《現漢》「一曝十寒,比喻勤奮的時候少,懈怠的時候多,沒有恆心」。這裡只解釋了它的比喻義。成語出自《孟子》:「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pu4)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一曝十寒」自身意義比較完整,用法比較簡單,可以做主語,也可以做謂語、狀語等。例如:(1)你要想成功,一曝十寒是不行的。(2)你要想成功,就不能一曝十寒。(3)如果你總是一曝十寒地學習漢語,就很難學好。2.由於「一曝十寒」帶有貶義色彩,所以在使用時常常與能願動詞的否定式或禁止義的詞語搭配。
  • 【每日成語積累】一曝十寒
    生詞本 【成語】一曝十寒【yī pù shí hán】 【近義詞】半途而廢 三心二意 有始無終 【反義詞】持之以恆 堅持不懈 【例句】學習不能一曝十寒,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堅持到最後。
  • 讀不在三更五鼓 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讀不在三更五鼓 功只怕一曝十寒。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現代·郭沫若語句   郭庶英書  郭庶英 1940年6月出生,四川樂山籍。
  • 成語「一曝十寒」解讀
    後來人們把「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合二為一,叫做「一曝十寒」,這這就是「一曝十寒」這個成語的由來。為什麼孟子有此一說呢?原來,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突出。
  •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記杭州皓文中復上學期期中考試
    郭沫若先生曾這樣評價讀書:「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這也是杭州皓文中考復讀學校希望同學們在求學過程中能牢記的,始終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盯著前面的目標往前衝,把考試當成最好的試金石。
  •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習武需要家長的堅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