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和敬書院 』圖自網絡
☛㊣文
《 聖 經》裡講,上帝用六天的時間創造了大地山河萬物,也創造了兩個人亞當、夏娃,這是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住在伊甸園(天堂),伊甸園裡有一棵樹,上帝警告他們不可以吃樹上的果。但是邪惡之蛇引誘亞當、夏娃偷吃禁果,他們就從天堂墮落下來。上帝創造了世界和人類,蛇敗壞了世界,於是上帝來拯救世界,派先知使者來召喚敗德的人類,改造自己,回歸天堂。
《聖經》裡這一段內容,以佛法來比照,人性的墮落是因為偷食了禁果。禁果到底是什麼東西?就是欲望。本來亞當夏娃在天堂很幸福,心地清淨,沒有男女分別,沒有欲望。在佛經裡看到,色界天人確實心地清淨,沒有男女分別,幾乎不造業。一旦有了欲望,就從色界墮落到欲界,造業就嚴重了。蛇代表什麼?自私自利,我執。我執在天堂雖然有,但是心地是清淨的,沒有欲望。一旦發動欲望,人性就墮落了。
比照佛法所講,上帝是誰?就是自性。我們的自性是怎麼創造了日月星辰大地山河的?本來空蕩蕩,遇緣顯諸相。本來沒有天地萬物,遇緣顯相。上帝有了想法,創造了天地萬物。上帝有了想法,就是遇緣顯諸相。有了妄想才顯出天地萬物。佛經裡講:一念不覺生三細,三細中的相分就是天地萬物。人是天地萬物的一種。人在天堂,本無欲望,一旦有了欲望就墮落下來了。
所以,宗教的實質是禁慾,因為欲望一卡死,人就可以回到天堂了。凡是令人增長欲望的,都是魔教,等同於蛇的誘惑,敗壞了人性。皈依法,離欲尊。佛法是一切離欲的教學中最尊貴的。世間的種種正統宗教,其基本方向是相同的,都教人遏制內心的欲望,遏制對五欲六塵的追求。心性能夠回歸無欲,清淨,人就可以回到天堂。所以,世間最大的魔是誰?欲望。欲望重的必定墮入三惡道,墮入地獄去了。欲望輕的,在人道,在天道。
道家講,道者反之動也。修道就是反過來修,人性是因為欲望而墮落的,所以修道是損欲望,為道日損,損之又損,損到無欲了,人就成道了。所以鳳儀先生說,無私是先天心,私慾是後天心,染汙心。有半點私心就不是先天。
不管你學哪個宗教,總不離一個共同的宗旨--無私利他。因為欲望總是為自己的,努力去抓取五欲六塵,供自己享受,把這個當作人生幸福的目標來追求,但是其前途是苦海。修行要反過來,為眾不為己,五欲六塵我不抓了。我有福報,五欲來了,我布施給別人享受。自己只取必需的,取生存受用的最低標準,多餘的不要,以免享受過分了,增長欲望。所有的宗教都是修布施的,修無私利他的,這個是道。
從因果上講,如果你能行道,做事裡面就有功德,這就叫做德。所以行道做德,在基督教裡稱為義人,在儒家裡稱為聖賢、君子,稱為大德。世人不修行,就會聽命於自私自利的習氣,欲望會越來越膨脹,其前途就是敗德作孽的,缺德就是罪孽。人養其德,德養其財,財養其人。這是殊勝的良性循環,前途無比光明幸福。反之,人敗其德,必損其財,必生災害。養德是享受心性之樂,清淨心的享受超過欲樂無數倍,而且不造業,不墮落。(續) 卍
• 卍 •
•
敬請長按此處圖中二維碼
進行關注 或搜微信
公眾號: hejingsh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