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百萬暢銷書作家和他肆意發燙的人生丨長江新生代

2020-12-26 MBA中國網

聚光燈下的李尚龍,是百萬暢銷書作家,《中國青年》、《今周刊》封面人物。作為第一代90後,李尚龍的成長熾熱迅猛,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北京冠軍、全國季軍、前新東方名師,考蟲網聯合創始人,刺之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他人眼中,李尚龍是「不安分」的跨界人。

走出聚光燈下的李尚龍,在肆意發燙的人生背後,是發狠的自我嚴苛,化繁為簡的他一直在堅持做兩件事:給學生上課和寫作。

衝出同齡人賽道、始終保持衝刺速度的李尚龍,他的故事比他筆下勵志的書籍更勵志。

「每一次決定不是僅憑一腔熱血,一股衝動。勇氣先行的背後,是智慧操盤與勤奮加持。」

抉擇:選阻力大的方向去突破

有的人生會早早被夢想點亮,李尚龍就是其中之一。他要用200%的努力去成為「二八法則」中那20%的人。

不出意外的話,軍人世家出身的李尚龍會按部就班的完成軍校學業,進入部隊系統,複製著父母拿著月薪的安穩生活。

高三那年《士兵突擊》全國熱播,也一把點燃了少年心中的軍隊夢,然而開學不久,剃平頭、衣著統一,李尚龍突然發現與眾不同的自己,如同匯入洪流中的一粒沙,不見了。

站在鏡子前,他第一次深刻的發現,看上去相似的面孔下,人與人的不同是頭腦,是思維。

他自小愛讀書,《水滸傳》讀了十餘遍,每次重讀都有新收穫。轟天雷凌振擅長製造火炮,被誘入梁山、招安之後留兵營成為了御用火藥手;聖手書生蕭讓模仿蔡京字體回信救下宋江,徵討方臘時被蔡太師賞識,做了門館先生;「玉臂匠」金大堅最終成為御用雕刻師。

書中的這些人物一個個跳出來,在李尚龍的腦海中形成同一種聲音:原來有能力選擇人生的人,都至少有一技之長。

李尚龍開始尋找賽道:別人聊天,他讀書;別人刷劇,他自學計算機;別人打遊戲,他啃高等數學;別人下課放學之後,他關起教室門大聲背英語。

鎖定英語方向之後,八個月,240天,1200小時,李尚龍雷打不動的瘋狂練習口語,教學樓的保潔大爺說:「老師,沒學生了,別講了」,李尚龍笑著說,我是學生。

契機比什麼都重要,但往往它會裝扮成白天燃放的煙花,聽得到一點聲音,抬頭看天卻什麼都沒有。保持強烈的求取心,這片煙花就會成為信息浮現在視野中。

當年19歲的李尚龍,就屬於具備讀取信息圖形的能力的那一種人。

2010年CCTV英語演講決賽,整日對著空蕩蕩教室大聲演講的李尚龍,站在了鎂光燈下的舞臺中央,這一刻,他眼眶發熱,全身的能量噴薄而出,捧得全國前三榮譽。

當年坐在舞臺下方的,還有很多「星探」,一張新東方的名片遞到他面前,那個同學們眼中學英語魔怔、離群索居的窄路少年,用自己的勤奮把路越走越寬。

彼時李尚龍面臨著艱巨抉擇,是從軍校退學去新東方當英語講師,還是繼續完成學業、在不確定的未來中重新突圍。

在傳統的定義中,契機和能力是決定「人生曲線」的重要參數,前者稍縱即逝,後者不易評估,而主動迎上去抓住契機的李尚龍認為這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叫做「選擇策略」。

沒有完美的選擇,如果退學,遭受的是世俗鄙夷、父母反對,他也許會成為一個離經叛道的孤獨少年;如果留下,經受的是自我拷問和迷失,這一眼到頭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嗎?

面對選擇的阻力,有的人習慣於選擇阻力小的那條路,有的人熱衷突破阻力大的那一點。

李尚龍選擇了後者,一個超大的黑色雙肩包甩上肩頭,去了新東方的講臺。

他至今仍然堅信:選擇阻力大的方向作為突破口,一旦突破,視野和格局都會被打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奔跑向前的過程。

老師:時刻保持衝刺狀態

離開軍校,歷練中成長的李尚龍身上依然折射出士兵許三多的影子:做每一件事都具備嚴謹與務實的小草精神,隨著時間推移,忽然發現自己抱住的,是一棵參天大樹。

成為一名英語講師之後,每天站在講臺上十個小時,備課上課,租住在北京十平米的小屋,暑假近70天連軸轉,距離遠沒老師願意去的代課地點,李尚龍主動要求去。新東方的四年,他始終保持衝刺的姿態。

時間像是李尚龍手中擰成一塊布的海綿,即便如此,他仍然用力擠壓。除去上課備課的日子,撰寫影評、書評、隨筆開始在文件夾裡越來越厚,它們構成了書籍《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等百萬暢銷書最初的樣子。

2015年,一句「想不想一次給1000學生上課「的召喚,讓李尚龍和他的朋友們投入在線教育,創立了」考蟲「,初出茅廬的考蟲從創始人最擅長的領域發力,專注於英語四六級考試,上線不到三個月,付費課程在線兩萬人,創造了泛英語類課程的歷史記錄,當年的整個在線教育領域,數值也位居前列。

考蟲網把經過無數次線下打磨的名師課程、被學生應試檢驗過的能力技巧,以萬物互聯的方式呈現在全國學生面前。從兩百人的線下班到兩千人的線上課,內容深耕+渠道打通,邊際成本降低直接帶來了學生降費和教師增收。

一次線下籤售會,一位靦腆的姑娘在母親的陪伴下來到現場,這個孩子一隻耳朵失聰,所有考試中最懼怕英語聽力,在幾乎要放棄的時候,通過考蟲學習了李尚龍的聽力課,最後她的聽力成績差兩道選擇題滿分。

老師的身份在李尚龍成為「考蟲」聯合創始人之後,賦予了更深層的意義,過去講臺上的百人大課,被一根網線輸送到千萬學生面前,如果說過去身上擔負的是一小部分學生的求學夢想,如今腳下踐行的道路,是通過網際網路打破時空壁壘,推動教育資源均衡,讓優質的資源普惠更多人群。

無論是新東方名師,還是考蟲網創始人,在李尚龍看來,本質上都是如何輸出優質的內容。而李尚龍執筆寫作,是源於多年浸泡在學生之中,看到太多迷茫而無處安放的理想,看到太多蹉跎而失去方向的人生,這個19歲就牢牢握住自己人生目標、不忍看青春荒廢的老師,決定用文字鋪一條路,這路上有被歷煉的自我,有周遭人事的參照,更多的是從心而發的對談。

生活賦予自己的每一個標籤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面臨未知,李尚龍依舊能夠從已知中找到線索——破圈的潛質和突出重圍的信心。

因為每個終點,都是起點;每次佔據,都是經過而已。

寫作:一場沉浸多年的爆發

李尚龍不是一夜之間成為作家的,當他的名字迅速攀上各大圖書銷售排行榜時,在寂寞的年輕人、孤獨的職場面具人中,那些字字戳心的講述,是迷茫青春的一場攔截和點燃。

融化在文字中的功力,是他沉浸多年的一次爆發。

1998年,8歲的二年級男生在新華書店拽著媽媽的衣角,堅持買下書架高處一套「好看」的《二十四史》,當時的月工資是100出頭,媽媽為此支付了70塊錢。回家之後抱著厚厚一摞完全看不懂的史書,男孩拿著媽媽給的《新華字典》,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啃,一發不可收拾。

從此,他開始愛上這些文字,男孩小學五年級讀完了《三國演義》、《紅樓夢》,在同齡人集體患有「作文恐懼症」時,他卻埋頭沉浸在寫「水滸後傳」的樂趣中,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2015年,一部署名李尚龍的作品《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銷量突破百萬,與隨後出版的《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你要麼出眾、要麼出局》構成勵志三部曲,本本霸佔各大榜單。當年執著讀書的男孩,如今成為了篝火旁講故事的人,越來越多的人讀他的文字度過漫長黑夜。

李尚龍擅長用一段段故事娓娓道來,生動的探索詮釋青春該有的精神底色。在近兩年的作品中,他筆下的讀者集群的思考力、行動力被延展了。他們主動去觸碰真實的人生能量,願意輸出正向的價值追求,僅憑這一點,對主流建構的動力強勁而積極。

書籍出版之後,一個被舍友排斥自卑到想輕生的男生,走出來擁抱了陽光下的新生,初入職場的90後們被他的文字溫暖慰藉著,充滿希望的,奔赴第二天的職場人生。

他的輸出從來沒有停止過,曾經,萬字長信的溝通方式打開了青春抉擇時與父母最艱難的溝通,人人網上點擊百萬的文章成為心靈解藥。如今,李尚龍不斷向內尋找,向外打開,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令人聰慧,寫作帶來達觀,這是他一路奔跑時,最深的心靈歸宿。

高手除了不可量化的天資,更多的是日復一日的刻意練習。

很多眼中,作家晝伏夜出,等待靈感,一氣呵成。村上春樹說,哪有什麼源源不斷的靈感,我不過是匯聚有限的才華,集中精力、耐力持久,傾注於最為需要之處。

「早上起床你有兩個選擇:蓋上被子繼續做你沒做完的夢,掀開被子完成你沒完成的夢。」

李尚龍至今仍然堅持每天清晨四千字的寫作,即使是未經打磨、不以發表為目的文章。

規律、持續、耐心的寫作就像是注入肌肉的力量,卻又總在適當的時候,清晰的呈現在作品的紋路中。

2018年開始,《刺》、《人設》、《我們總是孤獨成長》《三十歲一切剛剛開始》相繼出版,並被改編成影視劇,李尚龍的筆鋒從個體走向群體,從個人情緒走向群體內心,讓文學承擔現實使命,這正是一位絕不恭候靈感的青年作家,對社會問題的深思。

「龍哥,因為你的關注,謝謝你帶來的力量,我覺得生活很美。「小說《刺》的原型,來自廣西的男孩給李尚龍發來簡訊。

這部小說後來以素人出演的方式搬上銀幕,自嘲「滯銷書作家」實則百萬級銷量的李尚龍,把《刺》的版權以一元錢售出,成就了這部中國第一部直面校園暴力的電視劇作品。

書籍與影視的打通,帶來了一次寫作與商業的創業嘗試。作為九零後作家領軍人物,他覺得要去做點什麼了,於是,在2019年,刺之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李尚龍擔任CEO。

寫作與商業,是精神輸出與外界能量的衝撞與交匯。李尚龍以這樣的方式,鏡像著當下文化創業者的普遍狀態,如何坦然的面對文化的商業屬性。

事實上,無論是這些年風頭正勁的自媒體,還是備受熱捧的自製電視劇,文化正在努力接近人們生活的真相,書籍、劇本、紀錄片等等表現形式,通過商業模式輸出檢驗和表達,讓這個時代的思想印記和生活軌跡,被記載在時間裡。

長江:相逢在高處

商業是未來,文學和教育也是未來,李尚龍說:就算世界都坍塌了,文學和教育兩個領域也要站直了別趴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學教育被打上文科烙印,仿佛離錢越遠越純粹。

李尚龍覺得商業文化就像是船和貨物的關係:沒有商業文化會傳播的很慢,保持在低質量;有了商業文化能夠多元傳播,成為產業之後,能夠影響更多的人。

作為傳媒公司的掌舵者,李尚龍認為要守住文化起點,順勢而為,而以市場手段文化創新,恰是一種文化理想的進步。

合作夥伴兼好友推薦李尚龍去讀長江,這裡匯聚著商界前沿的知識體系和人才資源,「當你還在困惑商業體系如何搭建時,老師會在課堂上拋來一把鑰匙,而你的同學可能已經嘗試並驗證過解決方案,拿來與你探討了。」

這一次,身為老師的李尚龍重新坐在課堂,成為了一名學生。

開學第一天,李尚龍旁邊的新同學從事心臟起搏器領域,他覺得完全陌生,聊天中打開了新視角,這樣的碰撞在長江每天都在發生,行業的專業知識、從業經驗匯集於此,充滿魅力。

「長江的課堂太有魅力了,過去我們學習到的知識像是零散的珍珠,教授把一粒粒珍珠串起來的,呈現出一副寶貴的圖景,閃耀著知識的光澤,坐在課堂上,整個人是飽滿的。」開學一個多月,說起當學生的感受,李尚龍仍然有著掩飾不住的欣喜。「

「好的商業模式能夠幫助文學和教育走的更遠。」李尚龍說。在各個行業領域深耕的同學們,匯入長江後在教授、老師們的引領下,打出組合拳,涉獵多個領域,每一個人的未來,都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這場高處相逢充滿期待和挑戰。

解構90後李尚龍的人生賽道會發現,他一次次去突破阻力大的方向,對訂立的目標瘋狂堅持,擁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把每個人自下而上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活成那道照亮自己和溫暖別人的光。

相關焦點

  • 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尚龍的溝通課
    2020年11月,百萬暢銷書作家李尚龍全新力作《1小時就懂的溝通課》由磨鐵圖書策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在本書中,作者李尚龍分享了語言思維、人際交往、職場溝通、精準表達、會講故事、化解衝突,6大模塊,從多個維度,解決你的日常溝通困境,教你掌控溝通主導權,在任何場合都能搞定關鍵對話。
  • 李尚龍:寫一本「摧毀」暢銷書作家的暢銷書|Figure
    從擊碎虛假人設開始四月初,李尚龍出席自己的新書《人設》讀者見面會。在讀者面前,他選擇用「三天沒有洗頭」的開場白來打破「永遠衣冠楚楚的暢銷書作家」人設。 李尚龍解釋:「前幾天,我去理髮店理髮,想理成那種就算不洗也看不出來的樣子,理髮師建議把頭髮給燙了。所以現在通過理髮我就明白,其實我們不用每天都洗頭。
  • 百萬暢銷書作家:當你一無所有,悟透3個方法,離成功不遠了
    2008年,19歲的李尚龍帶著一部手機和500塊錢,隻身來到陌生的北京上軍校。大三的時候,他自學英語8個月,獲得了CCTV英語演講決賽全國第三名,被學校授予了二等功。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卻退學了,去新東方當起了英語老師。當老師的時候,他月入3萬,但在4年後,他又離職去創業和寫作了,現在他已經成為了百萬暢銷書作家、導演、公司CEO。
  • 特立獨行的《刺》,藏著國產女性題材劇的「野心」丨專訪作家李尚龍、總製片人肖霄
    時間回溯到2016年,90後暢銷書作家李尚龍在柳州的一所中學籤售,互動環節,一位男生剛剛站起來,全班哄然大笑。「我至今仍記得當時的情形,他張口後,全班第二次大笑。接著,我沒聽清楚他的問題,全班第三次大笑。」後來,他才知道,這個男孩小時候經歷過車禍,大腦因此受傷。一個不幸的孩子,成為被欺辱的對象,這點燃了李尚龍心中正義的那團火。
  • 特立獨行的《刺》,藏著國產女性題材劇的「野心」丨專訪作家李尚龍、總製片人肖霄 · 制鮮者
    時間回溯到2016年,90後暢銷書作家李尚龍在柳州的一所中學籤售,互動環節,一位男生剛剛站起來,全班哄然大笑。「我至今仍記得當時的情形,他張口後,全班第二次大笑。接著,我沒聽清楚他的問題,全班第三次大笑。」後來,他才知道,這個男孩小時候經歷過車禍,大腦因此受傷。
  • 暢銷書作家丁丁張5月5日來寧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5月5日下午14:30,光線傳媒青春光線總裁、媒體人、暢銷書作家丁丁張,將做客西西弗書店·南京環宇城店,攜新作《只在此刻的擁抱》與讀者見面。丁丁張的文學作品以少有的犀利簡潔風格、一針見血的獨到觀點,獲得了百萬讀者的喜愛和熱捧。
  • 人生如夢,孤勇如你 | 百萬暢銷書作家耿帥與你相約
    而這本書的作者,著名作家耿帥,將於10月27日晚19:00,攜新書《孤勇如你》做客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一樓風尚館,與讀者分享成長經歷及人生感悟,並為購書的讀者,現場籤名留念。耿帥,著名作家,暢銷書出版人。他以細膩獨特的視角,引領都市女性圖書閱讀,並提出「女性精緻閱讀」這一理念,備受讀者喜愛。代表作有《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孤勇如你》。
  • 李尚龍演講丨年底了,你還在後悔和傷感嗎?
    大家好,我是現場唯一一個青年作家,壓力特別大。其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宋方金老師給我的新書站臺,經常在我的新書發布會上損我,今天我終於給他的發布會站臺了。我等這一天等得了很長很長時間,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宋老師出了很多很多書,但就是不辦發布會。所以今天我覺得可以好好聊一聊,以及聊一聊《熱愛》這個作品。宋老師這個作品叫《熱愛》。
  • 你我都是80後,你的人生如此精彩,我卻活得一塌糊塗
    這兩天在讀一本書,還沒讀完,讀了幾頁,受益匪淺,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初讀感受。書名:《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作者是一位青年作家,李尚龍著的。我朦朧記得這個人,是去年在西瓜視頻平臺看到過他的演講,當時看完後,有點震撼,這麼年輕的一個人,竟然那麼成功,他年齡比我小一歲,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真的是無地自容。別人的人生很精彩,很讓人羨慕。要知道,別人的成功,肯定有一個非凡的過程。
  • 李尚龍|那些我們熱愛的人和事兒,後來怎麼樣了
    (本文為尚龍老師給宋方金老師站臺演講)各位好,我是青年作家李尚龍——現場唯一一個青年。
  • 百萬暢銷書作家苑子文攜首部譯作《小王子》來廈籤售
    「大家好,今天我帶著『小王子』和我的新書《小王子》一起來了。」作為備受關注的北大勵志才子、百萬暢銷書作家,苑子文攜個人首部翻譯作品《小王子》來到廈門,雙胞胎弟弟苑子豪也到場助陣,掀起現場粉絲的陣陣歡呼聲。
  • 宋鴻兵 被打的暢銷書作家
    宋鴻兵1994年到美國美利堅大學修習教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先後從事公關、醫療、電信、信息安全、政府等多個行業的工作,最終進入美國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1997年,遠在美國的他目睹了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影響。
  • 青年暢銷書作家竟然是一名英語老師?!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聽了龍哥的第一期讀書會,我感慨頗多。這十天的領讀,讓我喜歡上了讀書。龍哥也就是李尚龍老師,自稱是一名滯銷書作家。其實他超級優秀,有很多小迷弟小迷妹們哈哈哈,激勵了無數青年人奮發向前。
  • 暢銷書作家賴寶去世 曾任《今晚80後脫口秀》幕後寫手
    圖片來源:沈騰微博截圖20日,作家賴寶去世的消息刷屏,多位名人以及他的朋友表示哀悼之情。作家馬伯庸在微博點亮蠟燭表示悼念,寫道:「太突然了,太突然了,太突然了……」知名編劇、策劃人史航在微博悼念賴寶的離世。他寫道,「賴寶走了,一個有意思的朋友,心梗去世。他的微博戳在那裡,看著難過。」「以後我們大家陸續離開,各人的微博就是唯一一個紀念館了。
  • 噹噹20年白金作家:他們的作品為何能賣出100萬冊
    希望噹噹在未來的發展中,就和他的名字一樣越來越響亮。」——餘華日前,一項記錄20年中國網上購書歷史的白金作家評選活動在知名圖書電商當當網拉開帷幕,被稱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餘華先生向噹噹發來以上表白。和傳統書店不知道把圖書賣給哪位讀者不同,網上書店記錄了20年間,作家作品和讀者之間的每一筆交易。該評選基於20年來3億讀者在當當網的真實購買記錄。
  • 贈書|百萬銷量暢銷書作家吳若權寫給男女的幸福配方
    本書是臺灣暢銷書作家吳若權「愛情書房」系列之一。作者通過細膩且具有質感的文字,將兩性關係的微妙、細膩、敏感之處一一描繪,並通過具體的案例解讀,分析了兩性相處過程中常常被忽略但實際卻很關鍵的情感因素,對現實生活中的男女具有實用參考價值,可以說是吳若權寫給都市男女的幸福配方。臺灣暢銷書作家、演說家,以其犀利的筆觸、細膩的剖析和人性化的醒腦攻略被譽為兩性專家。
  • 對話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 暢銷書是個偽概念
    從《痛並快樂著》《不過如此》,到《狼圖騰》《手機》,經出版人黎波之手,一本本暢銷書曾在市場上掀起巨大反響。   黎波是我國最早的職業暢銷書策劃人之一,暢銷書標誌著他的人生輝煌。然而,就在中國暢銷書市場走向成熟,與世界日益接軌之時,暢銷書突然歸於沉寂,前後算來,好時光僅持續了十多年。   暢銷書還能東山再起嗎?實體閱讀會不會走向消亡?今後我們該看什麼?為解答這些疑問,北青藝評特專訪了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黎波。   北青藝評:作為資深的暢銷書策劃人,您怎麼看如今「暢銷書不暢銷」的現象?
  • 從知名主持人被雪藏,從月入500到千萬暢銷書作家,他到底經歷了啥
    2019年4月,在第13屆作家榜名單上,有個人以1500萬的版稅位列第三,他的排名僅次於劉慈欣和餘華。 然而,作為一個千萬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卻備受爭議。
  • 巴黎乞丐成為暢銷書作家?
    [摘要]他寫的《我的乞丐人生:街頭生活》一書,銷量已接近5萬冊。在自傳裡,他展現了一名乞丐的職業修養:「這是我的職業,我經驗豐富。我很快就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會給錢。最近一名叫讓-馬利·魯高爾的乞丐,再一次展現了巴黎這座城市文藝的高度。
  • 從餐廳服務員到暢銷書作家的逆襲之路
    曾經有個餐廳服務員面對這個問題,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我的夢想是當個作家」。這個在義大利餐廳工作的服務員,兼職還做調酒師,牧場幫工,她用攢下來的每一分錢去旅遊,積攢人生經驗,認識新朋友,再把有意思的故事記錄下來寫成小說。終於,在她37歲的那一年,她出版了一本暢銷書。這本書在全球賣出了1200萬冊,被翻譯成超過30種語言,還被翻拍成電影由朱莉亞·羅伯茨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