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小康彰顯中山特色 新徵程奮力展現更大作為

2020-12-28 中山網


     主題為「高質量小康的中山樣本」分論壇昨日下午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地方實踐者、企業領袖、戰略諮詢專家等齊聚一堂,圍繞高質量發展、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等話題發表觀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言獻策。

作為「2020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的分論壇之一,主題為「高質量小康的中山樣本」分論壇於12月26日下午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地方實踐者、企業領袖、戰略諮詢專家等齊聚一堂,圍繞高質量發展、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等話題發表觀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言獻策。

《求實》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連寧,國家審計署原金融審計二局副局長連啟華,《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楊宜勇,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馬向明,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楊劍飛等分別在論壇上發言。

中山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

高明光認為,作為珠三角區域的重要城市之一,中山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在建設全面小康徵程中目前處於較高水平、較高品質的小康社會階段,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山領全國風氣之先,強化樞紐意識,通過積極打造灣區交通樞紐,灣區創新資源要素配置樞紐和灣區產業樞紐,參與到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之中。同時,中山把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的全過程,形成精優的產業、精緻的城市建設、精細的城市管理的有機統一,建設高質量小康。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中山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民生事業不斷發展,社會建設不斷加強,政府建設取得進步。由此可見,中山市的高質量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中山創造了好多經驗,中山的高質量小康建設樣本,可以為各地提供參考。

當前,中山作為高質量小康建設的樣本城市,正以更加開放與更加包容的姿態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中山要更加關注人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更高要求,努力使發展更有溫度。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繼續帶好頭,爭取再創新輝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山樣本。

連啟華表示,中山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中心,以民眾富裕為目標,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他建議在當前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中,中山要抓住製造業優勢,以實體經濟為根本,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推動中山變得更美好。舒富民認為,中山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獲得較高的成就,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精神強、生活質量高、人民幸福感強,是「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高水平小康城市。中山樣本對推動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要將中山建設全面小康的優秀經驗和做法推向全國。

把中山打造成為灣區建設城市範本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馬向明的演講主題為「從珠三角西翼到灣區西岸—大灣區格局下中山的戰略思考」。他認為中山優勢和成就在於:以產業集聚領跑全國,城鄉人居收入差距小;生態宜居建設成就非凡,人居建設理念超前;獲得諸多榮譽,城市美譽度高。

馬向明對中山發展提出建議:一是藉助深中通道建設和中山區位優勢,深入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二是以灣區西岸城市定位,強化與香港、廣州和澳門三個中心城市的合作關係,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上,利用「中間地帶」尋找發展機遇,如順德的北滘就是以製造業相關企業聚集,為產業發展提供土地、公共服務、網絡等依託;三是注重腹地製造,一方面要通過跟深圳的聯繫,使現有的製造業數位化,另外一方面跟江門、佛山等地建立廣闊的製造業網絡聯繫,成為西岸製造業的重要總部基地;四是整合資源,空間聚力,要站在高位謀劃空間格局,提高對灣區市場的吸引力;最後是實現從江城融合到山海融城發展,提高中山對人才的吸引力。

楊劍飛以「創意營造:構建灣區風格的中山場景」為題,從文化場景營造方面為中山建言。對於中山的建設來說,人文灣區的中山場景是什麼?楊劍飛說,這是在「十四五」期間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堅持文化保護的前提下,融合現代科技、商業、旅遊休閒理念,實現環境、業態、體驗和產業的全面升級,向文化要價值、向運營要效益、向市場要活力,構建中山特色場景。在具體操作上,他提出要建設「創意城市」,建設鄰裡的過程中,要發展文創融合力;在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要重點體現空間識別力;要充分發揮文化想像力,使更多人參與到文化建設過程中;強化文化包容力,服務城市的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社會、市民的攜手同心、共同營造。通過構建中山特色文化場景,讓中山的自身優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特色,把高質量的中山樣本打造成灣區建設的城市範本。

走出一條頗具中山特色的發展之路

在分論壇上,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銳熙專題介紹了中山建設高質量小康的探索與實踐。林銳熙表示,三十多年前,鄧小平在中山留下了「不走回頭路」的時代強音,寫下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濃墨重彩的篇章。三十多年來,一代代中山人民不負殷殷囑咐,朝著小平同志描繪的「小康社會」發展道路敢闖敢試、拼搏奮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跑出「加速度」,走出一條頗具中山特色的高質量全面小康發展之路。

在論壇議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認為——

全面小康應讓群眾更具獲得感幸福感

在議題對話環節,楊宜勇,楊劍飛,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錢偉剛,中山市香山智庫研究院院長項俊波繼續圍繞小康展開深度討論。大家認為,全面小康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小康,也是精神層面的小康,是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有獲得感、幸福感的小康。

「南孔聖地·衢州有禮」是衢州市的城市品牌,錢偉剛表示,衢州正在讓生態經濟化,讓經濟生態化,目前在協同高鐵,實現與杭州同城化,主動成為杭州的副中心城市。他認為,長三角城市屬於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城市,注重經濟發展,也非常注重教育和文化,現在也越來越注重融合發展,衢州要主動做長三角的後花園。中山在小康之路建設上有特點、有亮點,有很多地方值得衢州借鑑的地方,在推動衢州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衢州要向中山學習新理念。

楊宜勇說,粵港澳大灣區給中國發展提供一個有力的支撐,這一片土地是一塊寶地,值得展望和奮鬥。他多次來到中山,今年再來發現中山從外表來看,形象更美了,老百姓更加富足了,文化更加繁榮了。高質量的小康社會是全方位的,中山是高質量小康的一個代表。楊劍飛說,如果從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來說,特點就是文化的稟賦不一樣,但兩地都把文化傳承和保護得非常好。隨著城市到城市圈,從單獨的城市到整個城市集群,都在融合發展。如今,大家正在以一種新的形態和新的文化標識去構築新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他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政府主要是通過各種數據來衡量小康程度,而對老百姓來說,小康是關係切身的獲得感和體驗感,也可以說要看這個城市能否讓年輕人承載夢想、實現夢想、安放靈魂。

項俊波認為,理想中的小康應該是城市配套、城市管理、城市生態都要齊頭並進,整個城市發展熱氣騰騰。他認為中山一直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慈善萬人行」、常態化創文等一系列探索和做法,都形成了很好的經驗。精神文明建設是中山小康的最大魅力之一,是「樣本中的樣本」。

中航環衛與航天恆星空間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在分論壇上,中航美麗城鄉環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航環衛」)與航天恆星空間技術應用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中山企業將與央企達成戰略合作,發揮各自特長,共同推動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助力我國智慧城市建設。

中航環衛總部位於中山市,是由H股上市公司雅生活集團參股的全國環衛行業十強企業。近年來,公司多次中標地方政府網際網路+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助力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航天恆星空間技術應用有限公司是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衛星)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衛星應用系統與終端產品核心企業。

中航美麗城鄉環衛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程東允表示,目前環衛工作面臨環衛工人老齡化、人才青黃不接的現實難題,通過機械化、智能化減輕作業負荷,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中國航天集團的北鬥導航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加上央企高技術人才集中,今後將加強人才資源對接,積極「借腦」,同時在信息系統方面加大合作,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共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中山高質量

全面小康亮點

中山全面小康,是一條堅定信仰信念信心之路。中山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善於從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中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找動力,匯聚起強大精神力量。目前,中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註冊用戶數逾86萬,佔常住人口比例高達26%,居廣東省首位;11月份,被中宣部授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優秀理論宣講公眾號」,是唯一同時獲得兩項榮譽的地級市。

中山全面小康,是一條城鄉統籌發展之路。中山大膽探索、勇於改革破解外來人口與本地戶籍人口、城市與鄉村「雙二元」社會結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長期優先投向民生領域,讓全體市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中山首創流動人口積分入戶、積分入學、積分申領保障性住房租賃補貼制度,所有鎮街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省級以上衛生鎮,鎮鎮建有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和健身廣場,村村建有農家書屋和健身園,城鄉居民享有同等質量的社會保障,綜合醫療水平居全國地級市前十。

中山全面小康,是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中山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致力把這份財富保護好、傳承好。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山就獲評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致力「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建成鎮級以上公園160餘個,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進林」。

中山全面小康,是一條「兩個文明」齊頭並進之路。40多年來,中山始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早在1999年中山就被評為首批「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2005年中山榮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今年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成功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近年,中山相繼躋身國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相關焦點

  • 邁好新徵程第一步 展現開局年新氣象
    全省經濟實力、城鄉面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臺階,「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信,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奮鬥,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 展現新作為,彰顯擔當
    幹部敢於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擔當實幹,堅持擔當為要、實幹為本、發展為重、奮鬥為榮理念,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奮力實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 ...南昌日報刊登梅茂發理論文章《奮進新時代新徵程 彰顯新擔當新...
    【媒體中的西湖】南昌日報刊登梅茂發理論文章《奮進新時代新徵程 彰顯新擔當新作為》 2020-12-27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肩負新的重大使命,奮力開啟新的徵程
    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總結極不平凡的2020年,研究部署「十四五」和明年工作,動員全省上下繼往開來、開拓進取,著力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 扛起首位擔當,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總結全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明年工作,審議通過《決定》和《建議》等重要文件,動員全市上下繼往開來、砥礪奮進,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首位擔當,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  開啟現代化新徵程,必須樹立「高」的定位,增強不辱使命的政治自覺。
  • 梅綻江南傲霜開——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2020年12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刊載題為《梅綻江南傲霜開 ——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的報導。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亢、凌軍輝、陳剛、王恆志風雲變幻,行遠自邇,方知踏平坎坷成大道。
  • ...開啟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雲
    【謀新篇 開新局】打造「五個新高地」,開啟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徵程——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趙凌雲 2020-12-27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高質量發展」 2020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
    論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中山經驗等為樣本,聚焦總結縣市全面小康理論與實踐,匯聚各界精英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澤華在致辭中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山樣本,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為目標,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登至山高處,又見山外山。
  • 奮力開啟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新徵程
    十大行動、百項工程」,求真務實、攻堅克難、負重前行,解決了一批難事,幹成了一批大事,湧現出一批擔當作為的好幹部,形成了「比、爭、趕、超」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有力維護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為在新起點上加快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地評線】暢想新徵程 砥礪再出發
    究其因,「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如期高質量完成各項指標,不僅關乎「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乎高質量發展,更關乎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四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慮我市發展階段性特徵和未來發展支撐條件,今後五年,要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 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夢來——嶽陽經開區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年夢想觸手可及;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奮力爭上遊。「小康先行者」嶽陽經開區定位新時代謀劃,對照新要求精準落子,在決戰決勝階段蹄疾步穩,奮力書寫高質量全面小康的喜人答卷:今年三季度,該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97.1%,在嶽陽市一類縣(市、區)中繼續名列前茅。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開啟新徵程堅定必勝信心
    全會強調指出,實踐再次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這就為開啟新徵程進一步築牢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政治思想定力。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為開啟新徵程堅定必勝信心。
  • 【彰顯省會擔當,婦聯姐妹怎麼幹】饒穎:彰顯主城區主擔當 展現新...
    本期讓我們走進西湖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饒穎聽她暢聊《彰顯主城區主擔當 展現新形象新作為促進婦聯工作邁上新臺階》本期嘉賓西湖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 饒穎全市「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如雷鳴閃電,激蕩起英雄城實幹擔當的凌雲壯志,吹響了加快南昌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集結號,西湖區婦聯將以此次大討論活動為抓手,不做「井底之蛙」,摒棄「慣性思維」,克服「路徑依賴」,在思想上同頻共振、內容上同題共答、行動上同心同力,彰顯主城區主擔當,展現新形象新作為,以昂揚的奮鬥詮釋使命擔當,以火熱的激情融入到加快做強做優大南昌都市圈,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
  • ...指示批示精神 奮力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原標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 奮力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本報訊(通訊員 鄭言 記者 吳林紅)12月24日上午,全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在合肥召開,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會議並講話。
  • 事關中山未來發展!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昨天召開
    ,城市環境全面優化,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黨的建設不斷加強,「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如期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為奮進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李成清 攝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總定位總目標,在奮進新徵程中彰顯中山擔當作為。
  • 心無旁騖 奮力拼搏 全面開啟幸福成武建設新徵程
    這次縣委全委(擴大)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市委全委會會議精神,回顧總結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任務,提出「十四五」時期總體工作思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動員全縣人民心無旁騖,奮力拼搏,全面開啟幸福成武建設新徵程。   根據常委會研究的意見,我講五個方面的問題。
  •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實踐再次證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
  • 講好檔案故事 奮力共奔小康
    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堅持不懈,一以貫之,接續奮鬥,使中國不斷強大。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 深圳:新徵程新作為
    深圳:新徵程新作為 ——寫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今天,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歲生日。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標誌著深圳繼興辦經濟特區後,迎來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和光榮使命,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