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為實利擊碎,人與猿揖別後,究竟走出了多遠

2021-01-11 徙石

聽張楚的歌曲《螞蟻》,劈頭就是「螞蟻螞蟻螞蟻,蝗蟲的大腿;螞蟻螞蟻螞蟻,蜻蜓的眼睛;螞蟻螞蟻螞蟻,蝴蝶的翅膀」。

這幾句看似閒湊,細究卻深有意味,在螞蟻那裡,一切美的東西都被肢解為食物,不管是趯趯善躍的蝗蟲的帶刺的腿,還是款款善飛的蜻蜓的七彩的眼睛,抑或翩翩善舞的蝴蝶的斑斕的翅膀。

人何嘗不是這樣,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為實利弄得支離破碎,人與猿相揖別後,究竟走出了多遠?動物一生無非追求食物、巢穴和繁衍,而大多數人一生的追求又何嘗多於這些,操作複雜工具的人和揮舞爪子的動物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恐怕最大的區別僅是手段上的區別,而所追求的或間接或直接都是食物、巢穴和繁衍,人究竟還只是兩腳無毛直立行走的獸,滿腦子馳騁著的是動物性的欲望,屬人的意識庶幾近於無。

當然人由動物進化而來,首先滿足動物性的欲求理所當然,但若僅停留在滿足這種欲求上,卻又極其悲哀。有些人一輩子忙於生存,無暇他顧;有些人頗有餘裕,然不思升華,前者可憐,後者可悲,而後者往往還要嘲笑前者,這就非但可悲,而且可鄙了。

相關焦點

  • 佛說:心若美好,一切皆美好
    一個人內心恬靜,摒棄了世俗繁瑣醜惡,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也是美好的,包括自己,與別人。心中有佛,眼裡萬物皆為佛,而心裡不靜,則眼中不淨。相由心生,心中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表現出的自己也就是什麼。
  • 一光年的距離究竟有多遠?若人不藉助任何工具,走多久才走完?
    那麼一光年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呢?若是人類不藉助任何代步工具,那麼究竟要走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探究問題之前,筆者首先解釋一下光年這一長度單位。所謂光年就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所經過的距離,據科學統計大約為960,730,472,580,800米。這對於人類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要是用人力走,人要走到猴年馬月呢?
  •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不要執困於得失或成敗,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沒有哪個冬天沒有盡頭,沒有哪個春天可以永遠伴隨。未來的路,就在腳下,能夠走多遠,能夠走多長,全在於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不必求快,但要平穩,終會踏出最美的足跡。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投資。起點,就是終點,無短無長,無高無低,處處皆美,不拘於他山之景,終會鍛造投資的輝煌。
  • 人生皆過客,一切皆自然
    途中的風景形態各異,沒有人至始而終的伴你左右,唯有靈魂猶如影孑,時左時右時前時後,隨你軀體勵志前行。時光荏苒,往事如昨,所有的美好攜風雨同行,所有的苦痛化蝶蹁躚,所有的滄海桑田都是上天饋贈的禮物。一切皆過眼雲煙,一切皆彈指而過,一切美麗的風景皆心之使然。
  • 感恩世間的一切美好,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這是我在初中時的校長在一次演講時提出來的,三心分別是「良心、孝心、責任心」,總結為用良善的心面對這個世界,去感恩和感知我們身邊的一切美好。這對於我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且獨特的作用。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當鞋和腳時,腳便被忘卻了。」其實人痛苦的根源,在於人難以滿足。對生活又有著太多的不滿和抱怨,卻不懂得用感恩沐浴心靈。於是快樂也因此與這些人無緣。
  •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李慕白 我喜歡一切有翅膀的事物 不羈的風,流浪的雲 輕盈的蒲公英,悄悄離開枝頭的花朵
  • 猿是由人進化而來的?1968年的科幻電影《人猿星球》
    幾年後考古工作者又從地層裡挖掘出了幾塊機器化石,並且對這些機器進行了細緻而深入的分析,發現他們的年代非常的久遠。 電影中的那個世界人類和猿的地位是互換的,猿統治世界,他們的發展也是相對的先進,而人則是被猿捕殺的野獸,甚至是連話都不會說,所以猿類科學家就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猿是由人進化而來的
  • 她讓蕭峰成為了悲劇英雄,一切皆為緣生緣滅,求而不得是為虛妄
    然蕭峰是何其人物,父乃遠山武功卓絕俠義為懷,師有玄苦悉心教導,自身更是勤奮好學,先天基因和後天教育一個都不落下;泰山大會,連創丐幫強敵九人,丐幫一時名聲大震;血戰聚賢莊,以一敵百,多少武林高手全然未被放在眼裡;闖少林救阿紫,大挽丐幫名聲;吊打鳩摩智,五六個段延慶才能與其匹敵;一套降龍十八掌打遍天下,龍爪手更是後續倚天少林的七十二絕技之一;為人慷慨又仁厚,義字當頭。
  • 願你,眼裡有風景,所到之處皆是美好
    世界不曾偏愛哪一個不勞而獲的人,亦不曾辜負每一個努力的人,你相信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這就叫「心想事成」,相信就是力量,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 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所以,好好善待自己,並相信一切終究會好起來。
  •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你現在得到了什麼果,就是你曾經種下了什麼樣的因,沒有人能逃得出世間的因果循環。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有因果,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
  • 若為自由故,一切皆可拋:佛法的追求其實就是兩個字——自由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這首我們耳熟能詳的小詩,是1929年由「左聯五烈士」之一的著名詩人殷夫翻譯而成。原著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創作的一首短詩《自由與愛情》,後來經過魯迅先生的傳播,在中國流傳極廣,曾一度被引入中學語文教材,成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外國詩歌之一。
  • 一切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容易消散,我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結束一段感情後,我還停留在原地那麼久那麼久,而你卻離開了我十萬八千裡。你一定不知道吧,我一直是個喜歡戀舊的人。當我喜歡上一道菜的時候,我就會一直吃,從來沒有吃膩的一天。而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也就會愛一個人好久好久。即使你已經離開了我,你的影子也會一直伴隨著我。休息日裡,我一個人傻傻的呆坐在房間,想著把自己放空,不要再去想你了,可我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
  • 願目光所及皆美好
    看破紅塵」指一個人在認識到世事無常,人生皆苦的道理後,放下對欲望的追求和執著,對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富貴貧窮等「外相」都能淡然面對,明白這些「外相」到頭來都是虛幻的,並做到不牽掛,達到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這段話形容自己就是偽高尚。
  • 金剛經:「一切法都是佛法」,是法無定法,萬法皆法的自在之道
    佛祖在《金剛經》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中有一句話叫做「一切法都是佛法」,有許多的人都只能有一個大概的理解,而難以體會到隱藏在其中的大智慧,從而白白讓自己錯過了悟入甚深佛法的機會,難以登堂入室而得見般若花開。
  • 心若向陽 入眼皆美好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擁有一顆明媚向陽的心和一雙善於發現美眼,豈不是人生處處皆美景。當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時入眼的皆為 讓人舒暢的美景,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眼睛,人的心態完全可以改變太陽的色彩,而有色的眼睛則常常把人按自己主觀的情緒定格。擁有一顆向陽的心才不會辜負大自然賜予我們所有的美好,修煉好心靈,心靈變美了,通過雙眼看待事物也就美了。美是一種選擇,決定美好或醜陋,取決於你的心境,保持內心柔和、寧靜的狀態身邊所環繞的也都是美。
  • 心美一切皆美,心安一切皆安!(經典美文)
    腳步自在出發,走向生活的故事,時光自是情趣柔軟,韻味悠長,人自是身暖心恬,清新怡得,美好瞬間融化。想來,人大多習慣在回眸裡跋涉,撿拾過往中的榮辱得失,計較記憶處的酸甜苦辣,放不下曾經,把簡單的生活弄得複雜,把舒心的日子弄得壓抑,從而疲憊煩惱,以至於腳步邁進了當下,心念還徘徊在往事的糾結中,常常忽略了眼前的美好,使身與心脫節,靈魂跟不上腳步,品味不到眼前的鮮活新奇和別開生面。
  • 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這幾天不斷看到很多關於香港的報導,小韓2010年的時候頻繁的去香港上課學習,認識了很多香港同學,也挺喜歡香港人身上的一些特質,可是最近的香港現狀實在讓我有點失望,特別是看到他們在機場圍堵一位白髮老人時自以為是持著正義之劍的態度。不過,今天我們仍然不談政治,不談香港,我們來看看人性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看看絕對自由下的人性會如何?我們與惡,到底有多遠距離?
  • 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
    他們不懂得一個道理,一個簡單的出奇,卻難以做到的道理:萬事皆有定數,一切隨緣。佛說:萬事皆有定數。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能不能如願得到,其實都有定數的。 不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拼的頭破血流,他也會離你遠去。屬於你的東西,縱使你再怎麼丟棄他,他終究也會回到你的身邊。
  • 十月你好:願你萬事皆美好,所得皆所願
    讓所有過往,皆成序章;讓所有未來,皆可期待。十月來了,願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和美好撞個滿懷。電影《前任3》裡有句臺詞:總有一些人來,一些人離開,有的朋友,不知道怎麼就走近了,有的戀人,不知道怎麼就走散了。」
  • 心生美好,總能與美好的事物相遇
    內心深處的想法會影響你的言談舉止,相反別人也可以從你的言談舉止大概看出你是怎樣的人,是否容易相處,是否可以結交。心生美好,或許總能夠與美好的事物相遇。能保持著一個美好樂觀的心態人,相信命運也不願意和他多開玩笑,美好的事總會降臨到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