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自身來說,打開這個劇,是衝著弟弟們的顏值。
但是能讓我用一個下午看完,那絕對就是劇情的魔力了。
當然,一共10集的劇情,自然也不是每一集都出彩或者能讓我笑出聲。
自認為稍遜的有兩集。第一個,是女老師結婚(之所以叫她女老師,是因為我有點回憶不起來名字了,記憶點實在是太模糊)。的確,劇情想要塑造的,是原田老師經驗豐富可以幫助所有人解決大家的所有困難,但我在學生之中突然插入一個老師的例子有點生硬,更別提在此之前,除了知道這個老師有性格長得好看愛午睡,基本沒有露出過她可能有著結婚方面的煩惱。。。
其實如果一定要有一個老師的例子,用在長井老師身上可能會讓人更好接受,畢竟相比之下,這個人物塑造地更加生動,也可以有比較能出彩的矛盾點。
另一個呢,是打拳擊那集。
我對日本的基礎教育情況不了解,但也算是看過了不多不少一些青春劇。。。直接讓父子上拳臺互毆,還慫恿學生揍自己。。。雖說原田老師的人設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但讓全班同學跟自己一起看著自己的同伴(還是班裡大哥大一樣的人物)被自己有家暴史的爸爸揍emmmm
雖說這個橋段對後續情節的發展有一定推動作用,但這種設置還是讓我覺得不太現實。
以上就是我稍微覺得有點點突兀的兩個情節,不過這些都無傷大雅,畢竟這一點小傷很快就會被J家弟弟們的顏值磨平,當小道枝笑了的時候我就知道,嗯,一切都不是問題~~
其實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原田老師的人設。
題目裡寫的叫「言傳身教」,在我看來,原田老師的存在,真的能讓每個人更好地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對自己有自信。
聽起來很簡單的幾句話,從小到大,老師們都在說。。。但進入社會以後才知道,真正想做到這些,還是太難了。。。世俗的眼光還是太重了。
劇裡,原田老師一把年紀,可以毫無顧忌地打扮地花枝招展,自信地跟每個人說話,他可以不被老師和性別所束縛,只是在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看著自信的他,他身後的那些孩子們也開始慢慢地打開自我,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
摘下口罩的若林,從一個不敢說話的孩子,變成後面可以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開始成為同學能夠發表意見的一員。。。
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光岡,從一個不得不擔起重擔的男子漢,到覺得「表達自己也可以 活成自己也可以」。。。
女兒前男友的那句話好像是貫穿始終了:「是你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還有灰色的存在」。沒錯,這個世界怎麼會只有兩種選擇呢?只要是自己想活的人生,不論去做什麼,都是沒有問題的,而其中最不需要顧慮的,就是別人的眼光。
其實現在,我們社會的包容度也越來越強了。
不論上下如何發展,彩虹旗也是會經常刷屏,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接受 並且用正常的眼光來看看待多元的存在。。。而就我自己來說,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也正是因為看到了 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才慢慢變得開放包容,慢慢願意為不同的人們發聲。
但正是因為我的青春期沒有一個像原田一樣的老師。
我接受的時間很晚,過程很漫長。甚至活到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不顧世人眼光活出自己的樣子……按部就班 工作 戀愛 結婚 生娃……甚至,我可能還不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的樣子」。
原田老師的存在,其實就是一堂最好的課。他用自身的存在證明,活出自己的樣子,就是最自信也是最好的樣子。這樣的老師,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珍寶啊。
他很平凡,但也正是他的平凡,讓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也能活得像他一樣。
總而言之,真的是能讓人在結束之後,還能產生一點思考的劇。嘛~自然,這也是日劇一貫能帶來的餘音繞梁的感覺~
該沙雕的地方沙雕,該搞笑的地方搞笑,日劇的青春劇也真的是有這種魔力,每一部,都能帶來的不同的感覺~