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牌坊,重慶人或多或少聽說過
但真正關注了解的人卻不多
新牌坊真的有個牌坊嗎?
牌坊是啥?重慶有多少個牌坊?
重慶有這樣一句言子:「新牌坊沒有牌坊,九宮廟沒有廟,雙碑沒有碑」。
實際上,新牌坊,不僅是個地名,在重慶真有這麼一座牌坊。
渝北從前有兩座主要的牌坊。一座是龍溪節孝坊,又被稱為「新牌坊」,另一座是人和節孝坊,也叫「舊牌坊」。
如今大家知道的新牌坊,也是因此而得名。
那為什麼重慶人又要說「新牌坊沒有牌坊」呢?
這是因為新牌坊原址在龍溪街道,於1997年8月遷到了如今的碧津公園內,並且進行了修繕。所以如今的 「新牌坊」這個地方,已經沒有了牌坊。
龍溪節孝坊建於1895年,坊名「誥封夫人蒙母王太夫人節孝坊」。它是當時國庫撥銀為蒙家所建立的,用來獎勵蒙母王太夫人在丈夫去世後,忠貞不渝,不辭辛苦養育唯一的兒子。
在牌坊的正反兩面,分別刻上了一副對聯,用來讚美蒙王氏的賢淑、道德優良與節操高尚,簡單來說就是「貞潔牌坊」。
明清時期,牌坊的發展便達到了鼎盛,重慶在這個時期也興建了很多牌坊。
據民國《巴縣誌牌坊》記載道:僅重慶境內就有119座牌坊。官吏、功名相關的有4座,貞孝相關的共69座,表彰德政者5座……
牌坊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為什麼要建這麼多牌坊?
牌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建築。它主要分為四類:
一是表彰那些為國家立功立德的人,也就是「功德坊」。
二是考上科舉,當地的人便會給你立「狀元坊」。
三是表彰婦女貞潔或者道德高尚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貞潔牌坊」。
四是標誌坊,主要是空間分隔的作用。還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
資料顯示:目前重慶尚存老牌坊128座,大多數都保存良好。但是卻逐漸被人們所遺忘……
每一座牌坊,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舊時那些商賈大戶之間的商海浮沉,名門望族的愛恨情仇,都隨著歷史的洪流歸於塵土。只留得一座座牌坊讓後人去評說。
人和節孝牌坊也就是「舊牌坊」,原本是在人和錦繡山莊內,2011年般到了天宮殿公園。
這座牌坊是在1825年由道光皇帝御批修建的,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89年的歷史。是「處士李廷表之妻餘氏坊」。
關於這座牌坊背後,關於李廷表與餘氏的故事,已經無從找起。
人和節孝牌坊經歷了牌坊地區的大變革,仍然保存完好,是這座城市的較為難得的見證者。
這座牌坊來自於照母山一段傳奇故事。南宋年間,重慶有一位著名的狀元名叫馮時行,被稱為「巴渝第一狀元」。因在朝中為官時被秦檜陷害,被貶到了黎州做地方官。
經過大竹林的時候,母親得了重病,三個月不見好轉。馮時行的妻子便勸他繼續趕路,自己留下照顧母親。然後不久之後,母親就去世了,他的妻子在墓地守護了三年。
馮時行得知母親去世後也選擇了辭官。公元1159年,宋高宗恩準他回鄉守孝。於是他便回家為母親守孝了三年!日夜守護著母親,在此期間還寫了幾本書,表述他憂國憂民,不忘老母養育的深刻恩情。
於是後人根據這個故事,稱此山為「照墓山"。後又改名為「照母山」。由於這座山見證了馮時行對母親深切的孝心,於是後人便在此建立了孝文化的主題公園。而節孝牌坊也成了一個代表性的存在。
古峰寺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古峰寺住持德昆大師「眾籌」所建。如今,古峰寺寺廟建築除偏殿部分受損,這座雕刻精美石質坊門保存的十分完整!
這也是渝北區現存牌坊中雕刻工藝最精美的一座牌坊之一。
周氏節孝牌坊,被稱為牌坊中的「釘子戶」。如今終於已經「挺過」了100歲!
周氏節孝坊全稱:故處士聶世鋒之妻周氏旌表節孝坊,位於渝北區木耳鎮。牌坊建於1919年。這些牌坊上的雕刻工藝和題記內容都具有很高的文史研究價值。
為什麼說他是釘子戶呢?
這是因為開發商把好好的文物做成了「荒島孤景」,引來了文物保護者們的一陣唏噓……也引來了網友的呼籲:請保護渝北文物周氏節孝牌坊!
從前,若能夠被立牌坊,意味著被表彰與天大的榮譽。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只要經過此處都要下馬表示恭敬。
如今,被保留下來的牌坊已經越來越少,那些忠孝仁義的故事也不再口口相傳……
但牌坊上的雕梁畫棟還記錄著民風民俗,古人的雕刻工藝精巧絕妙,都將成為具有研究價值的史料。
一座牌坊,一個故事;一座牌坊,也是一段歷史。
牌坊作為紀念碑式的建築,承載了傳統文化內涵,見證了那段歷史變遷,有時間的話可以去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