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為何突然離開梁山?金大堅道出真相

2021-01-18 騰訊網

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與《蕩寇志》、《水滸後傳》等續書截然不同。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分成了五種,一種是主動離開梁山後退隱不出;第二種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朝廷官吏;第三種是在抵抗官軍的戰鬥中陣亡;第四種是死於梁山內訌當中;第五種是被官軍抓獲後等待處理。在五種結局當中,首次出現的是第一種。這個第一位離開梁山的好漢是誰呢?他便是在梁山排名高居第四位的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離開梁山的經過,出現在《殘水滸》的第七十二回。據書中描述,林衝、武松奉命下山搶劫官軍糧草時,遇上了昔日的同僚、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隨後,王進受到宋江的邀請,在梁山住了一天,並向梁山好漢們介紹了北方的戰事。到了第二天,宋江、盧俊義等人在梁山腳下的斷金亭送走王進後,公孫勝突然提出返回家鄉薊州的要求。宋江等人非常吃驚,連忙詢問緣故。

公孫勝回答道:「薊州一城,一月之內,被圍三次,雖然不曾攻開,但屬下各縣,都已焚掠一空。契丹兵馬,一面抵擋女真,一面抵擋大宋,還嫌不夠,哪裡還有空來徵剿?這是王進昨日在忠義堂上談北邊軍事說起的。公孫勝母親,便住在薊州屬下九宮縣二仙山,怎能不驚慌呢?」

對於公孫勝提出的理由,宋江和吳用等人不便反對,便提出了另外的解決之法。吳用認為,如今北方戰事正酣,局勢混亂,應該想一個較為穩妥的方法才行。吳用提出,自己回山後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將公孫勝的母親接到梁山,以便公孫勝照顧。宋江一聽,連忙在一旁附和。不過,公孫勝的態度卻非常堅決,自稱「心急如焚,卻等不得」,堅持要走。神行太保戴宗見狀提出施展神行之術,送公孫勝前往薊州,結果也遭到了公孫勝的婉言拒絕。

就在此時,在加入梁山時拜公孫勝為師的混世魔王樊瑞突然站了出來,表態說要隨師父一起前往薊州。宋江見公孫勝主意已定,只好表態同意。臨別前,宋江特意囑咐道:「好好!只是公孫先生,見了母親,務必設法接到山泊裡來同住,公私兩盡。」於是,就在王進剛剛離開梁山後,公孫勝和樊瑞也離開了梁山。至此,公孫勝成了第一位離開梁山的好漢。

不過,令宋江等人沒有想到的是,公孫勝離開梁山後,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回到梁山。不久後,被派往薊州尋找公孫勝的段景住、石勇回來稟報宋江,九宮縣二仙山被強盜佔領,公孫勝母子和羅真人早已消失無蹤。

那麼,身為梁山四巨頭的公孫勝為何要一去不復返呢?《殘水滸》第七十四回中,玉臂匠金大堅在與聖手書生蕭讓的談話中,道出了事情的真相。按照金大堅的表述,公孫勝離開梁山,是擔心遭到殺人滅口,因此才離開梁山避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一百零八將齊聚梁山後,宋江為了控制梁山,製造了所謂的天降石碣碑之事,故意將自己的名字列在首位,造成權力來自上天的假象以迷惑梁山眾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吳用命金大堅和蕭讓偷偷躲在一間秘密的小屋內,一個撰寫蝌蚪古篆,一個將其雕刻在石碣碑上。等這些事情做好後,宋江和吳用認為應該將事情更加玄幻才能令眾人信服,於是便央求公孫勝配合。公孫勝架不住兩人的多次請求,便當眾施法,故弄玄虛。不過,公孫勝此舉也不是沒有破綻的。金大堅說:「其實那晚已有好幾位兄弟疑心是從山頂上放一個絕妙廣東焰火,還有說聞到硫黃味的。」

石碣碑之事過後,公孫勝對宋江、吳用非常失望,下定決心伺機離開梁山,以便慘遭殺人滅口的噩運。為此,他還專門告訴參與此事的蕭讓和金大堅,讓二人萬分小心,「怕有借軍法殺人滅口的事」。當王進上山將北方戰事情況相告後,公孫勝立即意識到,這是自己離開梁山的最佳時機。因此,他才以回家照顧母親為藉口離開梁山。回到二仙山後不久,公孫勝又帶著母親前往霧靈山參同道院,與師父羅真人一起潛居修行,從此遠離塵世。

參考書籍:《殘水滸》

相關焦點

  • 公孫勝最早看穿宋江嘴臉,為何還要回梁山,他師傅一句話真相了
    水滸中梁山上英雄好漢無數,他們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十分瀟灑,但是就在眾頭領過著滋潤生活的時候,作為大哥的宋江卻總想著被朝廷招安,一心要報效朝廷,不少好漢都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就連宋江的忠實小弟李逵都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宋江卻還是一意孤行。
  • 公孫勝法術那麼高,為何從不主動使用,非讓梁山108將去拼命?
    其實,公孫勝從不主動使用法術,是大有深意的。概括說來,是由這三大原因造成。其一:對宋江的否認公孫勝算是梁山上,最否認宋江的好漢之一。他的這個態度,也代表了道家的態度。道家最牛的羅真人,他是公孫勝的老師。在宋江攻打高唐州時,由於遇到了會法術的高廉,曾讓李逵和戴宗請回公孫勝。
  • 公孫勝是何許人也?為何上了梁山後又自動離去,他一生在追求什麼
    宋江上了梁山後,一直想取晁蓋而代之,便逐步使用謀略去削弱寨主晁蓋的權利,而在這個過程中傷了公孫勝的心。公孫勝的外號叫「入雲龍」,他在入世與出世之間來迴轉換,一心只為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戰。梁山泊座次公布後,當公孫先生看到自己排名第四的時候,毫無留戀地轉身離去,這是為什麼呢?
  • 宋江聚義廳排座次,一個細節令公孫勝毅然告辭,從此梁山再無真情
    細讀《水滸傳》,會發現宋江本來是無意上梁山的,多次被邀請上梁山,他都故意避開了。宋江此人行事謹小慎微,總想給自己留後路。他不想上梁山,一是覺得時機不成熟,二來也不想徹底斬斷自己的後路。可他和梁山,似乎總是「糾纏不清」。
  • 梁山108位兄弟中,有6人沒有去徵討方臘,他們為何沒去
    我們來看看那6位兄弟沒去,他們為何沒去? 一、公孫勝 談起梁山的武功高手,我們會想到武松、盧俊義、林衝、魯智深等好漢,他們是梁山上的頂尖高手,在戰場上也能給敵人很大的殺傷,但是這些人雖強,他們都打不過公孫勝這個法術高手。
  • 聚義廳上宋江排座次,公孫勝看清後扭頭離去,梁山自此無兄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中所傳達出來的忠義精神令人讚嘆,但是它的結局並不是那麼美好,至少讓很多讀者都感到惋惜,因為很多人上梁山就是為了躲避黑暗的官府,可是最後結局卻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朝廷。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快意江湖,一開始的梁山其樂融融,大家過的好不自在,但是自從宋江來了以後,卻多了權勢之爭,原本稱兄道弟的好漢們也開始分了陣營,有了勾心鬥角,正因為這種局面的出現,"入雲龍"公孫勝被逼走了。
  • 宋江上梁山後第一件事就是改宗旨,公孫勝吃驚也失望:事辦不成了
    公孫勝其實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人物,更像是一個伏筆,通過公孫勝的種種表現來暗示梁山諸位好漢最終的悲慘命運。公孫勝其實早就看出了宋江的意圖,只是沒有拆穿,他一心只想從這條賊船上離開,可是宋江哪能輕易放他走?根據水滸書中的介紹,公孫勝是一位法力高強的道士,如果他貪財的話,當年生辰綱,他只要開壇做法,萬貫錢財便可收入囊中。但是公孫勝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找到晁蓋一幫人出謀劃策,最後劫取生辰綱。
  • 豹子頭林衝的轉變:帶著徒弟離開梁山,道出晁蓋遇害真相
    不過,令吳用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林衝此次下山,不但沒有完成搶劫糧餉的任務,反倒是親自保護這批糧餉離開了梁山的控制地區。 他並沒有選擇向宋江和吳用匯報,而是與王進化敵為友,並親自保護這支押送隊伍平安離開梁山控制地區。宋江、吳用等人聞訊後,也只得默認,並讓王進的徒弟史進前來向王進道歉,同時邀請王進前往梁山一聚。此後,王進來到梁山,與宋江等人見面。當天夜裡,王進住在梁山,與林衝、史進二人徹夜長談。王進提到,林衝的仇人高俅因爭權失敗被貶至兗州任職。林衝一聽,立即動起了殺死高俅復仇的心思。
  • 梁山好漢們在上山前,都是做什麼職業的?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北宋的宋江起義為背景,為人們描繪了一大批生動的好漢形象。在梁山108位好漢中也有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那麼這些人在上山前都是做什麼工作的呢?神行太保戴宗3、地主豪強(12人)地主豪強出身的好漢:盧俊義、柴進、李應、史進、穆弘、燕青、扈三娘、孔明、孔亮、宋清、穆弘、杜興;地主豪強不僅出了12位好漢,同時也是梁山的主要財源之一、水滸傳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就是九紋龍史進
  • 小旋風柴進的結局:屢遭算計逃離梁山,道出晁蓋遇害真相
    柴進與梁山的淵源很深。白衣秀士王倫正是因為得到了柴進的資助才得以成為梁山的首任寨主,豹子頭林衝、行者武松、黑旋風李逵等人都曾受到過柴進的幫助。後來,柴進因殷天錫被殺一案被高唐州知府高廉關進死囚牢,經宋江等人救出後入夥梁山,大聚義時排在第十位,是掌管山寨錢糧的頭領之一。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柴進屢遭宋江、吳用算計,成了繼入雲龍公孫勝之後又一位逃離梁山的好漢。
  •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三大軍師
    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他一手策劃,他是梁山的首席智囊,梁山起義軍的軍師。受招安後,因宋江被害後託夢給他,與花榮一同自縊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宋江墓前,屍身葬於宋江墓左側。二、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排第四位,上應天閒星,綽號入雲龍,道號一清,擔任掌管機密軍師。
  • 晁蓋為何能坐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將如何?
    那麼,晁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能坐上梁山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的未來又如何呢?  在《智取生辰綱》故事中,原著曾經提到「晁蓋家中有廣有錢糧,為人喜好槍棒,又做著村中保正,在地方上頗有名望。」從晁蓋的出身看,晁蓋身為保正,有一定社會地位,家有錢糧,武藝不凡,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 此人乃梁山最神秘高手,一眼看穿宋江,是第一個活著離開宋江的人
    宋江作為梁山的一把手,有一些所作所為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所以很多人說他是偽君子,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好漢願意為宋江肝腦塗地。當然,也有好漢看明白了宋江的為人,然後離開了他。公孫勝精通道家玄法,而且看人很準,極具政治眼光。
  • 水滸中最神秘法師,公孫勝打不過他,一個人活捉梁山500人
    其中最可圈可點的法師就屬那高深莫測的入雲龍公孫勝了,他對整個梁山了如指掌,可梁山上上下下這麼多人,對他知道的卻少之又少。甚至,在當他隱居起來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夠找到他。所以公孫勝可以說是梁山最高深莫測的人,但是有一個人他比公孫勝還要厲害,這個人就是公孫勝的師叔喬道清。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這兩句話說的是梁山100單八將中的第一號人物——宋江。宋江是《水滸傳》中的一個主要人物,是水泊梁山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水滸傳》背景《水滸傳》是一部被廣為流傳的經典小說,名列四大名著之中。這本小說主要講的是,各路英雄豪傑齊聚水泊梁山起義反抗朝廷的故事。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即便如此,悲劇也沒停止,宋江、盧俊義又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縊……梁山108將,再不復昔日風光。倖存的好漢中,公孫勝的結局算是很完美了,他參與了徵遼、平定田虎、王慶的戰役,徵方臘前又選擇歸隱,後來又收喬道清、樊瑞為徒,可以說功名皆有,還得到了善終。
  • 【水滸】公孫勝表現平平卻高居第四,真相是這樣的...
    在梁山108將中,入雲龍公孫勝是一個奇怪的存在。他是個大人物,出場早,職位高,卻沒有多少戲份兒。他是梁山副軍師,卻幾乎看不到出謀劃策。徵遼凱旋,他又是第一個全身而退,從此,消失在江湖中。他對梁山的貢獻,除了入夥劫生辰綱以外,基本上就是幾次鬥法。
  • 梁山好漢108人,只有一小部分人被逼上梁山,剩下那些人呢?
    五個方面簡單回答他們上梁山的原因。第一組以盧俊義為代表的人這類人有12人,都是被自己人(梁山上的好漢們)陷害的。其中小乙哥、浪子燕青是被自己的領導盧俊義給帶來的。還有雖被劫了生辰綱之後沒有沒有走上革命之路的楊志,但是後因賣刀出事,走投無路上了梁山。
  • 《蕩寇志》劉廣雖落草為寇卻與梁山勢不兩立 擒殺梁山七將
    《蕩寇志》劉廣雖落草為寇卻與梁山勢不兩立 擒殺梁山七將時間:2020-11-10 15:57   來源:燦爛海灘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蕩寇志》劉廣雖落草為寇卻與梁山勢不兩立 擒殺梁山七將 在《蕩寇志》中,劉廣早期是猿臂寨團隊中的二號人物,接受招安後屬陳希真調遣。
  •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好漢?有標準嗎?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梁山好漢?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梁山前後有三位首領,分別是王倫、晁蓋和宋江,這也可以看作是梁山的三個不同時代,即王倫時代、晁蓋時代和宋江時代。本來,梁山是一個「躲災避難」的地方,很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梁山而來,梁山也把他們「收留在彼」,但梁山人員很多,想成為一名好漢卻也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