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們,最近廠長憑著火眼金睛和睿智頭腦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原來中國最牛逼的實驗電影修煉場就在短視頻平臺上。
表面上他們有的記錄沙雕刺激日常,有的魔改影視經典。實際上都在為社會主義實驗電影的群眾力量默默添磚加瓦,戈達爾看了直呼內行。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將遼北炕上神話《馬大帥》與香港電影大師王家衛以鬼斧神工之技巧、扭轉乾坤之卡點相結合,讓人看完紛紛表示:好活兒!並痛飲一杯苦酒。
這實驗並非空穴來風,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實驗對象也並不是無端有這樣的聯繫。
今年年初,遼北狠人學在隔壁X博士東北社會學研究協會設立分支之後,得出的其中一項研究成果就是:用最狠的小品,修煉最狠的演技。
走兩步
小品,最初是指佛經譯文。有個「文」字,你就曉得這是語言的藝術。小品「精」就「精」在能磨練出異於常人的銳利的語言,一口大碴子味兒的狠話張口就來。靠春晚小品支稜起來的鐵嶺教父和範德依彪,之所以在能人薈萃的春晚舞臺脫穎而出,靠的就是那一張賊溜的大嘴皮子,正所謂「用談話的方式治療叫話療」。然而小品再精緻,短小精悍,十幾分鐘,眼睛一睜一閉就完了。還容易模式固化,演技就容易觸頂,作為演員的他們其實演了個寂寞。即便是像夕陽紅企業家劉老根、遼北著名狠人範德彪之類紮根群眾生活的角色,很多時候都在延續著小品式的表演方式。比如《馬大帥》名場面,因為撿來的啞女莫名懷孕,範德彪和馬大帥去派出所錄口供,說著說著打起來了。從春晚大舞臺到東北大電視機,那種張嘴就能押韻的感覺揮之不去。正經人誰一張嘴就押韻啊?再優秀的演員都演麻了。 直到演了《一代宗師》,老趙才率先把這個演員的本質給整明白了。李安說,論拍電影,他頂多算個人才,王家衛是天才。有人說老王的天才在於色彩的敏感,有人說在於臺詞的雕琢,有人說在於情緒的轉達。私認為,老王的天才其實在於化鐵嶺為神奇,化本山為影帝。 《一代宗師》是一部武打片,動作戲就好比下酒的花生米,得提氣。一是動作技巧,這個可以交給武指;二是動作力量。一般動作電影要麼各種特寫摔桌子摔椅子,聲音越大,力量越強;要麼各種特寫打臉踹腳捶胸口,表情越猙獰,力量越強。這都是導演非常偷懶的拍法。王家衛拍《一代宗師》,反覆交替快慢鏡頭,再交錯特寫鏡頭,動作都不必太花哨,張弛之間,力量感就撲面而來。這就是導演的功力,說出來簡單,做起來極難。 老王把這個功力用來折磨拍攝老趙,戲份都不必太多太複雜,張弛之間,一個深藏功與名的武林高手精氣神兒就撲面而來。 丁連山,按電影劇本的隱藏劇情,原名丁玉山,與宮寶森是東北武林同門師兄弟,1905年刺殺一日本浪人薄無鬼後亡命天涯,變成了一個「鬼」。一場戲是燒煙,一場戲是燒柴火。兩場戲都有火,是躁動、威脅、強勢,但老趙演的丁連山不溫不火、深藏不露。利刀有鞘在於「藏」,不過,一個絕世高手是藏不住的,就算大嘴皮子閉上了,也會從眼睛流出來的。老趙這個被柴火燻了半天才出來的眼神血紅、溼潤,又狠毒又鬼氣,入木三分地演繹了流亡十幾年的丁連山。 另一場戲裡,就連「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這句趙裡趙氣的臺詞放在老王濾鏡裡都顯得中音甜,高音準,低音沉,一個字,潤!一次酣暢淋漓的電影實驗就好比一場脫胎換骨的精神洗禮,就連狠人專屬的語言藝術都格外深刻、警醒。老小品人在老王的鏡頭中獲得的這次天啟,堪比牛頓被蘋果重擊。不過這也是老趙在銀幕上珍貴的曇花一現,且看且珍惜。雖然是神仙演技聯動電影皇帝,但有一說一,最牛逼的還是群眾的創造力。1、攝影上,高飽和度、高對比度、低亮度、大光圈,不規則構圖,還得有點糊。2、敘事上,零碎、留白,把一個完整的故事掐頭去尾再全部剁碎。3、臺詞上,雕琢宛轉,說人話你就輸了,比如:人是會變的,今天你喜歡馬大帥,明天你可以愛上範德彪。 講真,單純做個王家衛的複製品沒啥意思。要幹事業,別止步於模仿他,還得超越他。這也是開頭提到的那些實驗電影大獲讚賞的秘密。具體來說就是要加入自己的東西,要做就別只做一支播完就完事兒的小視頻,而是去做一個被人模仿的先驅。正所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剪映上就有走在社會主義實驗電影最前沿的模板。把馬大帥擱進去,還真挺像那麼一回事兒。這就不禁讓人好奇,啥家庭啊?咋這麼能呢?影視圈大佬吧?這個剪映模板創作人@壹只老爺爺只是眾多剪映創作人中的一員。剪映已經慢慢地從一個沒有感情的短視頻剪輯工具變成了一些迷影們的最新戰鬥據點。再比如剪映模板創作人@張拾一,不是什麼影視圈大佬。跟小張聊了兩句發現,他只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只是比較喜歡看電影。甚至跟很多人一樣,在上半年疫情期間待業在家,經歷過一段苦悶的迷茫期。迷茫期,有的人爛醉如泥,淚腺失禁;有的人退出生活,暫時自閉。咋整呢?地球還在自轉,小張還得吃飯,再怎麼迷茫也得支稜起來是不? 他從沒有想過能把電影愛好轉化成養活自己的工作,就像老趙從沒有想過能在老王的電影裡氣沉丹田地做一回演員。但是,小張冥冥之中順從了命運の召喚。樹挪死,人挪活。小張擼起袖子,開展剪映模板的生產運動,事兒就這麼成了。白手起家的@張拾一已經有33萬粉絲,開始慢慢適應作為一個剪映大V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剪映是一個很多樣化很開放的平臺,不只有王家衛風格的模板,還有其他更活潑的模板。因為剪映模板創作人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個人。
▼ 首屆剪映創作人大賽正在招募中 ▼
掃描二維碼報名參賽
🍑們衝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