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貓爸》你有共鳴嗎?升學路上的這些檻,大家都避不了

2021-02-08 升學寶

終於有一部電視劇在認認真真談小孩教育了,或許你已經在追《虎媽貓爸》了。

它的神奇之處在於,不僅是已經當了爹媽的追著喊著「簡直在拍我的故事嘛」,那些還沒當爹媽、或是即將要當爹媽的,因為入戲太深,都說不敢再生了。

劇情觸及之處——隔代教育、幼升小、學區房,處處擊中做爹娘的軟肋。

昨天的「每日一Q」做了一次關於育兒焦慮進程的調查,謝謝你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現實版的「升學路上的焦慮時」。





劇情回放:


趙薇飾演的「虎媽」是職場女強人,同時還要面對來勢洶洶的90後「後浪」搶飯碗,佟大為飾演的「貓爸」是個遊戲設計師。夫妻倆忙於工作,女兒茜茜一出生,就將撫養小孩的任務甩給長輩。


偏偏爺爺奶奶對孫女是公主奴才式的溺愛,於是茜茜落得一身公主病,說話傲嬌誇張得根本不像是個五歲小孩。夫妻倆這才不得不重新檢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照進現實:


和趙薇、佟大為飾演夫妻一樣,現在的80後父母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環境中,不論順理成章,還是逼不得已,他們為事業打拼,不得不把養孩子的任務交給老一輩。


但他們也擔心隔代教育把孩子嬌縱壞了,就說婆媳矛盾吧,很多媽媽說,本來和婆婆沒衝突,但一涉及到孩子的問題,碰撞就多起來。




劇情回放:

小青有9本故事書,小新有7本連環畫,小青拿三本故事書換小新的兩本連環畫,問:小青、小新現在各有幾本書。


劇中這道把無數家長繞暈的奧數題,是重點小學報名的面試題。


虎媽也是圍觀了這一幕,才驚覺自己的女兒已經遠遠落後在了起跑線上。


照進現實:

在鹿姐圍觀了杭州多所民辦小學的招生面談後,可以負責任地說,這道題算什麼?


隨便說一道今年某校考題,讓你感受感受:聽故事,聽到獅子拿綠色棒,聽到狐狸拿黃色棒,聽完了,數數手裡兩個顏色的棒子,總數對不對。


劇中考完孩子考家長的戲碼,現實中也比比皆是。但有一點,杭州的家長還是值得欣慰的,杭州民辦小學的面談內容不涉及算術、識字等學科類知識。




劇情回放:

大學同學會上,一群女同學圍著一位男同學各種獻媚,原來那位發了福的男同學剛剛當上區重點小學的校領導。


原本後知後覺的虎媽終於覺醒了,為了讓小孩進入重點小學,全家總動員,甚至走火入魔般天天跑去重點小學門口,覺得校門口的燒餅都特別好吃,從裡面走出來的孩子都是天使。


照進現實:

在杭州,即便想讓孩子一路民辦學校讀上去,這條路也不好走——名聲好的民辦小學,招生要通過幾輪面試後擇優錄取。高昂的學費,加上超低的錄取率,很多家長不忍心讓孩子去拼了,那就只能去買學區房了。


從今年起,民辦初中取消了直升,也就是說,孩子從民辦小學畢業後,如果還想繼續讀民辦,又要投入新一輪的爭奪。





劇情回放:

所有的「關係」都走不通後,虎媽貓爸只剩下買學區房一條路了。他們賣掉了上下兩層、挑高客廳、超大露臺、目測面積200多平方的「豪宅」,以每平方9萬的單價,買下50平米、20多年房齡的破舊蝸居。為此,他們還啃了老、背了債、賣了車,得每天騎車3個小時上下班。


可到了第二年,女兒依舊入不了學。因為當年政策變了,學區內的孩子要入戶滿兩年才能入學。


照進現實:

每平方9萬的單價,在北京早就不算新聞了。去年年底的北京,有家長花135萬買了間4.4平方米的房子,算下來每平方米將近31萬。


在高房價同樣榜上有名的杭州,學區房也是無數家長的痛。「零擇校」政策實行後,孩子要上好的公辦小學,買一套學區房成為家長不得不考慮的事之一。


比如學軍小學的學區房,即便在樓市整體趨冷的大勢下,也一路堅挺在每平米4萬元以上。


求智巷裡有一套4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4樓,看房的人從樓上排到樓下再繞房子一圈,中介在窗邊對外喊價,擠不上去的人就在樓下競價。最終這套房子以209萬成交,算下來每平方米單價超6萬。這那片的房產中介,至今還津津樂道於此。


在杭州,你買了學區房,要排除的「不安定因素」,比電視劇裡還多:


1、近年來不少熱點學校「一表生」爆棚,又增加了「實際居住」這一條。也就是說,你買了學區房,還得真的住在裡面。


2、對一些熱門小學,為了增加孩子入學的機率,同樣需要提前兩三年入戶。


3、杭州已有城區有不成文規定「一套學區房6年只能有一個學籍」,買來的學區房,一般要等孩子順利進入初中才能轉賣,一套房子的持有期至少得8年。




劇情回放:

茜茜終於上小學了,戰鬥正式升級。僅從片名我們就能看出,虎媽VS貓爸,一個強勢一個軟弱。一個想要孩子進入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一個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開心就好。


於是,虎媽會在深夜回到家,發現女兒作業沒有做,再晚都拖起來繼續做,貓爸卻偷偷帶孩子吃喝玩樂,然後默默幫她把作業做了。


儘管虎媽總把「教育要保持一致性」掛在嘴上,但兩種教育觀念下矛盾不斷升級,從而波及夫妻感情,偏偏這個時候,天使老師董潔出現了(劇中虎爸的前度女友)……後面的劇情,你懂的。


照進現實:

每一次有關家庭教育的活動,總可以看到座無虛席,這不正反映了家長的一種心態嗎?


難怪有家長感嘆,中國式父母越來越難做了。一方面,他們基本都受過現代教育,具有所謂世界性眼界了,試圖包容和鼓勵孩子的天性,但真正實踐起來,卻又困惑於此:管得緊了,覺得扼殺了孩子「可能性的」的潛力,管得鬆了,又怕削弱了競爭的鬥志,從大的競爭環境裡滑落下來,將來難以立足。


所以,升學路上的焦慮,從來就是未完待續。



寫在最後——


不論你正在追劇,還是自己就是主演,「劇情」進行到這一步,鹿姐覺得,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的幾句話,特別適合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他的文章《請鼓勵你的孩子做個幸福的普通人》,前幾天在朋友圈裡轉得很火。全文概括起來的意思就是: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千萬不要認為上名校才是決定一生;夫妻關係永遠第一重要,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永遠要保持溝通,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點和優點都與家長有關,不了解孩子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家庭教育不要把它過於藝術化、也不要過於技術化。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夠很自然、很幸福的成長。孩子的教育也一定是成功的。



繪圖:王璐

編輯/製作:徐潔 徐歆芷

相關焦點

  • 【觀劇】《虎媽貓爸》熱播穩定電視劇軍心
    兩部劇都是大明星、大製作、出身名門、市場追捧。但「劇王」這個詞委實用濫了,漸漸沾染土豪的氣息,似乎只是買家賣家傻有錢,亂花錢。它更多地成了一個營銷噱頭,與品質的關聯度已經不大。不管叫不叫「劇王」,《虎媽貓爸》的業界關注度和大眾期待度都極高。在這部劇開播當天,我曾在影視獨舌上提出了三個問題:1,盛名之下,品質能符嗎?2,省級衛視三、四月份收視低迷,能力挽狂瀾嗎?
  • 看電視劇《虎媽貓爸》,你嚇得都不敢生孩子了嗎?
    螢屏新寵《虎媽貓爸》一掃四月收視陰霾,並開啟車輪撕胯模式把同期上檔的多部熱劇虐得渣都不剩,國民熱議,朋友圈微博滾動刷屏。
  • 《虎媽貓爸》:體會壓力與釋放的雙重體驗
    近期,趙薇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電視連續劇引起了很多爸爸媽媽的共鳴與反思,針對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也眾說不一。    《虎媽貓爸》無疑是當下螢屏一道獨特的風景,它的諸多情節都能極大觸發觀眾共鳴的,比如,學區房、「幼升小」、「擇校」、「隔代疼」,等等,這些都是大眾極為關注的熱門話題。作為一部主打「成長教育」的劇集,它在劇本上做到了踏實可信、貼近現實,沒有生搬硬造的情節。更加難得的是,它將這些頗為沉重的命題通過較為輕鬆的模式呈現開來,算是給觀眾減壓。
  • 《虎媽貓爸》趙薇「強勢高壓」佟大為「以柔克剛」
    今晚19:35,《虎媽貓爸》將登陸遼寧衛視,此前,佟大為與趙薇這對「大銀幕CP」在電影《赤壁》、《親愛的》中默契搭檔,《虎媽貓爸》是兩人攜手回歸螢屏的第三次合作。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閨女小四月,趙薇坦言她並不認同「虎派」教育:「要和孩子講道理,方法要委婉一些,而且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家長要懂得因材施教,要真的做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家對於孩子都是比較順其自然的,希望她可以有個快樂的童年。」雖然佟大為吐槽劇中的「虎媽」有些偏激,卻評價戲外的趙薇「很乖很可愛」,趙薇則點頭贊同:「其實我挺想兇的,可是我天生可愛。我不知道能不能兇到指標。」
  • 電視劇《虎媽貓爸》引爆親子教育話題
    首播第一集中,不同教育理念的矛盾衝突一觸即發,「隔代疼」「富養女」「幼升小」等接地氣的親子教育話題紛紛被觸及。劇中趙薇和佟大為這對小夫妻還沒甜蜜多久,就開始在教女兒的問題上顯露出分歧,展示出各自「虎」和「貓」的性格特質和教育理念,再加上潘虹飾演的「狐狸奶奶」和郭凱敏飾演的「鹿爺爺」的登場,一場如何撫養「兔妞」茜茜的家庭風暴上演了。
  • 《虎媽貓爸》幾宗「最」
    轉載請註明來源「成功營銷微信:vmarketing」2015年最牛逼的現代大劇---《虎媽貓爸》全球啟動會在北京召開。2013年,孫儷在《甄嬛傳》蟄伏兩年後的回歸螢屏的《辣媽正傳》、周迅離開螢屏10年後出演的《紅高粱》、高圓圓闊別螢屏6年的《咱們結婚吧》、姚晨在睽違五年重返電視劇的《離婚律師》都出現了網臺兩旺的局面。所以這部小燕子趙薇7年來第一個回巢電視劇的作品也被寄予了厚望。
  • 《虎媽貓爸》樹教育親子劇新標杆(組圖)
    》日前正在東方衛視、天津衛視黃金檔火熱播出,新科金像獎影后趙薇變身嚴厲虎媽,與溫順的貓爸佟大為為了女兒的教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並引發了一系列擇校、學區房、興趣班、隔代疼等親子教育的種種熱議話題,使得該劇成為當下教育親子劇當之無愧的新標杆,而圍繞教育所傳遞出來的勵志正能量,也讓觀眾在熱議反思中引起強烈共鳴。
  • 《虎媽貓爸》結局劇情介紹:唐琳是羅丹老公的小三
    2015年5月24日訊,《虎媽貓爸》大結局就快上演了,你希望大結局是怎樣呢?網絡上,《虎媽貓爸》已經有各種版本的結局,是否為最終結局仍不得而知。在這裡介紹一下劇情吧,《虎媽貓爸》會是大團圓結局,虎媽和貓爸離婚風波之後,重新和好,一家三口過上幸福日子。
  • 《虎媽貓爸》播完快一年,朋友圈裡還是有這樣的媽…
    不同於傳奇歷史的大格局、追名逐熱的IP劇和「我的腦han我的心,我全身上下的每一個器官都宣你」的言情偶像劇,《虎媽貓爸》的題材絕不是討巧的,卻是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和思考的。你看現在社會上那些「看起來很成功」和「剛進社會的新人」,多少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他們真的成功了嗎?正如魯迅在《三閒集·通信》裡說的:「要謀生,謀生之道,則不擇手段。」
  • 公子看劇 《虎媽貓爸》讓文青婚後夢碎
    總之,《虎媽貓爸》第一步,就是給文青們一記接受事實的打擊。當然,生活永遠都有兩面,比如等孩子入學了,想文青還是可文青的,雖然過得苦悶,但趙薇和佟大為浪漫的鏡頭還是不少,燈一拉被一扯,又是一個美好的晚上。2 難說反對《虎媽貓爸》是一部耐看的劇,但必須得承認在劇情上略浮誇的風格。
  • 《虎媽貓爸》貓爸婚外情不真實? 編劇稱角色有原型
    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前晚在東方衛視收官,在一片叫好聲中,羅素和唐琳險些擦槍走火的婚外情也很受爭議,編劇申捷前天在出席該劇專家座談會時表示,生活遠比戲精彩,劇中的幾個角色生活中均有原型。《虎媽貓爸》資料圖  《虎媽貓爸》專家研討會前天下午在京舉行,製片人黃瀾、編劇申捷,以及李準、仲呈祥等專家到場。
  • 愛嬰分享/趙薇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與教育無關
    《虎媽貓爸》具有一切電視劇產品的屬性,劇情曲折、狗血,為衝突而衝突,但不得不承認,看過該劇的父母們很難不重新思索一下自己正在走過的教育路徑。劇中趙薇出演的虎媽,對女兒的愛深厚又粗暴,如何愛孩子,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行使超越愛的權利與義務,誰該去點醒她們,又如何點醒?不同的教育觀不僅決定孩子的未來,也塑造著整個家庭關係的走向。
  • 資訊 《虎媽貓爸》,把未來還給生命
    「上下班都是跑著,回家全忙孩子。等孩子考卷一拿來,我就仰天虎嘯。這樣的虎媽,我當得心安理得,因為我覺得全中國的媽媽都是這樣的。」——黃瀾 電視劇《虎媽貓爸》製片人在前幾日公布的,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入圍名單上,《虎媽貓爸》成為唯一包攬7項提名的電視劇。
  • 《虎媽貓爸》:孩子的人生,爸媽的戰場 博雅小學堂
    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則是造夢者的天敵,它像一把鋒利的剪刀,把虛幻的夢境裁剪得支離破碎,殘忍地告訴觀眾,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朋友圈討論得熱火朝天,「80後」的年輕的父母們因為這個劇,步調一致地開始研究學區房、展開育兒大討論。北京最牛十大小學等信息也被瘋轉。
  • 《虎媽貓爸》反映的是育兒焦慮
    最讓人崩潰的是,為了能讓孩子順利進入重點小學,畢勝男不僅賣房賣車,搭進去自己的事業,還讓適齡的女兒在家輟學一年……正如報導說的那樣:「虎媽貓爸」幹的這些事許多家長都在幹。那麼這一系列近乎瘋狂的行為模式背後究竟暗藏著哪些值得說道的心理動因呢?
  • 《虎媽貓爸》很好看對嗎?因為它深刻揭露女性有多麼慘烈啊
    《虎媽貓爸》15天全網播放量便突破19億,這部電視劇直指家庭、婚姻、小孩教育、擇校、學區房、隔代疼等社會熱點問題,用幽默而富有張力的劇情引發了觀眾對這些問題的反思
  • 《虎媽貓爸》後,時隔六年趙薇做回演員,搭檔影帝這次做「貓媽」
    《虎媽貓爸》而六年前就有一部引起了各個家庭關注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光是聽名字就知道在這部劇中,有著兩個教育方法和性格都完全不相同的夫妻呢!因為我們知道無論是虎媽還是貓爸,他們的教育理念都是存在著一定不正確的,
  • 電視劇《虎媽貓爸》:話題取勝還是故事取勝?
    新華網上海6月11日電(記者金正、吳振東、王琳琳)作為今年上半年關注度頗高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直面擇校、學區房、隔代教育理念碰撞等話題,掀起了社會對教育問題的討論熱潮。日前舉辦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也邀請諸多導演、製片、影視評論人,一起對現代都市劇的現狀與未來進行探討。
  • 從《虎媽貓爸》看名人明星的孩子上什麼學校
    新晉金像獎影后趙薇暌違電視螢屏7年後回歸,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裡飾演虎媽畢勝男,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操碎了心。
  • 《虎媽貓爸》曝主海報 5月3日搜狐視頻 趙薇佟大為激萌來襲
    日前,片方正式發布了以趙薇、佟大為夫妻對峙為視覺元素的「見招拆招」版系列主海報,和「虎貓大戰」版全新預告,「虎貓」夫妻間戰火升級的硝煙味,「激萌」對抗的博弈感,預示著5月3日螢屏上最強育兒之戰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