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這是目前看到的最好劇評

2021-02-22 灼見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願我們也有這樣的力量,心向光明,創造美好,而不是苦大仇深地活著。

作者 | 李娜

來源 | 與爾同消萬古愁

01

姚晨在最新的熱播劇《都挺好》裡,演了一個從小被原生家庭嫌棄的女孩蘇明玉。這部劇開播以來就頻頻上熱搜,比如「蘇家三個男人都很渣」,「被嫌棄的蘇明玉的一生」。

 

蘇明玉的原生家庭確實有問題。

 

母親強勢,重男輕女,為了讓大兒子去美國留學,可以把蘇明玉的房間賣掉,對小兒子更是溺愛有加,有求必應。蘇明玉想考清華,問父母要錢買學習資料都要不到,母親只允許她去上不要學費的師範學院。

 

父親懦弱自私,面對女兒被不公平對待,只是迴避自保,妻子去世之後,又在兒女面前各種虛榮和作妖。

很多人為蘇明玉的感到難過。僅僅因為性別,就被母親厭惡和輕視,這確實是一種遺憾。

但是我也看到,蘇明玉有天生的好腦子和上進心,她沒有被環境打倒,而是超越了環境,堅韌地蓬勃生長。她的運氣也很好,大二的時候做兼職,就遇到了賞識她的伯樂,事業上的貴人。

 

成年後的蘇明玉,雖然因為原生家庭愛的缺失,無可避免地敏感,自尊心強,可能在感情上安全感也不足。可是她憑藉自己的雙手和聰明頭腦,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她買得起自己任何想要的東西,去得了任何想去的遠方。

她在城裡有一套大房子,有裝修考究的大書房和衣帽間,有愛慕她的男生,也有優秀的合作夥伴和對手。母親去世,她可以一出手就是40萬,父親的養老問題,她能給到一套房子和請保姆的支持。

 

這已經足以令人羨慕,這已經是被命運偏愛的樣子。

02

真的不要再為蘇明玉感到難過了。

 

我想說的不僅僅是,她後來已經得到了那麼多,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去看待原生家庭,如何面對生命裡的缺失和遺憾。

 

兩年前,我和一個創業的女性朋友在酒店裡徹夜長談。我們都是苦出身,她對我說,更年輕的時候,會羨慕那些在蜜罐裡長大的女孩,她們是真的不食人間疾苦,無憂無慮。她說她最窮的時候,為了吃一頓肉都差點把自己賣了。

 

我的原生家庭也好不哪裡去,貧窮,壓抑,重男輕女。所以《都挺好》呈現的重男輕女這個話題,我可能是最有資格去批判的。可我發現,現在的我已經不想去評判什麼了,我理解了時代和觀念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我已經超越了我的環境,創造出了我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已經是命運的既得利益者了。

 

記得兩年前我也跟那個女性朋友說過,正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深刻地明白,這一生想過得好只能靠自己,所以獨立和堅強這樣的品質,一早就刻在了我們的基因裡。我們早早接納了這份命運,立足於現實,召喚自己所有的能量、勇氣和智慧,去拼一份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才有今天,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當你超越了你的原生環境,就會明白,一切外在的因素,其實都無法阻擋你。缺錢或者缺愛的原生家庭構成大多數人的出身,只不過是一份小小的磨礪,它從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更不該成為你將現實生活所有失意與不滿,統統可以歸罪於它的理由。

 

也沒有所謂的原諒或不原諒。

 

就像蘇明玉對父母的態度也是滋味複雜的,她說過跟蘇家沒有任何關係,可一旦父母真的有事,又會第一個衝上去。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它從來不是黑白分明的,永遠充滿矛盾,充滿五味陳雜,充滿糾結和變化。

 

接納這份五味陳雜。因為這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03

這幾年,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很多,可是我越來越對一刀切的片面觀點,感到可疑。

 

要求父母都完美,都能給孩子完美的童年和教育,這種要求本身就是一種幼稚的,不切實際的執念。它除了讓人變得神經兮兮和充滿戾氣,沒有任何意義。

 

父母不是神仙,父母也都是各有弱點和局限的人。與其耗費一生去追討或者對抗,不如接納現實,承認遺憾。

 

更何況,真正懂得愛的,有能力去愛的人並不多,多數人把控制和溺愛當成愛。就像偏心的父母,偏愛的那個孩子未必就真的幸運。

《都挺好》裡的蘇明成,最受母親偏愛的小兒子,啃老啃成了習慣,面對蘇明玉事業有成,只能酸溜溜一句,「你不就是有錢嗎?有什麼了不起?」

有什麼了不起?蘇明玉這樣的女孩,真的了不起。她示範了一個女孩子,在充滿偏見的原生環境裡,可以將自己連根拔起,重新栽種;她沒有被愛照耀過,就努力讓自己活成太陽。

願我們也有這樣的力量,心向光明,創造美好,而不是苦大仇深地活著。

最後想說一句,我們研究原生家庭,也不是為了批判父母的錯誤,而是為了理解自己性格與命運的來處——

從而修正它們,建設它們,重新創造自己的命運,真正活出自我的能量,像蘇明玉那樣。

作者:李娜,一個瘋狂又理性的水瓶座少女。愛美愛文藝,也非常獨特非常清醒。已出版《你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微信公眾號:與爾同消萬古愁(shovidnana)。灼見經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當恆天財富遇到谷阿莫,《都挺好》目前為止最好的劇評!
    熱播劇《都挺好》終於追完了,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讓我先緩緩...對於追劇的我們來說,是一直為蘇家的悲歡離合牽掛著,當然還有些忙於工作還未觀看的您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劇情過於真實,對於原生家庭的感悟,每個人都有這自己的見解,以致於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各種媒體平臺、各路大v也坐上了「你好、我好、都挺好」的這列火車。
  • 《都挺好》明明不好,卻為何挺好的?
    前天《都挺好》殺青,劇評很多,劇中人物性格和重男輕女現象以及更多,都被寫透了,有稱讚本劇揭開原生家庭傷疤,也有批評其「爛尾」的。我倒認為《都挺好》挺好的,單從人物演技來看,這部劇值得高分,且爛尾不爛尾,看你怎麼看。你或許可以把結局看成是主角的回憶,也可以看成是主角的幻想,兩種視角,帶來的效果是不同的。但前面也說了,網上文章內容豐富,我就不重複了。倒是覺得,如果此劇可以寫出作為兒女的無奈而並非單單是女兒的無奈,或許會讓我們離原生家庭帶給子女的「傷疤」更近。
  • 《禁忌 第一季》這可能是一個假劇評
    其實看的時候在想 他不像別的劇一樣 主角做了什麼決定總會有人來跟觀眾解釋一下 這部劇裡 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成為一個伏筆 沒有解釋 你仔細看劇 之前的細節就帶出後面的結果 至於魔幻部分 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也不覺得需要什麼理由 他的母親也這樣 並且根宗教還有關係 被認為是異教 所以他成為這樣的沒什麼不對 有這個部分挺好的 說有主角光環 可能是吧 主要表現在主角的前瞻力和細心上吧 反派大boss說他跟主角的不同在於他總留後手
  • 《都挺好》:蘇大強喜歡裝可憐,為何卻只害怕明玉呢?原因在此!
    文/羅小可《都挺好》是一部現代家庭情感劇,由姚晨、倪大紅、高露、李念等領銜主演,講述了蘇明玉走出原生家庭陰影蛻變成為職場女強人的故事
  • 《福秀回來了》第一集劇評:最好的我們
    [福秀回來了]第一集劇評:最好的我們福秀已上線,這個渾身充滿著正義感的呆萌小少年,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故事採用穿插的手法,一半講現在,一半講回憶。回憶裡的校園生活,那麼的稀鬆平常。每個學校總有幾個引人注目的學生,上學遲到,亂改校服。當然,被教導主任捉住也是很慘的。而且還是全班倒數第一二三的學生。
  • 不是所有的門都是靠鑰匙打開—《一夜一生》劇評
    我們劇評團也希望能吸引更多青年人走進劇場,拿起手中的筆。    這個劇可以說是今年我看的最好的一場劇,不管是從演員的演技,還是從舞檯燈光音效各個部門的配合,還有劇中各種元素的融合,都足以值回票價,不管是從劇本整體的設計,以及節奏各方面來說都是十分不錯的。剛進來的時候可能舞臺沒有特別的華麗,但是後面通過演員的表演,以及燈服道效化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讓這個舞臺變得異常有魅力。
  • 關於《後來的我們》,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影評
    當你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不打攪,彼此過好,就是最大的溫柔和祝福。但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這樣的情感常識。比如,汪峰的前妻葛薈婕。18歲時,葛薈婕為汪峰生了孩子,19歲時,汪峰悔婚和她分手。從此,葛薈婕走上了一條專黑汪峰的道路。葛薈婕說汪峰出軌,炮轟汪峰和章子怡,稱汪峰是渣男。
  • 《公關 第二季》(已更新至第六集劇評)公關英劇第二季第一集:在公關眼裡,任何事都是有風險的,所以最好都別做
    為了寫這篇劇評,本菜雞公關看了兩遍,但某些地方依然不太明白。還是按以往的老規矩,先從本集的危機公關案例開始說起吧。這年頭,大家都非常講究人設。創業公司會有企業高管人設、官微人設、企業形象人設,娛樂圈會有明星藝人人設,這也成為了公關人必須要懂的一個詞。
  • We劇評 | 這竟然是韓國音樂劇?!
    壹 / 韓國原創音樂劇《圖蘭朵》劇評人:苗菜花圖蘭朵的故事原型是一個一點都不中國的元代故事乍看之下,這是一個勇敢的王子為了理想愛情,努力獲得美人芳心的庸俗童話故事,其實兩人的交集只是那驚鴻一瞥吧,在戲劇衝突層層堆疊的前半段,甚至可以嗅到公主的嗜血和殘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柳兒,與王子朝夕相處,不惜為了保全王子性命而忍受公主嚴刑酷法,並最終獻出生命,這讓我看到了這部宣揚愛情的戲裡唯一的真愛痕跡,她的死宣告了愛情的寂滅。這為愛獻身的說教式演繹,倒是讓人看出了些許東方韻味。
  • 《皇后的品格》最新劇評(附資源)
    每次看他和皇后深情對望,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他原先的臉,好害怕他會反彈),但是就能被其吸引著一直看下去。目前皇帝(申成祿)處在嫌棄皇后(張娜拉)的階段,好期待看後邊,壞壞的皇帝被皇后深深吸引欲罷不能的狀態啊哈哈哈哈哈。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兩男(男二皇帝和男一警衛員)爭一女(皇后)吧。劇評二:前面幾集,女主在音樂劇團裡討生活,就顯示她是有著能屈能伸個性的人,從她和搶她女主角的人對打時,就看得出來,如果你逼人太甚,她是會毫不猶豫全力反擊的。
  • 堪比《都挺好》?就這?
    繼《都挺好》之後,又一部家庭倫理大劇上線,這種類型劇在影視市場上一直是經久不絕的存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這部無宣傳播出的電視劇播放量能夠達到六千多萬,劇情還是很抗打的!佟麗婭飾演的女主關雨晴是一個很颯氣的女機長,佟大為飾演的徐清風是一個心外專家,這部劇除了這兩個角色人設很好以外,這部劇將幾個極端的父母形象也表現的很是真實。
  • 都挺好結局是喜劇是悲劇 電視劇都挺好各個主角結局揭秘
    都挺好電視劇近期熱播中,但是對於明玉的遭遇大家非常生氣,想知道都挺好結局怎麼樣?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大體會沿用原來的結局。這裡分享下目前電視劇都挺好原文的結局。  都挺好結局是喜劇是悲劇?各個主角結局揭秘:  蘇家大哥的結局:蘇家大哥自己的毛病很多,爛好人、和事佬,自私,情商不高。
  • 勝者即是正義 | 一個劇評
    Legal High 主題曲「2018我都看了什麼(二)」打算出一個觀影觀劇特輯,於是我開始回顧自己2018年都看了什麼劇或者電影。我很少給劇做劇評,目前為止也只做了兩部:Harlots(名姝)和黑色皮革手冊(武井咲版)。除非是很觸動我的劇情設計或是背景,我一般是不(懶)會(得)寫劇評的。但是legal high真的蠻觸動我的,尤其是我的三觀。作為常年日劇霸榜的扛把子,legal high可以說是腦洞新奇,情節發展永遠都在意料之外。劇中常常出現「靈魂之問」,作為普通人,這些問題大部分都難以回答。
  • 豆瓣高分劇「都挺好」竟然是一部美食劇?
    一千個吃瓜群眾眼中有一千種「都挺好」。
  • 《傲骨賢妻 第七季》相比劇評 更像是自省
    誰能想到我寫個劇評都能這麼拖延呢 遊戲上頭(指吃雞&掃雷同之前李狗嗨的劇評,相比日劇,TGF是一部更現實一些的作品,能給我更多職業上的啟發。對於律師這個職業,或許我還是不那麼想從事,大概還是源於對於能力的不自信。
  • 《都挺好》:唯有愛和美食才能讓世間都挺好
    每集都被蘇家三個自私的男人氣到不行,但畫面一切到食葷者餐廳,美食治癒再加上石老闆體貼備至的關懷,明玉有了這一切,不僅過得都挺好,還能甜到齁。從《都挺好》開播到現在,無論是重男輕女,父母贍養,原生家庭等,劇中觸及的每一個社會問題,都能掀起一陣熱潮,扎到人心。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陳喬恩這劇我看了26遍!萬茜逼我腦洞全開
    當然這裡面也包括很多遍是跳著看的——只看有陳喬恩的部分。但即使是最狂熱的粉絲,也很難做到一部劇能看20多遍——你哪來的那麼多時間?一年前的此時,滿倉大兄弟正在賦閒。當時的我,想創業卻沒有好點子,想做自媒體卻不知道該進入哪個領域。於是我就一天到晚地玩遊戲和看電視劇。作為一個快40歲的男人,我在本該時光飛逝的日子裡度日如年——不是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
  • 90後劇評人奚牧涼:討人厭的字
    2013年,我自己憋在微博上的劇評開始偶爾被「大麥戲劇」、「寬度網」等大號轉發,罕見的轉發量達到兩位數的時刻,心裡甜滋滋的自己開始相信,我的劇評真的可以被更多人看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也會脊背冒汗:我這樣才疏學淺的人,怎麼也鬥膽混為了劇評人?但我也是逐漸確信,我真的真的很喜歡寫劇評。我從小就喜歡琢磨,喜歡立論,敢說比同齡人看問題看得深。我高中理科大學文科,邏輯思辨與感性認知並不瘸腿。再加上這10年來我從《茶館》看到後現代,雖遠未對戲劇世界的溝溝坎坎了如指掌,但至少還未落下無法祛除的偏見與盲區。
  • 都挺好‖何以謂「家」?
    在「做真實的自己」和「最好的自己」大行其道的今天,重新來談下「什麼是家」仿佛也變得更有時代意義。 就像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我們每個人理想中對家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同時有是相通的:比如「家和萬事興」。但家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又是失和的地方。 正如《都挺好》詮釋的那樣:家是一扇門,從門外看,都挺好。蘇家三個孩子都發展的不錯,都有中上等的收入。關上門,發現都不好。
  • 《都挺好》:只有這個人,才真正是蘇明玉的「都挺好」
    01熱播劇《都挺好》中,蘇明玉是家中最小的女兒,上有兩個哥哥,都有自己的家室。看起來——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