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有多敬愛普京,就有多喜歡美少女戰士。」
「啤酒配美女戰士,把每個強壯的斯拉夫青年都留在了電視機前。」
說毛子喜歡美少女戰士,這就好比一個成天砸東西的大鬍子酒鬼告訴你,其實他最愛的電影是《羅馬假日》。
你不會知曉該死的粉色氣泡從何而來,也來不及思考,這類似愛情的惆悵該歸往何處。
99年小姑娘葉甫根尼婭·梅德韋傑娃,從4歲就開始滑冰,是俄羅斯花樣滑冰的冠軍選手。因為對《美少女戰士》的熱愛,在最重要的比賽上,她提出了將美少女變身與滑冰結合
聖彼得堡的美少女cos展上,站起了一排排穿水手裙的男孩。
他們都為美少女戰士痴狂,是不顧一切的信徒,也是氣勢洶洶的表演者。
每一年,他們都會在各個城市的大展上,為美少女戰士的愛好者帶去更多福音。
年近40的伊萬•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也是《美少女戰士》的忠實粉絲。
為了讓熱愛能有一個儀式感的歸屬,他特意邀請了兩位朋友一起還原動畫片頭,在伏特加的幫助下瘋狂一把。
飛翔的法棍是月野兔的髮辮,象徵步入中年男人的不羈。
呈波浪形凸起的小腹是歲月的痕跡,則象徵著愛與和平。
他們構思巧妙,拿紙箱造城市背景,拿蓮蓬頭揮灑甘露。
用最簡單的物件,解構了最複雜的華麗。
對每一個畫面的拆分,停留時間以及道具的使用都極為準確,整個視頻可以說得上是精緻。
其完整性及考究度,很快讓伊萬和兩位老友在莫斯科美少女戰士研究協會佔有一席之地。
研究協會的成立不是偶然。
可以說,每位俄羅斯人都對《美少女戰士》的研究付出過貢獻。
你幾乎可在每個10w+的油管視頻下,看到俄羅斯人求真務實的討論。
討論大體上分為兩種方向,一種是基於對動漫的熱愛的路人粉,抒發一下對童年回憶。
一種更為高階,是基於資深粉絲的角度,對博主視頻內容的專業性進行質疑。
理有據的反駁,懟得博主只想跪地求饒。
油管博主關於月亮水手的視頻在俄羅斯網友眼裡是班門弄斧
也難怪Reddit Sailormoon愛好小組上,網友Joju會忍不住問出這樣的問題:
「《美少女戰士》為什麼在俄羅斯那麼受歡迎?」
「他們不會覺得很娘炮嗎?」
根據地緣環境,以及歷史人文等因素,毛子對美漫狂熱才是理所應當。
硬似鋼鐵的毛子,突然對一部少女漫那麼熱衷,感覺更像是喝假酒上頭。
事實上,毛子早年接收過不少日本文化輸出,受影響最深的就是《美少女戰士》。
86%的俄羅斯人都看過《美少女戰士》,剩餘14%是因為家裡沒電視。
受惠於蘇聯時期國家提出的全國電視普及任務。
《美少女戰士》於蘇聯解體後不久,開始在俄羅斯的幾個國家臺連續播放,80後90後的毛子幾乎都看月野兔長大。
那時起,不同的毛子,都不約而同吐露了對這部動畫的相同感受。
2000年前後《美少女戰士》在俄羅斯大熱,一些圖書的封面甚至都加入了月野兔的形象以保障銷量
「表姐告訴我半夜爬上房頂就能變身,直到我被父親拉下來狠狠揍了一頓,也沒能得到月亮女神的力量。」
「我從熒幕上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女孩,她從不需要男人保護,可她確實是一個女孩,而不是不朽的漢蘭達。」
「一開始我還被『水手月亮(Sailor Moon)』這個名字蠱惑,以為是講月亮的事,提不起興趣,但慢慢看了幾集之後,我發現水手月亮酷爆了。」
「《美少女戰士》不同於其他動畫系列,她的身上有著十足的斯拉夫精神,我懷疑她的祖先一定是俄羅斯人。」
俄羅斯崇尚力量,崇尚勇氣,更崇尚真正的muzhik.
所謂真正的muzhik,既是對俄羅斯人的最高讚譽,也是所有俄羅斯人膜拜的典範。
Muzhik在俄語裡的意思是下層階級,引申義是一個具有堅強性格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內斂寡言,能用眼睛開啤酒,能在零下40度的夜裡背手散步。
而這樣的muzhik,光腳跳樓的反骨青年是,徒手揍熊的鋼鐵硬漢是,他們覺得美少女戰士也是。
當天真爛漫的14歲少女,逐漸成長為維護和平為己任的女戰士。
月野兔也在俄羅斯人的眼中,慢慢長成一個真正的muzhik。
這種自家人的感覺,讓毛子覺得十分妥帖,又裡應外合。
看完聖彼得堡的美少女戰士cos盛宴後,35歲的伊萬諾夫給出了最後總結:
「也不是說一切muzhik都值得俄羅斯人尊敬,但我還是更喜歡看穿短裙的女孩打架。」
不要跟雞打啵,這是疾控中心第N次警告
找警察在女友身上搜毒品,是老外最硬的求婚方式
在美國景區別亂和卡通人物拍照,裡面很多都是老流氓
微信公眾號:beebee星球
微博:@beebee-星球 知乎:beebee
點一點,長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