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部電視劇在認認真真談小孩教育了,或許你已經在追《虎媽貓爸》了。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不僅是已經當了爹媽的追著喊著「簡直在拍我的故事嘛」,那些還沒當爹媽、或是即將要當爹媽的,因為入戲太深,都說不敢再生了。
劇情觸及之處——隔代教育、幼升小、學區房,處處擊中做爹娘的軟肋。
昨天的「每日一Q」做了一次關於育兒焦慮進程的調查,謝謝你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現實版的「升學路上的焦慮時」。
劇情回放:
趙薇飾演的「虎媽」是職場女強人,同時還要面對來勢洶洶的90後「後浪」搶飯碗,佟大為飾演的「貓爸」是個遊戲設計師。夫妻倆忙於工作,女兒茜茜一出生,就將撫養小孩的任務甩給長輩。
偏偏爺爺奶奶對孫女是公主奴才式的溺愛,於是茜茜落得一身公主病,說話傲嬌誇張得根本不像是個五歲小孩。夫妻倆這才不得不重新檢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照進現實:
和趙薇、佟大為飾演夫妻一樣,現在的80後父母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環境中,不論順理成章,還是逼不得已,他們為事業打拼,不得不把養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一輩。
劇情回放:
小青有9本故事書,小新有7本連環畫,小青拿三本故事書換小新的兩本連環畫,問:小青、小新現在各有幾本書。
劇中這道把無數家長繞暈的奧數題,是重點小學報名的面試題。
虎媽也是圍觀了這一幕,才驚覺自己的女兒已經遠遠落後在了起跑線上。
照進現實:
在鹿姐圍觀了杭州多所民辦小學的招生面談後,可以負責任地說,這道題算什麼?
隨便說一道今年某校考題,讓你感受感受:聽故事,聽到獅子拿綠色棒,聽到狐狸拿黃色棒,聽完了,數數手裡兩個顏色的棒子,總數對不對。
劇中考完孩子考家長的戲碼,現實中也比比皆是。但有一點,杭州的家長還是值得欣慰的,杭州民辦小學的面談內容不涉及算術、識字等學科類知識。
劇情回放:
大學同學會上,一群女同學圍著一位男同學各種獻媚,原來那位發了福的男同學剛剛當上區重點小學的校領導。
原本後知後覺的虎媽終於覺醒了,為了讓小孩進入重點小學,全家總動員,甚至走火入魔般天天跑去重點小學門口,覺得校門口的燒餅都特別好吃,從裡面走出來的孩子都是天使。
照進現實:
在杭州,即便想讓孩子一路民辦學校讀上去,這條路也不好走——名聲好的民辦小學,招生要通過幾輪面試後擇優錄取。高昂的學費,加上超低的錄取率,很多家長不忍心讓孩子去拼了,那就只能去買學區房了。
劇情回放:
所有的「關係」都走不通後,虎媽貓爸只剩下買學區房一條路了。他們賣掉了上下兩層、挑高客廳、超大露臺、目測面積200多平方的「豪宅」,以每平方9萬的單價,買下50平米、20多年房齡的破舊蝸居。為此,他們還啃了老、背了債、賣了車,得每天騎車3個小時上下班。
可到了第二年,女兒依舊入不了學。因為當年政策變了,學區內的孩子要入戶滿兩年才能入學。
照進現實:
每平方9萬的單價,在北京早就不算新聞了。去年年底的北京,有家長花135萬買了間4.4平方米的房子,算下來每平方米將近31萬。
在高房價同樣榜上有名的杭州,學區房也是無數家長的痛。「零擇校」政策實行後,孩子要上好的公辦小學,買一套學區房成為家長不得不考慮的事之一。
比如學軍小學的學區房,即便在樓市整體趨冷的大勢下,也一路堅挺在每平米4萬元以上。
求智巷裡有一套4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4樓,看房的人從樓上排到樓下再繞房子一圈,中介在窗邊對外喊價,擠不上去的人就在樓下競價。最終這套房子以209萬成交,算下來每平方米單價超6萬。這那片的房產中介,至今還津津樂道於此。
在杭州,你買了學區房,要排除的「不安定因素」,比電視劇裡還多:
1、近年來不少熱點學校「一表生」爆棚,又增加了「實際居住」這一條。也就是說,你買了學區房,還得真的住在裡面。
2、對一些熱門小學,為了增加孩子入學的機率,同樣需要提前兩三年入戶。
劇情回放:
茜茜終於上小學了,戰鬥正式升級。僅從片名我們就能看出,虎媽VS貓爸,一個強勢一個軟弱。一個想要孩子進入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一個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開心就好。
於是,虎媽會在深夜回到家,發現女兒作業沒有做,再晚都拖起來繼續做,貓爸卻偷偷帶孩子吃喝玩樂,然後默默幫她把作業做了。
儘管虎媽總把「教育要保持一致性」掛在嘴上,但兩種教育觀念下矛盾不斷升級,從而波及夫妻感情,偏偏這個時候,天使老師董潔出現了(劇中虎爸的前度女友)……後面的劇情,你懂的。
照進現實:
每一次有關家庭教育的活動,總可以看到座無虛席,這不正反映了家長的一種心態嗎?
難怪有家長感嘆,中國式父母越來越難做了。一方面,他們基本都受過現代教育,具有所謂世界性眼界了,試圖包容和鼓勵孩子的天性,但真正實踐起來,卻又困惑於此:管得緊了,覺得扼殺了孩子「可能性的」的潛力,管得鬆了,又怕削弱了競爭的鬥志,從大的競爭環境裡滑落下來,將來難以立足。
所以,升學路上的焦慮,從來就是未完待續。
寫在最後——
不論你正在追劇,還是自己就是主演,「劇情」進行到這一步,鹿姐覺得,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的幾句話,特別適合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他的文章《請鼓勵你的孩子做個幸福的普通人》,前幾天在朋友圈裡轉得很火。全文概括起來的意思就是: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千萬不要認為上名校才是決定一生;夫妻關係永遠第一重要,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永遠要保持溝通,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點和優點都與家長有關,不了解孩子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家庭教育不要把它過於藝術化、也不要過於技術化。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夠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長。孩子的教育也一定是成功的。
繪圖:王璐
編輯/製作:徐潔 徐歆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