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上九天嫦娥攬月 穿星河逐夢無垠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上九天 嫦娥攬月 穿星河 逐夢無垠(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模擬圖。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本報記者 雷 聲攝

霞光下的遠望3號船。  亓 創攝

經歷23天的旅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同時,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成功實現了多方面技術創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回家之路怎麼走

為克服高速高溫,「太空打水漂」式返回

在先後完成發射、落月、採樣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等環節後,嫦娥五號開始準備返回地球。

12月12日—16日,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完成2次月地轉移入射、2次軌道修正後,返回器於12月17日與軌道器分離並重返地球。

12月17日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

凌晨1時33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下降至預定高度後,返回器向上躍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滑行下降。之後,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這就是此次嫦娥五號採用的全新的再入方式——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也就是俗稱的「太空打水漂」。

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

航天專家介紹,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這時的飛行速度是約為11.2千米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7.9千米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的差距,太空飛行器從數百公裡高的近地軌道返回和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返回必然不同。一旦速度過猛,返回器一頭撞向地球,後果不堪設想,必須讓返回器減速飛行。此外,高速進入大氣層時將摩擦產生劇烈高溫,熱量急劇提升也為太空飛行器返回帶來巨大挑戰。

如何把速度降下來?科研人員經過反覆研究,根據我國太空飛行器實際情況,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天然屏障,通過空氣摩擦產生的阻力實現減速目的,提出了「太空打水漂」的方案。

除了速度,返回器還要克服高溫的影響。「再入的速度提高一倍,再入熱量將提高8—9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董彥芝說。如此高的溫度,一旦進入返回器內部,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何防熱、怎樣對抗燒蝕,成為技術團隊必須攻克的難關。總體設計部防熱結構設計團隊為返回器設計了一件「防熱衣」。針對月球軌道返回熱環境、空間環境和重量的要求,提出了不同部位耐燒蝕和隔熱的具體需求與指標,從33種新研材料中篩選出了7種防熱材料,完成了防熱材料的布局和局部防熱結構設計,實現了我國由近地軌道再入到深空軌道再入的防熱結構設計的跨越。

在降至距地面約10公裡高度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在預定區域平穩著陸。這一整套動作,堪稱完美。

著陸之後怎麼找

為達到艙落人到,多次演練優化

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後,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測控與回收系統技術人員及時發現目標,有序開展回收工作。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無數雙眼睛緊盯著大屏幕。隨著返回艙順利落入著陸場,直升機、搜索車輛上的工作人員動作迅速,在紅外顯示的畫面裡,夜幕中的他們渾身反光,追尋著嫦娥五號的身影。內蒙古的深夜大雪封路,在北京飛控大廳裡的人們雖然聽不到搜索隊隊員的聲音,卻和他們一樣緊張。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找到了嗎?」這樣的問題不斷被提及,10分鐘,20分鐘,終於,「雄鷹報告,直升機目視返回器著陸……」

時值隆冬,嚴寒積雪條件下夜間搜索,返回器目標體積小以及特殊的返回方式給搜索回收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約1/7,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

為此,擔負搜索任務的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隊組織進行了多次貼近實戰的訓練演練。針對這次任務呈現出的新特點、新挑戰,他們不斷完善方案預案,優化搜索力量布勢。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研究員、嫦娥五號任務著陸場區指揮部成員兼技術組組長卞韓城介紹,搜索人員從技術上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將雷達的測量數據經過處理送到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引導直升機和搜索車輛接近返回器,同時在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加裝了高功率的探照燈,協助搜索人員快速發現目標等。

據介紹,為了確保直升機能夠在目標區域安全降落,地面搜索車輛能夠順利抵達,前期,搜索回收分隊結合冰雪夜間環境進行了近30次的著陸區地形勘察。累計標註通信鐵塔100餘座,測風塔30餘座,牧民點2800餘處,對回收區內的溝壑、斷崖以及一些小湖泊進行了標記,這一切都是為了迎接嫦娥五號順利回家。

「任務當天,我們接到北京通報的歸零飛行後,不到30分鐘就發現返回器。這體現出我們落點預報快速準確,達到了艙落人到的標準。」搜索回收分隊隊員郭志超說:「發現返回器那一刻,心情無比激動。」

解封之後怎麼用

將進行科研科普,與世界科學家共享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拿到月球樣品後,首先要做的是解封工作,這是由於樣品容器是在真空狀態下進行封裝的,進入地球之後要在地球的環境下操作。解封之後要對樣品進行分樣,進行基本特性、物理化學特性測試。然後要進行樣品登記,給每一份樣品建立檔案。

對於月球樣品的用途,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中國是第三個從月球採樣回來的國家。月球樣品主要包括3類用途,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還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會依據國際合作公約和多邊雙邊合作協議,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

對於月球樣品的科研用途,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對於採回的月球樣品會妥善存儲,包括異地災備存儲考慮。「絕大部分樣品會用於科學研究,我們會在實驗室進行長期的、系統的對月球樣品的研究工作,包括結構構造、物理特性、化學成分、同位素組成、礦物特點和地質演化方面,希望能夠深化我們對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認識。」

相關焦點

  • 上九天 嫦娥攬月 穿星河 逐夢無垠(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經歷23天的旅程,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奇瑞2.0T發動機,可助星途攬月「上九天」?
    前言:「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星途VX的正式定名—攬月,由此而來。曾在星途官方舉辦的星途VX徵名活動中,總得票數最高的星途星艦遺憾落選。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僅不符合於其自身品牌的高端定位,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最終導致星途自2018年誕生以來,一直都被迫充當市場的「小透明」,毫無話語感可言。於是為了在牛年「扭轉乾坤」,「技術男」奇瑞終於要在星途的第三款產品,即星瑞攬月390T身上搭載最新的2.0TGDI發動機,這也奇瑞集團首次搭載最新2.0TGDI發動機的車型。
  • 知力徵文|東方之光:「九天探月星河闊,十六寒暑繞落回」
    「九天探月星河闊,十六寒暑繞落回」 都說夜色下,月是迷人、皎潔的,繁華都市中斑斕的霓虹燈也比不上月亮的耀眼。在漆黑的夜空中,人們會看到月亮散發出的白銀銀的光。但人們似乎從未明白月球表面到底有沒有土壤?而月球表面的土壤又是什麼樣的呢......
  • 嫦娥攬月歸來!以奮鬥搏出星辰大海
    今天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刷新了世界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新紀錄,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
  • 九天雲外攬月回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嫦娥攬月 夢圓中國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2019年12月5日,在東京開幕的第三屆國際月球村研討會上,中國嫦娥四號探月任務獲得月球村協會頒發的優秀探月任務獎。圖為月球村協會主席朱塞佩·雷巴爾迪向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右)頒獎。新華社發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千年夙願一朝夢圓,可謂舉國歡騰。
  • SAGA 世家錶帶你探尋無盡星河——「火星月」追蹤火星計劃
    隨著時間的不停轉動,暗夜中的盤面不斷變幻,此刻抬頭仰望星空,仿佛遙遠星河的奧妙都戴在手中。在中國航天史上,嫦娥四號登陸月背,中國航天跨越了38萬公裡的距離,經歷了10多年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圓夢廣寒宮」。如今,「天問一號」面臨的是1000多倍於地月的距離,1/4的準備時間。跨越式突破,註定會帶來更多更新的難題。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實施,必須勇闖難關、贏得挑戰。「攬月系列」的盤面尤為時尚個性,是整體設計的點睛之筆。
  • 「e汽車」高端化的新嘗試,星途這次能否上九天「攬月」?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2020年1月,星途VX 2.0T車型在蕪湖正式下線,預售價格為19萬-23萬。同時,星途品牌方面還發布了車型的中文名稱「攬月」。「攬月」兩個字引用於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這裡面除了星途品牌對新車寄予的希望外,或許也在另一個層面表現出星途品牌在衝擊高端市場時所經歷的重重困難。
  • 陳新散文《嫦娥攬月,夢圓中國》(原發《光明日報》)
    嫦娥攬月 夢圓中國作者:陳新《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8日 13版)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千年夙願一朝夢圓,可謂舉國歡騰。千百年來,人類對於月亮的仰望、遐想、觀測、勘探從未止歇。月亮,不僅僅是一顆星球,它還是夢想的高度,是一根連接情感與希望的線。
  • 官方公布第七期嫦娥創意作品,數量多達18款,品質再上新臺階
    月桂崖州、嵐:在月桂崖州這款皮膚中,嫦娥回歸了自然的奔月形態,由於採用了黎族紡織作為創作來源,所以此皮膚看起來比較有質感,整體感覺比較低調;而嵐則是以風箏形象為主題,摻雜了一些雲紋,圖中的小兔子變成了機器兔,科技感比較強。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 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
    隨著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為了探索和接觸遙掛天空的月亮,經過16年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
  • 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 網友熱情圍觀
    央視網消息: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網友的圍觀熱情也是非常高,有留言的,還有給嫦娥五號畫畫的、拍照的,嫦娥五號在天上忙碌工作,地球上的人們也挺忙乎。搭乘胖五起飛時穿著彩色的裙裝,落月開始工作時換成了工作服,而且安全意識很強,一直戴著安全帽,嫦娥五號的二次元風格是不是很可愛?網友給認真挖土的嫦娥五號起了一個新名字:「打工娥」。「打工娥」不僅可愛,也可以是酷酷的大姐大的派頭,手拿著鎬頭,帶領著一群玉兔在月面挖土作業。如此勤勞的仙女,地上的人們一定要點個讚。
  • 人民日報人民創意聯合北京越野首發中國探月工程IP形象
    11月23日,中國探月工程與北京越野共同全球首發探月IP形象,以「太空兔」為創意,與此次奔月的嫦娥五號組成了「嫦娥+玉兔」的「神話CP」。北京越野與中國探月工程推出聯名版周邊產品,雙方元素完美融合,宣布未來將啟動探月IP形象全球徵名,一起面向全社會科普中國探月工程,讓雙「YUE」聯盟成為吸引更多參與者的「大聯盟」。
  • 我們的嫦娥回家啦!沒想到,她竟然還帶回來只「玉鼠」?
    嫦娥「挖土」歸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一起來看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不僅如此,嫦娥五號完成的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動作,更是世界首次。從探月歷史看,只有阿波羅載人登月在月球軌道上執行過交會對接,但此次是無人交會對接,之前從未有過。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捎來月亮「土味」情話
    隨著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為了探索和接觸遙掛天空的月亮,經過16年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從嫦娥三號、玉兔號到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到嫦娥五號,精彩演繹了探月之旅。
  • 「嫦娥奔月」背後,有一群「硬核」的小姐姐
    嫦五抵月宮,九天留倩影。最近幾天,關於嫦娥五號的消息頻頻刷屏,一次次激蕩著人們關於月桂、蟾宮、清影的美好想像。而隨著嫦娥五號成功飛天、完美落月,一群在「嫦娥」背後默默奮戰的航天「小姐姐」也走進人們的視線,她們小身軀裡的大擔當,日常生活與平時工作的「反差萌」,引人關注,更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硬核」的「小姐姐」。
  • 玉帝為了嫦娥竟然穿上萌萌噠的兔子服,結果被丟出
    玉帝為了嫦娥竟然穿上萌萌噠的兔子服,結果被丟出事情還要從天宮裡最美的仙子嫦娥說起,人有七情六慾這點我們都知道但是神仙也有愛恨情仇你知道嗎?其實大家表面不說正人君子,但私下裡各路神仙都對嫦娥仙子的美貌垂涎三尺不能自拔,即便是英俊瀟灑,武藝高強的二郎神也不例外。但是除了他還有一位「有婦之夫」也惦記著嫦娥,他就是玉帝。
  • 「嫦娥採月」成功,哈工大又立功了!
    「嫦娥採月」成功,哈工大又立功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點擊下圖了解詳情】探月工程嫦娥五號鄧宗全團隊嫦娥五號工程立項論證始於2009年,鄧宗全教授主持了月面採樣與封裝專項論證,確立了月面鑽-表複合式釆樣與封裝方案,通過一次任務可同時獲得表層和次表層樣品,這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 凌晨「嫦娥」歸來!卻被一隻「小可愛」搶鏡,到底是什麼呢?一起來揭曉
    12月16日下午,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人們嚴陣以待嫦娥回家歷經23天嫦娥「挖土」歸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許多熬夜關注嫦娥回家的網友觀看直播時發現了一個「奇奇怪怪、可可愛愛」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