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提起2020年,想必大多數人心頭都倍感沉重。誰也不會想到,這場"黑天鵝"來得如此突然。一連數月,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疫情的消息,各行各業都十分關注海內外疫情發展。與此同時,由疫情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也叫網友直嘆"活久見"。口罩成千金難求的奢侈品、多國封城、春節假期延長、高考罕見延期......
在這之中,最叫人唏噓的,恐怕是百年奧運史上首次延期。
2月26日,國際奧委會委員龐德在接受採訪時表態,如果疫情未能在5月下旬得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很有可能會取消。此話立刻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波瀾,一時間關於東京奧運會是否能如約舉行的猜測眾說紛紜。
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作為當事人的日本在多個場合強調奧運會將如期舉行。但3月24日,國際奧運會宣布,決定將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夏天舉行,一切塵埃落定。
1.難逃奧運會每40年一遇的魔咒,日本再次成為歷史主人公
作為每四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級體育盛事,舉行一次奧運會所牽涉到的主辦方和利益方數不勝數。從奧委會和承辦國、到參與的國家及地區,以及數萬名等待一朝功成名就的運動健兒等,每一方都對此次奧運會期待已久。自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舉辦以來,一百多年奧運史上從未出現過延期的先例。
"史上首次"這四個字,對日本來說如同千斤重。
凡事難逃"巧合"二字。在奧運史上存在著每40年一遇的魔咒,1940年、1980年的奧運會都曾因當時的國際形勢遭到抵制。
值得注意的是,1940年奧運會魔咒的主人公也是日本。在當時國際局勢的影響下,1938年,日本被奪走奧運會主辦權。據悉,若當時那一屆奧運會能夠如期舉行,那麼亞洲國家首次作為奧運會承辦國的歷史將提前24年。
時間回到2020年,日本因突發的疫情影響,無奈成為歷年來首個推遲奧運會的國家,再次印證了這一魔咒。要知道,一直以來,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幾乎是"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
1964年,日本終於如願以償地舉辦了屬於自己的首屆奧運會。通過這一契機,日本成功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眾多日企藉此走向世界。此後,日本經濟一路高速發展,直到躋身世界經濟強國的行列。
按照日本的計劃,在2013年奧運會申辦成功到2030年期間,今年的東京奧運會本將給日本帶來3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萬億元)的經濟提振。但如今,日本心心念念的經濟復甦計劃被打斷,接踵而來的,或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和更加嚴峻的挑戰......
2.延期或只是開端,東京奧運會將何去何從?
此前,據關西大學教授Katsuhiro Miyamoto預計,如果本屆奧運會取消,損失將高達4.5萬億日元。儘管情況還不至於淪落至此,但如今等待著日本的仍然是高達6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19.77億元)的延期費用。這之中包括了對體育場館的維修費用、奧運資格賽的舉辦費用以及後續新產生的廣告費等等。
此外,據東京奧委會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63家日本本土贊助商為此次奧運會花費了31億美元,對比來看,這一數字幾乎是此前北京和倫敦奧運會的三倍、近兩屆世界盃足球賽的兩倍之多。
據悉,在東京奧運會確定被延期後,部分項目的贊助商已經開始考慮撤資,這樣一來,哪怕東京奧運會能在明年順利舉行,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更重要的是,日本本將此次奧運會作為扭轉經濟頹勢的節點。在這一希望被澆滅後,該國多家機構和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經濟陷入衰退或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據大和綜研經濟調查最新報告顯示,若疫情蔓延至年底,2020年日本經濟降幅最大可擴至7.6%,其受到的影響和打擊或甚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
作為應對措施,近日日本已經通過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總金額達到10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萬億元),這一規模相當於日本經濟產出的20%。可見,日本此次已抱著孤注一擲的決心。但據調查顯示,有46%的日本企業抱怨這一刺激計劃力度仍然不夠,有29%則認為嚴重不足。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內抱怨聲此起彼伏的情況下,日本或考慮繼續加碼經濟刺激政策。
前有延期奧運會所引發的一系列損失,後有經濟蕭條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在此情況下,預計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日本或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今年夏季的奧運會已確定延期,但在這之後是否還會有新的變數出現,誰都無法預測,東京2020奧運會究竟何去何從,著實令人擔憂。
3.時代的塵埃,終究落在了哪些人的身上?
"時代的塵埃落在個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日本的遭遇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也許過於遙遠。那麼,那些巨大又冰冷的數額,若是落在每個人的頭上,又是一幅如何的景象呢?如果說,舉辦一屆奧運會,能夠讓一個國家的多個相關行業遍地開花,那當奧運會被延期或取消時,這些行業和個人也都難逃厄運。
很顯然,首當其衝會受到影響的行業就是體育產業。2020年本被稱為"體育大年",除了東京奧運會之外,歐洲杯、世界排球聯賽和世界桌球大賽等世界級的賽事均排在這一年進行。
此前,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計稱,到今年體育營銷市場規模或接近600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但如今,今年重大體育賽事行程被打亂,一些奧運營銷活動是否能照常進行,目前還不得而知。
其次,旅遊業、酒店業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據日本旅遊觀光局公布的數據,今年2月赴日的外國遊客銳減8成;而此前東京奧組委預訂了4.6萬間酒店客房,如今也開始面臨大規模"退訂"。包括帝國酒店、西武酒店在內的眾多巨頭企業紛紛下調營收預期,而據日本城市酒店聯盟預計,今年內還將有不少中小型酒店無法度過這一艱難時期,最終宣布破產。
除了行業之外,作為此次奧運會延期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備戰數年的運動員所遭遇的打擊和傷害,恐怕用金錢也無法估算。對於將此次東京奧運會視為最後一搏的奧運老將來說,推遲賽事一年無疑加大了他們的精神壓力。
不僅如此,據田徑誠信機構預計,目前正處于禁賽期的200多名運動員中,約有40名國際級選手將在今年結束禁賽。若這些運動員被允許參與明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的話,這對於其他運動員來說是否有失公平,這也無從定奪。
4.日本的遭遇,或是全球經濟的縮影
那麼,這些"爛攤子"都需要日本來承擔責任嗎?換句話說,若今年舉行奧運會的國家並非日本,換成是其他國家是否也會出現一樣的局面呢?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本月《世界經濟展望》。在展望中,IMF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降至-3%,對比起今年1月該組織所作出的判斷,這一預期被大幅下調了6.3個百分點。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甚至提出,目前全球經濟或面臨著"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情況或比全球金融危機時還要嚴重。
可見,全球經濟預期和日本經濟預期步調一致,日本的情況或是全球經濟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雖然承辦奧運會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十分值得驕傲的事情,但近年來,主動願意承辦奧運會的國家越來越少,原因是:
承辦一次奧運會不僅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撐,還需承受取消或延期的風險,如今的日本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再加上,如今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無論這件事落在哪一國身上,都很難做到全身而退。但世事無如果,日本奧運會延期一事已成定局,這已經是該國須要面對的困境和難題。但好在,比起取消,延期更像是給予了日本暫時喘氣的機會。
儘管前路漫漫,但日本仍還有逆勢翻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