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暖暖作為一款女性換裝遊戲,迄今為止已有兩套京劇系列服裝即「關山照月」和「辭鳳闕」。
關山照月是閃耀暖暖與國家京劇院的聯動服裝,服裝原型應該是《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而辭鳳闕立足於架空的故事,沒有歷史原型,不過根據各種劇情的已知條件來看,極有可能雜糅了《貴妃醉酒》和《生死恨》。本篇文章就立足於這兩件服裝,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京劇中的兩種行頭:女靠和女蟒。
女靠是京劇中刀馬旦的穿著,因此刀馬旦也叫長靠武旦。靠是由很多片重複地、繡有花紋的布片縫合而成的,戲服有前、後兩片,穿著時需用靠繩系牢,所以穿靠又叫扎靠。
女靠的背後有四面靠旗,又稱護背旗,插在「靠虎」上,穿著時用靠繩與靠一起系牢。靠旗頂端有長飄帶。穿上靠就代表全身被甲,再加上身後四面靠旗,顯得八面威風,十分威武。
靠中間有一條似腰帶的東西,稱作「靠肚」,一般女靠的靠肚較小,繡有雙鳳牡丹。靠肚之下有兩層色彩飄帶,綴有絲穗。人物正面在飄帶之上有一層衣片,稱為「吊魚」。
靠不同於其他戲服的長袖,往往是窄袖緊腕。以體現女將風範,另一方面也便於演員手持兵器。
同時,女靠還配有雲肩,雲肩上往往也繡有鳳凰、牡丹等圖案,並綴有絲穗。女靠有雲肩,而男性穿的長靠則無。
閃耀暖暖這一整套好多部件都拆不了我好想吐槽!!!
刀馬旦一般穿厚底靴,穿著戲服時不易看出來,不過給暖暖穿鞋的時候能明顯看出來她高了一截……
說完了衣服我們再來看頭面,閃耀暖暖中這一件的盔頭稱作「七星額子」,額頭處有三層絨球,每層有七顆,故名。由於暖暖的臉比較小,七星額子兩鬢處還各有的兩顆絨球和額頭的幾乎接在一起了。
盔頭上還插有兩條翎子,也叫雉尾。
旦角的頭面,額前貼有片子,可以起到人工髮際線的效果。片子上插有寶石飾品稱為「泡子」,兩頰貼有「大綹」,一般貼到下巴附近。耳朵後面用「耳挖子」插入發中,前端有飾物遮蓋耳朵,中間的部分綴有流蘇。
京劇中扮頭面的步驟其實十分複雜,要戴發網、勒頭吊起眉眼、貼片子、系線帘子、戴棕網子、插上大簪後戴上大發殼並系好水紗。閃暖當中還是可以看見大發殼的痕跡的,後腦處的突起即是。大發殼用來充當髮髻,並在其上、中、下部分別戴上簪圍、腰箍和後兜(稱為「後三件」)。這裡還是還原的比較好的。
最後說一說妝容,作為一款3D建模遊戲,閃耀暖暖能夠做到這一地步已經實為不易。雖說刀馬旦應該把眉眼吊得高一些,以表現嫵媚中的威武氣概。但是建模的難度實在是太高,好說歹說還是能明顯地看出來確實是吊了的。古代腮紅其實是可以當做眼影用的……不知道有沒有擊破一些人的三觀……
總的來說,閃耀暖暖的「關山照月」套裝還是十分符合京劇特色的,尤其是簡直和戲臺上的裝束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楊門女將》穆桂英
不得不說,可能疊紙也就只有跟國家京劇院做聯動才能做這麼細心了……
下期將為大家解析閃耀暖暖的第一套戲服「辭鳳闕」,敬請期待~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