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晩春》春天,晚矣

2020-10-12 Liebe

《晚春》是我看過繼《東京物語》、《浮草》、《秋刀魚之味》又一部小津的作品。影片有著小津一貫隨和、靜默、雋秀的風格,讓人看完之後,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

《晚春》主要圍繞著周吉和紀子這對父女展開,講述著很小津式的家庭倫理片。簡單的故事情節:周吉因為紀子到了適婚的年齡(27歲)還沒有結婚。紀子不結婚的顧慮,則是擔心喪偶的周吉在自己結婚之後沒有人照顧,經過父女的對話交心,紀子打消了心中的顧忌,最終同意結婚。

經歷戰爭的日本,人們的生活中充滿著西方的印記,從交談中提及到的國外名人以及英文標籤的店鋪都體現著。這樣看上很開放的社會,紀子卻是一個有著深厚傳統思想的人,她被傳統的理念束縛著。當她在東京遇到55歲的小野寺時,交談中得知他再婚時,紀子的第一反應是小野寺不體面、不純潔,這讓人有點值得深思。在二戰之後的日本,日本的文化受到巨大的衝擊,固有的傳統倫理道德正在一點點的被西方思想所侵蝕。父親對於自己的友人再婚,都不覺得有失穩妥,同樣父親和小野寺交談兩家女兒的婚事問題,他們也是持著開明態度,紀子無疑是與他們相對的。

紀子與服部騎自行車去海邊的這段是我最喜歡的片段,紀子一直都滿臉笑容,風吹過她的發梢,那樣的溫軟,讓人神往。他們兩並行的自行車,服部的關心,最後,停在海邊的兩輛自行車和坐在海邊聊天的兩人,讓人無不認為紀子已經陷入戀愛之中。

但事實上服部已經訂婚了,這信息還是出自紀子之口。這一段我們本以為的戀愛,很快就這樣結束了。能從紀子與服部的交談中,以及之後在跟父親交談時,對服部不錯的評價,看出紀子對服部還是有動心。但既然他已經訂婚,紀子也就收起了自己的那份愛慕之情。其中父親也是從知道他們一起騎車遊玩的喜悅,不斷地詢問細節,到得知服部的婚約時有些失落。

音樂演唱會邀請紀子,不知服部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回應之前的海邊騎行?還是本身對紀子也有好感?還想要在婚前體驗一下單身的感覺?這就不知為何?紀子出於對道德倫理的遵守,沒有去。但服部身邊的位置是空的,他沒有跟自己的未婚妻一起。這是在在等待著紀子?或許這只是一個善意的邀請,出於老友之間的感情。

紀子是有點失落的走在大街上,這也是轉折點,之前樂觀,積極的紀子,現在卻有點憂傷。紀子心裡是喜歡服部的,她也希望服部能成為自己的丈夫,但卻輸給了自己的師妹。這有點很有趣,一開始在音樂廳出現了兩個女生,在我認為是紀子和她的師妹,後來才發現不是。紀子的師妹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也就是說紀子在跟一個沒有出現過的人鬥爭,還敗下陣來,說明她始終沒有突破自己說認為的那條線。她不是在跟師妹作鬥爭,是在跟自己,她輸給了自己。

凌子,這個婚姻不幸的女人,在紀子家跟她父親聊起了自己。在見到紀子回來後,有點不知所措,感覺自己的秘密被人揭穿了。(凌子喜歡曾宮)她勸說紀子快點結婚,並告訴紀子婚姻中的經驗。這為最後凌子和紀子的父親做了鋪墊。

紀子的姑媽給紀子介紹了一個叫做熊太郎的人。紀子卻以父親年紀大沒有人照顧,而推掉。即使姑媽強調這個人長得跟紀子的偶像—加裡·庫柏很像,紀子也沒有一點心動。畢竟在她看來沒有人比服部更適合,她也接受不了其他的人。

姑媽這個角色很有意思,她是整個影片中最關心紀子婚事的人,她從一開始要給紀子介紹對象,到後來紀子因擔心父親沒有人照顧,她又要給曾宮介紹對象(秋子),來打消紀子的顧慮。

姑媽是一個沒有太多的思想,屬於日常生活中的中年婦女,沒有太多的想法,過好平淡的生活就行,她不懂紀子,但是她懂生活,那種日常的生活,充滿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也將是紀子要面對的。

小野寺送來自己的婚紗照時,紀子和父親正在看能劇。西式的婚紗照和傳統的能劇交叉在一起,這只是導演安排的一個巧合吧。能劇的現場,,姑媽給父親介紹的對象(秋子)坐在她的側面,紀子是處於崩潰的,紀子在父親和秋子來回打量,想起姑媽的話,記住心中是五味陳雜的。回家的路上,她都悶悶不樂,此時她是有點害怕的,她既害怕父親再婚,更害怕的是自己會嫁給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她來到凌子家,想要用一份去擺脫婚姻。

在父親的謊言之下,紀子是憤怒的。父親有再婚的想法,在紀子看來就是一種背叛,一種拋棄。自己為他著想,他卻想要自己嫁出去,離開他,這個是她沒辦法接受的。

這個謊言也是很明顯的,父親自己可能也都不能欺騙到自己,跟紀子把照顧父親當做藉口,隱藏自己不願意接受除服部以外的人做自己的丈夫一樣。

最終在父女的矛盾在婚前的旅行中化解了。父親與紀子在最後的深夜交談,每一句都帶著對紀子的關心,他是很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紀子出嫁了,丈夫熊太郎一直都沒有出現,就像她的師妹一樣。紀子嫁的是一個人們口中的好男人,這是在表明紀子嫁給誰似乎不是那麼的重要,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在紀子的心中,始終還有一個人的存在。

紀子的父親和凌子在紀子出嫁後,相聚在一個酒館裡。凌子是喜歡曾宮的,在曾宮表示不會再婚的時候,凌子說會去常看他,並在他的額頭上親吻了一口。曾宮也有著倫理的束縛,他還是有顧忌凌子。所以,他依舊沒有答應凌子,沒有接受她的愛。父親坐在椅子上,獨自一人削著蘋果,卻不知道給誰吃,多少有些傷感。

最後的那片海,空蕩蕩的,只有浪花在拍打著海岸。那時在一起的人已經不在了,那時的愛意也像是被廣闊的大海稀釋一般,服部和紀子的愛情也就在這片消失,這時的海已經沒有靈魂了。

《晚春》結合了日本當時的社會狀況,在西方文化衝擊和日本傳統文化交織的時代背景之下,展現出被想要尋求突破的欲望和依舊堅守的傳統理念所影響而誕生出的人們是怎麼去對待婚姻。體現出父親為了自己女兒的幸福,可以犧牲自己的父愛精神。也塑造出紀子這樣一個內心束縛又渴望屬於自己愛情的女性。

tal},fu

相關焦點

  • 《晩春》好不容易寫的 留念一下
    晩春』はとても素晴らしい映畫だと思います。 プロットが簡単なのに、日本の伝統的な文化と人間の細やかな感情を良く伝えられました。大學教授曾宮周吉が娘紀子に結婚させますが、紀子は結婚することをいやがって、父といつまでも一緒に暮らしたいと思います。周吉が娘の一生の幸せのために、再婚すると噓をついた。私はびくりした、とても感動します。
  • 《春之懷古》:春天的命名和雅稱
    所以在春天生長的草木,曲折而又艱難。「春」的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後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在之後的甲骨文、金文、小篆裡,都以「草木」和「日」會意「春」字。「春」,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 春天讀詩:杜甫春來也撒嬌
    春天讀詩,最好是讀春天的詩。春天的詩人,有的傷春,有的惜春,還有的居然惱春,怕春。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在成都,草堂初成,他正好五十歲,過了一個安穩的年,大地回春了。仿佛是遲來的獎賞,今春的花事格外盛大,可憐的老杜簡直是瘋掉了——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稠花亂蕊裹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 春天裡這些關於「春」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呢?
    釋義:寸草,指小草;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徵父母的慈愛。比喻兒女難以報答父母的恩惠。讀音:chūn huá qiū shí出處:《後漢書•崔駰傳》:「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釋義:意思為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讀音:wàn zǐ qiān hóng出處:宋•朱熹的詩《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成語】春天來了,這些關於「春」的成語你家孩子知道嗎
    釋義:寸草,指小草;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徵父母的慈愛。比喻兒女難以報答父母的恩惠。讀音:chūn huá qiū shí出處:《後漢書•崔駰傳》:「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釋義:意思為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讀音:wàn zǐ qiān hóng出處:宋•朱熹的詩《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春姑娘來了,她帶來了這麼多春天的成語和句子,太美啦!
    釋義:寸草,指小草;春暉,指春天的陽光,象徵父母的慈愛。比喻兒女難以報答父母的恩惠。讀音:chūn huá qiū shí出處:《後漢書•崔駰傳》:「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釋義:意思為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讀音:wàn zǐ qiān hóng出處:宋•朱熹的詩《春日》:「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疫去春來,大地回暖,你所期待的春天的模樣,全在這裡
    春天是種子破土而出的拱動的力,樹木拔節的暄響的節奏。春雨淅淅瀝瀝打在篷頂的玻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樹葉上,叮叮咚咚打在鐵皮屋頂上。我聽著旋律,美妙絕倫的雨聲,仿佛是在聆聽美妙的音樂,那是春姑娘用她那纖細而靈巧的雙手彈奏的。
  • 七年級春天優美段落寫作素材:春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春天優美段落寫作素材: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小區裡的那棵老楊柳樹冒出了嫩芽,我知道春天到了.   2我愛春天,是因為我愛她的綠色;   3春天是四季中最完美的一個季節,春天的一切都是綠的,你看那柳樹上嫩嫩的綠芽多像剛出世不久還裹著棉被的嬰兒呀!
  • 冬已至,春不遠矣……星海娃的冬至,特別過.
    冬已至,春不遠矣。今年初盡處,明日未來時。冬至大如年。在星融課程第三季裡,星海娃娃是如何學習冬至文化的呢?2018年的冬至我們在傳統文化課程中度過了幸福而有意義的時光冬已至,春不遠矣。
  • 《春天的華爾茲》春天華爾茲-春之純真與美麗
    奧地利在冬時,而維也納的今日卻是春天的氣息。嗯!維也納的美不僅是用眼睛來感受,也需要以耳朵來聆聽。聼!金色的大廳傳來的鋼琴聲,那是久居在奧地利的韓國年輕鋼琴家——在賀。從小被稱之為鋼琴神童的他,在今日迎來了藝術的巔峰,那是多少鋼琴名家的夢想,但從在賀眼中,似乎看見了那些許憂傷。黑色三角鋼琴後,如波濤般跳躍的音符,時緩時急,如風多變,終以憂怒之力量結束。
  • 春事花事情事,寫給春天的那些詩詞
    春天,春光明媚,春思飛揚。春草青青,春柳依依。春風軟軟,春水漾漾。有云:」沐春風而思飛揚,凌秋雲而思浩蕩。「春光太短,流光易逝。古人惜春傷春,憐春喜春,贊春愛春。——馮延巳《玉樓春》一個」簇「字,寫乍暖之際,春雲錦簇,蓬勃噴發,一團又一團,像春花一般,旺盛生命。此時此景,漸覺年華流逝,極目遠眺。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竟芬芳。 ——歐陽炯《春光好·天初暖》春光溫煦,絲絲縷縷,飽含溫情。萬物得意,竟芬芳。
  • 七年級春天優美段落寫作素材:春到田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春天優美段落寫作素材:春到田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寒冷的冬爺爺走了,春姑娘又帶著她自己的魔法棒來到了人間。   2隻要春姑娘輕輕地揮一下魔法棒,她所處的地方就會綠油油的一片。瞧,她首先來到了廣闊的田野,「譁」的一下,從小麥到玉米,從棉花到高粱,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
  • 萬紫千紅總是春:點開推送,收穫春天的詩意
    萬紫千紅總是春:點開推送,收穫春天的詩意 2020-04-26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南小鎮的小城之春,殘垣中涅槃的春天
    戰後的中國電影恰似在嚴冬之後獲得生機,而此時,費穆導演的《小城之春》仿佛一首帶有淡淡離愁別緒的詩篇,撩起人無限的思緒,也打開了中國電影的春天之序幕,讓戰後的中國電影以新的面目呈現在大眾眼前。《小城之春》講述的是發生在抗戰後一個小城人家的故事。
  • 「寂寞空庭春欲晚」暮春時節送你幾首梨花詩詞
    頓時心中生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感,尤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去古詩詞中尋幾首描寫梨花的詩句,看看古人面對梨花落會產生怎樣的思緒。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譯文:紗窗外的陽光淡去,黃昏漸漸降臨;鎖閉華屋,無人看見我悲哀的淚痕。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抒發宮嬪失寵的幽怨。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愁怨。
  • 春天的古典(4):小約翰•史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在春天的古典裡,它是大眾最為熟悉的一首了。 ‍今天是春分。談論這首流行的古典,也是春妮特意的安排。  ‍春分者,陰陽相伴,晝夜均而寒暑平。雖然九十日的春季至此過半,但在北京,這似乎才是春的開始。夜裡的溫度終於走出了零下,倒春寒沒了,暖氣也停了,厚厚的棉衣羽絨進了衣櫥,出門簡單套個夾克,輕快極了。
  • 藏在南京地名裡的春天 「春」字地名有幾十個
    原標題:藏在南京地名裡的春天,滿目皆花很多人說,南京「春如四季」,不過眼下這幾天倒正是春光大好的時分。很多人抓緊轉瞬即逝的春光,到郊外踏青賞花。南京的春天雖然短暫,但南京很多地名卻與春天有關,藏著很多與春天有關的故事,已經被南京人使用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 春春欲動丨詩畫西湖美景,來自幼兒園老師的「送春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玲玲 通訊員 秦舒立【晚潮·春春欲動】收到一組特別來稿,有詩有畫還配朗誦,她們說想以這樣的方式送春天,「願這西湖美景帶來希望,願那同遊之日不負春光。」她們是來自杭州市行知幼兒園的教師們,用自己的詩歌、自己的畫作、自己的聲音,來「春春欲動」。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堪稱最短、最美的愛情詩,但主人的結局
    蘇軾在《陌上花》的序文中就簡單記載了這個故事: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越王錢鏐(liú)的原配夫人戴妃,是橫溪郎碧村的一個農家姑娘。戴妃是鄉裡出了名的賢淑之女,嫁給錢鏐之後,跟隨錢鏐南徵北戰,擔驚受怕了半輩子,後終成一國之母。
  • 朱寶珍 || 宅家也賞春爛漫
    宅家也賞春爛漫文/朱寶珍2020年的初春不同尋常,我們被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困在家中。眼前緊閉的那扇門,卻阻擋不了我無限的遐想,門外,春天應該已經來了吧?那濃濃的春意一定正悄悄地充盈著大地,細雨潛催,草木萌動,萬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