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回望一下。
Mac 產品線近年來被大家最為稱道的廣告概念就是「敬 Mac 背後的你」系列,無論是平面廣告還是 TVC,都弱化去講述機器本身的功能,而是娓娓道來它如何助益於靈感的發想和實現。
各行各業,皆有人傑。作為當今三百六十行創作者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它早已不是單純的一條產品線。而 Mac 產品伴隨創作者共同精進,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與創作者達成默契的責任。
以往的漫長歲月裡,把創作點亮總是平穩且緩慢的事情。早年,用 iTunes 導入歌曲至 iPod,還是一個枯燥但迷人的行為。而依靠著燦如繁星的音樂人、視頻創作者、媒體工作者、作家等等,Mac 產品線已經成為了公認的「創意製造機」,因為它讓跨領域的人們都覺得:好用、耐用,且很多交互性的激發則具備創作過程中必要的儀式感。
而這麼多年來,形守默契的「人與 Mac」的關係,到了一個新節點:新媒體的爆發。
創作者的數量也迎來了井噴。現在,人人皆可方便地發布自己的原創歌曲、原創電子書,各大長短視頻平臺的 vlogger 們更是活生生遍布我們生活的周遭,創作門檻在被破拆,而每個人都在進行著記錄生活的自由創作。
所以,Mac 到了必須進化的時候。因為,當移動端不復門檻時,專業創作圈層如何更便捷、更快速、更不受性能所困,將顯著正向影響內容的質量與創作者的野心。
M1 晶片的到來,則是將入門的內容創作者引領至專業創作的通天捷徑。以往晦澀深廣、硬體要求高企的各類大型專業軟體,終於變得更易用、輕便。
Apple M1 晶片作為專為 Mac 系列量身設計的元祖級魔王,能效表現當然不需要再贅述。而這麼多年,Mac 已經證明對低功耗系統來說,小巧和能效這兩點至關重要。這種強者爬山超越自己的故事,基本很容易理解,你很難用特別理性的話語去描述得更透徹。
我在過去兩天使用了搭載 M1 晶片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並儘可能使用它作為主力設備,調用以往根本不可能在 MacBook Air 上極順暢運行的一些大型創意工作軟體,對於連風扇都沒有的新 MacBook Air 來說,不僅帶得動,而且相當快、穩。
Big Sur 是自 Mac OS X 推出以來 macOS 最重大的設計更新。當今年 Big Sur 系統發布時,所有 Mac 上的原生軟體圖標都變為和 iPhone / iPad 上的 app 一樣呈「方形圓角」,就已經印證了大勢將至。Apple 的好朋友 Adobe 也已極快的速度將旗下所有軟體的 Mac 版本圖標更新調整為「方形圓角」模式,用了好幾個月後,才發現箇中玄機都是為了 M1 而來。
Adobe 在加州聖何塞的總部其實離 Apple Park 並不遠,它們的友誼則在 M1 晶片發布時間線上獲得了鐫刻。請看看 Adobe Creative Cloud 所有 app 在 2021 版的新標識。
現在說說我們使用 M1 晶片 MacBook Air 獲得的既新鮮又古怪的直觀感受:那種如天方夜譚一般的事情發生了,以往 Mac 和 iPhone / iPad 涇渭分明的界限消失了,你可以在 Mac 上的 App Store 下載 iPhone / iPad 上的 app,例如我們下載了 mars 的 iPhone 版,它可以在 MacBook Air 上順暢運行,而且還可以下載很多其他我們日常使用的 app,例如訂機票酒店的、訂外賣的、看資訊的,也就是說,藉由 M1 發的通行卡,浩瀚的 iOS 及 iPadOS 應用陣容將能通往 Mac 這片獨立的海洋,除非特定的 app 不支持「例如攝像類 app」,大部分 app 其實都有在 Mac 上通用使用場景的想像空間。
在目前的過渡階段,app 主要分為幾種情況:Universal app 性能最強大,在任何配備 M1 晶片或 Intel 處理器的 Mac 上以原生方式運行。針對尚未升級至 Universal 的 app,Big Sur 中包含 Rosetta 2,第一次啟動時會有一個「轉譯」的流程,接著就能正常使用了,這是為了無縫運行專為 Intel 處理器 Mac 機型而構建的各種 app。
有多快呢?以前,就算你是使用頂配的 MacBook Pro,也無法錯過當上蓋翻開時見證屏幕由黑點亮的過程,但搭載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速度快到當你還沒把上蓋完全揭開時,屏幕已經先行點亮準備好了。無論你試多少次,它都這麼快。
我們也體驗了幾個常用的大型軟體,包括 Apple 自家的 Final Cut Pro、Adobe Creative Cloud 系列經常會用到的 Photoshop 2021、InDesign 2021、Lightroom,皆能穩定友好運行,甚至因為 MacBook Air 沒有風扇,外殼一直保持冷感,而且非常安靜。
即便肩負的任務更重,搭載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電池續航也十分驚人。我們嘗試了開啟 Photoshop 2021 正常使用,配合各種輕量級日常任務,如查郵件或上網,完全能做到上班時段甚至再加個班都不插電。
「生產力工具」,多麼平凡的五個字,卻早已成為眾多創意工作者的命門,以往,我們說的都是具體的硬體。
從 M1 開始,未來的「生產力工具」可能終於要被重新定義,指的不再是硬體,而是不同尺寸的屏幕罷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評測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過程中試用了剪映專業版,它支持為視頻智能語音識別自動上字幕,並且自動對齊時間線上的說話時間點,還能同時流暢剪輯多條 4K 視頻。所有的操作,你面對的還是那個 iPad 上很熟悉的剪映。
iPhone 、iPad、Mac 在應用生態上的打通,故事的開頭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