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亞洲瘦子患心衰糖尿病風險更高!瘦不代表健康~
千禧年之後,胖似乎成為了不健康的代名詞。「以瘦為美」、「瘦肯定比胖健康」,諸如此類的思想佔據了主流。於是大家拼了老命的素食、節食、甚至斷食,就怕身上多出了一克肉哇!
但是瘦,就意味著健康嗎?有研究表明,在亞洲,看起來很瘦的糖尿病人如果患上了心臟病,有更高住院和死亡的風險。
亞洲人更嚴重
經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較低的亞洲心衰糖尿病患者,將面臨更高的住院和死亡率。
主要原因是亞洲人的脂肪分布與其他地區的人不同。西方國家的人,脂肪主要是分布在皮膚下方(難怪感覺他們練肌肉那麼容易~)。
但是亞太地區的人,部分脂肪包裹在重要的器官外面。比如,圍繞在心臟旁邊。它就像「穿」在心臟外的衣服,起著支撐、穩定和保護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雖然「長得不顯胖」,但卻在體檢後被告知「內臟脂肪超標」。
換句話說,亞洲的心衰糖尿病患者如果胖一點,還能有脂肪保護心臟,如果太瘦反而更危險。
前車之鑑
患者雷先生表示,身高1米65,體重只有50多公斤的他,在十多年前就被確診患有糖尿病,隨後也被告知患有心臟病。
在患病之前,他最愛的就是喝茶,不是苦苦的茶,而是加了不少煉乳的甜茶(就是類似新加坡食閣中,很常見的那種奶茶)。一天能喝到7~8杯。
天啊!那麼甜的奶茶,一天喝7~8杯?那能不得糖尿病嘛!幸運的是,三年前雷先生已經做好了心臟支架手術,現在也通過改善飲食習慣和增加運動量,保持健康。
心臟中心採取行動
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即將展開臨床試驗,希望能夠為糖尿病患者高風險群儘早提供預防治療。
您也千萬別以為胖子才會得糖尿病。新加坡中央醫院內分泌學高級顧問馬教授表示,「即使體重沒有超標,或者體重指標少於23,也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或者心力衰竭。」
通心粉們,咱以後千萬別以為瘦就等於是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的運動,才是健康的王道!另外,定期做全身檢查,了解身體,提前預防潛在病變,這樣才能保持健康哦~
1 新元 =5.0558 人民幣
1 人民幣 =0.1978 新元
(*截稿前更新)
加個「星標」,
不錯過新加坡萬事通更新!
喜歡萬事通就分享、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