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拍子都是「蹦擦擦」嗎?

2021-02-28 詠哥談樂

 (歡迎點擊藍色「詠哥談樂」加關注,歡迎轉發轉載)

三拍子體現是不對稱、非方整性的特點,多流動性與抒情性。通常適於表現活潑、愉快的情緒,如流暢的旋轉和滑行感覺的圓舞曲。如果說二拍子是直線形的或方形的結構,而三拍子律動的線條感則是偏向於圓形、封合狀的。對於三拍子的運用,我們首先的印象是諸如《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按照「強弱弱」律動的歐洲的圓舞曲。


可是,是否所有的三拍子都是這樣運用於華爾茲風中的「蹦擦擦」呢?在中國音樂中對於三拍子又是怎樣地接受與運用呢?

首先,在中國音樂,特別是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國傳統音樂中,無論是在民歌、戲曲、曲藝、器樂,乃至民間的歌舞音樂中,對三拍子的使用就一直比較少見。在中國音樂節拍的板眼觀念中,也原本並沒有「一拍兩眼」之說。

通常,我們會提及通篇運用三拍子創作的古代琴曲《酒狂》來作為反證,但其實《酒狂》中所採用的三拍子律動,與西方節拍體系中的三拍子並非是一回事。而是在節拍上打破了「強弱弱」的規律交替,卻在弱拍出現了沉重的低音或長音,造成了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的感覺,從而刻畫出醉酒後迷離恍惚,步履踉蹌的神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漢族的傳統音樂中,亦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三拍子少,更為準確的情況是:作為通篇單拍子出現的三拍子較少出現,但作為混合(或交替)拍子中的三拍子還是有著為數不少的運用,如在著名的民間曲牌《八板》中,就是典型的3拍子與2拍子交替出現的節拍形式。而這其實是中國特有的節拍法,屬於板眼交替的範疇,亦非西樂中的「蹦擦擦」。

歐洲的三拍子體系傳入中國是近代新音樂文化時期,中國人在借鑑西方三拍子節拍體系,學習西方作曲技法的過程中,也做了諸多的探索。早在1923年蕭友梅創作的《新霓裳羽衣舞》中就有嘗試,作為對唐大曲的借鑑探索,作曲家在該曲的慢板散序之後入拍的十二段音樂中,全部採用了快板的「華爾茲」節奏,讓大唐天子和貴妃娘娘都跳起了圓舞曲。遺憾的是其藝術效果不甚理想,誠如梁茂春先生所評價「全曲給人以呆板、沉悶的感覺,對民族曲式的運用尚處在『不自由』的初級階段。蕭友梅在當時還未能觸摸到民族音樂的深層脈絡,對中國和世界音樂的準備都不夠充分。」

建國後,出於對西方「快慢快」或「慢快慢」這種ABA帶再現的三段式的一味模仿借鑑,也曾一度興起在樂曲的抒情中部生硬地採用了三拍子圓舞曲「嘣嚓嚓」的節奏,如笛子獨奏《公社的一天》中,在繼「曦光鳥語」、「荷鋤出工」、「田間競賽」段落後出現圓舞曲節奏的「地頭舞歌」。僅1949到1966十七年就有五十來首這樣採用三拍子作對比中段(前後均為二、四拍子)的樂曲,這些作品大多受西方曲式框框的影響,音樂結構機械牽強,缺乏民族風韻而顯得不倫不類。1955-1956年間,李煥之在創作《春節組曲》時,在第三樂章「盤歌」中也採用了西方迴旋曲式的圓舞曲,正如他本人所說:「除了曲調是民間的以外,在手法上沒有絲毫民族的特點。」所以馬思聰先生聽了以後評論說:「這太象歐洲的圓舞曲了,三拍子的舞曲是可以寫的,但不要這樣寫。」可見,「在這一時期,很多作品中對西方圓舞曲式的三拍子的採用都緣於是中國近現代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音樂創作中對西方借鑑、模仿階段的特定產物,不符合中國人的音樂審美習慣與民族音樂創作的思維特點而難以傳世。」


當然,在近現代中國作曲家借鑑西方三拍子體系創作的過程中,也不乏出現了不少富有探索創新精神的優秀之作。如劉天華出於國樂改進中對西方節奏節拍體系的學習,在二胡曲《燭影搖紅》中大膽採用了當時我國傳統音樂中較少使用的3/8和12/8拍的華爾茲舞曲節奏,表現了舞女婆娑的姿態和情調,在中西的交融中,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的二胡曲。其後,在賀綠汀的《嘉陵江上》、張寒暉的《松花江上》等作品中,三拍子運用則表現得更為自然、嫻熟與藝術化了。

時至當代,還湧現出如施光楠作曲的《潔白的羽毛寄深情》、張乃誠的《再見吧,媽媽》、秦詠誠的《我和我的祖國》、胡寶善的《我愛這藍色的海洋》、呂遠的《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印青的《望月》乃至流行歌曲中高曉松創作的《同桌的你》等一批採用三拍子創作的優秀歌曲,也較好地借鑑了西方的節拍體系來表現著新的時代風貌。

其中,由黃小茂詞、三寶曲,丁薇演唱的《斷翅的蝴蝶》,作為一首全曲採用了四三拍的歌曲,則有諸多可點之處。由於採用了搖擺爵士(Swing Jazz)的節奏型,強調切分重音,就把原本為「強弱弱」的四三拍的拍位與強弱打亂,運用拖拍的手法使得重音後置,造成Ragging拖曳的效果。節拍重音位於第二拍,而形成了「弱強弱」的特殊三拍律動,形成了爵士樂特殊的節奏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在中國音樂中,三拍子在漢族音樂中較少運用,但在一些少數民族音樂中則得相對廣泛的應用。如在朝鮮族的傳統音樂中三拍子的大量運用還成為構成了朝鮮族音樂獨特個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1982年6 月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朝鮮族的《民歌集》中所收入的355首各類民歌中,三拍子系統節拍的(包括3/4、6/8、9/8、12/8)就有282首,佔了百分之八十,如《道拉基》、《阿里郎》、《小白船》等,包括近年流行的「大長今主題歌」也無不是這種「鮮族」式的三拍風。這種現象與該民族的「長短型」、「短長型」的語言節奏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其他少數民族,尤其是熱情奔放的歌舞民族的音樂中,如哈薩克、塔吉克族的音樂中,三拍子中也都有著饒有特色的運用(如表現為3+4律動的7/8)。

但就總體而言,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就比例而言,採用三拍子的歌曲在中國音樂中所佔的還只是很小的比例。

就三拍子在中國音樂中運用不多的現象,曾引發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思考。有人分析這大概與漢族語言多單音或雙音字節組詞有關。只有較少地區的漢族方言中採用三音字節組詞。如山西民歌《開花調——會哥哥》中,就有著大量諸如「門搭搭」、「風扇扇」、「淚蛋蛋」、「蕎面面」等三音節詞組,與之相對應的節拍也自然地採用了三拍子。

也有人分析說三拍子的少用是和中國人忌單不忌雙的傳統思想觀念有關,我國的詩詞、對聯都講究上下句對稱,出了單數謂三條腿、三隻手、一邊順,也是民間藝人最忌諱的。這些分析是否有足夠充分的道理,可能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其實,究其根源,中國人少用三拍子的原因還是由於民族審美心理的深層結構所決定。

首先,中國人多崇尚平和、規範,更易接受具有對稱、方整特點,類似「前、後」、「松、緊」這種具有「陰陽」交替並具有辨證對立統一精神的二拍子,而不是打破均衡對稱之美的ABB(強弱弱)。這種手法規範一旦形成穩態結構,也同時形成了對三拍子的心理不適與自然抗拒。

其次,含蓄、內斂、節制有度的民族性格,在心理上會具有某種惰性和保守。而以「強弱弱」為律動規律的三拍子,則更多體現出的是輕盈、旋轉的狀態,更適和表現青春律動,朝氣蓬勃、積極外向性格的風貌特徵,這可能也是三拍子一般相對較難為偏於內向、思慮過重的中國人所心儀的緣故之一吧。所以,即使當我們聆聽山西左權盲人宣傳隊演唱的《開花調——會哥哥》就會發現,雖然該曲中用的是三拍子,但音樂中哪有維也納市民輕盈、優雅的圓舞曲之風?!從那些向天而歌的盲藝人口中唱出的,儘是對天而歌的蒼涼,高昂慘烈如雲天裂帛……


當然,就整體而言,辨證來看,在音樂中過多追求節拍律動的對稱均衡之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節奏的動力性與多樣化。難以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精神和人們不同的審美趣味。所以,在近當代的音樂創作中,更多的作曲家在藝術化地借鑑學習歐洲音樂三拍子體系中,也成功地在其作品中注入新的節拍元素與時代精神,以更好地豐富、完善了中國音樂的節拍體系。

 

相關焦點

  • 各種拍子的強弱規律
    二拍子的特點就是單一、對稱和方整。我們在演奏、演唱二拍子的音樂時,要準確地把握住它的基本強弱規律,要突出它的第一拍強拍,並要注意第二拍的弱拍,讓這兩拍有明顯的對比,才能使人在聽覺上感受到二拍子的律動。如果將這二者的強弱關係弄反了,就可能使整個樂曲面目全非、見笑大方。
  • 輕鬆識簡譜11:三拍子樂曲的強弱規律是什麼?視唱時怎樣擊拍?
    上一講我們介紹了一種常見的單拍子——四二拍子(2/4)的強弱規律以及視唱時的擊拍方法,本講介紹單拍子的另外兩種節拍形式——四三拍子(3/4)和八三拍子(3/8)的強弱規律以及視唱時的擊拍方法。跳過華爾茲嗎?它的節拍就是三拍子的。
  • 輕鬆識簡譜12:四四拍子是單拍子還是復拍子?怎樣找到節奏感?
    前兩講,我們介紹了三種單拍子(2/4拍、3/4拍、3/8拍)。本講我們再介紹一種常見的拍子——四四拍子(拍號:4/4)。那麼,四四拍子是單拍子還是復拍子呢?四四拍子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呢?如何擊拍才能把握好四四拍子的節奏感呢?四四拍子是單拍子還是復拍子?
  • 3/4拍子與2/4拍子的天差地別在哪裡?
    簡單的說,2/4拍子,就是以4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之內有兩拍;3/4拍子,就是以4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之內有三拍,這裡王校長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古詩當中,七絕詩是一行七個字,五絕詩一行有五個字。那麼拍子的組合有很多種,還有7/4拍、6/8拍、12/8拍等等,所代表的意思與上述一樣,都是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幾拍。
  • 小白寫歌——節奏之拍子
    前一節我們講了節奏裡邊音符的時值,我們常見的歌曲都是按照一定規律,有節奏地重複著的,這種重複的節奏叫做拍子。不同歌曲有不同的拍子,下邊我們一一道來。但也不一定,因為如果拍速高,但都使用時值較長的音符的話,歌曲也會顯得比較慢;相反,拍速低,但都使用時值較短的音符的話,歌曲也會顯得比較快。
  • 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拍子模式
    在掌握節拍時,下面曲調的節奏,可以按四分音符的數目來計數每一小節的拍數:一(i)二(i)三(i)四(i)|二(i)二
  • 樂理知識 · 五線譜 6·拍子與拍號
    拍子在節拍中;眾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為單位的,(這也叫做「單位拍」),「一拍」就是音樂的基礎,它是用指定的音符來代表的。
  • 《樂理說》第四集:節奏劃分、切分音、弱起小節、拍子類型
    ⑤二連音——用均分的兩部分來代替附點音符基本劃分的三部分,叫做二連音。⑥四連音——用均分的兩部分來代替附點音符基本劃分的三部分,叫做四連音。此外,音樂記譜中還有用均分的九部分、十部分來代替基本劃分的八部分的九連音、十連音等其他形式的自由劃分。
  • 變換、自由拍子,學會靈活多變的音樂節拍
    2.六拍子的組合法(6/4、6/8)六拍子是由兩個三拍子組合而成,因此,六拍子的時值組合應該體現出兩個三拍子的結構。(9/8、12/8)9/8和12/8這兩種拍子的組合法和6/8拍的原則相類似,即:9/8拍按照三個3/8拍組合,12/8拍按照四個3/8拍組合。
  • 視唱練耳|三拍子、切分音的節奏訓練、視唱訓練
    因此,不論是專業音樂學院,還是業餘音樂愛好者,視唱練耳都是必修課程。每個人演唱的歌曲,聲音能否更準確、能否更具感染力與魅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的視唱功力。所以說對於唱歌,視唱練耳的修煉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五音不全、節奏不準的朋友們,更要好好練視唱練耳了!
  • 各種拍子的強弱規律,有圖有真相!
    在三拍子的樂曲中,強拍每隔兩拍才出現一次,與二拍子相比就顯得不是那麼緊張、急促了,但三拍子的樂曲缺少對稱和方整性,多的是流暢和靈活,並且具有強烈的不平衡感,正是如此才讓三拍子的樂曲顯現出圓舞曲的風格特徵,而慢速的三拍子樂曲又能表現出音樂的優雅與抒情性的特點。
  • 音樂聽力考試中如何區分2拍子和4拍子
    從音樂的一般規律來說,2拍子比4拍子緊湊,因為音、音型或和聲以兩拍為一個單位變化,單位時間小,音樂整體呈現出更加緊湊的形態。而4拍子則以四拍為一個單位變化,單位時間長,則音樂律動整體更加顯得大一些。此例題和聲節奏雖然第一第二小節一樣,但是音型動機的重複,一般有強弱之分的,也就是說,第二次重複彈奏的力度不如第一次,符合一般的認知規律,所以相同音型可以認為是屬於同一個單位,於是就是4拍;下面兩個例題除了旋律形態以外,和聲的節奏也是4拍為一單位的形態:下面是2拍子的例題,我們可以看出音型與和聲,都呈現兩拍一個單位的形態:
  • 在這家90s舞廳,我蹦了一場5塊錢的迪!
    舞池有些擁擠,大概二三十對大叔阿姨,在昏暗迷離的燈光裡,踩著震耳欲聾的舞曲節拍,攬腰挽臂蹦擦擦。一切就像是電影。90s,談戀愛不如跳舞,500塊的月薪擋不住年輕人每天花5塊錢蹦迪的熱情。慢三快四蹦擦擦之外,在個別夜晚,這裡擠滿了髒辮紋身的年輕人。派對、蹦迪,給同仁貼上了#朋克之夜#和#復古拍照基地#的標籤。最落伍的、最激進的城市情緒,在同仁舞廳達成奇妙和諧。
  • 跳舞不會聽拍子怎麼辦
    跳舞不會聽拍子怎麼辦2020-08-31 18:24:2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舞蹈都是先有節奏,才有那些複雜的鼓點,鼓點是根據節奏進行編排的,而編排好的鼓點,必須非常貼合音樂的節奏。那麼,跳舞不會聽拍子怎麼辦?@視覺中國  如果遇到孩子在跳舞的時候聽不懂拍子的情況,一定要多聽重拍節奏,且每個曲子都是八拍,一定要多聽多練;也可以分開聽音樂的旋律,注意音樂旋律的起伏變化;還可以感受音樂的歌詞,根據歌詞的內容以及長短,熟悉拍子和節奏。  一般在舞蹈的曲子當中,每一支音樂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拍。而且每個曲子都是八拍,這些都是固定的。
  • 樂理小知識之-拍子
    在學習陶笛的時候老師經常提到要學會打拍子,或者跟著節拍器來練習,那麼拍子在音樂中有什麼重要的作用,拍子又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音樂中的拍子,幫助同學們更好地運用到實際的練習中卡準節拍。節拍與拍子1.節拍:在了解拍子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節拍,所謂節拍就是有著強弱的相同的時間片段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環重複。如2/4/4/4/3/4拍等。2.拍子:節拍的單位拍用一個固定的音符來表示,叫做拍子。
  • 新課 | 兒童音樂集體課之3拍子的集體課遊戲
    ↑TT老師提前祝大家聖誕快樂↑節拍中的 二拍子、四拍子,在音樂和生活中極為常見,大部分學生可以迅速掌握,可卡在中間的三拍子
  • 極致殊勝的忿怒蓮師擦擦——夏扎仁波切法體鹽擦擦(蓮師八變之多傑卓勒)
    隨喜娘氏伏藏擦擦(可單擊發心隨喜,積累福報資糧),積聚福德智慧資糧十方三世諸佛,皆是為了遍法界盡虛空的眾生之究竟及暫時的福祉而出現於世。為了我們,佛菩薩更是以人身示現為具德上師,賜予我們究竟的解脫與現時的安樂。
  • 輕鬆識簡譜13:俄羅斯《紡織姑娘》教你學習6/8拍子的簡譜視唱
    曲調採用八六拍子譜寫而成。6/8拍子是一種復拍子。其含義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六拍;每小節六拍的強弱規律是: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 | ……本講就是要通過《紡織姑娘》這首俄羅斯民歌來學習6/8拍子的簡譜視唱。以上所述涉及的相關概念,在01~12講中都已經介紹過。如果您對以前的內容還不十分熟悉的話,可以通過本頁最後的「相關連結」找到各講的內容。
  • 陳夢、顧玉婷,你們摔掉的不僅僅是拍子,還有喜歡你們的粉絲!
    陳夢、顧玉婷,你們摔掉的不僅僅是拍子,還有喜歡你們的粉絲! 2020-12-23 21:35  孤榆木子侃桌球 聯賽已經進行到了第三天第四輪,總體看比賽波瀾不驚,排名靠前的也都順風順水地拿到了分數。
  • 怎樣在吹口琴時,打好拍子?
    注意,只有拍到桌面的一瞬間唱出音符才是正確的,在其他地方出音符都是錯誤的。如果一拍唱一個音符的話,我們為這個音符加入拍節符號:看這個符號是不是和前面的手勢動作吻合呢?符號最下面的尖端剛好是唱出音符的一刻,然後回到上面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