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紀念日!聯合國大會將於紐約時間周五上午9點(北京時間周五晚9點)舉行在線紀念活動。點擊閱讀原文,觀看現場互動直播,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視頻致辭指出,2020年時值聯合國成立75周年。這一年對聯合國來說意義非凡,對全球每一個人來說也都是歷史性的一年: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世界陷入封鎖和孤立,社會不平等突顯,國際風雲變幻莫測……然而,《聯合國憲章》中的原則和價值觀在今天仍然適用,並引領我們走向新的未來。今天,我們遭遇一場全球大流行病。世界各地人民發出了反對種族主義的正義呼聲。
Today we face a global pandemic. Hoje enfrentamos uma pandemia global. Worldwide, people rightly raise their voices against racism.
正視問題就是一個新的開端。但我們還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Confronting problems is a start. But we also have to solve them.
我們已有一部應對我們共同挑戰、克服世界弱點的永恆指南,這個指南就是《聯合國憲章》。
We have a timeless guide to tackle our shared challenges and fix the world’s fragilities. That guide is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聯合國憲章》是在七十五年前籤署的,其中各項原則今天同樣適用。
The Charter was signed 75 years ago – and its principles ring just as true today.基本人權的信念。
Faith in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The equal rights of men and women.
The dignity and worth of every person.
國際法與和平解決爭端。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disputes.
大自由中較善之民生。
Better standards of life in larger freedom.
這些經久不衰的價值將引領我們走向新的未來。
These enduring values will carry us to a new future.
一個我們不再損害自然環境、著手應對氣候變化的未來。一個揚棄偏執、彰顯繽紛人類多樣性的未來。一個青年人可在街頭、學校和社會發揮引領作用的未來。A future where we stop harm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 and start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Where we reject bigotry – and celebrate the richness of human diversity. Where young people lead – in the streets, in their schools, in society.
© 聯合國歷史圖片
聯合國是在網絡犯罪和在線仇恨言論等威脅出現之前成立的。但我們的《憲章》業已昭示如何迎接這些挑戰。The United Nations was founded before threats like cybercrime and online hate speech emerged. But our Charter shows how to rise to these challenges, too.我們要實現人人享有和平、人權和正義的願景。為此,大家要同舟共濟:Let us realize this vision of peace, human rights and justice for everyone. By joining together:
With humanity. With unity. With each other. © 聯合國圖片 | 中國代表吳貽芳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疫情過後,世界會變得更加強大、以更好的姿態進行合作?抑或走向一個存在更多不信任和更大分裂的世界?在6月26日《聯合國憲章》籤署75周年紀念日之際,讓我們重溫這份誕生於戰時的「永恆指南」所秉持的原則和價值觀,及其在當今世界的危機中帶來的啟迪。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
為達此目的
用是發憤立志,務當同心協力,以竟厥功。爰由我各本國政府,經齊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將所奉全權證書,互相校閱,均屬妥善,議定本聯合國憲章,並設立國際組織,定名聯合國。」
您剛剛聽到的是用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朗誦的《聯合國憲章》序言。
1945年,在奪去了約7000萬人生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顧問、觀察員以及民間團體匯聚在美國舊金山,以期建立一個組織以捍衛世界和平、幫助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他們代表著來自不同種族、宗教和大陸的佔世界80%的人口。
© 聯合國 | 中國代表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根據聯合國的記載,75年前的今天,代表們在舊金山歌劇院舉行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並通過傳統的舉手表決方式一致通過《憲章》,當時,掌聲響徹整個禮堂。
6月26日,在舊金山退伍軍人紀念堂的一個巨大的圓桌上擺放著兩部歷史性的卷冊,《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院規約》。代表們身後是用50個國家的國旗圍成的彩色的半圓。在耀眼的聚光燈下,每位代表都籤署了自己的姓名。中國,第一個遭受軸心國侵略的受害國,得到了第一個籤署的榮譽。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會議最後發言記錄:
「許多人曾質疑,50個在種族、宗教信仰、語言和文化方面有巨大差異的國家是否能達成一致。但這些差異都被拋在腦後,在一個堅定不移的、統一的決心中——找到方法結束戰爭。」
「這部《聯合國憲章》是一個堅實的構造,於其之上,我們可以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歷史將會為此向你們致意……有了這部《聯合國憲章》,世界便可以開始期待所有受尊敬的人皆可作為自由之人有尊嚴地生活的那天…… 如果我們沒能夠好好利用它,我們便是背叛了所有那些為之犧牲,以讓我們能自由、安全相聚於此並創造出這部憲章的人們……」© 視頻 | 1945年舊金山會議影像
正如杜魯門所說,「歷史將會為此向你們致意」。75年後的今天,人類再次陷入一場如世界大戰般的全球危機。第74屆聯大主席班迪日前在「《聯合國憲章》75周年:分裂世界中的多邊主義」高級別活動中指出,面對新冠病毒病大流行和全球種種其他危機,所有會員國必須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秉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法律秩序,保持國際合作。「從持續的大流行中我們可以汲取許多教訓。在擊敗新冠疫情之後,我們將可以評估聯合國的整體表現,以防止未來的衝擊,並確保本組織繼續以人民為主,特別是被拋在最後的人民。在我們更好地重建時,我們需要對『新常態』進行重塑。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世界需要包容性的多邊主義,與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接洽。我們所服務的人民應享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符合其初衷的聯合國。我們必須以結果為中心,以行動為導向,減少官僚主義,只有通過統一的目標和集體的行動才能實現。如果能達成共識,提前塑造全球趨勢,包括通過技術創新和保護環境,我們將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 視頻 | 回顧中國與聯合國75周年曆程
聯合國地區辦公室以及專門機構也在當前的危機中再次對多邊主義所發揮的作用進行思考。聯合國駐日內瓦辦事處主任瓦羅瓦婭認為,危機往往會促進建立更強有力的多邊機制。比如,在新冠疫情中展現的全球聲援就是明證。「歷史告訴我們,上世紀的全球危機帶來了更有力的多邊主義。一戰後誕生了國際聯盟,二戰後誕生了聯合國。為了不再讓過去的悲劇重演,人類決定加強合作,並再也不想看到類似的危機出現。每一次危機都蘊含一絲希望。新冠病毒病大流行已經非常明確地顯示出,薄弱的多邊機制將讓這個世界陷入更深的混亂。
因此,希望這一危機可以有助於建立更有效和包容的多邊合作系統,足以強有力地解決全球挑戰。新冠疫情終將結束,但氣候危機、不平等、貧困仍將持續。這將使團結和國際合作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表示,成立於1865年的國際電聯可謂是國際主義的先驅之一,今天的新冠病毒病大流行前所未有地讓人們認識到數字通訊技術的力量,但也突顯出解決數字鴻溝的緊迫性。
「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認識到信息通訊技術的力量。我們討論過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在線治理、在線教育、電子商務…….突然一些人不得不居住家中,並利用數位技術和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回顧歷史,國際電聯成立於1865年,最初由20個歐洲成員國組成。我們幾乎是首個,或者是為數不多的首批國際主義的先驅者。無論世界經歷了多少戰爭,多少金融風暴和多少危機,信息通訊技術仍在推陳出新。今天,我們看到了數位技術的進步,我們也看到了數字鴻溝。因此,我們將與所有人一道努力,進一步推動信息通訊技術發展……」
成立於1919年一戰後的國際勞工組織也有著百年歷史。總幹事萊德提醒人們注意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
「雖然我們做了最大的努力,我們還是沒有讓世界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在應對全球挑戰方面都是有效的。因此,第一個挑戰是關於其效用和可信度。第二個挑戰,我們時代的大體上的一些趨勢正在加劇全球的不平等和非正義。我們確實應該更靠近,而不是更遠離,並更好地善待那些在全球化進程中過得並不那麼好的人。第三個挑戰涉及有關國家主權的政治話語,我們聽到的觀念是,參與到多邊行動中,比如籤署和遵守國際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行使國家主權的衝擊。這是民粹主義者的論調。這是多邊主義面臨的最有害的論調,對此,我們應該加以制止。」實習編輯:王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